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趙昺的苦日子也就到了,他開始頻繁出京祭陵、拜神、祭廟,好在今年修了明堂,祭拜天地和社稷這兩項大典可以在京中舉行,免去了不少的麻煩。而另一項工作繁重的工作就是接見入京覲見的封疆大吏和外國使節。
當然也有好事,那就是收禮納貢。這個并非趙昺獨創,據禹貢·疏載:“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只是在中國漫長的封建制歷史中遺留下來的傳統,簡單的說就是凡一方之土特產,要將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納,供皇族使用,屬稱之為貢賦。
國朝貢制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演變成三種進貢行為:一、朝貢,朝貢是別國向中國進貢,這一行為體現了華夏傳統里的外交關系。二、常貢、例貢,是指地方向朝廷進獻的貢品以及對貢品品種、數量和時間的制定。三、個人官員的進獻。
常貢很好理解,下之所供為貢,上之所取為賦。就是各地將一地“所生異物”,也就是特產之物,無償貢獻給皇室使用。而趙昺知道這其實就是一種常稅之外,皇家變相加收的賦。而上貢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上至金銀珠寶,珍禽異獸,下至雞鴨、燈草,皆是能滿足皇室精神上和物質上所需的東西。
不過趙昺知道貢賦對于地方和百姓都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精力,也耗費了無數的財力。所以他是能減就減,但是并沒有免除,因為他坐上了這把椅子后就能理解其中的奧義了,這些貢賦大多不值什么錢,卻是態度問題,否則歷史上也不會因為屬國不納貢而爆發那么多戰爭了。
至于個人官員的進獻,其實在歷史上也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為了討好皇帝,前去進貢的皇帝也越來越多,人一多就逐漸形成了一種共性,到后來,官員進貢也需要資格,但史料并沒有記載,所以不知道各個時期,到底要多少品級的官員才能夠有資格進貢圣上。
趙昺作為現代人,自然清楚官員個人絕不會掏自己腰包給自己送東西的。而錢的來源無非就是幾個地方,一是地方官員所謂的公費,這些錢除了其私只用外,也會有一部分變相流回皇帝的口袋;二是地方官員將這筆費用設法變成公費,由地方財政報銷;第三就是打著向皇帝進貢的招牌,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加派給商家。
官員之所以耗費巨資來籌辦貢品,其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討好皇帝,聯絡聯絡君臣感情,表達自己對皇家的忠心,以此來獲取皇帝的寵信。因而官員們在進貢物品時,都會進行夸大其詞,而目的也不言自明。
這幾種方式,趙昺知道都是孳生**的根源,因此他一直拒收官員的進獻,當然皇帝也是人,不可能是孤家寡人,也是有人情的。所以不可能對所有人拒收,不過能有資格向他進獻的人也只限于那些‘屬下’,而他所收之物,也多是技巧之物、書籍游記及些不值錢的‘稀罕物’,且不準他們動用公帑,事后也會進行補償。
最讓趙昺鬧心的其實就是朝貢貿易,早先他們亡命天涯,躲在瓊州彈丸之地,過去的藩屬國自然是有多遠躲多遠。他還記得自己登基后的第一次新年大朝會,臣僚們還尋來些俚族人及外商充數,以顯示‘天朝’大國的威望,想想都是笑話。
此后,趙昺拒絕再搞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直至收復江南后,隨著海貿的發展,才有小貓兩三只前來朝貢。但其目的也并不純,我們都知道朝貢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已經實行了幾千年,從遠古時期的周朝到最后一個封建王權時期的清朝。在實行這么長時間中有一些變化,但是整體上沒有大變。
中國古代皇權對朝鮮、越南這樣的藩屬國進行“冊封與賞賜“,而這些藩屬國在規定時間內向中國的王朝“稱臣與進貢“這便就是中國的朝貢制度。但在現代社會對這種進貢制度都是以批評的聲音居多,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負面評價基本上也是出于以下兩種理由:
第一種理由是外國人發出來的牢騷。當他們不辭辛苦的來中國時,覺得中國對待其他的國家在地位上有些太不平等了,你是大國不假,但我是小國也是國啊,大家坐下來好好地平等對話不行嗎為什么見到中國的皇帝就非要下跪呢為什么我給你帶點禮物,你們非要把它曲解成是小國對大國的“進貢“為什么你對我的回禮,就非說成是大國對小國的“恩賜“呢分明就是你們以大欺小嘛。
