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這時大太太精神頭一下子足了,這位吳夫人簡直是送上門來的啊!她不禁走過去拉住吳夫人的手熱絡道:“這有什么好吱吱唔唔的,你盡管說!”
吳夫人反倒被大太太弄得不明所以,大太太的反應實在是出乎她的意料。按她開始想的,怎么著大太太也得比她更吱吱唔唔一番才算正常,現下怎么像是比她還積極的樣子。
問題就在其實吳夫人是抱著成就成不成最好的心思上門的,大太太怎么能知道,她看吳夫人不說話就在她旁邊的椅子上坐下,笑道:“不知這要說的是我們家哪位姑娘?”
大太太甫一問完反倒想起來,吳夫人口中的洵兒不是那日四姑娘出嫁和四姑爺一道來的吳少洵罷?可這一表人才的少年郎,不正是吳家的嫡子?
吳夫人怎么也不會為自己親兒子來說個庶女的,大太太一時間不免灰心,看來五姑娘是沒戲了。可這吳夫人想求二房的七姑娘就更沒戲唱,家里的事情她不是不知道,老太太近日和鳳家來往頻繁,七姑娘將來是要做世子夫人的。
吳夫人看著大太太臉上一時喜一時慮的表情,心里更是想拔腿就走,她要說自己要給親兒子找個庶女她自己都說不出口。“這個……”突然吳老爺的臉在吳夫人腦中一閃,她立刻毫不猶豫問道:“不知,你們府上六姑娘可曾許了人家了?”
“六姑娘?!”
大太太毫不掩飾自己的驚訝,同時眼眸子里很快漫上欣喜,說的是庶女啊?雖然她覺著這吳夫人思想不太正常,卻為想到可以勸吳夫人把六姑娘改成五姑娘而精神大振。忙道:“不曾是不曾,這上頭的五丫頭還沒說人家呢……”這意思是,姐姐還沒出嫁,妹妹的親事不急的。
吳夫人感到失望,她多么希望六姑娘已經訂好了親事,這樣一來吳老爺再怎么看中人家也沒轍了。壓根沒去注意大太太刻意提到的五姑娘。
吳夫人是個藏不住心事的人,她心里失望臉上自然也是一副十足的失望之情。這下換大太太看不懂了,只好婉轉地又道:“六姑娘畢竟是妹妹,今年也才十三歲,上頭還有個姐姐呢。”又把五姑娘提溜出來了,就差沒明說我們府上的五姑娘還差個婆家……
要不是二太太根本不把心思往庶女的婚事上放,她一個隔房的嬸娘何必操這份心。大太太還不知道二太太么,整日里就為了她的寶貝心肝兒七姑娘圍著老太太轉圈,還不知道這事兒成與不成呢,瞧她殷勤那勁兒。
吳夫人再一次令大太太失望了,她沉浸在自己失望的世界里,因為她覺得自己那么出色的兒子娶卿家一個庶出的六姑娘簡直是板上釘釘的事,這下子吳老爺該高興了,可她實在樂不起來。
正和院。
寶敏掀了簾子在老太太耳邊說了幾句,老太太朝門邊看了一眼,道:“請進來罷。”
二太太納悶,就看到大太太帶著一個婦人從外邊進來,她細一凝眸就認出后面那婦人,這不是吳御史的夫人么,大太太帶她來所為何事?
吳夫人給老太太問了安,又和二太太打過招呼,便在一旁坐下。大太太想著自己畢竟是隔房的嬸娘,不管吳夫人為的是哪個姑娘她都做不了主,便把吳夫人帶到了老太太的院子。畢竟五姑娘六姑娘雖為庶女,可怎么也是她老人家的親孫女兒,想來也會幫著張羅,到底不會似二太太一般,也因此直接就越過了二太太來找老太太。
吳夫人本人還躊躇著,大太太卻替她表明了來意,這下子二太太的臉瞬間就沉了。她捏緊了手中的茶蓋子,眼神不受控制地瞟向吳夫人。
這讓她怎么能夠理解?為自己親兒子來說親,對象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庶女。吳家這嫡長子吳少洵莫不是這位吳夫人在橋洞下撿來的?
二太太思維一片混亂,一轉頭瞥見大太太笑意盈盈望著自己,氣就不打一處來。要今天大太太能把人領到她屋里說這事,而不是在老太太面前提出來,六姑娘就不能攀上這么好的親事!
她想著勉強笑道:“老太太,我看這……五丫頭的親事還沒訂下來,還不是給六丫頭說親事的時候罷?”
