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古代藥膳手札 > 第13章 桂花焐熟藕

第13章 桂花焐熟藕


晏桑枝讓麥冬麥芽回來,騰地給他們一家三口商量,與其一日拖一日,不如快刀斬亂麻。

        他們確實沒有商量多久,阿春便過來說:“小娘子,能先幫我們問問阿婆嗎?”

        “自是可以,你們跟我一道過去,到時在外頭等,”晏桑枝點頭,“若是阿婆愿意,那再進去看看屋子里頭。”

        她說完將目光放在麥芽身上,這路不熟,真不知道往哪里走。

        “麥芽,你帶著我們去一趟阿花家。”

        “去阿花家,”麥芽不明所以,卻還是答應下來,“好啊,可是阿花很忙的。”

        “問點事情。”

        一行人往外頭走去,阿花家住在東城巷很偏的角落里,獨門獨巷,高墻板門。

        麥芽沒有敲門,而是繞到墻邊上,那里有個小洞,對著里頭大喊:“阿花!”

        “來啦。”

        阿花大部分做活都在墻邊,生怕麥芽過來找她,自己卻沒聽見。

        門很快被打開,阿花彎起的眼,在看見門口這么多人時,立馬垂下,只去看麥芽,小聲道:“這是做什么?”

        “我阿姐說,想跟阿婆說些事情,”麥芽去挽她的手,湊進在阿花耳邊說:“他們是想花銀錢住你家呢。”

        “真的?”

        阿花聽聞后又鼓起勇氣看了一眼他們,瞧著都面善,這事她可做不了主,對晏桑枝道:“阿梔姐,你們先進來吧,我去請阿婆。”

        她的阿婆今年雖才到知天命的年紀,頭發早白了,背佝僂,坐在院子里挑揀豆子。

        聽到阿花說的,撐在桌子邊緣顫顫巍巍起來,嘴里道:“阿梔來了,我去拿點炸小魚過來。”

        那是很久以前晏桑枝愛吃的東西,她趕緊走了幾步上前攙扶阿婆,搖搖頭,“阿婆,我今日不吃,下次來時吃。”

        “好吃著呢,下次來我現做與你吃。阿梔,你說他們幾個想住我家這里?”

        李阿婆眼睛有點糊涂了,可看人還是準的,這三人都面善,不像會做惡的。

        她想找人住很久了,人老了就喜歡熱鬧,家里只有她和阿花,日子沉悶。

        “對,阿婆,他們想找屋子,我便想到了你老人家。人還算不錯,里面的阿叔是個木工,在我家里做活,若非他妻子生了病,之前住的院子不能靜養,怕也不能挪窩。”

        晏桑枝替他們解釋,原本想先一個人進來說的,只是阿花讓大家一道進去,也不好落了她的面子。

        “我人老了,就想著有個伴。家里屋子多,不住要生蟲,勻幾間出來不成問題。只是先與你們說清楚,我人老了,覺少,起來得早,怕擾你們清凈。”

        李阿婆將丑話說在前頭,“至于銀錢,看著給吧,若沒有,幫我做些活計也成的。”

        “我也覺少,不怕被擾,力氣也大,做活計不成問題。阿婆若是成的話,明日我們便想搬來。銀錢我與你老人家細說。”

        阿春打量過這房子,大且安靜,站在這里也聽不到隔壁的聲響,院墻高大,不用擔憂有賊過來。

        “你這霞子我歡喜,搬來好,我和阿花缺幾個人作伴呢。”

        人老了,便貪熱鬧,李阿婆笑得合不攏嘴。

        曹木工和曹氏放下心來,要幫忙把屋子給收拾出來,阿婆便帶他們一家去看。

        麥芽看他們進去,悄悄問阿花,“你喜歡嗎?”

        要是她的話,家里多幾個生人,總是有些不習慣的。

        阿花沒有搖頭,她扭著身上的衣裳,很小聲地告訴麥芽,“他們與我爹娘有些像呢。”

        “哦,我還沒遇見過呢。”

        沒遇見過長得像她爹娘的人。

        麥冬拍拍她們兩個的腦袋,一副做大哥的模樣,掏出兩粒糖,一人一顆,“別說這些,吃顆糖,我們看他們收拾屋子去。”

        得了糖,小孩便歡喜起來,手拉手興沖沖跟上,晏桑枝慢悠悠跟在后面。

        一切事畢,阿春他們先回去收拾東西了。

        他們姐弟從李家出來后,麥芽還在笑,手里握著兩條煎小魚,含糊不清地道:“阿姐,下次能做點好吃的嗎,我也想帶些東西給阿花。”

        “好,麥冬你有想要的嗎?”

