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yǎng)生? > 第一百六十七章:大哥,這是用‘點’能形容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大哥,這是用‘點’能形容的???


  聽著朱瞻基的話,那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還真不是不相信。

  這小子雖然經(jīng)常嘴花花,但說到的事情還真都做到了。

  如今他既然能當(dāng)著自己的面說出這些,也就證明其肯定是會做到的。

  如今不說話,只不過是因為還處于聽到這個消息的震驚當(dāng)中。

  除此外,也是因為場中只有這三個大男人,這有些矯情的話,還真不好說出口。

  尤其是那老二朱高煦。

  不過,相比于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倒是要好一點,在想了想后,便舉起手中的酒杯,對著朱瞻基說道:“都是一家人,這些個朝堂上的事情你兩個叔叔還是知道一些的,但只要你有這份心,你三叔我就知足了,至于這旨意,就算了,還是別招那些都察院的人絮叨了。”

  說著,還看了看一旁的老二朱高煦。

  示意其也端起酒杯來。

  見此狀態(tài),那老二朱高煦雖然心里頭還是有些難為情,但既然話都已經(jīng)說到這個地步了,也只能是跟著那老三一同端起了酒杯。

  而朱瞻基自然也不會就這么等著二位叔叔敬酒,也第一時間端起了酒杯,與那二位叔叔干了一杯。

  飲過杯中酒后,朱瞻基知道大男人之間說這些很難為情,便也沒有多留,只是笑著說道:“行了,今日過來就是說這么兩句,也別讓叔叔們對我這個做侄兒的有多大仇。二位叔叔繼續(xù)享樂,侄兒我還得去忙。”

  說完,便與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告辭了。

  瞧著朱瞻基那離去的背影,這大殿之上的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小半天都沒有說話。

  他們都明白,這做侄兒的能做到這個份上,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他們這些叔叔不說什么長輩的姿態(tài)了,要是再給侄兒鬧亂子,可就怎么也說不過去了。

  可相比于那老三朱高燧,老二朱高煦此時的心里頭卻非常的糾結(jié)。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和心思,是想要借故將那老頭子給逼出來的。

  雖然沒有想過說老頭子出來后對于這大位的繼承有什么變動,可就是想出了這口氣。

  在戰(zhàn)場上,讓自己的親侄子給綁回來了,這面子算是丟盡了。

  虧他以往還自詡帶兵打仗的本事當(dāng)朝第一呢。

  這次被自家侄兒給活活的綁回來,算是將他心里頭那最后一點的驕傲給擊潰了。

  文的不如人家,玩武的一樣不行。

  要這么看來,他老二這些年的表現(xiàn),落入旁人的眼中不就成了胡鬧了嗎?

  自己一輩子做的事情,到最后被這么給定義了,換誰也會折騰一下的。

  尤其是像他漢王朱高煦這樣心高氣傲的人。

  可如今呢。

  怎么辦?

  人家姿態(tài)擺的這么低,該做的,不該做的,都給你考慮到了。

  就是你造反,人家都沒說什么,還說待遇與以往一樣。

  還不等你說,人家自己主動的說了。

  這讓他朱高煦接下來還怎么繼續(xù)自己的計劃?

  再做下去,可不就成了忘恩負(fù)義的白眼狼了嗎。

  就算他這心里頭有一萬個不情愿,可現(xiàn)實已經(jīng)是這樣了。

  相比于這小子的表現(xiàn),他朱高煦情愿朱瞻基什么都不做,甚至再刻薄一些才好。

  這樣一來,他朱高煦也不會過不了自己心里頭那一關(guān)了。

  想著這些,老二朱高煦緩緩的又端起了一杯酒,一飲而盡。

  只是相比于之前,此時這老二心里頭的心勁全沒了。

  還真就像個活死人一般,只顧著這貪杯醉酒。

  而一旁的老三朱高燧,瞧著這老二渾身上下的精氣神一下子就沒了,心里頭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挨。

  就是這樣的世道啊.....

  能怎么辦?

  這一朝要是沒有老大,沒有這小子,真讓這老二當(dāng)了皇帝,還真不一定就會比別人差。

  當(dāng)初老頭子當(dāng)皇帝時,不也一樣嗎。

  可沒辦法。

  有那老大和朱瞻基這小子在,他老二就是心氣再高,也是無濟于事。

  這世上有些人的出現(xiàn),在你看來就是這么的湊巧,好像他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壓你一頭一樣。

  想到這里,朱高燧雖然看的明白,卻也沒有說什么。

  有些事情,有些關(guān)口,還就得自己去過,自己去折騰。

  尤其是這心里頭這關(guān),也只有自己想通了,才算是過了關(guān)。

  別人就是做的再多,說的再多,你自己想不明白,那也沒有半點的用處。

  如今的他,也只能是跟著那老二一同的端起酒杯,默默的陪在他的身邊。

  另外一邊。

  剛剛從漢王府離開后的朱瞻基,便立馬被身邊的護衛(wèi)告知,說是太子妃尋他有事。

  聽著護衛(wèi)的話,朱瞻基還真有些驚訝。

  自己老娘,身為太子妃,雖然平日里跟自己老爹說話時沒有分寸,但其它時候還是很懂事的。

  一般像他們這些男人出去做事情后,她還真沒經(jīng)常煩著說要見面什么的,就算是有事,頂多也就是派人過來知會一聲,亦或者是等到晚上回去后再說。

  想著這些,朱瞻基也沒有多說什么,便直接坐上了馬車,朝著那太子府中而去。

  當(dāng)朱瞻基回到家中后,自己的老娘早已經(jīng)等在了那大堂當(dāng)中。

  “娘!”

