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南京
紀茗不知道自己是何時入睡的,只知道自己睜開眼時,首先看到一張跟紀滿堰有三分相似的臉,于是萬千牽掛憂思都再次涌上心頭,她又忍不住流下淚來:“哥——”
紀侯讓紀茗伏在自己肩頭,一面心疼地拍著她的背:“沒事的,沒事的。南京兵力強,他們不會讓南京淪陷的。沒事啊,沒事。”
紀茗反而哭得愈發厲害,上氣不接下氣:“我的——我父母——”
“沒事,沒事——”紀侯一下一下順著紀茗散開的長發,“等南京保住了,哥想辦法把他們接來,啊。”
“嗯。”紀茗這才稍稍好些,可還是忍不住哽咽。
“紀茗,我給你帶了早飯回來。”文丹青拿了一盤小籠包,一碗豆漿走進來,眼神里帶著悲憫和小心,“既然起來了就吃點吧。”
“嗯。”紀茗坐直身子擦擦眼睛,“謝謝丹青姐。你見到小寧了嗎?她還好么?”
文丹青面露難色,搖了搖頭:“她早上也沒來鏡廳。”
紀茗已經有將近一天沒吃東西了,頭輕飄飄的犯暈,這時忽然來了胃口,便抓起一個小籠包,咬一口就著豆漿吃下:“吃完了我去看她。”
接下來的幾天,便是杳無音訊。紀茗努力如常去吃飯,上課,休息,可她忍不住神思不寧,先是接連缺漏作業,再是在課堂小測時幾乎得了不及格。紀茗成績下滑的這樣厲害,王芷也忍不住要說些什么了。
“開學才兩個月,你成績就下滑成這樣,是打定主意要留級了么?”王芷一邊怒斥,一邊也心疼紀茗,語調稍稍溫柔了些,“現在南京之戰誰勝誰負還沒定,你就每天恍惚成這樣;假如真出了什么事,你打算怎么樣?”
紀茗猛地抬起眼睛:“師父對不起,但您別這樣說。”
南京要是真出了事……紀茗實在是不敢想象。她想起當時熊賽裘的父母出事時,自己也跟著傷心,當時是覺得對方正在承受自己無法想象的痛苦。可是現在她在這樣想了,她覺得僅僅想象出的痛苦便更勝于自己當天所感受到的千倍萬倍。
另外,江華已經二十天沒有寄來只言片語了。
紀茗在擔心紀府上下的同時,每天也會抽出空來想想江華,越想心里就越不安。他為什么不來信?紀茗絕不允許自己想象他是出了什么事,只是每天她仍要在同一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他為什么不來信?
十一月份就這樣黯淡的過去了,連西苑以往盛大的萬圣節、感恩節等諸多活動也一并取消了。紀茗在這樣消沉的氣氛中胃口倒是有增無減,每天只要到了鏡廳便專注于吃上,不聲不響地吃很多,可是人看起來卻愈發憔悴了。
紀侯近來也越來越郁郁寡歡。山東自從九月以來就在逐步淪陷,紀茗每次見到紀侯都能看出他越來越擔憂,可還是盡力不讓她發現。
“我們在這兒干著急有什么用?我們有親眷可以接來島上,可還有那么多在困境里拼死抵抗日寇的人。我們不能垮。連我們這樣置身事外的人都垮了,你要在大陸的人怎么辦?”
“哥,”紀茗越聽他說便越心慌,“你得答應我,不能去打仗。”
紀侯沉默一會兒:“我不能答應你這個。”
十二月初傳來消息,江陰防線失守。
現在在敏堂的校園里走著的無論是誰,看上去都像一縷縷幽魂,漂浮在逐漸寒冷發白的天空里,踏不到地。
紀茗這幾天來夜晚心悸難眠,有時候跑到楊小寧宿舍和她同擠在一張床上睡,才能感到些微安心。
那天夜里,紀茗在淺眠中忽然聽到一聲炸雷,不由得驚坐起。楊小寧被驚動,也迷迷糊糊坐起身來:“怎么了?”
紀茗再仔細聽,發現那炸雷聲不過是自己的錯覺。然而她雙手冰涼,顫抖著去抓楊小寧的手:“南京守不住了,守不住了!”
楊小寧大駭,趕緊反握住紀茗的手:“守得住!守得住!”
外面又是一聲驚天般的震雷響,楊小寧和紀茗同時望向窗外。然而沒有閃電,沒有狂風,那巨響仿佛只是她二人的幻覺而已。
“南京……”楊小寧一扁嘴,同紀茗一起抱著痛哭起來,“守不住了!守不住了!”
