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18章
趙姐幫著光頭勸,“你這條件,在家?guī)Ш⒆涌上Я恕!?
林香蘭沒打算在家?guī)Ш⒆樱粋人要養(yǎng)娃,不可能真在家閑著,只是模特這種應酬多工作時間也不穩(wěn)定的工作,不適合現階段的她。
不過想到剛才被趙姐攆走的服務員,她笑著問道:“您看我到您這店里,做個店員成么?”
這家店離城中村近,衣服檔次也不低,接待的也都是女人孩子這種顧客,最重要老板娘是個女強人,能省去不少麻煩。
趙姐愣了一下,“我這店員工資可不高,活兒也不輕巧,賺多賺少可全跟賣出去的東西掛鉤,妹妹你這氣質一看就是養(yǎng)尊處優(yōu)慣了的,這種吃苦受累的錢,你能受得了?”
“趙姐,您這就小看人了,我可是農村出來的,從小到大農活兒也沒少干,要不您給個機會,讓我試試?”
光頭聽林香蘭說要當店員,當時就湊了過來,“美女,模特一天就能賺這店員一個月的工資,你真不考慮跟我合作么?”
林香蘭笑著搖了搖頭,看向趙姐。
這樣一個漂亮的衣架子站在自己店里,那就是個活招牌,趙姐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這可不是我跟你搶,是人家看不上你們這些臭男人。”她還故意拿話刺兒光頭,“回頭記得把裙子錢給我,可不是白給你的。”她指得是替光頭送給小鈺的那條裙子。
“大姐,您可是我親大姐,你舍得要我的錢么……”
光頭老大哥人,湊到趙姐身邊撒嬌,看得林香蘭一身的雞皮疙瘩,趕緊拉著女兒到試衣間里換衣服去了。
趙姐的女裝店叫做新港風女裝,平時上班倆人搭班,店里一共四個員工,上一休一,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七點,中午管一頓飯,底薪是一百五,賣出去衣服扣掉成本的純利潤,每件她能拿百分之十。
像小鈺的這條裙子,進價一百二,如果真有人掏二百八買了,店員能拿十六塊。
這利潤比林香蘭想象的高很多,吃驚之余,她跟趙姐商量好了后天來上班,就帶著孩子先離開了。
去上班,就沒法再給孫奶奶做飯。
中午吃飯的時候,林香蘭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孫奶奶,還有她想給小鈺報興趣班的事兒。
“做不了我就自己做,不過你在上班的地方吃,這孩子咋辦?”
林香蘭是想給小鈺辦個月票,送她幾次,讓孩子自己從青少年活動中心坐公交車回來的。
“不到六歲的孩子,這么瘦一點兒,真要遇見個起了歹心的扛著就走了,你這當媽的也是真放心。”
林香蘭倒是沒想過這個。
上輩子她再婚后沒多久小鈺就上了小學,學校就在小區(qū)外頭,宋傳瑞的兒子也在一個學校,她的任務就是照顧孩子照顧家,倒是從來沒讓小鈺單獨回家過。
只是看過別的雙職工家庭,孩子脖子上掛個月票,天天自己坐公交回家。
孫奶奶這么一說,她也有些怕了。
吃過飯,歇了會兒,林香蘭就蹬自行車帶著小鈺去了青少年活動中心。
半下午的光景,孩子們多半都在上課,操場上空蕩蕩的,只有幾個孩子在網球場上頂著大日頭撿球,個個曬得黢黑。
林香蘭找到了活動中心的招生辦公室,不過她也沒想好讓孩子學什么。
上輩子,她也隨大流給女兒報過舞蹈,可沒幾天女兒就哭鬧著不肯去,她也就沒硬逼。
誰知后來小鈺長大了,卻說她這個媽不稱職,人家那些有本事的孩子都是小時候媽媽硬逼出來的。
她覺得要不還是讓女兒學舞蹈,上輩子她就很羨慕那些身輕如燕的舞蹈家,這回小鈺如果不肯去,她肯定拿棍子逼著她去,保管讓她學出個道道來。
哪想到,丫頭這回卻不肯學舞蹈了。
“我想學外頭她們撿的那個,會彈彈彈的綠色球球。”小女孩十分認真的詢問咨詢老師,“那是個什么東西啊老師?”
“那是網球,學網球很累的呀小姑娘,而且得在室外,會把你曬黑的。”
“我不怕累!”