大太太笑著差點岔氣,虧得二太太說得出口,合著這些日子不是在給七姑娘說親事,還是七姑娘上頭原就沒這兩個姐姐?她瞄了上座老太太一眼,硬是忍住沒出聲。
老太太什么樣的人,今兒就算不是給五姑娘定了親事那六姑娘也是跑不掉的,人家吳夫人自己看上了六姑娘,老太太哪有不答應的道理。況那日吳少洵的風采也是大家都見著了的,好個風度端凝的少年,硬是生生把新郎官的風頭蓋了過去。
放著這樣好的人家不要,以六姑娘一個庶女配過去,無疑天上砸下來的餡兒餅。唯一不正常的只能是來說親的吳夫人……
吳夫人的觀察力沒有那么好,再者在人家家里她也就沒抬著頭四處打量,因此上沒注意到自己已經被滿堂的人看作了冤大頭一般的角色。
“咳咳。”老太太假意咳了幾聲,一雙眼睛在眾人間尋脧了幾下,才慢悠悠道:“這門親事我瞧著甚好。六丫頭這些年我是看著她長大的,人也聰慧,模樣性情也好,二媳婦,”就喊了一聲二太太,“你說是不是?”
二太太被老太太點名,雖還是滿腔的不愿意,無奈也只得笑著道:“是是。六丫頭果真不錯的。”
吳夫人才不管她們家人說什么唱什么戲碼,她只知道自己就是那種搬石頭砸自己腳的人,還得表現地心甘情愿的。當下就堆了笑容說道:“早聽說卿家的姑娘都是極好的,呵呵。”
說姑娘好倒不如說姑娘嫁得好,卿家大姑娘嫁進了廣平公府,二姑娘嫁給了禮部尚書家,三姑娘四姑娘相比雖差了一截卻也是書香人家的媳婦。
老太太對這點還是自得的,她瞧了一眼二太太,不耐地翻了翻眼睛,只吩咐身邊寶敏道:“去把幾個姑娘叫過來見客人。”
這是要讓吳夫人再相看相看六姑娘了,二太太只能干瞪眼。按她的打算是要把六姑娘隨便配了哪家的庶子便算是對得起她了,沒曾想半路殺出了吳夫人,這吳夫人是不是缺心眼兒呀。
二太太身后的金媽媽卻小聲在她耳邊道:“太太沉住氣,不妨就讓六姑娘嫁過去得了。回頭三爺知道了也會以為是您為六姑娘張羅的,豈不美?”
雖然沒什么特別的征兆,可霄三爺對二太太的疏遠是顯而易見的,自從那一次二太太的人在六姑娘屋里鬧了一通,霄三爺雖不曾找二太太興師問罪,卻是再不曾踏足二太太的正院。二太太對此也是急在心里,為此對六姑娘的厭惡更加深了幾層。
二太太不禁思忖:現在難道真要為了修復和霄哥兒的關系,便要便宜了那賤人生的小蹄子?真真是太過便宜她了!
金媽媽太過了解二太太了,心知二太太還是不愿的,只怕她一會子做出什么逆了老太太的意。便又苦口婆心道:“太太想想老爺多久沒來了,這里頭文章大著呢。老爺既然寵這丫頭,您何必對著干,這樣的親事可是連老爺都尋不到的,若您真給攪和黃了……”這下子豈不是不僅把二老爺惹毛了,還惹得老太太不快。
金媽媽沒說全了,二太太卻聽的分明。金媽媽說的她怎會不知,可她就是不甘心,六姑娘哪里就有這么好的運道,這種事也能讓她碰上?吳夫人為什么獨獨看上六姑娘,她把七姑娘帶出去的次數要比六姑娘多得多了。
二太太這是到底意難平,又怨上了埋進了土里的戚姨娘,她生的女兒憑什么就比她的打眼,憑什么就她戚姨娘長得像河陽伯夫人,她分明才是河陽伯夫人族里沾了親的族妹。
二太太倒不是看上了吳家,只是單純地不甘愿六姑娘能和吳家嫡子訂親。她怎么會知道吳家老爺就是當年她買下戚姨娘時,那個與戚家定下親事的窮酸秀才呢?
世事難料罷了。
吳夫人坐的也不踏實了,她也是有心想見見這個六姑娘。現下就盼著這位六姑娘真能配得起她的洵兒,否則……為了兒子,便是當場反口也不是不能夠的。
話說那寶敏帶著兩個小丫頭出了正和院,命其中一個進了丁香閣,自己則和另一個進了芙蕖軒各自通報。
(https://www.dzxsw.cc/book/29483/18189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