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準備
楚侯府議事大廳之中,郭嘉提出趁此機會攻取關中或者中原,這讓商議如何抵御諸侯聯(lián)軍的眾人陷入沉默中。而曾麒也在心里不斷的權衡此議是否可行。
“奉孝可細言之!”曾麒沉吟片刻后說道。
接下來郭嘉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對方三路來攻,楚軍完全有能力應付。要是防御其中兩路敵軍,集中兵力聚殲第三路,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當然,最容易的就是涼州兵馬。若是誘敵深入,將馬騰、韓遂留在漢中,那涼州就等于不設防了,取之易如反掌。到時再順勢而下,雍州唾手可得。
“嗯!”曾麒點點頭,郭嘉所言確實可行,但大前提是曹操、袁紹能袖手旁觀。若二人見此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來攻,那后果就難料了。
“文和之意如何?”曾麒又問賈詡。
“在下同意奉孝反攻之議,只是對反攻方向有些不同見解。”
“哦?文和請細言之!”
“詡以為當舍雍涼而取中原。涼州苦寒之地,人口稀少,羌族又時常作亂。而雍州經(jīng)過董卓、李傕、郭汜之輩的禍害更是千里無雞鳴,荒涼無比。二地取之無益,反而會成為累贅。況且曹操、袁紹絕不會對我軍聚殲涼州兵馬、北上關中而坐視不管。恐怕會促成二人精誠合作,引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到時后果就難料了。”
“嗯!”曾麒點點頭,賈詡所言正是他憂慮所在。
“中原地域廣袤、人口眾多,若楚侯占據(jù)此地則如虎添翼。況且中原乃四戰(zhàn)之地,我等有長江天塹在手,可以從任意一地發(fā)起進攻。最關鍵的一點是其他兩路大軍必定會無力救援或袖手旁觀,而且袁紹見事不可為,有很大可能會倒戈相向,分一杯羹。”
賈詡說完眾人都紛紛點頭同意。
“好!就依文和之言,眾將聽令!”
“末將在!”曾麒終于要下令了,眾位武將都一臉興奮的大吼道。
“傳令張遼率領五萬大軍守小沛,防備兗州來犯之敵。其余兵馬由關羽統(tǒng)領,北上以拒青州之敵。黃忠、龐統(tǒng)率十萬步軍北上徐州,助關將軍一臂之力。若事有可為則拿下青州。”
“末將領命!”
“統(tǒng)領命!”
“傳令諸葛亮統(tǒng)領益州大軍北上漢中,西路戰(zhàn)場由其全權指揮,本侯不做干涉。”
曾麒說到這,突然想起了什么,瞟了一眼張飛接著說道:“涼州十數(shù)萬大軍本侯并不憂慮,所慮者唯一人矣!”
“哦?何人能讓老師如此看重?嘉甚奇之!”郭嘉一見曾麒嘴角微微上揚,馬上心領神會的配合道。
“此人姓馬名超字孟起,乃是馬騰長子。其人有萬夫莫敵之勇,力拔山河之氣,被羌人稱為神威天將軍。蜀中大將無有與之匹敵者,本侯甚憂之!”
“什么?”曾麒的話音剛落,張飛立馬從座位上蹦了起來,大聲吼道:“狗屁神威天將軍,此人太過狂妄,俺老張定將其斬于馬下。四弟!派俺老張去漢中吧!”
“楚侯!云也想會之一會。”
“哼!若碰上俺典韋,定叫其死于戟下。”
“……”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概如此。曾麒本來只想激將張飛,沒想到手下的幾員大將都躍躍欲試,想與馬超比個高低。
“不行!不行!三哥你性格魯莽、脾氣暴躁,恐壞麒之大事,還是派子龍前去比較妥當。”曾麒故意說道。
“不可!”張飛急忙阻止道,“俺老張保證,此去漢中一切聽從諸葛先生調(diào)遣,若有違背,甘受軍法處置。”
“嗯!”曾麒裝模作樣的一陣尋思,然后說道:“既然三哥如此殷切,麒當成全。但要謹記今日之言。”
“四弟放心!嘿嘿!俺老張定將馬超之首級帶回。”張飛得償所愿,高興的說道。
聽了張飛所言,曾麒翻了翻白眼。馬超豈是那么好殺的?他之所以派張飛前去,不過是找一個能匹敵馬超的武將。畢竟將乃兵之膽,一個從橫無敵的武將,往往能左右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
“本侯親自率領護衛(wèi)軍及十萬鐵騎去荊州迎戰(zhàn)曹操,而后北伐中原,此次誓要踏破許昌城。”
曾麒說完后又命劉里、杜千領剩余十萬步軍守衛(wèi)建業(yè)。當然,自己出征后一切事物交由戲志才、程昱等人負責。
此次會議結(jié)束后,曾麒麾下這架龐大的戰(zhàn)爭機器飛速的運轉(zhuǎn)起來。參謀部負責對此次戰(zhàn)役做出整體的推演,各個細節(jié)也要全部考慮周詳。戶部開始籌集糧草,先行起運各地。兵部立即調(diào)兵遣將以及協(xié)調(diào)各地守軍,以應付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工部各匠作坊全力以赴,加緊制作各種器械。總之一句話,全都為戰(zhàn)爭做著最后的準備。
數(shù)天后,徐州城,征東將軍府。
關羽坐于主位之上,分做兩側(cè)的有徐庶、陳登、張遼、臧霸,以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從小兵升為校尉的瑯邪莒縣人,徐盛,徐文向。
“元直!這是四弟的傳書和兵部的公文,你先看看。”
關羽說完將桌案上的兩封書信遞給徐庶。徐庶看完后又傳給了陳登幾人,而后陷入沉思。
“將軍之意如何?”片刻后徐庶問道。
“唉!”關羽長嘆一聲,有些莫落的說道:“數(shù)年來四弟東征西討,創(chuàng)下如此偉業(yè),三弟與眾將軍皆是屢立大功。只有關某坐守徐州寸功未立,但卻竊居高位,心中著實慚愧啊!”
