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
我看著摯任,面無表情。
事情的由來與我所猜測的大同小異,但不管怎樣,現(xiàn)下看來,我并不認為王姒等人還有什么回轉(zhuǎn)的余地。可是,她提起母親,卻著實讓我糾結(jié)。
“姮,王姒乃杞國同宗,必處處為你著想,凡事順之,不可忤逆,此言你當謹記。”我臨走前,她說的話復(fù)又在耳邊響起。
父親是國君,這件事他會如何考量我很清楚,而母親……我沒有說話,將眼睛望著廊下?lián)u曳的花枝。
杞國倚仗王姒的關(guān)系我一向知曉,所以母親那般交代,我當時并不驚訝。但是后來,王姒的意圖初顯,回想起她的話卻覺得另有一番深意。王姒壽辰之后,我本該告辭回國,母親卻來信讓我繼續(xù)留在鎬京,還有在頡邑,晏說母親得知燮的事以后未必生氣……這些事聯(lián)系起來想,無不教人懷疑。
幾天以來,王姒的事使我憂心忡忡,無暇顧及其他,直到現(xiàn)在塵埃初定,才得以回頭深思。
如果這些猜測是真的,想來我出發(fā)之前,母親就已經(jīng)明了,故而會有那番交代。心中隱隱地發(fā)沉。她了解王姒意欲何為,卻仍舊任由我來鎬京,還叮囑下那樣的話。而當時,我和燮還沒有分手,她也是知道的……
但我還是疑惑,母親這么做,難道是為了配合父親與王姒?
我看向摯任,淡淡一笑:“多謝夫人相告。只是姮不明,天子后宮之中,惟王后是尊,姮進來不過庶妃,誕下子嗣也是庶出,何以爭權(quán)?吾母世事練達,豈會不知,夫人言她心意未遂,恐不然。”
摯任卻略一莞爾,問我:“吾聞公女兄長年初已成婚,確否?”
我微訝。
她手指輕撫著月季,慢慢地說:“太子冠禮娶婦,儲君之位當是無虞。然杞國以恪先人而封,根基淺薄。如今尚有太后,而將來太后過身,朝中更無所倚恃。公女若為人母,當如何計較?”
笑容在唇邊僵住。
如何計較?觪是未來的國君,母親自然會為他繼位后的前途打算一番,而太后有意聯(lián)姻,的確是再好不過……
“且,”摯任道:“如今太后之勢仍盛,若得她相助,又有天子寵愛,與王后抗衡豈是難事?”
天色漸暗,苑中的風(fēng)吹在身上,有些發(fā)涼。心悶得生疼,我深深地呼吸穩(wěn)住情緒,將頭轉(zhuǎn)向廊外。
望著苑中樹木,良久,我冷冷一笑;“夫人,今日之事,天子已當眾裁決,回頭之路姮也決不會走。且,”我回頭,直直地看向她:“姮聞夫人之意,宮中太后與王后并重,姮若入宮,所寄望者乃天子恩寵。縱不論王后之能,不知夫人可想過,天子乃賢君,繼位以來,處事一向沉穩(wěn),可會為些許私情左右?”
摯任看著我,似有訝色掠過,目光深深地凝住。
樹葉沙沙作響,林中隱隱傳來晚鴉的聲音。對視間,廡廊那頭匆匆走來一名寺人,見到我們,疾步上前,向摯任稟道:“夫人,太后已醒。”
摯任將目光從我臉上移開,頷首道:“知道了。”過了會,她再度轉(zhuǎn)向我,表情已經(jīng)恢復(fù)慣有的和藹。
她忽然笑了:“公女方才的神氣,讓我想起了一個人。”語中帶著些微的喟嘆,說著,移步沿著廡廊往回走。
我愣了愣,緩緩地跟在后面。
她望著檐下,好像在回憶,淡淡地說:“那時,她也是公女這般年紀。貌美如花,身世高貴,看似溫順,實則內(nèi)心驕傲無比。當時求婚者甚眾,不乏高位之人。其中有一小國之君,出身貴胄,風(fēng)度翩翩,談吐不俗,然眾人道他家世單薄,年將三十又配偶早喪,皆不看好。”
心被觸了一下,我睜大眼睛地凝神細聽,不放過一個字。
摯任看著我,說:“她卻只中意那人,執(zhí)意要嫁,竟私自與他定下終身,險些與父母鬧翻。我問她為何如此執(zhí)拗,她毅然道,人生短暫,惟得一傾心之人方不致虛度。”說著,她輕輕地笑:“如今,人生已過大半,也不知她滿意否,但愿仍是無悔。”
心潮起伏不定,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張熟悉的面容,與摯任所說的那人重合在一起。我忍不住,盯著她問道:“她是誰?”
