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歷史直播:從千古一帝開始 > 第16章 不講武德,去騙去偷襲老人——萬字大章補欠更

第16章 不講武德,去騙去偷襲老人——萬字大章補欠更


感謝“皆至”“星夜之痕”“喜歡鏈莢豆的羋家人”“熊山道的冷厲”“喜歡山枝子的盧老夫人”“祥瑞969”幾位大佬的打賞。
  祝身體健康,財源廣進。
  ——————
  【朱棣最初只有八百人,就算他靠威懾控制了北平及周邊地區,實力也很弱小,還不如當年的安祿山。】
  朱棣:……你是不是有些太侮辱我了?
  【而朱允炆可以動用整個國家機器。】
  【一百萬對八百。】
  【優勢在我。】
  【而由此兩邊心態從一開始就天差地別,朱棣哪怕輸一次就很有可能萬劫不復,所以處處謹慎小心。】
  【而朱允炆則是大順風,隨便浪。】
  【大同守軍可出居庸關攻擊北平后方,遼東守軍可通過山海關進攻永平府,而南京主力部隊只需要穩步向北推進。】
  【簡直飛龍騎臉。】
  【朱允炆表示:我有一技大威天龍,不知叔叔該如何應對?】
  【可朱允炆這樣做了嗎?】
  【做了。】
  【但他完全沒有一個整體的充滿高度的戰略。】
  【著名的真定之戰就可以看出來。】
  【而在講真定之戰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將領們。】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惡狠狠的盯著天幕,仿佛要把里面的人吃了一樣。
  有譜沒譜?都講我靖難了……又繞回去講我爹給建文留的將領?
  你這樣的人有朋友嗎?
  ————
  【第一位:武定候郭英,太原之戰夜襲王保保大營,平定云南戰役曾攻取曲靖,后又隨傅友德平定蒙化、鄧川、麗江等地。
  洪武十八年,鎮守遼東,洪武二十年,跟隨大將軍馮勝出兵金山,打降納哈出。】
  【第二位:越巂侯俞通淵,徐達麾下猛將,隨徐達征戰秦、隴、燕、趙。
  又征哈剌哈至捕魚兒海,獲酋長、人畜。班師,轉餉二十萬石江西,又征都勺、龍場諸蠻峒,克辰沅、寶慶。】
  【這個龍場就是貴州那個龍場。】
  【圣人王守仁(王陽明)悟道的地方。】
  【提到王陽明,我突然想到他應該是整個朝堂文官體系里最格格不入的一個。】
  【要是我穿越成為朱厚照,他應該是我唯一可以信任并且重用的文官。】
  ————
  大明  正德年間
  浙江,余姚。
  宅子內院有一位體型偏瘦,須發盡白的男子,靜靜站在竹林里看著天幕。
  聽到后輩說自己是圣人卻并未露出欣喜的模樣。
  倒是又看向眼前的竹子,恰好一陣輕柔的微風穿過翠綠的竹林,宛如悠揚的琴音,讓人陶醉其中。
  剎那之間。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吾道,成也。
  而同一時間,北京皇城里躺在床上的朱厚照只是搖頭笑了笑。
  太晚了,朕快死了,不過至少另一時空的我不會如朕一般。
  望向殿外,只見一名太監正弓著身子手持湯藥踱步而來。
  “陛下,該喝藥了。”
  “哈哈,喝吧,不過朕好奇,楊先生他們是給了你們諸位銀子還是答應保你們在外的家人榮華富貴?”
  一語既出,殿內太監紛紛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朱厚照不再去管他們,只是緩緩端起面前的藥來一口飲下,此刻他的心前所未有的放松,這是他多少年來都未享受過的平靜。
  死吧,朕不死,你們怎么好換上一個聽你們話的皇帝?
