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回荊州
曾麒全取巴郡,正躊躇滿志的想一鼓作氣攻向成都時,荊州的一則消息傳來將他的計劃全部打亂了。
“駕!快閃開!周都督加急文書。”一匹快馬直接穿轅門而過,直到中軍大帳前才停下了腳步,兵士飛身下馬快步走了進去。
“稟報軍師!周都督急件。”兵士單膝跪地解下身后背的包裹遞給曾麒。
剛剛曾麒就聽到了他的高喊聲,心知荊州肯定出事了,急忙接過包裹拆開信件。
‘啪’曾麒一把將信件拍在桌子上怒吼道,“曹孟德欺人太甚。”
原來周瑜在信中告知曾麒,曹操率十萬大軍猛攻宛城,張繡堅守數天后不敵退入樊城。可曹操并未收手而是得寸進尺,自己坐鎮宛城命夏侯惇進取樊城。周瑜恐來者不善,怕曹操要全面攻打荊州故派人飛馬報于曾麒。
“哼!既然你曹孟德首先背棄約定,那么也不要怪我不講道義了。”曾麒入川以前本就打算將宛城讓給曹操了,畢竟那里離許昌太近。沒想到他居然貪得無厭,直接進攻荊州了。
“來人!召眾將議事。”曾麒剛剛傳下命令,眾人就都進入大帳。剛剛荊州傳令兵進營時他們就知道發生了大事,所以早就在帳外等候。
“諸位!曹操攻打樊城,麒不得不回轉荊州。”
曾麒話音剛落,張飛的環眼就瞪大了,“曹賊真是膽大包天,帶上俺老張!我定戳他倆窟窿眼。”
“不用你說,你在這麒也不放心。”曾麒翻了翻白眼說道。要是將張飛單獨放在巴郡,沒有曾麒誰能壓制住他?還指不定捅出什么簍子。
“三哥與伯符隨麒趕回荊州。巴郡之事由文和負責,子龍與老將軍輔助。記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曾麒囑咐道。
“遵命!我等定不負軍師所望。”賈詡、趙云、嚴顏三人躬身保證道。
“好!文和吩咐準備船只我等自水路立刻起程。”曾麒很不放心荊州,決定立刻起程。周瑜雖說文武全才、計謀出眾,可畢竟沒有成長到‘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的程度,目前恐怕還不是曹操的對手。
曾麒自荊州出兵到攻下巴郡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而自巴郡回荊州,順江而下日夜不停的趕路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趕到了襄陽。
“公瑾!現如今戰況如何?”曾麒一回到襄陽還沒坐穩就急忙詢問戰事。
“軍師!王威與張繡仍然堅守樊城,不過情況不容樂觀。我已經讓程普將軍率兩萬人馬支援新野魏延部,以防萬一。”周瑜的話讓曾麒松了口氣,看來自己回來的還不算晚。
“嗯!立即傳令讓王威與張繡退回新野,將樊城讓給曹操。”曾麒說完頓了頓又說道:“我等也立刻起程趕往新野,麒要在此全殲曹操這十萬大軍。”
曾麒斬釘截鐵的話給周瑜等人增添了了不小的信心。沒有過多停留,稍稍修整了一個時辰曾麒就帶著張飛、孫策先行趕往新野,周瑜領大軍三萬隨后出發。
當曾麒等人趕到新野一天后,王威與張繡也隨后趕到了。不過二人加起來三萬大軍如今只剩下一萬有余,可見戰況有多慘烈。
“軍師!王威、張繡損兵折將罪該萬死!”二人見到曾麒立馬異口同聲的請罪。
“呵呵!不必如此,二位將軍已經做的很好了。快快請起。”曾麒扶起了二人并未怪罪,能在曹操率領十萬大軍的攻擊下堅持這么長時間,確實不容易了。
“你等撤退時曹軍可有追擊?”曾麒想知道曹操是怎么想的。
“這倒沒有,不過在我等撤退數個時辰后,斥候來報夏侯惇只留少許兵馬守樊城,大隊人馬卻奔新野而來。”
“哦?”曾麒聽后眉頭緊鎖,曹操在抽什么風這是要和自己死磕到底了?他就不怕袁紹突然揮軍南下?
其實這也多虧了曾麒了,給曹操解決了一個*煩。袁紹的十幾萬大軍全部被托在了黑山地區。張燕也確實不負曾麒的厚望,仗打的是有聲有色。袁軍的小股部隊就吃掉,人數多了就躲到深山里,有曾麒錢糧的支持躲上幾個月都沒問題。把袁紹弄的焦頭爛額哪還有精力南下。
“報!曹軍大隊人馬離此不足五十里。”
“哦?”聽到斥候來報曾麒心中嘀咕,這來的也太快了,這不像曹操一貫的用兵風格啊!
曾麒哪里知道,其實曹操并不是要和他死磕。得知他攻入益州后曹操只是想趁此機會將戰線盡量南移,加大自己的戰略縱深,省了時刻都在他的兵鋒威懾之下。當然了!如果趁他沒反應過來時奪了荊州就更完美了。
曾麒也不管曹操是否反常了,立馬召集眾將準備御敵。既然是夏侯惇領兵前來,那就還讓他回歸歷史的宿命吧!
“眾將聽令!”
“末將在!”
“孫策!命你率領三千兵馬到豫山腳下埋伏,待曹軍兵至,放過前軍。其資重、糧草必在后面,但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地焚之。”
“孫策遵命!”
“張飛!可帶三千人馬到安林背后的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擊,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
“張飛遵命!”
“程普!可帶兩千兵馬,多備引火之物,分別于博望坡后兩邊等候,待曹兵一到便放火燒之。”
“程普遵命。”
“王威、張繡為前部,只要輸、不要贏,將之誘到博望坡峽谷之內,公瑾率一軍為后援。魏延率大隊人馬截攔敗兵。眾將務需依計行事,不使有違。”
“我等謹遵軍師將令。”
眾將領了軍令自是各自準備不提,可曾麒心里卻是有點沒底,也不知道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的計謀管不管用,不過為今之計要想速戰速決也沒有其他的好辦法,只能姑且一試了。
再說夏侯惇,領著十來萬大軍晃晃悠悠的往博望坡方向前進。自從月余前曹操出兵以來他戰宛城、奪樊城立下了不少功勞,本就頗為自得的他如今更不可一世。
“向導官!這是什么地方?”
“稟報將軍!前面是博望坡,后面是羅川口。”向導官急忙回答道。
“哼!曾幼麟之才學某家是佩服的。可論識人之明卻差其才學遠矣!偌大的荊襄九郡居然交給一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掌管,焉能不敗?”夏侯惇說完哈哈大笑,一臉嘲諷。
“將軍!主公在我等臨來時吩咐,若事不可為當退守樊城,不可貿然行事。”李典在一旁勸道。
“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定會在曾幼麟反應過來前為主公拿下襄陽。”夏侯惇不悅的看了一眼李典又大聲喊道:“兄弟們!加快腳步趕往新野。”
博望坡這個地方似乎又回到了歷史的軌跡上。
(https://www.dzxsw.cc/book/28484703/726942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