摯任卻沒有回答,淺淺地一笑,徑自朝前方的殿臺走去。
堂上,寺人已經(jīng)點起了燭火。王姒正倚著漆幾,出神地望著外面,不知在想什么。聽到響動,她轉(zhuǎn)過頭來來,火光明滅,看不清表情。
“晚風(fēng)漸涼,太后久坐于此,于身體不利,還是回宮用膳吧。”見禮后,摯任上前,一臉關(guān)切地說。
王姒笑了笑,輕輕搖頭,聲音有些疲憊:“我今日食欲不佳,回去也是煩悶,還是醴宮中清靜自在。”說著,她將視線移向我,緩緩招了招手:“姮,過來。”
我的心突了一下,不知她想說什么,壯壯膽,應(yīng)諾上前。
王姒拉過我的手,將我端詳著,目光微有些復(fù)雜。好一會,她輕聲嘆道:“姮出落得如此美貌,我心下甚是喜愛,本欲加以尊榮,惠及汝母國,不想……”她沒有說下去,卻將手在幾上悶聲捶了一下。
我心中一驚,垂眸避開那目光,伏拜道:“姮本微小,不敢奢望。”
王姒沒有說話,堂上一片寂靜。
稍頃,只聽摯任在一旁勸道:“太后喜愛公女,自是想多加提攜,然人各有命,事已至此,太后也不必過于在意。”
風(fēng)從背后吹來,涼颼颼的。我仍舊跪在榻前,雙眼看著席上精細的紋路在搖曳的火光中若隱若現(xiàn)。
良久,王姒淡淡的語聲從頭頂傳來:“姮起身吧。”
心稍稍放松了些,我口中稱謝,從地上起來。
王姒看了看我,望向堂外,幽幽地低聲重復(fù)道:“人各有命嗎?”她忽而一笑,對摯任嘆道:“洵,我到底是老了。”
摯任一訝,似有瞬間愣神,隨即堆著笑容道:“太后何出此言?依妾婦看來,太后發(fā)膚與十年前相比,未改絲毫。”
王姒卻是只是淡笑,并不言語,或許是光線的關(guān)系,頰邊竟浮現(xiàn)著些許滄桑之色。
天色即將全黑之時,王姒終于從榻上起來,平靜地吩咐回宮。侍從們點起火把,一行人簇擁著離開了林苑。簡單地用過膳食,王姒沒有像往常一樣留下誰敘話,只說今日勞累,讓我們各自歇息。
今日的確勞累。沐浴洗漱后,我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
脖子上癢癢的,我摸去,發(fā)覺是姬輿的玉韘墜向了一旁,勒住了絲絳。我將玉韘拿起,昏暗的燈光下,夔紋的線條流暢優(yōu)美,手指觸在面上,光滑溫潤。細看之下,有些毛發(fā)般微小的傷痕,想來是射箭時磨到的。
困意漸漸襲來,光線氤氳,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那雙盛滿期待的星眸,殷殷地注視著我。隔了會,又想到摯任的話,繼而,母親的樣子映在腦海中。我似乎能聽到她柔聲喚著我的名字,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皆親切至極。恨她嗎?我早已這樣問過自己,但激動過后,心中只余萬千交雜的思緒,無法用任何一個字概括,只覺艱澀無比……
第二天,我在沉睡中被寺人衿的聲音吵醒。
睜開眼睛,只見天已大亮。寺人衿手里拿著一卷木牘,對我說:“君主,杞國使者清晨攜書前來,說有要事,請君主務(wù)必即刻拆閱。”
“書?”我打著哈欠坐起,接過木牘。打開,只見上面的是觪的筆跡,字不多,我看完卻驚得呆在當下。信中,觪用辭簡練,語意急切,說母親不久前舊病復(fù)發(fā),幾日內(nèi)愈發(fā)沉重,針石巫醫(yī)全無用處,盼我趕緊回去。
心驀地一抽,使者來鎬京,馬不停蹄也需好些天……我不再多想,趕緊起床,叫寺人衿立刻去收拾行李,自己馬上穿好衣服去見王姒。
堂上,王姒看完觪的信,也是一驚,忙傳來使者詢問詳情。使者卻對她的問話一個字也答不上來,只說事情緊急,太子并未多說。
王姒沉吟片刻,轉(zhuǎn)向我,說:“想來汝母病況必是要緊之至。”
我道:“吾母一向有疾纏身,去年冬時曾犯過一次,已是危急,不想如今又復(fù)發(fā),姮心中憂恐,特向太后請辭。”
王姒點頭,道:“如此,姮速速返國,勿再耽擱。”說完,她又交代安撫了一陣,我應(yīng)諾,告辭而去。
回到房中,只見到處亂糟糟的,寺人衿將所有的東西都翻了出來,一件件地收拾到包袱里。過沒多久,王姒派了幾名寺人前來幫忙,很快,行李便收拾齊備了。
辰時,御人架著車,與幾名侍從使者一起候在了宮門前,我向王姒拜別,同寺人衿一道登上馬車。
只聽啪地一聲鞭響,車子載著我們,轔轔地在宮道上奔馳起來。
王宮守衛(wèi)重重,御人不時地放慢車速,通過關(guān)卡。
我突然想起今天和姬輿的約會,忙掀開車帷,只見馬車已經(jīng)駛出了王城,正朝沿著鎬京中的大道朝城外馳去。
現(xiàn)在連個報信的人也找不到。我坐回車里,心中苦笑,沒想到第一次約會就黃了。
鎬京巍峨的城門矗立在正前方,車子通過門洞時,光線倏地一暗,沒多久,重新放明,輪下傳來隆隆的過橋聲。
城外,車馬依然熙熙攘攘,駛過一段路,車子才放快了一些。忽然,后面響起一陣急急的馬蹄聲,車子慢慢地停了下來。
前面,一個熟悉的聲音微喘地問道:“車上可是杞國公女?”
(https://www.dzxsw.cc/book/29374/18026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