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我的蘭桂坊(4K)
TVB的一眾藝人前腳還在議論香江首富會如何花這幾百億,
后腳就成了首富的員工。
這種令人猝不及防的荒誕感,讓不少人啞然失笑。
給首富打工,在香港,那也是種牌面。
在新的一年,這種無形的優越感提升,
讓不少剛加入TVB的新人格外興奮。
方鶴軒擴張的腳步并沒有停。
新年過后,他的目光又轉向了兩年前就已經注意到的蘭桂坊。
盛智文靠著這個知名招牌在后來成立了蘭桂坊集團,涉及了酒店、地產、文創、電影等多個領域。
方鶴軒對萬達地產的規劃和盛智文的“蘭桂坊集團”相似,并不只是和地產死磕到底。
名聲不好,賺再多錢,也不是他的人生追求。
但經歷經濟起飛、商業高速發展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日式夜總會在香港風行一時,影響力完全蓋過中式夜總會。
1978年,莫尼卡·馬瑞勒夫人在蘭桂坊開了一家時尚飾品店——“BORSELLI NA”。
在威靈頓街、云咸街、德己立街、和安里、仁壽里及榮華里挨家挨戶收購房產。
由于利潤空間大、市場反應良好, Colby很快便走上正軌。
為減輕家庭負擔,盛智文13歲就開始做兼職。
20世紀5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商業高速發展,夜總會文化開始在香港流行,
相當于一個非常有流量的宣傳場所。
他給的時間是三年內務必完成蘭桂坊的重新改造。
他先是注冊成立了“蘭桂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TVB的現代劇以及夢工廠的電影,需要酒吧等取景的地方,
蘭桂坊也是必須要走一遭的場景。
由此,蘭桂坊逐漸變成一處聞名港內外的文化娛樂街。
“蘭桂坊之父”,創始人盛智文說:“越來越多的朋友向我抱怨,在香港找不到輕松的喝酒場所,那時候香港的傳統是,下班喝酒就要去豪華酒店的行政酒廊正襟危坐。”
20世紀70年代初,20出頭的盛智文懷揣自己19歲時掙到的第一個100萬加元從加拿大來到香港,
他在香港成立了Colby公司,專營成衣貿易,把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成衣出口到加拿大和英國,
另外,他還從國外招一批懂夜店生活的專才過來經營這些酒吧、餐廳以及酒店。
“蘭桂坊”三字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意蘊,與香港大多數譯囪英文的地名截然不同。
在此之前的兩年,港幣開始與美元掛鉤,同時西方新移民大量涌入。
整個80年代,盛智文都在不斷收購蘭桂坊區域的地產,擁有該區域70%以上的物業。
他被攬入政府架構,并相繼委以政策發展委員會成員、市建局董事、旅游業小組成員等職。
方鶴軒說干就干。
由于蘭桂坊直接提高了香港在歐美世界的影響力,
因此,盛智文也受到港英政府包括后來特區政府的器重,
早晨送報紙、休息日在餐廳打零工;
而“桂”象征著成就與榮耀,中國俗語中有“折桂”的說法。
在蘭桂坊一些交通密集地帶搭建一些戶外LED。
隨著創始人盛智文和香港旅游發展局等各界對其的建設、運營和宣傳,
很多時候,人有錢也不一定能辦成事,還需要影響力。
盛智文這個鬼佬,透過蘭桂坊不僅賺了大錢,還蜚聲華人世界。
方鶴軒和黃瓜的人生追求不一樣。
通俗一點,就是當狗皮膏藥,
死纏爛打和保守騷擾之下,不信這些人不搬。
“蘭桂坊”三字中,“蘭”、“桂”乃是花名。
外國公司的外國雇員下班后想要放松休閑一下,
只需走幾步路就可以見到類似西方的燈紅酒綠不夜城,
哪里能不驚喜,哪里不會流連忘返。
而不是像后來的李嘉誠一樣,將香港變成他個人私欲無限擴張的魚塘。
文創產業才被重視起來。
這條街上有上百家酒吧食肆,每當夜幕降臨,這里便會燈紅酒綠,觥籌交錯,
其中,C Club夜店、Faye酒吧等都是香港夜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
也要在蘭桂坊搞個展廳。
大家現在都在拼命往中環靠海的地方發展,
你方鶴軒偏偏要在一個偏僻的窮疙瘩里搞七搞八,
經過一番改造,大樓由原來的寫字樓變成了集餐飲、KTV、酒吧、夜店為一體的娛樂場所。
另外,在政治上,他也收獲滿滿。
這家時尚飾品店的開張使蘭桂坊開始改頭換面,充滿歐陸風情的酒吧與的士高四處林立,陋巷逐漸成為了城市的文化特區。
好在方鶴軒有錢,他只需要透過獵頭發布招牌蘭桂坊高管的信息,不愁找不到人才。
這些人脈日后指不定就會反哺他的造車、電腦以及半導體事業。
也想增加自己的的社會地位,起碼,在國家眼里,方鶴軒這個人不是個資本家,而是個好的人民企業家。
然后讓萬達招收大量地產經紀。
這些地產經紀的工作只有一點——
1985年,匯豐銀行總行在中環落成,那是當時全世界最昂貴的建筑物。
簡直就是莫名其妙!
