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
翰林要說起來也算的上高門大戶了,最清貴不過翰林,名聲是有的。只是清貴歸清貴,翰林的俸銀實在少的可憐,而且翰林這個職位就是想有點灰色收入也不容易。許老爺又是讀書人性格,完全就是靠著俸銀吃飯。
更沒什么根基,十幾年前只是一般平民,家里有幾畝薄田,也雇不起人,只是兄弟幾個下田耕種。當年老爺上京趕考都是縣太爺,也就是許老爺的岳父資助,后來許老爺不負重眾考中進士,留在京中成為翰林,就是現在在老家說起來那也是不得了的官宦人家。
許太太身為縣官的庶女,當初嫁的時候許老爺只是舉人,嫁過去之后許老爺才中的進士,隨后入京來,當時是風光一陣子的。只是入了京成了翰林夫人,許太太才發現這日子真不好過。京城消費高,只是吃穿用度就算了,更花錢的是,京中這些人情來往太厲害了。
日子想不儉省也難,偏偏家里姑娘又多,想把女兒嫁的好就得有得嫁妝,許太太三個女兒,大女兒己經嫁了,嫁的也算不錯,嫁的是跟許老爺同科的,現在是禮部的主事,算是門當戶對。
四姑娘是許太太的二女兒,屋里還有一個六姑娘是庶女。像韓家這樣的國公府第會有結親之意,這完全出乎許太太意料之外,而且還三房的嫡子,對于許太太來說真是喜出望外了,不過問題也來了,怎么陪嫁。
國公府第,陪嫁少了那不但惹人笑話,女兒嫁過去也吃虧的。許太太也是沒辦法了,只得向二老爺求助。
許老爺兄弟三個,許老爺家中老大,可謂是全心力的供他讀書。許老爺也是真爭氣,出了頭。而二爺卻是棄農從了商,大珠朝對于商人并不是很壓制,商家也可以穿綢衣,子弟也可以讀書考科舉,所以二老爺后來從商許老爺也是支持的,沒少補貼這個弟弟。
二爺也是有出息的,做生意發了財,幫著家里務農的老三,也很想想京中生活艱苦的大哥,只是許老爺不大愿意。京城花錢太厲害,一年多個幾百兩銀子啥問題都解決不了,而且家里也有下人使喚,這日子也說不上苦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四姑娘出嫁,嫁到國公府第,別說幾百兩,一千兩銀子的嫁妝也是拿不出手的。更何況真是千兩銀子都沒有,就是許老爺也知道這回真的向自家二弟求救了。總不能因為備不起嫁妝就不讓女兒出嫁,許老爺還沒迂腐成這樣。
跟韓家的婚事有了口頭約定之后,許老爺就跟許二老爺寫了信,也正巧許二老爺正在京城附近辦貨,本來就想進京來跟兄長一起過年,又在信上看到四姑娘婚事自然更是高興。二房人口并不多,二老爺并無妾室,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兒子許賀武今年十五,女兒七姐巧兒今年才八歲。
是二進的院子,說不上寬敞,但過年圖的是熱鬧,二老爺一家過來,也沒另外找地方,只在住下了。
過年是走親訪友的時候,許太太想想又另外給韓家三太太單獨下了貼,除親家之間行走之外,許太太還有向三太太說明自家境況的意思。家窮在京中也許有所耳聞,但聽到跟看到還不是一回事。
有的是人家在成親之后又嫌棄女方家底薄,然后死命苛刻媳婦。女兒不比男兒,休妻和離之后還能再挑好的,女兒要是受了委屈那只能忍著,真被休掉那就真完了。雖然能嫁進國公府是門好親事,但許太太并不想女兒嫁進去之后再被嫌棄。只是口頭約定而己,退婚來的及。
許太太請三太太是初八,前一天許太太就特別吩咐了,尤其是吩了許賀武,三太太是帶著女兒來的。那都是國公府的小姐,規矩大,介紹廝見那是肯定的。但除此之外,男女之間是不能隨意說話的,許賀武長在鄉間,又隨父親行商,能干也有本事,只是行商久了說話行事多少有些不拘小節。萬一唐突了人家小姐,那就不太好了。
到了初八那天,早飯過后自然先去給陳太君請安,三太太說明今天去向,陳太君只是點點頭也就沒多說。外面車駕己經準備好,今天是坐車過去,兩輛車,母女三人一輛,丫頭婆子一輛。
離韓家有點遠,像國公府這樣的府邸都是御賜官宅,處于黃金地段,旁邊住著的都是非富即貴。家窮怎么可能在這種地段買起房子,差不多臨近城郊的位置,車子走了大半個時辰才算停下來。
車子直到二房才停下來,婆子們先下了車,然后扶著三太太和思慧,思宸下車,許太太,許二太太還有幾位姑娘都站著迎。
三太太和許太太上回在霍家見過,三太太就覺得她很好,許四姑娘也很好,這才想結的親,現在親事己說定,見面自然親熱。
思宸和思慧也見過許太太,本欲上前行禮,許太太卻是笑著道:“外面冷,先進屋里再說話。”說著許太太又讓三太太。
許太太的上房是后面的三間,只是院子大小別說跟韓家比,就是三房的院子也寬敞些。三太太并不意外,她既然想結親,自然是打聽清楚的。說實話,等陳太君去了,韓家分家,三房是庶出,能分到多少還不知道呢,就是分到一些,能住的最多也就是這樣的房子了。
進了正房,許太太讓著三太太坐下,又介紹許二太太,三太太并不認得許二太太,但卻知道二爺是行商的。但看許二太太行動舉止有禮有度,并不拘謹小氣,自有一派當家奶奶的派頭。
然后就介紹姑娘們,兩家親事雖然正式訂下,但口頭己經約定,許四姑娘向三太見禮時,也有幾分羞紅了臉。
廝見完畢,眾人坐下說話,許太太看三太太眼里并不輕視之意,反而顯得熱絡有禮。再看思慧和思宸,思慧性情活潑卻也是知禮的,思宸雖然是庶出,但行動舉止看著比思慧還像主子小姐,說話也是斯文優雅,派頭十足。
女人們說話不外乎是說說家長,姑娘們因為有長輩在,更不敢說笑取樂。現在天氣冷,再加上也花園之類的,不然許太太早讓她們一起園子里玩。
到了午飯時間,媳婦傳話進來說,飯己經桌好,就擺在外面廳里。許太太笑著道:“家常便飯,三太太莫要笑話。”
三太太笑著道:“許太太說的哪里話。”
眾人入席,飯吃的七七八八,許太太今天還特意請了女說書先生過來,許太太正要傳。就有婆子進來傳話道:“安遠侯邵家二爺來了,要給太太們磕頭請安。”
屋里眾人都是一愣,尤其是三太太,安遠侯邵家二爺那不就是邵昀嗎,只是他來做什么?還特意來磕頭請安?
三太太看向許太太,許太太也是一臉莫名,倒是許二太太笑了起來道:“是邵昀吧,難得他有心了,讓他進來吧。”
許太太和三太太一起看向許二太太,只聽許二太太笑著道:“其實說起來也是巧,還是好些年前,我跟二老爺在江州做生意的時候,遇上邵昀母子,老爺憐他們母子孤苦無依,邵昀那孩子會讀書肯上進,老爺看著也喜歡,讓我經常去照看他們母子。后來年前入京才得知邵昀……沒想到這孩子還記得我們,也真是有心了。”
(https://www.dzxsw.cc/book/29380/18037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