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明:秋后問斬,太子是獄友 > 第二百四十章 定都不遷都

第二百四十章 定都不遷都


說起來,后世關于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爭奪,還有一個最為明確的案例。

提問:美國首都是哪里?

答案:肯定不是紐約了。

美國的首都在華盛頓。

最開始的美國建國,為了確定首都,南北各州吵得不可開交。

最后,北方各州妥協,定都南方佛吉尼亞州的華盛頓,但代價就是南方各州要支持北方各州,建設紐約,讓紐約成為美國的經濟中心。

然后……

紐約不僅變成了經濟中心,在影響力上也完全超過了華盛頓這個正牌首都城市。

“南北政治矛盾,經濟矛盾,以及軍隊部署,都是南北兩京角力的關鍵點。”

“永樂大帝選擇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站在國家的政治軍事層面來考量,定都北京也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楊榮點頭:“的確如此,兩害相權取其輕,問題本就無解,那就只能選擇損失比較小的……”

于謙皺著眉說道:“可如此下去,也不過是在飲鴆止渴。”

林煜搖頭:“誰說是飲鳩止渴了?”

“我說的是定都,而非遷都,這是兩碼事。”

嗯?定都和遷都?

這有什么區別嗎?

于謙滿臉迷惑。

也不給他們思考的時間,林煜直接說道:“自從大明五年前遷都北京,北京作為大明京師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

“就算這時要遷都回南京,也不過徒耗民力,而且也不符合國家的戰略走向。”

“百萬漕工農食所系,這句話可不是簡單說說開玩笑的。”

“所以現在說要遷都回南京,也只會讓局勢變得更糟糕,還會給北方釋放一個政治信號,那就是大明不再重視北方人了。”

“洪武、永樂兩朝靠著移民駐軍遷都這三板斧,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北方人心,也會頃刻之間消散。”

“簡單來說,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可不能明著遷都,定都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說得再簡單些,就相當于唐初的情況差不多,彼時的唐朝有著長安、洛陽二京,長安作為大唐實際上的都城,毋庸置疑的廟堂政治中心,但皇帝大臣往往會帶著一大票人,前往洛陽辦公。”

這么一說,于謙、楊榮兩人好像有些明白了。

遷都不是定都,這是兩碼事啊!

楊榮當即拍手說道:“林先生,我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說,大明的現狀不用變化,只是抬一手南京,以南京為陪都。”

“如此,南京便有了名義上的廟堂名分,而北京卻是實際上的廟堂朝廷中心。”

說白了,有點像和稀泥。

但這種國家層面的和稀泥,與尋常的和稀泥,可不一樣。

所謂器與名,不可假手于人。

北京作為廟堂中心,而南京作為經濟中心,二者難以綁定在一起。

那就干脆分散開來,把南京的地位抬高,但有名無實,北京則有實無名。

如此,矛盾自然也就緩和了。

“不,不對,你這樣還是不行。”

林煜搖頭,一口否決了楊榮的提案:“你的想法還是保守了,這樣做下去,南京到頭來,還是會被北京壓制的。”

“陪都的地位太低了,南京作為陪都,名分低于北京這個正統都城,又沒有皇權、軍隊雙重體系坐鎮,空有錢袋子,到頭來矛盾只會更大。”

“額……那該怎么辦?”楊榮下意識發問。

林煜淡淡說道:“很簡單,南京為首都,北京為陪都行在。”

“不可能!”

楊榮、鄭和幾乎同時開口。

而后,二人互視一眼,這才由楊榮代為回答道:“林先生,畢竟南方不是沒有藩王,一旦北方時局有變,或者南方……南方士紳有了二心,屆時必定會天下大亂。”

“就算這一切都沒有,只是抬高南京為首都,北京為行在陪都,廟堂朝廷實際也是在北京,而南京最好的結局,也是淪為我大明的中都鳳陽。”

這話說得不是沒有道理,南京的政治地位要是太高,同時又有足夠的錢糧,稍微來一位藩王宗室,那立刻就是南北分治,共坐天下。

而且,就算沒有這個可能,南京充其量也就是第二個中都鳳陽,除了一個“中都”的名號,其余什么都沒有。

那這樣有什么意義呢?

“對啊!有什么意義?”

林煜笑了笑,說道:“很簡單,我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南北矛盾的根源——漕運的問題。”

鄭和眼皮動了動,問道:“林先生莫非是在說海運?”

林煜點頭:“海運勉強算半個吧!”

“你先別急,我知道你想說什么,無非是海運有風險,因為海運既要考慮航道,又要考慮氣候,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海難,漕運就沒那么多問題,因為漕運走的是內河運輸,絕對不會有海難翻船的風險。”

“但不可否認的是,海運的確也是最省錢的運輸方式了,元朝便有漕運不足,而改走海運輸送部分糧賦的情況。”

“所以,為什么大明不可以?”

“海運有風險,那就走前朝走過的安全海路,再趁著春夏風浪最少,也最安逸的時間輸送糧賦,秋冬時節返回,速度快風險低,錢糧花費也少。”

聽到這里,楊榮、鄭和各自陷入沉默,似有難言之隱。

于謙倒是眼前一亮,他感覺自己好像看到了無解中的一線生機。

林煜沒管幾人心里的那點小九九,隨即說道:“因此,漕運這個餿主意,完全是能夠放棄的,至于百萬漕工衣食所系,也能夠解決。”

“我們先假設,大明能夠開放海禁,有商人借助海運的便利,成功賺到了利潤,那其他人會不會跟進?”

“當海路確定了沒有傳聞中風險那么高之時,朝廷改漕運為海運,是不是就能順水推舟?”

“朝廷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開放這個海禁的口子,再照葫蘆畫瓢,去學洪武年間的開中法,募集商人為朝廷海運糧賦,給他們貿易特許的權利,那會怎么樣?”

楊榮幾乎脫口而出:“不費一分錢糧,便可為國輸送南方糧賦!”

說到這里,楊榮的思路仿佛也被徹底打開了,他接著說道:“不單單如此,一旦商人大規模向北走海路聚集,那就可在南北沿海迅速開辟出大量商業港口。屆時,百萬漕工即便離開漕運,也可借助這些新開的沿海港口,來養家糊口了。”

“漕工有了生計,那也就不會發生動亂,朝廷也不必為此耗費半分錢糧。”

林煜開口及時糾正:“不不不,還是需要耗費錢糧的,我剛剛不過是一個比喻,任何生意要想不出錢,都是不可能持續做得下去的。”

“所以,朝廷還是需要出錢,把南北海運的市場給打開做大,海運市場做大,那我們才算成功了一半。”

鄭和鄭重問道:“那還有另一半呢?”


  (https://www.dzxsw.cc/book/28648776/363658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