那是十二月十二日的凌晨。第二天大清早敏堂便得到消息,國民黨軍下令撤退,南京淪陷。
楊小寧家住在南京雨花臺,距離南京安全區本不遠,所以并不比紀茗擔心家人安危。自從南京失守,紀茗成宿成宿的睡不好覺,每日又暴飲暴食,就更別提上課專心了。王芷并不肯因此對她放松,只是不能說什么重話,每天望過來的眼神中擔憂更一天比一天濃。
南京失守已經大約過去了一個星期,然而與上海失守的情形不同,學校里始終沒有人知道確實的消息,沒有人得知南京的情況究竟有多糟糕。可這外表看上去越是平靜,紀茗心里就越是駭怕。
父母的消息也斷了十天了。
紀茗有時候在校園里碰見杜鵑。她的父母早已經接到了十方來住,杜鵑也不再把自己關在宿舍里。可是這段時間她的頭發似乎留得略長了些,參差不齊地掃在脖子上;原本圓潤的臉頰失了些血色,眼里時常閃著的精光也黯淡了。她碰見紀茗時,就連問好聲也仿佛是滄桑的。現在她看起來,無論如何也不像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了。
時間越是推移,紀茗就越是矛盾。她一方面希望趕緊知曉父母的情況,一方面又實在害怕聽到壞消息。她越是心焦,卻又越是逃避。直到再過了五天之后,她終于逃無可逃了。
感覺仿佛是夢境一樣。紀茗拖著腳步去十方吃早飯,遠遠地看見敏堂的黑漆鐵門開合,便像是被什么牽引著一般,不由自主地去看一看究竟。
她一開始還沒有認出來對方。依然是那一頭雜亂的頭發,那雙狹長的眼睛;只是臉上抹著灰黑,嘴角不再含笑,眼神中也早沒了稚氣的影子。他身上再也沒有那種帶著陽光和草藥味道的香甜,而只剩一股逼人的血腥氣息。
江華看著紀茗,渙散的眼神慢慢聚焦,艱難地扯出笑意:“我回來了。”
眼看著江華向前栽倒,紀茗本能的伸出雙臂接住他,卻被他墜地的力量拽著也跪在地上。江華無力地靠在她肩頭,仿佛馬上就要暈厥過去般。
在他身后不遠,帶了哀凄的笑容慢慢走來的還有一人。紀茗從來沒見過,也想象不出他會這樣狼狽。
紀滿堰半蹲下身,摸摸紀茗的腦袋:“茗茗,我來了。”
紀茗攙扶著江華慢慢站起,不敢置信地感覺到紀滿堰伸出一只手臂把她半摟在懷里。喜悅來得太快她竟然來不及微笑。然而電光石火間她的心忽然收緊,剛要舒展開的表情又緊繃起來:“我媽呢?”
紀滿堰跟著她慢慢站起,只是不語。
紀茗從心底泛起涼意。她忽然從紀滿堰的懷抱里掙脫出來,抓住江華的衣領,逼視進他的眼睛:“我媽呢?”
江華抬起一只手遮住紀茗的眼睛,被紀茗狠狠打開。紀茗試圖讀江華的心,卻什么也看不到。然而她望向紀滿堰時,眼前卻忽然閃過幾個畫面。
那些畫面都顫抖著染著鮮血和火焰的顏色,背景是震耳欲聾的炮轟和尖叫聲。只從這零碎的畫面中能依稀可辨出紀滿堰一面被江華背到安全地帶,一面還忍不住回頭看已經被摧毀的紀公館。宋佳瑜站在站在院子中央,在紀公館倒塌的小樓前,面帶著微笑張開雙臂。日軍的刺刀落下——
紀茗尖叫起來。
“我不相信——”紀茗的目光渙散地移回江華臉上,他眼底的傷痛狠狠地直撞在她心里。紀茗咬牙甩開江華的衣領,眼底泛起淚花,大聲尖叫起來:“我不相信!”
紀滿堰上前一步,想把紀茗拉進懷里:“茗茗——”
“不要過來!”紀茗后退一步,紀滿堰的雙手于是尷尬地停留在空中。
“紀茗,”江華啞聲道,“你母親為了保護你沒有辦法……”
“我不想聽——”
“日本人已經疑心你們很久,你母親只有犧牲自己……”
“我不要聽!”
