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銀杏新貴
新年的前一天,葉天帶著林梅回家,又是久別重逢,父母對葉天都是牽掛。
如果不是林梅知性的一直知道打電話回去保平安,家里不知道多么擔心呢。
知道消息的徐州市市委副書記朱明也是趕了回來。
他不是銀杏市人,但是也有自己的渠道,葉天到黃海就職他就是想去探訪,但是就在他準備去黃海時,葉天卻是飛到了燕京,這次說什么他也不會放過。
而且華夏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政治變局,前進一步就是社會主義的新生,但是如果沒有經受歷史的考驗,那么這幾百年的家業就要付之東流。
身在體制內恐怕沒有幾個人不關心現在的格局了。
葉天能夠在這場變革中不倒,甚至還得以升遷,說明葉天在中央是有自己的關系的,而且還是現在的當權派,想想自己,大了葉天一個生肖,卻還是在副廳的位置原地踏步,想想都是心酸,幾年前見到葉天還能仗著身份一致拿捏一番,現在葉天是實實在在的領導了。
要說心理沒有想法,純粹是開玩笑,但是朱明能夠從一個普通人家的弟子爬到如今的位置,城府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
他很快調整好心態,依舊是在動車站,朱明自己親自駕車過來接葉天,此時銀杏市的市委書記黃果樹也是跟在朱明身份,朱明剛剛上任只是撈到了正處的位置,他畢竟沒有朱明的政治智慧,沒有能夠連任上級市的市委常委,只是撈到了一個市委委員的身份。所以此時在朱明的身邊還要低個頭,他也是身份清白的干部,銀杏市市委書記是個肥差,但是同時也是個火藥桶,當初的發展讓銀杏市的污染日漸嚴重,每年環保局要下來幾次,而且銀杏市的本土勢力非常強大,下放的市委書記要是沒有能耐很快就會失去市委的話語權,現在黃果樹正在面臨這樣的尷尬地位。
這也是他聽到朱明回來迫不及待的趕來相見的原因,朱明雖然離開了銀杏市,但是影響力仍在,而且雖然同時副廳級,但是顯然在徐州市擔任市委副書記跟在銀杏市擔任市委書記不可相提并論。
即使在全國而言,徐州市從古至今一直是交通要道,軍事要塞,可能徐州的經濟比不上蘇南一些超級大市,但是在全省的排名而言,一直是在前五的位置,而且徐州市委書記同時兼任江南省省委副書記,副部級干部,卻不是因為經濟。
由此可見在徐州升遷顯然比銀杏市這個小地方容易的多。
朱明背著手,沉默不語,黃果樹跟在后面也是大氣不敢亂喘,他知道今天要來迎接的人是誰。
葉天,現在銀杏市上流人物必備檔案的人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知道多少領導干部,商人巨賈往葉天送禮,兩個老兩口也是沒有擔當的人,他們不知道為什么這些人要來看他們,但是他們知道收了這些禮物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小的影響,更何況他們如今也不缺錢,所以回絕的倒是堅決。
反倒是葉天姐姐姐夫那里好說話,他的姐姐跟姐夫也是明白事理的人,就算是收禮也只是無關緊要的一些煙酒,而且他們也會回禮,真要送大禮他們是不收的。
葉天家的某些親戚倒是愿意收大禮,但是他們又是沒有資格在葉天面前發言,或者說葉天根本不會在意他們的意見,但是不管怎樣,在銀杏市,只要是葉家的親戚一般去處倒是不錯,有些小老板倒是愿意結識他們,畢竟也能夠跟著他們到葉家拜訪,要是運氣好,葉家二老也會跟他們說上幾句話,那時候他們的結交就是看到效果。
黃果樹也是拜訪過幾次,可惜葉家二老雖然對他也是熱情,但是并不親近,這也是黃書記的一大憾事。
這次過來拜訪朱明,他心中也未必沒有存著交好葉天的心理,聽說葉天才三十出頭,就已經是黃海市重量級部門的一把手,實職正廳級干部。
黃果樹也是感慨,看葉家二老的樣子,葉家不像是有什么背景的樣子,可是為什么葉天的官路就是走的這么順暢。
而自己,年紀已經五十出頭,可還在為了保持自己的正處級位置苦苦奮斗,哪里向人家,幾乎是一年一個提拔,這樣態勢,看來不久就能夠位列中央大員了。
黃果樹在那邊苦澀的想著自己的心事。
同時背對著黃書記的朱明也是感慨萬千。
他的日子也不好過,看起來比在銀杏市的時候更加容易升遷,但是同時,風險也是不小。
作為重量級的地級市,徐州市的各個領導都是本領非凡,每個人都是大有來頭。
而且他畢竟是初來乍到,不如人家已經經營了數年甚至數十年。下面的一些干部對自己的命令陰奉陽違,自己雖然一過去就是靠向了市委厲書記,可惜厲書記手中人員太多,對自己不是多么看重。
徐州市市長的位置不知道多少人盯著,畢竟那是最容易升遷到副部的位置之一,論資歷,朱明已經夠了,但是別人比他也不差,有幾個的關系甚至直通中央,不談徐州市里,就說省里,盯著市長職位的廳長部長主任不在少數。
在這些人中,朱明真的很不顯眼,如果朱明現在年齡到站他也能夠在副書記的位置上安之若素,但是他偏偏現在才是四十幾的人,在黨內還算是青年干部,實在不愿意就此妥協。
像背景關系這些,他沒有辦法制造,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束手無措,厲書記也是知道徐州市市長這一位置的重要性,他是徐州市市委書記,同時也是江南省省委副書記,省委常委,對于徐州市市長這個位置的人選具有非常大的推薦權,甚至省委書記跟省長都是在這個上面沒有多大的發言權。
選好徐州市市長相當于選自己的接班人,厲書記自然知道這件事的意義。
他屬于學院派人員,并不懼怕有些大家族的壓力,相反他很想給近千萬的徐州人民選擇一個好的掌控人。
至少不能把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利國利民的體系給破快,說實話,關于這個人選,他還真沒有考慮朱明。
當然,他也知道盡管自己有重大的建議權,但是最起碼的民主也要做到,他便是跟下面約定,離徐州市的下一屆選舉還有五年,誰要能在這五年里為徐州市市民作出莫大的貢獻,他就算搞獨裁也要把這個人送上市長的位置。
厲書記說這話可謂是有些誅心了,但是朱明聽了卻激動不已,原本以為自己沒有機會,沒有想到還有這么一出。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個決議對于那些背景派自然是有利,但是朱明已經很滿足了,他本來就沒有指望公平,而且他自問看得懂厲書記。
厲書記是那種真正為民請命的官員,他所說的政績絕對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文件上的數據,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功勞。
朱明也是心動了,如果能夠得到厲書記的鼎力支持,市長的位置毋庸置疑,而且五年的緩沖期,也足夠自己在徐州建立自己的派系了。
能夠做到徐州市市委副書記,朱明就沒有擔心過正廳的位置,但是眼前有一個能夠直通副部級的位置,由不得朱明不心動。
而想要辦到這一切,在朱明的記憶力,只有一個人可以辦到。
(https://www.dzxsw.cc/book/28921733/216546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