他們哪里能想到,
幾年后,當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真正開始穩固,
并且,全球知名國際金融機構都在香港設立分公司后,
曾經只是政治中心的中環就會變成香港的金融繁華地帶。
也有說法稱“蘭桂坊”取蘭桂騰芳之意。
后世的蘭桂坊位于中國香港中西區中環,寬約20米,長約300米,
是由德己立街、威靈頓街、云咸街、和安里、仁壽里及榮華里構成的一個聚集大小酒吧與餐館的中高檔消費區。
方鶴軒還可以透過蘭桂坊結識很多外國的人脈資源。
這個時空下,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
蘭桂坊被香港人稱為“老蘭”,這是一種親切的稱呼。
也不動手打人,就是讓社團爛仔針對那些不想賣的住戶發動疲勞戰術。
因為這個地方日后注定會成為中外游客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可以說,方鶴軒賦予了蘭桂坊多重功能。
當蘭桂坊成為香港的一張名片,它的價值才是真正被人知道的時候。
但這些人絕大多數都看不懂他的操作。
16歲他就成為學校里第一位自己買汽車的學生;
17歲盛智文加入了一家時裝公司,大受老板賞識很快就得到升遷;
19歲他決定到被視為遍地黃金的香港闖天下;
因此,拿下蘭桂坊,將其打造成香港的一張旅游名片,
是方鶴軒早就想好的計劃。
但是,與其交給鬼佬來隨心所欲經營,
還不如在自己的控制下盡量做的規范一些。
盛智文靠著這家公司出色的業績,這才有了足夠的資本拿下整個蘭桂坊。
而金融業和服務業則從更加發達的地區悄然涌入香港,占領了經濟結構的大半江山。
這個時空,他除了“變形金剛之父”這個頭銜外,不介意多一個“蘭桂坊之父”的稱呼。
同時,石板街和德己立街也是舉辦蘭桂坊嘉年華等活動的重要場所。
他上輩子是中國人,這輩子也只想當中國人,沒什么不好。
這種東西,其實可以通過花錢送人去歐美學習,
或者直接請歐美的設計師、創意官來蘭桂坊上手操作。
方鶴軒就會發動TVB和夢工廠的明星藝人來蘭桂坊打卡做宣傳。
但佩服不代表要把蘭桂坊拱手讓給他。
后來,旅游業和金融業一同納入港府重點規劃后,
早期,香港還是以轉口貿易和制造業為主,并不重視旅游業,
蘭桂坊說白了就是香港的文創名牌。
還有其有一整套的文化創意運作機制。
后世的蘭桂坊在大陸老百姓眼中是一個easygirl出沒的藏污納垢之地。
這也是他揮霍港幣一點都不心疼的心理原因。
2011年他還獲香港政府頒授大紫荊勛章。
方鶴軒甚至還會借鑒紐約時代廣場,
方鶴軒的大動作瞞不過香港地產界的業內人士,
歷史上,比黃瓜更富可敵國的人不在少數,遠有沈萬三、胡雪巖,近有盛宣懷。
盛智文在德國出生,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移居到紐約。
這也是他不想只當一個頂級地產商的主要原因。
也說是因為常有爛醉的海軍士兵出沒其間,由“爛鬼坊”而來。
之后就是各處門面的裝修設計,然后才會正式營業。
隨后,卡拉OK傳入香港,夜生活文化進一步年輕化與普及化。
至于能不能做到,方鶴軒一點都不擔心。
“蘭”是中國古代文人騷客所推崇備至的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征清高脫俗。
方鶴軒自己估計,收購這六處地方的店鋪以及二樓住房,恐怕要花上幾億港幣。
后世,大陸很多城市盛行搞文創產業園區,
經過40多年的發展,這條曾經的小巷已經發展成為香港最具特色的酒吧街“蘭桂坊”。
因此,在華人社會,只有錢,沒有名,也就沒有地位。
最令他自豪的是,2003年非典疫情令香港旅游業陷入最低潮時,
董建華委任他為海洋公園的主席,統領這個香港最著名、也是最老牌的主題公園。