那一瞬間,紀茗的雙眼變成了駭人的銀色;江華無力地張開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他眼神中的無奈和同情也漸漸轉化成了驚懼。
紀茗眼中的銀色漸漸消去。她抱著頭蹲下身,咬牙切齒地喘著氣,眼淚一滴一滴滴進腳下的土里。
江華一面從胸口的的口袋里掏出一塊灰撲撲還沾著血點子的手帕,一面單膝跪在紀茗面前。他遲疑一會兒,還是把手帕遞給紀茗。
紀茗望著那塊手帕愣了一會兒,忽然撲在江華懷里,止不住地痛哭起來。
紀滿堰和江華當天被安排住進別苑,雖然只有零星幾個學生注意到,也在晚飯之前在敏堂引起了好一陣議論。尤其是江華那身雖然染了血沾了灰也能看出模樣的黃綠色國民黨軍服,一時間成了當日所有討論話題的焦點。
王芷在得知宋佳瑜死訊的時候,嘆了口氣,轉過頭去,朝紀茗擺了擺手:“你過幾天再來上課吧。”
紀茗走出第一訓練場的時候,卻被上官知夏攔住了。紀茗眼神無波,望著面前咬緊了嘴唇開不了口的上官知夏,苦笑一聲:“江華就在別苑。”
“不,我不是……”上官知夏抬起頭來,直視進紀茗的雙眼,“我只是想說我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開頭的一段時間總是最難挨的,你現在可能無法想象,但是慢慢地會好的。”
紀茗無神的眼里漸漸有了焦距。
上官知夏又低下頭去:“我沒有見過我母親,我最親的親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假如上天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和他們重逢,哪怕只有幾天時間,哪怕幾天之后他們還是要丟下我,我也覺得值得。你不妨想,你已經很幸運了。你曾經和你母親度過的時光就像是上天恩賜的禮物,現在他把這禮物收走……”上官知夏驚覺自己這話說得不是滋味了,連忙把話岔開,“與其痛惜已經失去的,不如珍惜眼前的,否則再失去眼前的東西時你還要多一份傷心,不是么?”
紀茗紅了眼圈,眼里亮了一亮又黯淡下去,艱難地扯出一個蒼白的微笑:“謝謝。”
然而仿佛是有意加深紀茗的痛苦般,有關南京的消息不斷傳來,而且愈加駭人聽聞。有的學生有親眷或朋友在南京的,往往在聽說這些故事后惡心嘔吐,甚至有人暈倒。在鏡廳吃飯時,顧子規、文丹青、李小玉等總是有意地把紀茗和楊小寧包圍起來坐,而且盡量大聲地談話,不讓她們聽見這些事。
紀茗已經兩個星期沒有去訓練場上課了。這兩個星期來她夜夜失眠,總是到凌晨才入睡,又在天光大亮前便醒來。好在有紀侯逼著她,飲食還算正常。然而這兩個星期以來,除了去鏡廳吃飯,紀茗始終不肯出宿舍一步,路過別苑門口時也恍若不見。
她心里想不起來江華了。本來見不到的時候會牽掛,然而見到了,也就騰不出心思了。直到那天同楊小寧一起走去鏡廳的路上,她習慣性地朝別苑那個隱蔽的拱門望了一眼,便望見江華換上了他從前的衣服,在雜亂的植物掩映后望著她。
紀茗收回視線,同楊小寧沉默地離開了。
再過了一個星期,已是深冬時節,空氣中帶著觸手可及的寒冷,可是依然見不到哪怕零星雪花。
紀茗仍像是要帶著不可挽回的趨勢頹唐下去。
于是那一天白秋心臨睡前遞給望著燭火發呆的紀茗一張字條:“你哥給你的。”
紀茗木然接過,展開一看,發現是半首方維儀的詩。
“昔聞生別離,不聞死別離。
“無論生與死,我獨身當之。
紀茗來不及思量紀侯給自己寫這首詩的用意,但只覺得字字錐心,口里也跟不住喃喃念道:“無論生與死,我獨身當之。無論生與死,我獨身當之!”念罷,伏桌悲泣。
文丹青見狀,正要開口相勸,卻被白秋心拉住衣袖,向她搖頭示意。文丹青雖然不解其意,仍蹙著秀眉難過地望著紀茗,終究也只是嘆了口氣,隨她去了。
紀茗當晚昏睡在燭火邊,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醒來后渾身上下無處不酸痛,眼睛干澀,臉上還帶著前一晚的淚痕。
當天白秋心臨睡前,又同樣遞給紀茗一張紙條。紀茗有幾分猶疑著接過,展開一看,又是另外一首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他鄉。”
紀茗看罷,捏著紙條良久,只是愣愣地出神。文丹青擔心地從背后看著她,到底也沒有說什么,自顧自睡覺去了。
到了第三天的時候,紀茗像是早有期待,一雙眸子清亮亮的,等著白秋心臨睡的時候把字條地給她。
只是今晚又略有不同。白秋心把字條遞過來的時候,一并遞來的還有一本極厚重的書。紀茗這幾個星期不運動,手腕也乏力,接書時差點掉到地上去。
白秋心道:“你哥說你看完字條之后要是還有精神,就看看這書養養困意。”
紀茗展開字條一看,是陸游的一首示兒。紀侯的筆觸字字雄勁,力透紙背,仿佛要借此傳給紀茗以力量。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紀茗皺了皺眉,正要出神,目光忽然落在那本大書的皮質封面上,那燙金的大字在燭光下像要灼瞎她的眼一般。
《敏堂校史》。
(https://www.dzxsw.cc/book/29271/17815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