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 第一百六十五章:這小子,好氣魄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這小子,好氣魄啊...


  與此同時,此刻在那皇宮外的角落中,朱棣、朱高熾便躲在角落中,瞧著眼前的場景,與在場所有百姓官員們一般,都對朱瞻基這小子的這一番話感到了驚訝。

  “這小子,好氣魄啊.....”

  這一次,老頭子朱棣還真不是為了夸獎。

  而是由衷的感嘆。

  身為皇帝,這小子能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出這么一番話,甚至提及了大明朝日后的覆滅。

  顯然是從那小子的心底,就壓根沒有想過說大明朝能夠千萬年不滅。

  在這種情況下,這小子依舊沒有磨滅了心里頭的那團火。

  可見其氣魄。

  無論是否漢人,又無論是前朝后世....

  凡是為了華夏....

  單單這番話,這小子的眼見便沒有局限在一家一姓之王朝。

  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整個華夏。

  盡管曾經身為皇帝的朱棣很想教導一下自家這大孫子,告訴他現實有多殘酷。

  可想想,這小子又怎么可能是不清楚這一切所以才大放厥詞。

  單這一點胸懷和氣魄,就不是他朱棣可比。

  之后,在朱瞻基按照預先準備好的流程將祭拜的程序完成后。

  便又開始對在場這些官員們進行封賞。

  首先封賞的便是那些參與過漠北之戰,并且有過特殊功勞的武將們。

  除此外,便是在對外邦作戰中,取得成績的大臣們。

  比如那前往東南沿海對抗倭寇的楊士奇。

  不過因為其中很多人目前的官職就已經很高了,如果繼續封賞就會出現賞無可賞的情況。

  除此外,朱瞻基也不愿意看到一個官員擁有太大權力的情況,這不利于王朝的統治。

  所以,這一次建造這巨碑的目的,除了要以此取代祭天之禮外,便是給他自己創造了一個封賞的名目。

  如今這巨碑,就好像唐時的武廟一般。

  只不過武廟這個東西被他太祖給取消了。

  如今再次搞出這么一個形勢,并且在規格上是以有功于華夏為前提,要比單純的一個武廟要牛多了。

  這可是流芳百世的事情。

  對于那些已經看不上太多金銀珠寶的臣子們而言,這種賞賜有時候要比其它的賞賜更加珍貴。

  就比如現在被朱瞻基安排在那漠北的于謙。

  以前世對于謙的身平了解,一個留名于巨碑,有功于華夏的名頭,要比賞給他什么官職都要珍貴的多。

  伴隨著朱瞻基身邊的太監趙全將提前預備好的名單當中宣讀后,那些被提到的官員們,臉上都滿是紅光。

  開玩笑。

  做臣子的,除了造反,這一輩子求的不就是一個流芳百世嘛?

  按照如今朱瞻基對這巨碑定下的基調,那是要世世代代,任何一個朝代都要流傳下去的。

  能上這巨碑之人,日后絕對是后世人學習的榜樣。

  雖說一旦明朝覆滅之后,后世人不一定認可前朝之事。

  但以朱瞻基今日所言的內容,后世之君只要不是一個小肚雞腸到極點之人,便絕不會不認。

  最重要的是,朱瞻基說了,這不是在記錄有功于大明朝的功臣,而是有功于華夏之人。

  后朝之君若是真敢將此碑毀掉,那便是與天下為敵,與整個華夏為敵了。

  比如那寫在最前列的三皇五帝。

  哪個華夏皇帝敢不認這幾個。

  毀他們豐碑,不就等于是毀掉了整個華夏文明嘛。

  所以,在清楚這豐碑日后分量的臣子們,這心里頭又怎么會不激動高興。

  而伴隨著這一切的發生,角落中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的朱棣,嘴角也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

  或許,這就是皇帝與皇帝之間的默契吧。

  只一眼,朱棣便將朱瞻基那點小心思給琢磨的透透了。

  按照他的顧忌,朱瞻基這小子絕對是暫時還沒有想好要讓日后的朝廷內呈現出一個什么樣的態勢。

  又讓哪一方坐大,哪一方對峙。

  所以這次通過這么一個方式,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這樣一來,這小子就不用再為登基之后要對有功之臣封賞的事情發愁了。

  這朝堂上的態勢,他也能慢慢的琢磨。

  畢竟,這朝堂上呈現什么樣的態勢,是直接影響到整個天下的。

  一個能立于朝堂之上的大臣,其背后必然有其所影響的一方勢力。

  換言之,朝堂上呈現什么樣的局勢,整個大明的天下都將呈現什么樣的局勢。

  這也是朱瞻基為什么不敢這么輕易決定的原因。

  而另外一邊。

  在結束了關于祭天典禮,包括對百官封賞的環節之后。

  朱瞻基并沒有像老頭子朱棣所想的那般,借祭天之舉,間接的將封賞之事給搪塞過去。

  相反。

  朱瞻基不僅沒有這么做,反而是在所有人都來到了奉天殿后,再次開始對朝堂的百官們進行了封賞。

  不過,這一次的封賞并沒有針對那些朝廷六部尚書這一級別的官員們進行封賞。

  而是對其之下的官員們進行了大規模的封賞。

  可這一次封賞與歷朝歷代封賞時不同,這一次,朱瞻基破天荒的是將封賞和懲處放在了一起。

  朱瞻基封賞了多少人,那他就懲處了多少人。

  朱瞻基的這個舉動,可是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也讓無數人沒有想到。

  而這,正是朱瞻基想要的結果。

  身為皇帝,如果自己的任何舉動都被那些臣子們所猜測到,那這個皇帝當的,也真的有些可惜了。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一次朱瞻基特立獨行的祭天之舉,算是開了歷史的先河。

  同時這一次的祭天之舉,也獲得了無數人的稱贊。

  至此,朱瞻基的這個皇位,也算是坐穩了。

  整個朝廷,包括皇宮之內的一切禮節,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只是,這一次的祭天大典,相比于歷朝歷代,雖然花樣多了許多,但整個流程卻簡潔了許多。

  沒有了那些宴請百官的事情。

  在結束了應有的祭天流程之后,整個朝廷便仿佛在一瞬間恢復到了以往的狀態。

  沒有絲毫的差別。

  百官們各自回到各自的衙門內辦差,太監宮女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聽候著差遣。

  仿佛與尋常沒有絲毫的差別。


  (https://www.dzxsw.cc/book/30660889/7595422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