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王府舊事
母妃為什么會替自己說話?
這種高門豪族內部的侵軋斗爭他沒有經驗,哪怕現在是他和父親之間的分歧,他也只能按下心中的疑惑。
他不知道在整座慶親王府內,除了老祖宗,唯一能與慶親王爺抗衡的就只有王妃了。
王妃不僅有眼觀大局的觀念,還有超越慶親王爺的智慧。
若說要給閨閣立傳,大抵是這家女子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王妃離這也不差多少,也當得起立傳一說。
當年老祖宗在京都的時候,老祖宗那些與其他嬪妃做宮斗的智慧,與老皇帝相處之道,她沒學全也學了個八九不離十。
老祖宗能在宮斗那樣激烈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除了背后過硬的牧云家族勢力,還有她過人的智慧,才替兒子攢下了這份親王家當。
這些年,老太妃帶著小七在牧云堡陪他長大。京都局勢演變方向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她對慶親王爺這種一味隱忍、退讓的做法生氣到了極點。
這十幾年來,她覺得慶親王府簡直窩囊到了極點,感覺慶親王府就是全京都最大的笑話。
就是那個最不受皇帝陛下待見的壽王府也活得比她慶親王府更光鮮滋潤。更別說燕王、安王和其他王府了。
除了在權力上贏得了皇帝陛下的信任,其他一無是處。
老祖宗不在京都的這些年,她選擇了隱忍和退讓。她不能也不會跟王爺硬杠著來,以免被李側妃那個賤人撿了大便宜。
在大是大非大局觀面前,她選擇了慶親王府長治久安。
王府這些年捉襟見肘,寅年打卯年的秋風何曾有一年安穩過。
想到這里,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王妃憋了十幾年的火氣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借著眼前之事爆發出來。
只是來自王妃的怒火,也必須由王爺承受。慶親王爺一直被王妃用溫水煮了十幾年,這下子有點招架不住,感覺吃不消。
于是,慶親王府后院的葡萄架也倒了。
“喜鵲,將我歷年的帳本給王爺看。”王妃吩咐道。
然后她從袖袋拿出一本《京都財富榜》念道:
“某年,壽王府在京都有店鋪十二家,其中綢緞鋪四家、酒樓四家、糧鋪四家。其中綢緞鋪稅后利潤銀三萬余兩,酒樓稅后利潤銀七萬余兩,糧鋪稅后利潤銀十一萬余兩。
某年,燕王府在京都有店鋪十九家,其中當鋪十家,利潤不詳,青樓妓院三家,利潤不詳,釀酒飲品六家,稅后銀三萬余兩。
某年,……”
接著又往下念道:“某年,吏部尚書有店鋪三家,其中贏利兩家,年獲利銀一萬三千余兩,虧損一家,年虧損銀六千余兩……”
只聽道王妃如數家珍,一波接一波將別人家的范例抖落在王爺跟前。
此刻,慶親王爺只看到王妃小嘴一張一合,一連串聞所未聞的花名賬單跟淌水一樣從她口里源源不斷噴涌而出。
“夠了,不要再念了!這是從哪里得來的?”
慶親王爺臉上青筋暴起,臉漲得白中夾紅,青中帶紫,一時間像開了染坊五顏六色綻放。
“王爺甭管這是哪來的,反正消息可靠,你以為人家都像你這樣靠這點俸祿過日子嗎?”
她倒豆子般將京都財富榜上王府和京官隱瞞的產業“嘩啦啦”全部倒了出來。
痛是痛快了,只是沒想到距離書房外有點遠的地方,還站著一個名叫大戟寺的間諜,他正糾結著要不要將剛剛看到了一幕記錄下來。
慶親王爺從來沒想過,其他王府竟在他背后做了這么多朝廷限制的營生。做了這么多蠅營狗茍的勾當。
王妃冷笑道:“你以為各家王府僅靠那點王爵俸祿,他們能過得這么鮮活?你想過沒有?你親王爵一年的俸祿多少?他們的俸祿才多少?你一年的日子過得怎么樣?他們過得怎么樣?”
說到最后,王妃將上面的鋪墊做了一個總結。
“整個京都,沒有一個京官沒有自己的商鋪,沒有哪家王府沒有自己的私產。唯獨慶親王府,忙活一年每年拿著這點俸祿過日子。”
“誰家的手里是干干凈凈的?誰家手里沒殺過幾個人?背地里沒做過一些骯臟事情?這些年我不與你說,無非是想讓慶親王府過些太平日子,省得皇上盯著咱王府不放!”
穆如止戈接著母妃的話說道:“母妃這些消息,兒子也打聽到了一些。確實如母妃說的那樣,沒有一家官宦人家沒有店鋪,沒有哪家王府沒有經商。”
王妃把這一條一條的信息全都抖落在他面前時,慶親王爺一下子驚呆了,他沒想到這些年他和皇帝斗智斗勇,同時也是斗了個一窮二白。
其他人卻在他背后玩了個不亦樂乎,看他的笑話。
然而,老太妃那邊也派人過來傳話:
小七的事情是她同意也是她安排的,她希望小七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孩子有大智慧,也能撐得起慶親王府的未來。
咱慶親王府好不容易有一個能讓穆如家族臉上有光彩的孩子,我不許你拘壞了他。
既然老太妃都這么說了,慶親王爺當然也無話可說。王爺向來以孝治家,給兒子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這個榜樣可不能倒了,還得立起來。
但在老太妃的心中,這個兒子行事性格有些懦弱,優柔寡斷,不如王妃來得剛毅果決。
慶親王爺訓戒小七的事兒到了這里,就黃泥掉到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慶親王爺的書房里,一時激起千層浪。
此時此刻,穆如止戈沒想到自己和父親的分岐,會激起母妃和老祖宗的強烈不滿,把父親置于如此尷尬地步!
他想到一個辦法緩和父親的尷尬。
“父親對孩兒愛護有加,從進王府的第一天開始,我和父親之間的關系從無一絲間縫。今天的事父親也不是不讓我做,只是我沒提前和他說,所以父親有些不高興。父親對孩兒做的事情還是認可和滿意的。”
他朝母妃和父親各行了一個大禮。這么說了一大通,他希望父親能知道他的良苦用心。
果然,慶親王爺就坡下驢接上話茬:“就是這樣,我何曾有過其他意思!”
王妃一通長篇大論之后,覺得嘴巴有些干,伸手去端茶杯,卻發現小七已經笑吟吟地端著茶杯遞了過來,心道這孩子真是猴精猴精的,老祖宗叫他“猴兒”真是沒錯。
(https://www.dzxsw.cc/book/28527667/319237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