  不過其他時空的你們怕是受罪了,哈哈,朕不虧。
  ————
  【第三位:鎮遠侯顧成,洪武朝的征南將軍,坐鎮貴州,有名的猛將。
  年少時,一人打跑十數名強盜。
  曾與十名勇士先登入城,也在伐蜀途中一人斬首百余人。
  后來平定貴州。】
  【第四位:耿炳文,也就是我們真定之戰的主角,大家都認為他善守城,其實人家進攻也很猛。】
  【進攻能攻克長興,防守能同樣在長興抵抗張士誠10年。】
  【第五位:寧遠侯何福,曾隨傅友德平定云南,后又隨藍玉捕魚兒海大戰。
  而在建文初年,還曾出擊麓川王國殲滅其一個強勢諸侯。】
  【第六位:西寧侯宋晟,事跡太多太猛,用八個字來形容
  能文能武,威震西域。】
  ————
  大明  應天府
  宋晟得意的望向同僚,雖然咱字少,可你們看看,能文能武,威震西域。
  你們被后輩提那么多事跡有什么用?
  有我這八個字牛嗎?
  正巧得意洋洋的樣子被徐達看見。
  徐達只是微笑看著他。
  得,我說的你們不包括您……我哪兒比得過您吶。
  ————
  【第七位:瞿能,少年隨父從軍,作戰經驗豐富,善騎射,明韜略,曾遠征緬甸,坐鎮西南而后威震西南。】
  宋晟扭頭不再和徐達對望,倒是對著瞿能擠眉弄眼,仿佛在說:

  小伙子,你不行呀?
  我都威震西域了,你怎么才威震西南?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嘖嘖嘖,年紀輕輕的就不行了?
  【第八位:明朝第一任遼東總兵官楊文,少年從軍,后平蠻備倭,鎮守遼東。
  并且此人經歷之豐富,能力之強。從西南山地作戰到塞外騎兵交鋒再到海戰竟樣樣精通。
  朱元璋曾專門為他作了首詩。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懸秋水呂虔刀。
  雷鳴甲胄乾坤靜,風動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真有種,穴中螻蟻竟何逃。
  大標銅柱歸來日,庭院春深聽伯勞。】
  【而大家更熟悉的另一個版本則是明世宗朱厚熜改來送毛伯溫的。】
  ————
  大明  應天府
  武將的目光都望向上首的朱元璋,雖然都未曾開口,但從他們的無比炙熱的目光中。
  朱元璋能夠看出他們應該都想要自己送首詩給他們……還有湯和你跟著湊什么熱鬧?別人不知道,你還能不知道?你讓咱寫這么多詩和逼咱死有什么區別?哼,你非要讓咱寫詩,咱就把你從祖訓親戚名單弄出來。
  楊文就瞪著宋晟,笑啊,怎么不笑了?
  不是威震西域嗎?
  你有陛下送你的詩嗎?
  詩都沒有?
  嘖嘖嘖,呸!
  ————
  【而楊文在遼東麾下有兩員將領,一曰:吳高,屬于高智商型人才,是楊文智囊。】
  【第二位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平安。
  是朱元璋的養子,不過他大露鋒芒是在靖難之役。】
  【最后介紹一位并不太出名的徐凱,因為后續大戰要提到。】
  【徐凱首次出現在史料是出擊青海追殺一支北元殘部,殘部指揮官叫“跋迷旦”。】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五》:己亥,松潘軍民指揮使徐凱領兵追擊叛亡韃軍跋迷旦等,至連云棧悉斬之。詔升凱為四川都指揮同知,賜鈔百錠。】
  【之后又和瞿能平定月魯帖木兒之亂,朱元璋是調動了藍玉率領大軍來支援的,結果藍玉還沒到兩人就已經打了到了敵人老巢,并且最后僅剩的兩個據點也是被他們二人分別攻克。】
  【后來徐凱還獨自領軍平定了一場叛亂,又討伐了北元殘部一名小諸侯“賈哈剌”并將其生擒送回南京斬首。】
  【基本除了云南的沐盛和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人物,以上基本就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守天下的將領。】