        麥冬老是不怎么說話,晏桑枝有時候會忽略他的想法。

        “阿姐你上次說教我們認字,可是你忘了。”

        晏桑枝一拍腦門,她真給忘了,鄭重道:“阿姐回去就教你們。”

        回到家中天色尚早,她趕緊把之前的紙筆翻找出來,坐在院子里,在麥冬聚精會神地注視下,于紙上寫下他們的名字。認什么字都不如從認識自己的名字開始好。

        麥冬、麥芽。

        指著那字教他們認,“這讀麥芽,麥芽可當糧也可當藥,性甘甜,阿爹取時就盼你日后甜蜜富貴呢。麥冬的話,取自藥材,又叫麥門冬,能治不少病。”

        麥冬摩挲著自己的名字,忽然發問,“那阿姐的名字呢?”

        桑枝聽起來跟他們的不太一樣。

        “桑枝也是藥材,只不過我那時生下來后,院里的桑樹開得正好,就給取了這個名字。”

        晏桑枝感慨,后來桑樹死了,晏家就沒落了。

        她無意在這上頭多說,讓他們先認認自己的名字,晚點再學著寫。

        秋日的天黑得格外快,巷里人家的燈籠高掛,炊煙縷縷升起。

        可晏家沒有生火做飯,晏桑枝讓他們收起紙筆,提起今日賺的那一兜銅板,在他們耳邊晃了晃,說道:“今日賺了些銀錢,我們出去外面吃。”

        “阿姐,吃什么去?”

        “吃藕。”

        之前教桂嬸做藕粥的時候就饞了,一直忍到現在脾胃好點。

        “我知道哪里的藕好吃。”

        麥冬放下紙筆回她。

        他說的做藕好吃的地方在東城巷巷口的角落里,靠墻的地方擺了個紅泥小爐子,底下的火光微弱,上頭咕嘟咕嘟冒著香甜氣。

        婆婆做了二十年的桂花焐熟藕,蓮藕嫩時洗凈,里頭塞滿糯米,一定要放很多的糖桂花,香得撲鼻,甜膩膩的才成,轉小火慢慢熬煮。

        夾出來的糖藕顏色暗紅好看,切開后再淋上鍋里的糖汁,饞得姐弟三人趕緊夾了一塊,趁熱才好吃。

        藕軟卻不爛,桂香入味,糯米煮到米粒全黏糊挨在一起,吸足甜味,咬到嘴里才美。焐的藕不能太甜,吃著要膩味。

        晏桑枝嚼得慢,越嚼嘴里越香,也不急著吃完,一口口慢慢品。

        到夜里睡覺時,夢里都是藕的甜膩。

        另一邊,淺水鎮。

        謝行安正在看賬簿,所收的藥材全部列賬在冊,即日便可回去。

        他翻看完后,捏著眉心,哪怕最近沒再做夢,可也總睡不安穩。

        門外傳來急切的腳步聲,他讓空青請人進來,謝七進門時手里還拿著封信,匆匆道:“郎君,這是成縣上謝家醫館送來的信,急件。”

        謝行安接過,拆開信件,信上的內容很簡短:成縣已有百人染風疹,僅四日便有五六人死亡。縣令已將城門關閉,然縣中缺藥,民惶恐,染疾者愈多。

        風疹,他看著這兩個字沉思,抬頭問謝七,“我記得青蒿是你去收的,收了多少?”

        “此藥收得不多,只有數十斤。淺水鎮要價比江淮高不少,我便沒有全拿下來。”

        謝七如實回道。

        謝行安手撐在桌子上,挺直脊背,語氣略重,“你等會兒將收揀好的全給挑出來,現下去將蔡商請來,只說有事相商,他會來的。請來后你便去備幾艘大船,不回江淮,先去成縣,那里突發風疹。”

        謝七應下,他說:“只怕蔡商坐地起價。”

        “你先請他來。”

        謝行安沒有再說,擺手讓他趕緊去。

        空青在一邊比劃,他耳聾,只能模糊聽到一點聲音。也不會說話,眼睛甚好,能讀懂唇語。

        他原是謝行安在街上撿的孤兒,發熱后導致的耳聾,那時已治不好了,謝行安便教他讀唇語,認字寫字,還給取了空青這個名字。

        因為空青主治青盲,耳聾。

        比劃了一會兒,空青掏出紙筆寫下,郎君,風疹染人,不如讓我去成縣?

        謝行安搖頭,“行醫怕病惜命,那稱不上醫者,無需再說。”

        他雖然行事懶散,可在治病上從來不含糊。

        兩人說話的間隙,蔡商挺著個肚子,跨過門檻笑聲漸起,聲色洪亮,“不知謝賢侄找我何事?”

        “謝七,給蔡公泡壺茶,要雀舌。”

        謝行安起身,請蔡商坐到外面的茶室去,面色淡然。

        “看來賢侄此次請我前來,必為大事。”

        蔡商順勢坐下,撫著胡子不動聲色地說,連雀舌都上了。

        “倒也不算得大事,”謝行安沒理會他的言外之意,捧過謝七遞過來的茶盞,輕輕起蓋,在浮氣茶香中開口,“不知蔡公手里的青蒿今為幾價?”

