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朝會廷議
一切來得如此突然,一向以處事圓滑、辦事干練著稱的張輔之也覺得棘手。
他覺得如果將這樣一份名單呈報上去,涉及之廣,事件之嚴重,就不是他能按壓得下的。
牧云大將軍近兩年在朝堂,都不怎么發話,一向保持沉默,克己自律、潔身自好,謹言慎行,就是不想留下把柄讓他人彈劾。
可他的名字就在名單上。
是的,在朝三十多年了,從普通校尉開始做起,到現在的驃衛將軍,身邊的將士人一茬一茬地走,京都朝臣一輪一輪地換,他們就像過客一樣從自己身邊經過。生活就這樣被時光分割成記憶的片段,時不時地從心靈的最深處跳出來,帶給他幾分無奈和焦慮。
他不得不為牧云家族的將來做打算,哪怕這一世他就這樣平靜無為。
張輔之用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消化了名單上的人和事。他決定將名單上的人,凡與慶親王府密切相關的人先摘出來,送到慶親王爺的手上,以感謝上次慶親王爺的出手。
人在途中,心在京都,離京都越遠,收到的消息越來越滯后,穆如止戈開始擔心京都的局勢來,就只覺得這一趟的游歷十分無聊。
他掀開車簾,吩咐吳老頭停車,便直接跳了下去,他要靜一下,先將那些京都斗爭傾軋的事情全部拋諸腦后。
老馬夫吳老頭撓了撓后背,剛才那里似有一癢,便忍不住伸出手去撓。
“七哥兒,下一站我們去哪?”唐唐問道。
站在官道邊,穆如止戈沒有站成一個永恒的姿勢,只是揉了揉兩邊的太陽穴,朝唐唐說道:“延州!”
唐唐安靜等著穆如止戈上車,見他被風灌得差不多了,低聲說道:“該走了。”
說話間,道路盡頭出現一位白馬錦袍的錦衣少年。
墾田《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翟所居,境東西四百四十九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
錦袍少年自延州而來。
穆如止戈看見少年像娘們的風姿只是略微失神,很快就醒悟過來,朝錦袍少年打招呼道:“兄臺可是從延州而來?”
錦袍少年朝穿著粗布葛衫的他上下打量一眼,也沒問路邊的馬車和車夫是不是他的,傲慢答道:“正是!”
穆如止戈倒是沒有多少意見,只是唐唐這個府衛哥兒就瞅著不怎么好看,譏笑道:“你當自己是誰,信不信我將你這頭騾子擰出個鳥來?”
吳老頭坐在馬車上,一只手還在撓褲襠,瞥了唐唐一眼,語氣懶散對錦袍少年說道:
“你別信這長得跟娘們的小子鬼話,只要你前面這個嘴巴還沒長毛的小子憑空怒吼一聲,包管他就擰自己的鳥了。”
被拆臺的唐唐有點惱怒道:“老匹夫,你能不能給我留點面子?”
吳老頭繼續撇撇嘴,拍了拍手,問道:“哥兒,歇好了該啟程了!”
騎白馬的錦袍少年看著這幾個不倫不類的家伙一頭迷糊,還不知道他們說的什么意思,就不再搭理三人,繼續走自己的路。
穆如止戈吐了一口濁氣,跳上馬車,說道:“老吳,掉頭,跟上前面那娘們!”
……
今日是大朝日,一大清早的,便有許多大臣來到了宮門外候著。
皇宮正南大門外,宰相張輔之站了一列,慶親王爺也站了一列,牧云大將軍與慶親王爺同一列,其他各人都根據自己司職和品級依次排列。
京都朝會官員站列涇渭分明,目不斜視。
穆如閩越初次上朝,因不方便與父親站在一列,便悄悄站在武將列的后面。
他算是后起之秀,這樣站也是理所當然。
若是想借老子的光站列也無可厚非,就是早朝當場的目光更加凌厲一些,底下的刀光劍影會耍得更加驚險憤怒些。
但依然有些大臣冷眼看著,臉上也是冷淡至極。
畢竟朝野上下,誰不知道這是被皇帝陛下欽定出任,慶親王爺想推辭都辭不掉的職位。
當今局勢下這個職位十分敏感,各派都有想拉攏過來的欲望。閩越大人在各派私底下的拉扯搶奪中,也大大出了一回名。
甚至對方派系還認為慶親王爺與昆邪牙私下有一手,借著這個時機扶兒子上位。
南門外朝臣們心里的刀光耍得漫天飛舞,各人心里的那根弦還沒進殿就繃得緊緊的,都不知道今天的大朝會結果會如何。
每次大朝會,就沒有出過一條好消息,砍人、株連、下獄、罷免時而有之。
今日早朝,不設在溫室殿,而是大朝會的正清殿。
就在朝臣們心驚膽戰地猜測時,三名內官緩緩行出宮門,中間那位內官,一揮手中拂塵,捏著尖嗓音朝眾朝臣說道:
“諸位大人辛苦了,這邊請吧。”便引導各位大人朝正清殿行去。
辰時二刻,朝會正式開始。
張輔之首先出列陳奏,說此次廷尉司審查昆邪牙的案子已有結果,經廷尉司詳細審查,牽連了數十名大臣。經連夜偵查辨析,其中有不少人被昆邪牙攀誣陷害。
說完將廷尉司密報上來的名單戰戰兢兢地提交了上去。
此時廷尉司大人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恐懼,感覺天旋地轉,大殿的頂梁似乎都在晃動,胸中一口老血似乎要當場噴射出來。
張輔之并不著急說細節,而是偷偷地環顧一下四周,果然朝臣中人心惶惶,一陣騷動。
不知道名單中有沒有自己的名字,不知道今天自己還能不能能走出這個皇宮大門。
這樣的結果張輔之想到了,廷尉司大人也是想到了。慶親王爺看著皇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心里越發忐忑不安。
雖然他與其他名單內所涉及官員都做過私下溝通,擬好了口詞,但還是止不住冷汗淋漓。
果然,皇帝陛下看了昆邪牙的獄詞和名單后,咬牙切齒,憤懣地罵道:
“狗日的昆邪牙,竟然瞞著朕與這么多朝臣官員私下交往,萬死不足以振朝綱!”
然后一聲厲喝:“查!”
廷尉司大人此刻欲哭無淚,好在他沒有徹底迷糊過去,聽到皇帝陛下那聲“查”立即清醒過來。
他躬著瘦小的身板從隊列中小步走了出來,稟到:“微臣以為,昆邪牙的證詞應細細甄別,臣曾細細推敲,覺得昆邪牙所列舉的名單細節上越來越蹊蹺。”
皇帝陛下看著他疑惑問道:“依你之見,你是主審昆邪牙的廷尉司,對這件事又什么看法?”
廷尉司大人近一步上前,從衣袖里取出一份奏疏,說道:“這是廷尉司審理此案的奏章。”
皇帝陛下看了奏章,這次倒是沒有動怒,只是沉思許久,決定徹查務求真相。
消息很快就傳達出去,根據昆邪牙羅織出來的人員名單,廷尉司按圖索驥,將一眾人全部請到廷尉司喝茶。
在廷尉府酷刑之下,又有更多的人牽涉進來。
昆邪牙自殺了,他所牽扯出來的人員名單,除了當事人,其他人并不能證明真偽。
廷尉司的牢獄中,又有人受刑不過,然后在獄中自殺。
一時間,朝堂之上死亡氤氳之氣繚繞。
就連皇帝陛下回過神來,吃驚地發現,自己身邊可用之人真的不多了。
(https://www.dzxsw.cc/book/28527667/318065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