  聽到朱瞻基的喊聲,老娘太子妃也是笑著說道:“兒子回來了。”

  說著,便直接將自己的心思說了出來。

  “最近夜里娘總夢見你爹,看你爹的意思,好像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娘做,所以娘打算回南京城一趟,再回祖地一趟,然后上寺里給你爹燒燒香。”

  聽著老娘的話,朱瞻基身為兒子自然是不能說什么的,只是,想著自己老娘一個人,便有些擔(dān)憂的說道:“娘,您一個人行嗎,要不,讓善祥和老三老五陪您去吧?”

  然而,老娘卻堅決的搖了搖頭,還略帶責(zé)怪的說道:“善祥懷著身孕呢!你還一天到晚讓她做這做那兒的,本來這個節(jié)骨眼上,娘還打算在善祥生孕后再去,可這兩日心里頭念叨的緊,索性就回去一趟,爭取一兩個月就回來,到時候也趕得上照顧善祥生孕。”

  “至于那老三和老五,還是算了,最近你這里也忙,你這邊還需要他們幫忙,而且娘這里也沒什么要緊的事,就是回去南京城一趟,隨便帶幾個護衛(wèi)就是了。”

  可對于老娘的話,朱瞻基還是有些擔(dān)憂。

  如今這大明朝上下雖然都已經(jīng)平定了,但之前到底是剛剛發(fā)生了各地的叛亂。

  萬一運氣不好碰上點什么事情,自己老娘出個什么事情,他朱瞻基可就追悔莫及了。

  想到這里,朱瞻基當(dāng)即說道:“不行,絕對不能隨便派幾個護衛(wèi),這樣,娘,兒子我讓火槍隊的人護送您回去,再派個將軍。”

  然而一聽這話,老娘便立馬反對道:“娘知道那火槍兵是兒子你腰間的刀,這男人腰間的刀怎么能隨便的亂丟?兒子你現(xiàn)在身份不一樣了,這刀啊,要一直都在身邊才能震懾住那些外人。”

  “這樣,你要是真不放心,你就讓那樊忠陪著娘走一趟吧,軍隊中的那些將軍們,也就那樊忠為娘熟悉一些,有他在,你也就不用再擔(dān)心那么多了。”

  聽著老娘的話,朱瞻基想了想倒也行。

  有樊忠在,再派個四五十人的護衛(wèi)隊伍,就是回一趟南京城的話還是沒太大問題的。

  想到這里,朱瞻基便點了點頭同意。

  見此,太子妃的臉上也顯露出了喜色,不過在二人分開之前,朱瞻基的老娘還是多次的囑咐朱瞻基,不管朝堂上有多忙,回到府上后一定要多多關(guān)照一下善祥。

  那是他朱瞻基的第一個孩子,不管怎么說,一定要照料好了。

  尤其是身邊的那些個下人們,一定要挑選一些忠心的,絕不能讓外人摻乎到其中。

  對于這些,朱瞻基自然是明白的。

  他想要取締東廠,原因也正是這個。

  又怎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身為皇家之人,身邊的任何一件事情,還真不是小事。

  在剛剛解決完了府上的事情后,朱瞻基就又被那老三給喊走了。

  自從朱瞻基命令那老五進(jìn)入軍隊當(dāng)中,開始直接參與到火槍兵以及新式軍隊的建設(shè)當(dāng)中后,曾經(jīng)那些民間的,包括內(nèi)庫的事情,便全部扔到了那老三的頭上。

  加上最近很多事情都跟他有關(guān),朱瞻基給他交代的事情也多,最近這些日子,那老三可是比他朱瞻基都要忙。

  幾乎一天到晚都見不著個人,一雙腿也是從不曾停歇。

  原本按照那老三身邊下人的話,是想要看看朱瞻基在什么地方,想要過來一趟的。

  當(dāng)面與朱瞻基說些事情。

  可在聽到對方的話后,朱瞻基也清楚這小子最近很忙,也就沒有等著他過來,而是自己直接去到了那內(nèi)庫的衙門當(dāng)中。

  剛剛走進(jìn)那內(nèi)庫的衙門中。

  相比于往日,這里的一切都不同了。

  原本冷冷清清的衙門內(nèi),如今是人滿為患,一個個的內(nèi)庫中人,正在不斷的忙碌著。

  一個個的手中要么端著一疊的文書,要么是帶著什么折子等著簽署。

  就是朱瞻基進(jìn)去后,也沒幾個人搭理。

  當(dāng)然,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就忙到可以無視朱瞻基的程度,而是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新招收進(jìn)來的。

