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太湖三白
呂小燕搖了搖頭:“太湖船菜可不能說是鄉(xiāng)野手藝,自明清以來,文人墨客云集于太湖,關于太湖船菜的美譽遍傳四海。”
“以前聽老輩提起他在蘇省無錫出差的故事。”
說到這,眾人全都來了興趣,呂小燕今年八十多了,他的長輩的故事那時間可就久了去了。
其實呂小燕說的并不是故事,而是他長輩在民國時的一段太湖游玩經(jīng)歷。
“當時無錫的船菜,聚集在城外西北角上,北門外往西是一條碎石子馬路。”
“路北有一排河房!所謂河房,據(jù)我那親戚跟我父親描述,其實就是建在湖上淺灘處的房子,有木棧道跟岸邊相連。”
“除了幾家著名的飯館外,齊宇都是廊腰縵回、簾輕幕垂的【長三堂子】!”
陳陽好奇道:“師傅,什么叫長三堂子?”
蘇曼綺笑道:“長三堂子就是當時的會所、妓|院!”
陳陽聞言了然,難怪那些文人騷客動不動就喜歡泛舟湖上,原來不僅大飽口福,下半身的性|福也能兼顧,這給誰誰不喜歡……
咳咳!
“當時有些娼家自備畫棟朱簾、鈿椅螺榻、備極風華的畫舫。這些畫舫不但中庭宏敞,可以擺一桌酒席,還可以放上一張牌桌,大家出入穿行,均無妨礙。以前無錫士紳宴客,多是在畫舫上先打麻將、清唱、游河,然后才開席飲酒進膳,這樣游樂,叫“坐燈船”,是早年最豪華高級的享受了。”
謝泓沁聽到這不由神往道:“其實如果沒有這些娼妓,這樣的生活不就是詩和遠方嗎?”
“師姐真是不懂風情!”陳陽(︶.?︶?)。
“當時我那親戚在黿頭渚、太湖完了半天,一路上潭清玄鏡,空水澄鮮,這是江南特有的氣氛,像我親戚那樣地道的北方人是無法想象得到的。”
“據(jù)他說,當?shù)厝烁f,坐等穿最好不要吃酒席,開船時雇幾個船娘,到了飯點就點他們拿手的菜!”
蘇曼綺點頭道:“沒錯,呂大師,無錫船菜,外地人來玩,最高明的吃法就是不拘樣式,吃的就是一個新鮮,吃的就是一個手藝。兩個人做糟雞,但吃到嘴里,因為手法差異,風味也迥然不同。”
“今天我特地沒帶廚師,就是想讓我家四個閨女下廚,讓大家嘗嘗她們的手藝!”
眾人聞言連忙客氣道謝。
不過這時大家包括陳陽都還以為蘇家這四姐妹就是個廚藝愛好者,東西好吃,但未必能入專業(yè)如呂小燕的法眼。
但到中午時,眾人看著眼前幾道精致的菜品十分意外。
中午這么多人吃飯,其實菜色也就十幾道。
而且非常清爽素凈。
葷菜僅有“太湖三白!”
別的都是些時鮮的蔬菜。
所謂“太湖三白”,即白魚、銀魚和白蝦。
船菜中的經(jīng)典招牌就是這三白。
有人可能要問,你這三白里怎么會有一“銀”?
普通人解釋:“韓語里面,銀和白都是一回事,比如銀發(fā)和白發(fā),同一色系,沒必要吹毛求疵!”
其實這個解釋是錯的。
專家解釋……
呂小燕:“銀魚被捕撈出睡眠時,他原本的銀色會立即變成白色。”
所以這世上很多事情并非靠臆想得來,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太湖銀魚長二寸多,康熙年間被列為貢品,原本這種魚是海魚,但經(jīng)過進化,最后在太湖定居,是太湖最名貴的特產(chǎn),銀魚肉質(zhì)細膩、無鱗、無骨、無刺、無腸、無膘、無腥味,是十足的美味。
這玩意在早些年改革開放初期,被驲本大量進口。
高檔日料店里,一般會把銀魚和鯡魚子、海膽醬一起,稍稍調(diào)味,邊成為上千日元一道的名貴菜肴。
不過在華國蘇省,因為這玩意兒產(chǎn)量大,所以吃起來也沒驲本人那么小心翼翼。
有拿銀魚漲蛋的(就是銀魚和雞蛋液混合放入油鍋炸制),有拿銀魚干炒辣椒的,還有直接油炸的。
今天蘇家四姐妹就是做了一道香酥銀魚。
這道菜很簡單,銀魚洗干凈后加入白酒和鹽,腌入味,然后在雞蛋中加入淀粉調(diào)成糊。
接著將腌好的銀魚在蛋液中掛糊沾上面包糠放入五成油溫中炸制,等八成油溫時復雜一遍即可。
這道菜別看簡單,但真的非常好吃。
酥脆的外殼輕輕一咬后,里面圓滾滾的白肉又鮮又軟,口感很特別。
吃進嘴里,酥香、鮮香一下子爆發(fā)出來。
絕對是口感口味雙爆炸的佳肴。
至于第二道清蒸白魚。
那制作方法更簡單了,說白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啥,但如果說它別的名字,很多釣魚人就要掀桌子了。
沒錯,這就是野釣搗蛋鬼,白條。
這種魚野生以食肉為主,肉質(zhì)潔白細嫩、味道鮮美。
尤其是這些年水質(zhì)特別好的太湖出產(chǎn)的白魚。
烹飪時蘇家?guī)讉小姐妹只是將魚洗干凈,然后在魚身上放上蔥姜蒜和辣椒絲,接著澆上油和料酒,上汽蒸個不到十分鐘就行了。
上桌前在魚身上澆點蒸魚豉油,完活。
但這東西真的太鮮了。
就算是陳陽這種北方人,不習慣吃小刺太多的魚種,但吃到今天這道菜時,任然大塊朵頤。
三白中的最后一道菜白蝦,今天蘇家四姐妹做了個醉蝦。
醉蝦這東西在蘇省吃得人很多。
一般是把鮮活亂跳的白蝦放入有蓋的玻璃深碗中,然后在里面倒入白酒,上蓋將其嗆嘴,大概8-12分鐘左右,就把姜末、蔥須、細鹽、紅椒或者腐乳汁加進去即可食用。
陳陽夾了一只放入口中。
入口時,蝦殼微硬,咬掉頭部,輕輕一吸,蝦肉便滑入口中。
這蝦肉清甜無比,而且十分鮮美。
配上酒香,絕對是一種讓人食之難忘的美味。
蘇家四姐妹滿眼期待地看著眾人的反應。
直到大家嘗完這三道菜后,呂小燕首先點贊:“幾個小姑娘的手藝真不錯,這些食材也很新鮮,用心了!”
蘇家姐妹中的蘇瓊喜滋滋地說:“呂大師喜歡就好,這是媽媽讓采買一大早去湖邊收的貨,然后養(yǎng)在畫舫上得,絕對最新鮮不過了!”
呂小燕點了點頭:“蘇總真是太客氣了,這叫我們好意思!”
(https://www.dzxsw.cc/book/28539956/1418418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