那老師看向林香蘭,不過本來就是興趣班,興趣最重要,林香蘭當然愿意尊重孩子的想法。
剛好樓下有老師在上課,那個咨詢老師就建議讓小鈺去試試,沒想到,小丫頭進了網球場簡直如魚得水,越發(fā)堅持要學這個了。
馬上就到暑假了,網球有集訓班,每天下午或者上午上課,周六日休息,一次課一個小時,一個月是二百八十塊錢,不過學網球要買球拍,那個球拍最便宜的也將近兩百塊了。
一下就是五百塊進去,林香蘭有些猶豫。
可小鈺興致勃勃的樣子,也讓她不忍心掃孩子的興。
只是來上課,吃飯怎么辦?
那個負責咨詢的老師聽她這樣問,倒是笑了,“最近像你這樣的家長挺多,我們這邊學前班過一陣子放暑假,領導們打算搞個午托,專門管理這些中午家長沒時間來接的孩子,不過價錢不算便宜,一個月得一百五十塊了。”
這年月,幼兒園一個月才幾十塊,也是一頓飯。
不算球拍這種器材,一個網球班二百八,要上午托肯定上下午都在這兒,兩個特長班就得五百,再加上午托,這一下子幾乎九百塊進去,林香蘭手里攏共也就一千塊,這錢還真是不禁花。
不過還有電視臺那二百塊,她也找到了工作,再說一個月過去,跟王志國的案子也應該有了結果。
林香蘭一咬牙,就把錢給交上了。
到開課還有三天,除了網球,她又給小鈺報了個珠心算,這個便宜才一百塊,還送個算盤,鍛煉算數能力還不費勁兒,也算是勞逸結合。
第二天,林香蘭仍舊把小鈺托付給了孫奶奶。
她要到電視臺去領拍廣告剩下的二百塊。
靖陽電視臺,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個無比神圣的地方,畢竟這年月電視機都還沒做到家家都有,拍電視的人,那就更是端坐神壇上了。
林香蘭從前臺到胡三才的辦公室,倒是也沒費什么功夫,見到胡三才后他也十分爽快,直接就把裝在信封里的二百塊給了林香蘭。
“這錢賺得容易不?”
林香蘭接過信封,取出二百塊又把信封還給了胡三才,“容不容易的,天上也不是天天都會掉這樣的餡餅嘛,還是得謝謝導演您。”
胡三才笑著從抽屜里拿出來一摞照片,隔著桌子遞給了林香蘭。
那是一摞漂亮女人的照片,各種場景、服裝還有不同的美女,匯合在一起,直接讓林香蘭想起了九零年代最流行的一樣東西——掛歷。
“這些都是修過得照片了,要我說你來拍,成品肯定比她們都好看。”胡三才毫不吝嗇的夸獎著,“有沒有想過做模特,拍掛歷可是又簡單又省事兒,來錢還快。”
九零年代,是掛歷的鼎盛時期,掛歷上的彩圖什么都有,最暢銷的就是帶美女時裝照的掛歷。
林香蘭想也沒想,就搖了搖頭。
“拍一張可八十塊呢,快門一按,要是你表現好,一本掛歷都只是幾分鐘的事兒。”
林香蘭莞爾一笑,錯開了話題,“胡導,那天在我們之前那個叫白心月的小模特,她到底是怎么了?”
“那個小孩兒啊,聽說是病了,具體不太清楚。”胡三才明顯不想多說,只是笑著從抽屜里拿出來一張名片,塞進了林香蘭手中,“什么時候想開了,缺錢了,只管來找我。”
……
立案起訴,租房也有了落腳處,孩子也暫時有了安頓,一步一步雖然沒有嫁人那么簡單,但林香蘭對這樣的新生活,充滿了期盼。
只是買和賣終歸不一樣。
林香蘭雖然站在那兒就是個衣服架子,也知道怎么搭配好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她絕對可以,但是站在推銷者的角度,她還差很多。
往往客人一進店就會看上她介紹的衣服,但是她總沒辦法讓對方掏出錢來買。
好在趙姐并沒有苛責她,只說讓她慢慢學,林香蘭便也放下身段認真學,休息的時候送完孩子也會到店里來看別人怎么推銷,漸漸的也算摸到了一點點門道。
一周后,宋家瑞聯系了她。
再次來到天成律師事務所,宋家瑞的桌子上多出來好多資料。
他拿出來一張紙放在了林香蘭眼前,上面分門別類的標明了,在她和王志國婚姻存續(xù)的這六年時間內,對方的一些資產變更明細。
他們結婚的時候,王志國還是靖陽市交通局的一個司機,父母也是體制內退休,當初結婚時說好了要接班給林香蘭一個工作,但是剛結婚她就懷了孕,再后來有了孩子王志國也辭職下海,她一個人帶孩子,那工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林香蘭沒想到,從90年開始,王志國的轉賬記錄上就已經有了杜小琴的名字。
早在九零年的4月,他的私人賬戶就給杜小琴轉過2萬塊去。
(https://www.dzxsw.cc/book/28549095/310167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