  【你可以說朱元璋看文官的眼光有問題,但他不能說他看武官的眼光有問題。】
  ————
  大明  應天府
  朱元璋先是擺擺頭隨后又點點頭。
  好吧,雖然很不想承認……
  但咱老朱確實看文官眼光有點問題。
  因為咱從來不看他們,都是拿刀逼他們干活,干不好就拿刀砍了。
  這天下可能缺少想當兵打仗的,可從來不缺想當官的。
  【接下來正式進入真定之戰。】
  【建文元年七月朱允炆派65歲的長興侯耿炳文率兵北上討伐朱棣,佩征虜大將軍印,左軍都督為顧成,號稱30萬人,但據考證實際上可能僅13萬。】
  【并傳令山東、河南、山西三省供給軍餉。】
  【而同時遼東楊文也派出吳高向山海關發動攻擊。】
  【朱棣生死攸關的第一戰來了。】
  【耿炳文率軍在八月十三日到達真定,分兵于河間、鄚州、雄縣。】
  【命楊松率九千精兵于雄縣,潘忠去鄚州,瞿能部下徐凱去河間,形成犄角之勢。】
  【而楊松的九千精兵是騎兵并且馬就帶了一萬多匹。】
  【讓三人在此安營扎寨據守等待后續主力大軍的到來,力爭一舉殲滅朱棣。】
  【而北平當時處于重重包圍之中,幾乎無險可守。】
  【眼下局勢如果換我去,那我只有拔刀自刎了。】
  【可朱棣不一樣,很快他就做出第一個決斷。】
  【也就是之前提過的劉貞松亭關對峙一事。】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除了無語還是無語……你這后輩能不能按時間線說,底下記錄畫圖的人的命也是命啊……你這不是玩他們嘛。
  ————
  【第二個決斷:正面摧毀耿炳文軍團。】
  【正面戰場是平原地形,朱棣只有三萬多人的機動力量可以動用,而敵人有十三萬,怎么能打贏?】
  【如果你回答不出來……建議看看紅色電視劇。】
  【運動戰。】
  【而且正面對決也是朱允炆的朝堂所希望的,畢竟朱棣要是北平都不要了帶人直接跑到草原去。】
  【那朝廷要面對的就是比北元更強大的敵人,沒事來打兩下秋風,一個不注意搞不好就會復前宋舊事。】
  【而朱棣對局勢分析的很透徹,敵人正面強大,后方也在對我軍進行攻擊,必然驕兵自傲,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我居然敢壓上全部兵力直接沖擊正面。】
  【而潘忠、楊松的前鋒部隊和朱棣的軍隊幾乎是前后腳到達雄縣。】

  【燕軍半夜到達雄縣城外,圍而不攻,有意放出城內信差讓他們南下去鄚州報信。】
  【而朱棣靜靜等待黎明的到來,讓敵人先緊張到天亮,然后敵人感覺燕軍暫時休整不會攻城放下松懈的時候,燕軍突然全軍猛攻。】
  【雄縣城墻不高,沒有護城河,很快拿下。】
  【可這三千多人的前鋒軍居然帶了八千多匹戰馬。】
  【朱棣一波富裕。】
  【果然沒有兵,沒有馬,不用擔心,敵人會給我們送來的。】
  ————
  大明  應天府
  耿炳文在思索此戰過后,燕王怕是還想順手打個伏擊……怪不得放信差出去……怕是連那九千多精兵的馬匹都全歸了燕王。
  還真是燕王沒有,我給送去的。
  ————
  【而朱棣在進攻之前就對自己能夠在黎明破城已經胸有成竹。】
  【他還要順手埋伏一波,伏擊援軍。】
  【畢竟信差在朱棣包圍時候就走了,南軍將領按照常理推算:
  朱棣的軍隊要稍微休整一下再進攻,城內軍隊只需要扛住幾波攻擊,哪怕就是退守城內打巷戰拖住朱棣,后續大軍趕到就可以大軍合圍朱棣。】
  【可偏偏有些事不能用常理推算。】
  【雄縣城破之快堪比光速。】
  【隨后朱棣命譚淵率領一千精兵,每人攜帶幾根空心茭草到月漾橋一帶,趴在淺水之中只留出一截空心茭草呼吸,靜待潘忠援軍。】
  【插一句題外話,這種方式就是某倭國忍者秘而不傳的水遁術。】
  ————
  大明  北京
  朱棣只是微微一笑,好啊,這下打東瀛的理由又多一個。
  你們居然用朕的套路,經過朕的同意了嗎?