        蔡商一聽這事,坐得穩當,也不急著開口,如今是謝行安有事求他,自然得拿喬,呷一口茶,咂了聲,“這青蒿如今風頭正盛,今時可不同往日,身價倍增,怎么也少說得翻三番。

        賢侄可別嫌價貴,正缺著呢。我與你父親交情不錯,你若要,我還得推了別人的。”

        成縣的事到昨日才傳出,風疹得需青蒿醫,那地不產青蒿,淺水鎮的可不就得漲價。

        “哦,翻三番,”謝行安淺笑,笑得蔡商心里發毛。

        他的手捏著茶蓋,劃過茶盞發出清脆的響聲,而后將茶盞放到一邊,問道:“蔡公縱然不怕賠在手里,難道也不怕木秀于林。”

        “賢侄可別烹缸于我。”

        笑話,他做事那么多年,又不是能被個小子恐嚇到的。

        “青蒿價貴于成縣之事,淺水鎮的藥材商手里只有蔡公的青蒿最多,翻三番也有的是人要買。可蔡公你未曾想過,賺的人命錢,猶如走刀尖。”

        謝行安說話不急不緩,一副為蔡商著想的模樣,“你是賺足了錢,名聲也賠盡了,到時旁的人家價賣的更高,只要假借你蔡公的名頭便能賺得盆滿缽滿,功成身退。而蔡公你,等成縣緩過來后,怕是難以立足。”

        他又道:“更何況,蔡公你別忘了,淺水鎮的藥行可是受制于江淮藥行的,江淮藥行里的行頭姓謝。”

        說到這,他笑了聲,敲打著桌子,“可不姓蔡。”

        “你大可漲到百文或是一兩,至于秋后算賬,蔡公你可逃不過呢。”

        明明謝行安也并未動怒,話語輕巧,卻說得蔡商后背冷汗涔涔,他昨日被大家捧得太過,倒是全然忘了以后該如何自處。

        得罪行首謝家,江淮的藥商最為見風使舵,根本不會有人再找他買藥材,更何況旁的。

        “空青,拿扇子給蔡公扇扇,”謝行安冷眼瞧著他那惶措的模樣。他最厭煩人命觀天的事情,搞坐地起價,也不知道有沒有命花那個錢。

        “但若是蔡公把全部青蒿照價賣與我,等成縣的事過后,當地的白前,我能保證你分得一杯羹。”

        行商忌諱把人趕盡殺絕,他習慣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好把人吊著往前跑。更何況蔡商的行事還沒踩著他的底線,利欲熏心卻尚有良知。

        蔡商惶然點頭,用袖子擦汗,連連保證,“我這就去將青蒿全給收好,供郎君你裝船。”

        “搭漿的我可不要。”

        “定是一等一的好貨。”

        蔡商拍著胸脯保證,出了門整個人扶著墻靠會兒,他是再不敢造次的,不然有他好果子吃。

        謝行安辦成這事后,又請人過來商談旁的藥材,雖說是風疹,萬一生了別的病癥,再想拿藥就沒那么簡單。

        還去信到江淮,讓謝十五帶藥材和人去成縣,不夠便到藥行里叫大夫。

        忙活了半日,全部的事情妥帖安置好后,帶著幾艘藥船駛出淺水鎮。

        淺水鎮到成縣需得兩個時辰,謝行安趁這個時辰補眠,臨睡前吩咐謝七,“把皂莢和蒼術先找出來,放到一塊。”

        這么多人染疾說明邪氣重,淺水鎮這段日子多雨,成縣難免。在潮雨后生疾,便得先需用這兩物燒煙驅邪辟疫。

        一覺睡醒,船只便抵達成縣的碼頭,城門緊閉,重兵把守,將士面色嚴肅莊重。

        四周寂靜無聲,仿佛能想象縣內蕭條。

        謝行安無所畏懼,上前交涉,為首的小吏打量了他一眼,生得模樣不像是醫者。

        可這時候敢來成縣的,他都心生敬意,更何況還帶了幾船的藥材。不過得先稟告于縣令,派的人回來說縣令讓他們進來,才行禮后喊道:“有大夫來成縣救人,開城門!”

        城門大敞,謝七讓人燒煙,煙氣繚繞間,謝行安踏進了空蕩的縣城,衣袂飄飄。

        巷道無人,偶有兵士轉悠,可緊閉的門窗后頭,有不少人趴在那里看他們,神情冷漠。等人扛著一箱箱藥材走到街上的時候,他們才驚覺,這條命大概有救了,聲淚俱下。


  (https://www.dzxsw.cc/book/30638935/309262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