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行家出手
胡殊同對方案的反應,讓郭鴻遠第一次對自己的成果如此謹慎看待,接下來的時間,他給團隊派發了新的任務,在人們前往洪山港做實地調研的時候,郭鴻遠卻留了下來。
來同興之前,郭鴻遠對冷鏈物流的概念尚且停留在漁港的外運物流區, 那是幾十家企業合作運營的大型物流園,對這個深植水產品類海洋技術的人來說,似已是冷鏈園區的天花板。
然而看過幾日同興之后,郭鴻遠對小叔的話越發有了深入的認識,同興的園區運作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這背后打造多年的產銷大體系。不夸張地說, 任何市場有需求的冷鏈產品, 借同興之手都能更好保障品質、精準到達市場終端。
而說起技術,也實讓郭鴻遠汗顏,在同興的庫區很少看到人聲鼎沸的場景,叉車直接入庫,掃描精準提貨,儲運環節人為的干預非常之少。在加工車間,一整套先進的流水線在現代化溫控技術下,每日的初加工半加工產品出貨量頗為驚人。
也是在近期,達業總部與同興企業研發中心達成了深度合作共識,借助同興現場進行技術試驗,共同開發有源電子標簽在加工過程中的應用。達業的出現,讓郭鴻遠深為震動,因為在海洋牧場的很多技術領域,達業是一個多次被人提到的名字。
這段時間胡殊同也在思考海洋牧場的事,通過大林漁業獲得了不少一手資料,而且對這個大領域近年來的發展也做了深入梳理,愈加覺得前景不可估量。不過這件事在他心里一直有一個宗旨,就像菜商承包了大量菜地之后, 從前的菜農該怎么辦?
在他看來,如果能解決這個大命題, 整個方案才能扎扎實實踩在地上。海洋牧場意味著企業的介入,也意味著之前從事傳統捕撈和近岸養殖的漁民,面臨轉產轉業的境況。
不得不說,從郭鴻遠的身上,胡殊同看到了幾分當年的自己。都是研究生畢業,都看準了一個極具前景的創業領域,自身毫無底蘊可言,極為渴望獲得更多扶持,同時也要和很多對手搶分一個比例。
所以這一定不能是大企業“下蛋”的思路,而是創業者如何把落地孵化做好。從前的經驗告訴胡殊同,只有把漁農菜農果農的實際收益考慮進來,才能得到有關部門更多的關注,套用當下一句非常高頻的詞,叫做“做產業的思路”。
胡殊同的辦公室里,只他與郭鴻遠二人,此時郭鴻遠的神色有些復雜,目無定處閃閃躲躲,動作也顯得有些拘謹。
胡殊同把電腦放在茶幾上, 與郭鴻遠并排坐在長條沙發上,“這個方案我來說說我的想法, 你參考著來看。首先洪山港南北的開發環境不同,在之前的方案里我只看到一個籠統的港,二者的細分我稍后再說,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方案的大框架。”
“這樣的方案沒有必要做鋪墊,海洋問題這些盡人皆知的東西一個字都沒必要提,你的框架當是企業、科研、合作社、漁戶這四個層面。”
“那冷鏈物流呢?”
“物流含在企業的資質里,屬于產銷渠道的板塊,在這個階段并非核心架構,整個方案最先要弄清楚的是海域的分配問題。即是說,企業牽頭和漁農共同創辦合作社,將各戶分散的海域集中到合作社層面。海面的使用權仍然歸屬各戶漁農,海域中層和底部的使用權歸合作社共有。接下來企業領辦統一規劃經營,在海洋牧場的帶動下形成立體養殖系統,細分收益,讓各方都參與進來。”
此一聽,郭鴻遠只覺得從前的方案一個字都拎不出來,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維度,胡殊同所講的,不是怎么建海洋牧場,而是如何讓各方得利。
如此落地的方案,拿到有關部門面前,相比一份“地理與物理的論文”,哪一個更讓人感興趣便無需多言了。
“如果你選在洪山港的北港做海洋牧場,那里目前的開發度更高,具備特色旅游開發的契機。海洋牧場的近海網箱先天就是海釣極佳的平臺,一同可開發的還有潛水探險。在這個模式下,漁戶就可以以村為單位組建休閑漁業公司,通過海洋牧場的打造幫助他們成功轉業。原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企業開發了一個景區,你得讓山農賣風箏的賣風箏、做旅社的做旅社。”
胡殊同對著電腦侃侃而談,殊不知一旁的郭鴻遠已經聽得呆愣起來,回想初來同興的場景,讓人慚愧地掌心冒汗。
在胡殊同的邏輯里,物流是企業板塊、技術是科研板塊,但都不是重點,想淘金大海,得讓人們有的賺。回頭再想,打造近海海洋牧場的目的真的只是保護海洋、增殖養殖這些懸得更高的層面嗎?隨著捕撈難度愈大,切實改變漁戶的現狀,才是這方案最能打動人的地方。
郭鴻遠心悅誠服,胡殊同為他確立了新的視角,忽有一瞬,他覺得他的海洋牧場已經起來了,剩下要鉆研的就是怎樣共同致富的問題。領會到這一步,足以讓胡殊同欣慰了。
郭鴻遠有一種莫大底力的灌注之感,這底力不僅是這身邊人,還有同興。更渺遠的暢想縈入心懷,未來海洋牧場巨量的水產,由同興操刀流向,儼然全盤都活了起來。
倏然讓人,一通百通!
……
(https://www.dzxsw.cc/book/28803948/70072561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