  銀山、金山、礦山都有,拿下倭國之后朕也要學蒙古西征。
  ————
  【而等潘忠的援軍過橋之后,伏兵立馬跳出水中,占據橋梁截斷后路,前后夾擊。】
  【不出意外,援軍瞬間大亂,除少數渡河成功,其余皆被斬首或俘虜,主將潘忠、楊松被生擒。】
  唉。
  耿炳文默默嘆了口氣,主將被捉,那接下來鄚州也是燕王盤中之餐。
  犄角之勢瞬間被破。
  【而主將都被俘虜了,那必須乘勝追擊。】
  【十七日,鄚州破。】
  【留守的明軍和大批戰馬也歸了朱棣,實力又強一分。】
  ————
  大明  北京
  朱棣突然笑了出來。
  “爺爺,您笑什么?”朱瞻基有些疑惑。
  “哈哈,大孫,爺爺是想起了好笑的事情。”
  “爺爺突然想起了張保。”
  朱瞻基還是有些疑惑,還是大胖附耳解釋道:“耿炳文部下,連夜跑來投降那個。”
  “若沒有他,打敗耿炳文怕是沒有那么容易。”
  ————
  【而現在朱棣東南方向是負責駐守河間徐凱所部,并且距離很近。】
  【西南方向則是耿炳文剩余的十二萬大軍,距離是243里(明代一里大約是576米。)大約是現在的一百四十多公里。】
  【順手拿下河間還是直撲敵人主力是朱棣面臨的重要問題,而張玉力主應該趁敵人立足未穩人心浮動之際,直接猛攻耿炳文大軍,徹底解決威脅。】
  【而朱棣專屬技能:人和。】
  【發動。】
  ————
  大明  應天府
  “噗嗤”不止周王朱橚等兄弟,便是朱標,馬皇后都是沒忍住笑出聲來。
  什么專屬技能,你就直接說有臥底或者又有人投降不就成了。
  朱棣本想破口大罵五弟,可怎么連娘都在笑啊……
  早知道還不如承認自己有臥底算了……
  ————
  【耿炳文所部中下層軍官張保來向朱棣投降了。】
  【并且告知朱棣:耿炳文和顧成攜帶大批主力部隊和輜重正在真定集結。】
  【軍隊正在陸續渡過滹沱河。】
  【朱棣做出最終決定,不管徐凱所部,直接進攻耿炳文所部。】
  【被敵人擊敗更恥辱的是被敵人直接無視。】
  【我想徐凱一定很懂這句話。】
  【而這個決定是很需要勇氣的,即便時至今日我們依然知道耿炳文這個人守城真的很牛,顧成也很強,更不要說軍隊幾乎是朱棣目前數量的四倍。】
  【更何況即便被朱棣無視的徐凱也隨時可以對朱棣左翼側后進行襲擾,一旦正面進攻不順就會被合圍。】
  【而接下來朱棣做的事很符合我們現代戰爭總結的心理戰范疇。】
  【當然古代很早就有這種方式方法,只不過叫法和我們現在不一樣。】
  【朱棣讓張保回去,史書對本篇記述不一,一說是讓說自己逃出來。】
  【另一說就是像李云龍讓人拿地圖找楚云飛一樣,說是我主動放你的。】
  【為什么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述,一是因為清修《明史》中:說張保假裝自己逃出來的,而且耿炳文被騙到了,將滹沱河南北兩岸的兵迅速合兵一處。】

  【額,有一說一,我不信。】
  【因為即便只有一半人馬也就是六萬已經過河,朱棣急行軍下來人困馬乏,耿炳文靠這六萬就能夠扛住第一波沖擊,剩下的還可以從其他地方迂回包抄。】
  【當然內容是很確定:耿炳文,雄縣、鄚州我已經拿下了,馬上我就要來進攻你。】
  【而耿炳文應該是沒有選擇相信的,但為什么還是迅速合兵一處?】
  【朱棣說的實話耿炳文沒信。】
  【換你,你在不知道后續故事的情況下,你會選擇相信嗎?】
  【耿炳文應該是判斷朱棣是想傳遞這個消息隱藏真實目的直接進攻徐凱。】
  【因為只要占領河間,整個河北平原右翼門戶就是大開狀態。
  朱棣不需要能夠戰勝他們這十二萬部隊,只需要迂回右翼縱深防線不停襲擾糧道后勤就夠他們這十二萬大軍一壺喝的。】
  【所以需要迅速把集結大軍去救援徐凱。】
  【畢竟在耿炳文看來朱棣若是直接進攻他,一是勞師遠征,二是后面還有徐凱虎視眈眈。】
  【又強攻四倍的敵人,全是兵家大忌,朱棣好歹也是個領兵多年的王爺,總不至于如此無智吧,這像是初生牛犢才會做的事。】
  【而不管耿炳文如何思索的,朱棣的目的達到了。】
  【他需要的就是耿炳文部隊迅速集結在一起,避免進攻途中被另一半軍隊迂回襲擊。】
  【或者,朱棣的想法更膽大,一戰全殲,一個都不準跑。】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突然感覺手上被一雙厚實的手掌拍了一下。
  “哈哈,像是咱的有種,有勇有謀。”
  朱棣淚眼朦朧的看著父親,父親居然夸我了?他不怪我了?