  基本上都是新人,還真沒幾個認(rèn)識朱瞻基的。

  對此,朱瞻基自然是沒有絲毫的在意,而是直接朝著那老三的屋子里走去。

  此時這老三的門外,簡直比他朱瞻基在尚書房外等候的人還多。

  瞧著朱瞻基就這么堂而皇之的走了進(jìn)去,外邊等待了大半天的人,一個個便大眼瞪小眼的望了過去。

  心想著這是什么人,竟然敢不通報就直接走進(jìn)三殿下的書房中。

  屋內(nèi)。

  剛剛走進(jìn)來的朱瞻基便看到了此刻正埋頭在那書桌上也不知道計算著什么的老三朱瞻墉。

  隨后便笑著說道:“這么忙啊?那我一會兒再過來?”

  正在埋頭苦思的老三朱瞻墉,突然聽到這個聲音,正要開口訓(xùn)斥什么人打擾他時,突然看到是朱瞻基時,那臉上的表情頓時便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zhuǎn)變。

  然后也顧不上面前的這些事情了,三步并成兩步的跑到了朱瞻基的身邊,然后一把抓住朱瞻基的胳膊,好像生怕他跑了似的,瞪著那大眼便問道:“哥,沒錢了!”

  瞧著朱瞻墉這小子伸手的模樣,朱瞻基不由的笑了笑。

  不過還是緩緩來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后,才開口問道:“直接說吧,缺多少?”

  聽著朱瞻基的話,老三朱瞻墉趕忙便說道:“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缺多少了,太多了,按照大哥你給我羅列的那份清單,這么多的事情要做,如今內(nèi)庫本身的收入完全不夠用了。”

  “如今這京城中的房產(chǎn),也就七個小區(qū)在售,先不說什么時候能賣完,可如今卻有整整二十八個小區(qū)在建!”

  “這整天銀子還沒運回來,甚至都還沒賺到手,那銀子已經(jīng)是支出去了。”

  “不僅這些,還有哥你要我修建的直道、產(chǎn)量區(qū)、水庫、大型糧倉、蔬菜生產(chǎn)基地、大型碼頭、還有什么官報民報.....都是要花錢的地方,我總的算了算,現(xiàn)在這些要支出的銀子,朝廷一年的財政都打不住,最少要三四年的!”

  “這還是近期的,要是按照總的消耗算,得二三十年朝廷的財政。哥,咱們的步子是不是邁的太大了?這么多的銀子,去哪弄啊?”

  不得不說,此時的老三朱瞻墉還真不是為了自己那么點事情。

  而是這帳他壓根算不過來了。

  越算越害怕,越算越心驚。

  一兩年朝廷財政就不說了,只要自己大哥有這決心,做了也就做了。

  日后通過這些慢慢收益就是了。

  大不了最近幾年朝廷過兩天窮日子。

  但只要等這些項目都收益了,這日子自然就好起來了。

  可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

  按照自己大哥給的規(guī)劃,且不提那些亂七八糟的項目,就單單一個直道,修建到漠北和奴兒干都司不說,還要打通西北、西南、南方、東南各個方向,等同于是從順天府開始,修建一條四通八達(dá)的直道,基本上通過這個直道,可以抵達(dá)各個方向行省重要的城池。

  比如南方的南京城,就在這條直道的規(guī)劃路途上。

  雖然修建完成后的效果肯定很強,就算他朱瞻墉不懂這些,也知道修建成后可以帶來很大的收益。

  可是,這工程量太大了!

  幾乎比那長城的工程量都要大了。

  要知道,單單一個長城,那也是歷朝歷代,各個朝代一點點、一段段的修建成的。

  沒有哪個朝代說能單靠自身完成這些。

  最重要的是,自己大哥還要在短短的五年內(nèi),完成這些。

  這帳,你讓他朱瞻墉怎么算?

  這帳,誰看了不害怕?

  虧了還是他老三膽子大,要是讓那夏元吉來算,只怕當(dāng)場就給嚇跪了。

  然而,面對這老三滿臉的焦慮,朱瞻基卻只是微微一笑:“這帳是亂了點,大了點。”

  聽到這話,老三朱瞻墉頓時都無語了。

  這是用‘點’能形容的?

  “若是這筆銀子全部由朝廷出,肯定是支不出來的,我也不打算讓朝廷出這筆銀子。”

  聽到這話的朱瞻墉更是傻了眼。

  不要朝廷出?

  那是什么意思?

  要他老三自己出?

  這么多銀子的支持,你就是把他老三渾身上下這點肉當(dāng)黃金賣了,也修建不了哪怕一段的直道啊!


  (https://www.dzxsw.cc/book/30660889/7613433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