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家地下有寶藏?
收購一家公司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何況還是要強行拿下一家被百分百控股的酒店呢。
如果把阿三換成香港的華人,方鶴軒寧愿選擇找中間人牽線搭橋完成收購,也不想用“偽造歷史”這一招來逼迫夏利里拉家族就范。
他雖然不是好人,行事有時候也不擇手段,可是如果能堂堂正正做生意,他終究是愿意的。
即使是面對自己很討厭的阿三,哪怕砸錢讓對方屈服,一樣也能滿足方鶴軒的報復心理。
因此,這次對付哈利·夏利里拉,他準備打一段時間的持久戰。
就在方鶴軒和利芝在金域假日酒店用餐后的第八天,一名內地的文物販子進入香港后,聲稱從一伙盜挖南宋古墓的盜墓賊手中買下了一本古籍。
如果是一般古籍也就算了,可這本古籍來頭不小,里面記錄的內容和香港的南宋史息息相關,非常珍貴。
不過,通過香港走絲出去的好東西太多了,分社也常常擋不住。
就連香港分社也被卷了進來,他們還真以為這是一起非法走絲內地古墓文物的行為。
從一百多年前開埠到現在,雖然香港的發展已經遠超亞洲很多城市,但是其歷史短暫卻是不爭的事實。
很快,這次拍賣的結果和價格迅速登上了香港各大報紙頭條。
香港就這么點大,關于古籍的消息不僅在收藏界、商界傳開,也引起了香港幾所大學的考古學教授的興趣。
而哈利·夏利里拉則在當天看到報紙頭版新聞后,眼珠子差點都要瞪出來了。
香港人的心態也是如此,所以如果真的能通過一本古書發現一些距今700年的歷史遺跡,肯定能轟動全世界。
殊不知,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座跟南宋末代皇帝有關的巨巖就被港府整整建了一座公園來保護。
他當著所有記者面,大體介紹了書中記錄的關于南宋末年香港那一小段歷史。
“what?我的酒店地底下有墓穴,還可能有寶藏?”
方鶴軒也帶著高倉美貴出席了這場拍賣,看到現場出現了那么多的富豪,他也被自己的騷操作給震驚了一把。
令人意外的是,徐展堂拍下古籍的第二天,就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就連很多剛發財想要買些真品文物裝點門面的大水喉都聞風而動。
現在,這本從墓里挖出來的古籍,顯然也具備了上述兩種意義,既可買下等升值,也可作為鎮宅、鎮館之寶,享受其文化價值帶來的諸多名氣。
這些紙質文物之所以在人們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價值,除了其歷史意義所帶來的升值空間外,文化意義也是讓很多真正懂行的人愿意收藏慢慢品鑒的原因。
哪位收藏家或者大老板擁有了這本書,相當于將香港的歷史過往都握在了手里,僅僅為了附庸風雅,都絕對值了。
因此,公海上的古籍拍賣會還是照常進行。
想一想,以前就是一座小漁村,能有什么為外人所道的歷史經歷嗎?
你這破地一沒歷史名人,二沒歷史古跡,就住著一群靠打魚種田為生的苦哈哈,說出去只會被人笑話。
最終,經過了多輪激烈的爭搶,不出意外,香港最癡迷古董的富豪,也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拿下了這本古籍。
當然,他也提到了幾處可能的歷史遺址。
不僅于此,就連“四大才子”中的金庸和黃霑都有耳聞,這兩人倒不奢求能得到此書,如果能借閱看一遍,就已經覺得心滿意足了。
整整拍出了880萬港幣的天價,把現場看熱鬧的方鶴軒也嚇住了。
方鶴軒之前還是低估了這本“真跡”進入香港后的影響力,哪怕它僅僅只“記載”了很短一段時間的“香港歷史”,可也能讓很多人為之瘋狂。
而遠離港島的蒲臺島上一些稍稍有點小名氣的遺跡,都被香港精心呵護了起來。
如此一想,分社的人也就只當看個熱鬧,最多把文物販子放進了調查名單里。
這位內地的文物販子在香港能量頗大,他竟然通過關系在澳門的一條公海賭船上舉辦這本古籍的拍賣會。
他還記得,上輩子就聽過蓋茨同學在1994年花了總共3080萬美元收購達芬奇的《哈默手稿》。
而有些確實喜歡讀書,尤其喜歡收藏古籍的大富豪,也決定心動不如行動。
何況,這本關于香港的古書,即使經過拍賣,最后也估計是留在香港。
更不要說,后來更是見證了多位國畫名家的作品被拍出天價。
為了吸引更多大水喉前來參加,他對外放出了一條更勁爆的消息——古籍上記載了南宋末代政權在香港建造的幾處歷史遺跡,包括存于地底下的墓穴。
媽的,還真是個麻煩,這種高價一旦傳出,之前那些幫他造假的能人,恐怕心態會崩掉吧。
可見這座城市對歷史古跡的看重。
這則消息一經傳開,頓時在香港收藏界引起了轟動。
香港市民看熱鬧的同時,方鶴軒也在考慮如何擺平那些人。
可麥理浩的港英政府素來謹慎穩重,不可能僅僅透過一些未被證實的消息就大動干戈。
拍賣還未開始,這本古籍就已經被很多媒體吹成了“香港第一文物”,他們呼吁港府出面阻止拍賣。
一石激起千層浪,現在不僅是歷史和文化意義了,也有重大考古價值。
就跟米國人嘴上說不在乎歷史長短,可這個國家的富人卻爭先恐后想要得到經過幾百年歷史流傳下來的英國爵位。
無他,只是富而沒有底蘊,稱不上“貴”。
雖然首富在拍賣過程中也喊了幾次價,但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方鶴軒只是過來湊熱鬧,估計是對文物不感興趣。
雖然其他的古董文物也很寶貴,但是這本古籍所象征的意義卻完全不同。
他不是震驚這個價格,而是驚訝于連徐展堂都沒看出古籍真偽來。
關于文物販子以及古書的消息,就這樣登上了很多香港報紙以及TVB。
可如果現在真的有一本從古墓里挖掘出來的史書能詳細記載關于幾百年前香港的那段不為外界所知的歷史,是不是能提升本地的逼格?
······
感謝洪牛的月票和推薦票!
感謝秒殺的瞬間、書友20230318044509636的推薦票!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https://www.dzxsw.cc/book/29405659/3636581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