  “哎,長興侯,別苦著個臉了,輸給老四不丟人。”
  “你看,這老四有沒有我當年十分之一的風范?”
  “四舍五入,你相當于輸給我了。”
  “輸給我,不丟人吧。”
  耿炳文躬身行禮,憋了半天露出八顆牙齒,很標準的微笑。
  您都這樣說了,我還能說啥……
  ————
  【朱棣親自帶領前鋒精銳滲透進入真定東北地域并且南下襲擊了從東南方向運糧而來的一隊明軍以及民夫。】
  【隨后朱棣又將這群人放回,讓他們對耿炳文實話實說:朱棣和他的軍隊已經到達了真定東北。】
  【啊,突然想起一句話。】
  【朱棣你不講武德,去騙去偷襲我耿炳文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
  ————
  大明  應天府
  剛才還淚眼朦朧的朱棣轉瞬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打仗不能算騙……偷襲!……你死我活的事能叫騙嗎?這是兵法!”
  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孫子教我的三十六計”,什么“韓信也這樣”。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大殿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朱棣這次讓他們說的是一半真話,因為朱棣確實到了,可他的大部隊沒跟他一起在真定東北方向。】
  【反而從北面向真定西北方向前進。】
  PS:網上找了張圖給大家放作者有話說了。
  【現在耿炳文反而更加疑惑,畢竟之前已經過河的一半主力正在從東北方向快速前進準備救援徐凱,而朱棣的騎兵居然在東北方向出現?】
  【朱棣難道準備直接斷我軍糧道?】
  ————
  大明  應天府
  朝堂之上耿炳文連連嘆息:“敗了,敗了。”
  便是徐達也滿帶欣賞的看著女婿,還不錯,有我一半水準了。
  年少的朱棣也瞬間想通未來自己之謀劃,我軍已經快要切入后方影響其糧道,他們必須留下軍隊駐守防備我偷襲真定,而后還要準備派兵救援徐凱。
  如此他們才能分兵而行,被我各個擊破。
  ————
  【耿炳文隨即讓左翼后軍渡河前往北岸構建防線,并且保持隨時能夠支援南岸真定城的能力。】
  【右翼則隨時準備開拔救援徐凱。】
  【右翼也在北岸。】
  【這個決策很穩健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他們并未探查到朱棣本人率領前鋒精銳已經大迂回到真定西北。】
  【而真定西北便是左翼后軍所在之北岸。】
  【朱棣趁南軍渡河之際突襲。】
  【朱棣突然率著三千精銳騎兵發動攻擊,沖進六萬大軍之中殺了個七進七出。】
  【七進七出是形容詞哈。】
  【這一個突襲南軍登時大亂,自相踐踏,潰敗入城,損失近兩萬人。】
  ————
  大明  應天府
  朱棣滿臉自得,若不是在父親面前怕是已經大笑出聲。接下來我應該是直取帥帳,一戰平真定。
  朱元璋仔細打量著兒子,還挺有天賦,不錯,隨咱。
  ————
  【朱棣直沖帥帳,史料記載:適炳文送使客出,覺知奔還,急起橋,我軍斷斷橋索不得起,炳文幾被擒。】

  【耿炳文幾乎被活捉,而后就是熟悉的對罵。】
  【耿炳文的部下在城頭大罵朱棣,相距約兩百步。】
  【朱棣搭手搭弓。】
  【可真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箭射死。】
  ————
  北宋  承天寺
  一縷柔和的月光透過窗戶,灑在蘇軾臉上,對面是兩眼無神的張懷民……
  子瞻,已經整整七天了,每天你都會來問我睡沒睡……
  “子瞻,沒記錯的話這好像是你寫的吧?”