“將軍之意是要……?”徐庶不確定的問道,盡管他心中已有猜測。
“不錯!此次曹、袁聯(lián)手來攻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關某不但要保徐州寸土不失,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青州,把袁軍全部留在這里。然后揮軍西進,攻占兗州。”
關羽雙拳緊握,斬釘截鐵的說道。其實也不怪關羽發(fā)狠,作為一員統(tǒng)兵大將,而且名義上還是曾麒麾下的第一將,數(shù)年來都沒上過戰(zhàn)場。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斬將奪旗、縱橫沙場,換了誰也受不了。特別是驕傲到骨子里的他,每每有勝利的消息從建業(yè)傳來,他都忍不住心煩意亂。
“將軍!楚侯信中所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做會不會節(jié)外生枝,壞侯爺大計啊!況且以徐州的兵馬恐怕也是力有不逮。”徐庶擔憂的說道。
“呵呵!元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四弟信中雖然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但也提到了事有可為則拿下青州。而且若是單單守衛(wèi)徐州,用得著讓黃忠將軍率十萬步軍前來支援嗎?”
不得不說,做了十幾年的兄弟,對彼此的性格了解的都很透徹。當時曾麒之所以命令黃忠率軍北上,一是怕聯(lián)軍勢大,徐州軍馬力有不逮。二就是擔心數(shù)年來關羽憋的太狠會出什么幺蛾子。沒想到真的如曾麒所料,而且還被關羽拿來當借口。
“這!好吧!將軍想如何行事?”
徐庶被說服了。不過到底是被說服了還是禁不住大功的誘惑,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他也身處高位,但除了當初用反間計助曾麒拿下荊州,數(shù)年來也沒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績。
“好!哈哈!以關某所想,文遠聽從四弟的命令,率五萬人馬守小沛,以拒兗州之敵。而我等與黃忠將軍合兵一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攻破袁軍,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據(jù)青州揮師西進。只是如何能短時間內(nèi)攻克袁軍還得依靠元直之妙計。”
聽了關羽之言,徐庶陷入沉思。袁軍自青州來攻,少說有二三十萬人馬。如何才能短時間內(nèi)將其攻破呢?突然他靈光一閃,或許此計可行。
“將軍!庶有一計,或可全殲袁軍。”
“果真?快快講來。”
接下來,徐庶將心中所想合盤托出,讓關羽等人的眼睛越來越亮。
“哈哈!元直此計甚秒!”
無獨有偶,徐州眾人想立大功,其他人也抱有同樣的想法。
漢中郡治所南鄭城太守府中。諸葛亮撇下行動緩慢的益州大軍,獨自一人先一步趕到這里。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全權指揮如此大規(guī)模的戰(zhàn)役,更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決不能出差錯而辜負楚侯的信任。
“諸葛先生!俺四弟說此戰(zhàn)由你全權負責,囑咐俺一定要聽從你指揮。其他事都可以聽你的,但是馬超此人一定要就給俺,誰也不許搶。”
早就迫不及待的張飛兩天前就快馬加鞭的趕到了漢中,今日一見諸葛亮立馬大聲的嚷嚷道。
“呵呵!三將軍可否給亮說一下楚侯的具體部署。”
諸葛亮沒接這個渾人的話,而是向其問曾麒的具體戰(zhàn)略。而張飛也沒不依不饒,沒有在提與馬超比斗之事,將當時眾人商議的結(jié)果一一告知。
“哦?楚侯之目的在于中原,卻又派十萬大軍支援徐州。”諸葛亮意味深長的說道。
“諸葛都督可是想到了什么?”魏延問道。
“呵呵!徐州兵馬二十余萬,單單防守綽綽有余。為何要派黃將軍率十萬大軍北上?”諸葛亮反問道。
“都督的意思是楚侯另有用意?”
“什么用意?不過是讓俺二哥立些功勞罷了,這都不知道?還不如俺老張看的明白。”張飛大大咧咧的說完,一臉得意。
“哦?”諸葛亮很是驚訝,沒想到張飛能看到這一層。不過他要是知道這是張飛聽別人說的,故意在這賣弄,不知會作何感想。
“既然關將軍所圖甚大,我等也不能甘于人后。亮決定將涼州兵馬全部留在漢中,為楚侯奪取中原慶賀。”
“傳我命令,漢中北部堅壁清野,門戶大開,放涼州大軍進來,再甕中捉鱉。”
“遵命!”
“是!”
(https://www.dzxsw.cc/book/28484703/724451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