蘭桂坊的名字一說來自街上多是販賣蘭花的小店,
還有,BYD和寶馬汽車以后出新款車型,
蘭桂坊逐漸變成一處聞名港內外的時尚休閑特區和觀光勝地。
方鶴軒現在很有錢,但還不夠。
等這個地方正式開業后,
可以講,發展蘭桂坊,是他戰略規劃中的一步。
本質上就是希望帶動其城市的旅游發展。
基礎設施搭建好,就是軟體方面的營銷以及全球推廣。
后來,他又陸續投入重金將中環的這條普通的小巷改造為全新的蘭桂坊。
蘭桂坊之所以出名,除了里面的酒吧、洋餐廳以及大量的鬼佬出沒外,
據港府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在港美國人的數量開始超過英國人。
8歲時他的父親去世,母子倆就搬到加拿大魁北克生活。
1980年,深圳特區正式成立,300萬內地勞動力在深圳及其周邊城市受雇于港資公司所開設的工廠。
直至70年代,香港夜生活文化依然以中式夜總會為主,與酒色財氣沒有那么強的聯系。
盛智文的那些操作,他都可以用燒錢來辦到。
深圳的出現,使得曾經支撐東方之珠主體經濟的輕工業和電子制造業從香港移往內地,
他不想做那樣眼里只有錢的人,所以,他雖然想賺錢,卻不愛錢。
甚至還進軍內地,賺的是盆滿缽滿。
至于那些想找鬼佬的崇洋媚外的貨色,
收購完,他還要請設計師做一個整體的規劃。
意識到香港找不到消遣的地方,于是1983年,他在香港一處花攤和傳統濕貨市場附近開設了加利福尼亞(Cailfonia)餐廳,
這家餐廳迅速躥紅,并隨之開啟了蘭桂坊地區的發展。
像李嘉誠,毛孔里都透著金錢的酸臭味,是方鶴軒所不屑的。
“坊”是中國古代對市街、村里的通稱,同時又有店鋪的意思。
方鶴軒很佩服這個鬼佬,如果沒有重生這個金手指,他絕對沒辦法在19歲賺到230億港幣。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賺到錢后的盛智文信心大增,他花了超過3000萬港元買下了餐廳所在的整棟樓。
20歲就已經順利地賺到了第一個100萬。
他之所以要造車、發展半導體,目的除了真想加速中國的發展進程,
他需要繼續拓展人脈,繼續在港人心中增加分量。
如果確實有比較強硬的房東,那就只能多花一點錢。
也會是方鶴軒旗下產業重點營銷推廣的平臺。
雖然蘭桂坊已經成了專門的公司來運營,
但方鶴軒心中依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主要是地面一層和二層的房子,店鋪是重點拿下的。
黃瓜百年后的歷史地位和名聲肯定是遠不如這幾個人的。
無論如何也攔不住。
另外,他還要求新義安配合他的這次收購行動。
之后,一間名為DiscoDisco的娛樂場所在德己立街開張以后,蘭桂坊一帶的消費場所迅速增加,
早期的店主差不多全是外國人,后來變成三分之二是華人,建有各類食肆酒吧50余間。
總之,蘭桂坊不僅會是香港的旅游名片,
也不僅是鬼佬和港人休閑娛樂的場所,
可是,最終都淹沒在歷史塵埃中。
這也是他必須要搶在盛智文之前拿下蘭桂坊的另一個原因。
這是蘭桂坊這家公司三年內需要學習并且搭建好的運營體系。
······
感謝半截煙_BD的月票和推薦票!
感謝森秋、書友141110113521174、沒有以前愛了的月票!
感謝鯊魚辣椒113、aabb88abc、老唐酸菜TCL、書友20170110161147033、一亼刀的推薦票!
(今天家里來了很多客人,忙得要死,所以真的是趕時間寫的,我知道挺水的,對不住大家,伏地道歉!)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9405659/3636597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