第二種理由是中國人這邊自己也非常看不慣。很多人都覺得進貢這種制度就是一套虛頭巴腦的東西,只是皇權階級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不惜打腫臉充胖子。周邊小國時不時來朝貢一下,帶的盡是一些不值什么錢的貢品,還摳摳搜搜的只有一點點,可咱朝廷給他們的恩賜那就值老鼻子錢了,并且數量更多。每次都給當時的財政經濟造成很大壓力。
趙昺過去也是持第二種態度,認為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因而也對此非常反感,對朝貢并不感冒,所持的態度就是你們來大宋做買賣我們歡迎,照章納稅,遵紀守法就行,并不會因為你表示‘恭順’就額外照顧,回賜很少。
但是這兩年隨著海外貿易日益擴大,商隊也越走越遠,趙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回過頭來看,世人對朝貢的兩種態度很難說。在幾千年歷史里面,絕對有個別的皇帝有虛榮心,可是很難想象整個朝廷頂著財政壓力,僅僅只是為了維持這套虛頭巴腦的東西,并且還堅持那么多年。
趙昺也對此進行了反思,自己算不上敗家子,卻也不是冤大頭。他算了筆賬,在朝貢貿易上進貢時候產生的貿易,在明面上能看得到的,肯定是虧本生意,為啥因為進貢的東西不值錢并且數量還少,但賞賜的東西值錢,還挺多。
而從大局看,大宋當下的貿易圈向西已經至歐洲邊緣,向東到了扶桑及東南亞一種國家,或是城邦,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總和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這與“進貢和賞賜“這么一點貿易總量相比不過是九牛與一毛的關系而已,而其中的作用卻很大。
你既然承認是大宋的藩屬國,也從中撈到了好處,那么你的市場是不是也要向大宋開放,是不是要給個最惠國待遇,是不是要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保證大宋商隊的安全呢如此一來不論是明面上,還是隱形的好處,對于大宋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不僅解決了貿易問題,船隊途中停靠補給及良好的經商環境都迎刃而解了。
趙昺算完了經濟賬,接下來又算了政治這塊上面的賬。他知道從廣義的方面來講,世界上存在過兩種國際關系體系。第一種就是中華文明的這種“進貢體系“,另外一種就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要說這后面的一種體系到底是什么呢
而所謂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指十七世紀歐洲結束了“三十年戰爭“以后,參戰的各國一起起草簽訂了一大堆條約,這個條約的體系,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個體系明確了幾個至關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國與國之間,不論國土面積大小,綜合實力強弱如何,在地位上全部一律平等、彼此尊重對方的領土主權等等……直至今天的國際關系中,依然還遵守這些基本原則。
在后世的人們看來,國與國之間不分大小,一律都是平起平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進貢體系卻是以國家不平等為基礎的,這么一看確實挺落后的,理當應被時代所淘汰掉。但只要我們深究一下歷史,不難發現,這個問題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在國際體系中的主要目標就是維持一種平衡或者說是和平。但自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成立以后的好幾百年,歐洲國家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就一直沒停過。英國和法國之間至少就打了至少四十六次的戰爭;著名的中立國瑞典,在這個期間也參加了三十余場戰爭,這又是為什么呢
其實這根上的問題就出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原則上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權、領土。什么平等這那的,那是鬼扯……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因為沒有一個武林盟主,沒有老大,但誰都想當老大,誰也不服誰。
明面上的彼此尊重主權,那是大家對權力的邊界都很清楚。我要占你的便宜,根本就沒有私底下可以交易和退讓的空間,只能是就是擼袖子干起來,搶奪你的國土。所以條約上寫的再漂亮有屁用,在實際的狀態中,往往就成了一言不合就撕破臉變成強盜邏輯……
【精彩東方文學 www.pluralapp.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