  “是這么解釋的嗎?”
  蘇軾額頭上的青筋直跳,沒事,深呼吸。
  呼……
  吸……
  “沒事,后人愛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
  【而在探查清楚朱棣帶來的騎兵數量有限之后,耿炳文、顧成隨即決定用陣容完整的右翼軍團對朱棣發起攻擊,并且打開城門開始收攏潰兵。】
  【朱棣開始了放風箏戰術,且戰且退拉長他們的陣型。】
  【而這個時候燕軍主力到了。】
  【直接攔腰截斷他們的進攻陣型,而朱棣也隨即調轉回來將南軍陣型分割成了三片。】
  【而現在開始收菜咯。】
  【顧成被俘,其余軍中或被斬首或被俘虜。】
  【耿炳文倉惶逃入真定城中。】
  【而現在十二萬大軍,一半被燕軍斬殺、俘虜。另一半不是滿身傷殘就是被燕軍的猛烈攻勢嚇破了膽。】
  【朱棣還想乘勝拿下真定城,無奈真定城墻高大,守軍數量也遠遠大于燕軍。】
  【朱棣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攻擊失敗之后,便退回北平。】
  【而被俘虜的顧成朱棣親自給他送綁,對他十分尊重,并且朱棣親自解釋自己完全是不得已被迫起兵的難處,隨后命人將他送出北平城好生款待。】
  【顧成相當于直接降了朱棣,朱棣先是禮遇有加,又親自解釋,臺階都給顧成了。】
  【再不投降是不是就不禮貌了?】
  【當然,用歸順也行,好聽一點。】
  【隨后在北平輔佐世子朱高熾,著名的北平防衛戰首功就是顧成。】
  【而顧成也有自己堅持的原則,幫朱棣防守,但不幫助朱棣進攻朝廷軍隊,在朱棣沒有登基之前不接受任何賞賜,只接受衣服和食物這樣的基本生活所需。】
  ————
  大明  應天府
  尷尬,太尷尬了,顧成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不是該請罪?后輩,你其實可以不提我的……你讓我現在怎么辦?
  請罪說不該投降燕王?可陛下現在很欣喜。
  不請罪?陛下心眼又不大,改天翻舊賬怎么辦?……額,是翻未來的賬。
  你們老朱家爭皇位,結果我來受罪?
  其實老朱根本沒關注顧成,老朱在思索兒子的每個決定,越想越覺得這孩子是天生的將帥之才,就后輩這短短言語便能看出老四果斷、敏銳、有勇有謀。
  ————
  【以上的記述來自于《明太宗實錄》。】
  【但關于耿炳文的結局卻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
  【而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直接推倒了剛才我所講述的朱棣這場大戰的真實性。】
  【所謂真實性并不是說朱棣沒有贏,朱棣贏了但是具體過程和太宗實錄記載不一樣。】
  【《明太宗實錄.卷三十五》里面記載:刑部尚書鄭賜、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等交章劾奏:長興侯耿炳文不遵禮典,衣服器皿僭飾龍鳳,玉帶僭用紅鞋,遠蹈胡藍之逆軌,近循李景隆之邪心,乞正其罪,以示懲戒。上曰:"先朝老臣亦為此乎?命速改之。"】
  【耿炳文在永樂二年被彈劾,隨即自殺。】
  【這個說法也被清修《明史》采用:燕王稱帝之明年,刑部尚書鄭賜、都御史陳瑛劾炳文衣服器皿有龍鳳飾,玉帶用紅鞓,僭妄不道。炳文懼,自殺。】
  【但是歷史從來不是孤立的。】
  【清朝道光年間修纂的《晉寧州志》之中,收錄了沐晟在正統年間所寫的一篇碑文。
  至三十二年,侯年已六十有五,援真定,歿于陣。上更痛甚,親制文遣命中官諭祭。命有司治墳塋,賜臨濠山地三百頃、佃戶二千人、守墳人二百戶,儀仗戶十五戶,以京衛軍士充之,先后隆恩疊頒洊至。—《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記》】
  【三十二年也就是建文元年,畢竟朱棣直接抹除了建文帝的四年。】
  【侯即長興侯耿炳文,“上”即建文帝朱允炆。
  沐晟在此明確指出了耿炳文的結局是“歿于陣”,地點則是真定。
  耿炳文之死令朱允炆痛心不已,不但親自寫了祭文,還給予了高規格的墓葬。】
  【而碑文中的耿公名字為耿琦。】
  【清朝雍正年間修纂的《云南通志》對其有記載:耿琦字慎庵,鳳陽人,太學生。明初泗國公耿再成孫,都督耿忠子。】
  【接下來的話稍微有點繞口,請大家注意聽。】
  【沐晟是耿再成的外孫,那耿琦的父親耿忠是沐晟的舅舅,耿琦和沐晟是表兄弟的。】

  【而在《皇明開國功臣錄卷一七》記載:耿忠,鳳陽人,長興侯之從弟,號耿三舍。】
  【耿忠和耿炳文也許是親兄弟,也許是堂兄弟,反正是很親的親戚關系。】
  【而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剛才的講述那就應該知道真定之戰燕軍幾乎是一路完勝,而且朱棣、耿炳文面對面雙方第一次交鋒就是發生在真定。】
  【可偏偏在同樣采用了耿炳文被彈劾畏懼自殺的《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中記載:大名公主,下嫁李堅。堅,武陟人。...建文初,以左副將軍從伐燕。及戰,勝負略相當,封灤城侯,予世券。】
  【既然雙方之前沒有交戰?燕軍幾乎是一路完勝李堅是憑什么功勞封的侯?】
  【尚公主尚的好嗎?】
  【而最大的疑點來了:1994年南京出土了《長興侯夫人陳氏墓志銘》,說耿炳文的妻子陳氏去世時間是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而朱棣攻入南京的時間是六月十三日。也就是說,朱棣入主南京后的第十天,耿夫人就死了。】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朱棣攻入南京的幾天后,曾列出一份清算名單。耿夫人之死,很可能是因為耿家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了,她要么是驚懼而死,要么就是直接被執行了。】
  【而《明史紀事本末·壬午殉難》記載:時駙馬都尉耿璿,炳文子也,尚孝康帝長公主,與弟都督瓛俱論死。】
  【朱棣把耿炳文的兒子都殺了,然后過兩年再找理由殺耿炳文?】
  【有必要嗎?】
  【而且還記得剛才說的朱棣一箭射死了耿炳文麾下的事嗎?】
  【《明太宗實錄卷三》記載:上引滿射之,應弦而斃,城中驚懼。】
  【射死一個人有什么驚懼的?都是身經百戰的人,又不是演義話本。開打之前還斗將,斗將敗了大家就一哄而散。】
  【除非射死的是耿炳文。】
  【而前面還有一句:適炳文送使客出,覺之奔還,急起橋,我軍斷斷橋索不得起。】
  【這個使客是不是就是朱棣派來的?耿炳文出來發現不對連忙調頭就跑?】
  【而由此延伸出了一個從明朝一直到現在都很著名的推論,朱棣和耿炳文其實已經交手幾次,各有勝負,朱棣詐降隨后派親信到真定找耿炳文投降(據推測很可能是勇武過人的次子朱高煦),而朱棣本人率小股精銳潛伏城下,趁耿炳文出門送客之時將其射殺。而官軍在突遭斬首打擊之后,在燕軍的猛攻之下潰不成軍,造成整個領導層被一鍋端。朱棣才取得勝利。】
  【而博主很抱歉不能證明任何一種推斷的正確。】
  【明史的復雜性遠超任何一代的史書。】
  【比如三國歷史,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94版《三國演義》導致大家反而更熟知演義,錯把演義當成正史。】
  【但如果你愿意查閱,對比三國志和魏吳、季漢以及后來一統三國的晉朝幾國的史書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而晉史你把它當成一部神仙鬼怪小說去看都沒有絲毫問題。】
  【而唐史是因為新舊兩本唐書對同一件事記載完全不一,畢竟新唐書是北宋主修的,懂得都懂。】
  【但至少在這方面感謝北宋并未一統華夏,割據分裂的幾股勢力修的史書加上新舊唐書兩向對比也能夠找出真相。】
  【宋史是因為元朝修史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官方的文書、民間記錄一股腦塞進去。】
  【但宋朝經濟文化發達,民間藏書眾多,你也能找到。】
  【元史是明朝修史時候一嫌麻煩,二想盡快蓋棺定論,學宋朝直接把官方文書之類一股腦塞進去。】
  【而明史與其說是修史,不如說是大家都來改改看。】
  【朱棣繼位,對包括太祖實錄進行刪改,而隨著土木堡之變,文官獨大。
  文官把史書記載成了他們想要的模樣。
  最后滿清又是一次大規模刪減……】
  【你如果去看明朝的實錄和清修的明史……越看越那那都對不上,感覺仿佛記載好像是兩個不同時空的大明。】
  【加上明朝小說之風盛行,野史滿天飛,沒事就黑下皇帝,黑一下武將。】
  【要在這里面找出正確的答案……我建議大家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大明  應天府
  嘭——嘭——嘭
  朱棣又挨打了,得意不過半炷香,又迎來老父親狂風暴雨般的疼愛。
  耿炳文跪下求情。
  “陛下,是燕王神機妙算也好,詐降也罷。”
  “自古兵不厭詐,成王敗寇。”
  “輸了就是輸了,還請陛下莫要再打了。”
  朱元璋無暇顧及,只是讓他起身。
  “老四,這第一下咱打你改史。”
  “第二下打你后代不爭氣。”
  “這第三下沒理由,咱就是想打你。”
  “服氣嗎?”
  朱棣很想說第三下不服氣,可始終提不起勇氣,只得諾諾稱是。

  老朱四,你個混蛋,你福沒少享,我罪沒少受,憑什么?我現在連兒子都沒有,就要替曾孫子挨打了?
  ————
  大明  北京
  嘭——嘭——阿嚏
  正在打朱高煦的朱棣突然打了個噴嚏。
  “爹,為什么又打我?”
  “關我什么事?”
  朱棣一腳又踹向他腹部,瞬間將他踢倒在地。
  “就憑你后代不爭氣,要沒有土木堡之變哪有這么多事?”
  朱高煦猛然抱住朱棣大腿,抬頭淚眼朦朧的喊道:“爹,你是不是氣糊涂了,那是大哥的后代啊。”
  “老大,老三,快去叫太醫。”
  “爹瘋了啊。”
  嘭,一腳踢開。
  “咱沒糊涂,你看你大哥胖的那個樣子,咱打他一拳他搞不好吐血而亡。
  “咱可不想學漢武帝殺子。”
  “你就委屈委屈挨頓打。”
  “讓老頭子我出出氣。”
  朱高煦傻了,連躲都不躲,任由老爹打。我就多余關心你,合著我皮糙肉厚隨便打?我活該?
  朱高熾兩兄弟將雙手置于袖中,對著漢王爺默默說話不帶聲音。
  漢王爺看懂了。
  老大說的是:兄弟齊心。
  老三說的是:其利斷金。
  好,好,好,父親不仁,兄弟不義,你們就莫怪我走玄武門……
  ————
  而洪武永樂兩朝的江南文人感覺不像身處江南,反而像是塞外苦寒之地……身子好冷,感覺快要死了……


  (https://www.dzxsw.cc/book/30668216/3636599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