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北定中原6
楚軍二十萬兵馬與袁軍三十萬兵馬對持于官渡。第一天典韋就斬殺袁軍大將呂曠,使袁紹大驚失色匆匆下令撤兵回營。
第二日,正當曾麒安排完夜襲烏巢的細節(jié)時,袁軍大舉出營,擺開陣勢企圖以兵陣取勝。曾麒命令典韋、高順率領(lǐng)護衛(wèi)軍出戰(zhàn)。
陷陣營在前,如鋼鐵怪獸一般緩緩壓上,烏黑厚重的鎧甲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雖然只有五千之數(shù),卻給袁軍山岳般的壓力。
一萬蠻人裝束的藤甲兵緊隨其后。他們左手持藤盾,右手握短刀,一看就知道擅長近身作戰(zhàn)。
最后跟上的是曹性率領(lǐng)的五千弓弩手。他們與藤甲兵拉開了二三十步的距離,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掉隊了一般。只是他們絲毫沒有加快腳步的意思。
在護衛(wèi)軍兩側(cè),各有數(shù)千輕騎游走。只是在他們中間各有五百裝束與陷陣營一樣的騎兵,甚至就連戰(zhàn)馬身上都披有厚厚的甲胄。
說時遲那時快,雙方戰(zhàn)陣的距離不斷拉進。當相距不到百步時陷陣營與藤甲兵陡然加速,而袁軍的弓弩手也開始發(fā)威。可讓人奇怪的是曹性所率領(lǐng)的弓弩手卻在此停住了腳步,就地展開防御。
短短百步的距離根本不算什么,兩方人馬眨眼之間就撞到了一起。可讓袁軍傻眼的是己方弓弩手萬箭齊發(fā)卻沒讓對方倒下一人。就連后方觀戰(zhàn)的袁紹都震驚的從座椅上站了起來,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殺啊!”
“殺啊!”
兩萬護衛(wèi)軍,不,應(yīng)該是一萬五千護衛(wèi)軍與四五萬袁軍混戰(zhàn)在一處。人數(shù)三比一,本該袁軍占據(jù)優(yōu)勢。只是卻出現(xiàn)了讓人匪夷所思的情景,楚軍簡直就是一面倒的屠殺。尤其是在曹性率領(lǐng)的那五千弓弩手加入戰(zhàn)團后,這種形勢更加明顯。
“全軍聽令,無差別的拋射!”
隨著曹性一聲令下,五千弓弩手在戰(zhàn)團之外進行了無差別的射擊,看樣子根本不擔心誤傷自己的戰(zhàn)友。
楚軍后方,關(guān)羽等人哪見過這種打法,就連在建業(yè)與護衛(wèi)軍朝夕相處的郭嘉、黃忠都是一臉驚訝。要不是曾麒臉上一直掛著微笑,他們都懷疑曹性是不是叛變了。
“不必大驚小怪。典韋、高順早就演練過了,這個距離只要不是硬弩正面射擊,對陷陣營和藤甲兵造成不了傷害。”
曾麒見眾人一臉震驚,所以出言解釋道。眾人這才一臉釋然,不過關(guān)羽遠遠望著藤甲兵和陷陣營眼中盡是渴望,心中更是火熱不已。尋思著怎么能從典韋手中搶下一部分來。
楚軍眾人只是震驚,可袁軍后方觀戰(zhàn)的袁紹可就是大驚失色了,無邊的懼意從心中涌起。這個畫面又讓他想起了青、徐之戰(zhàn)中那天雷滾滾,地火涌現(xiàn)的情景。難道真的是天助曾幼麟成就大業(yè)嗎?要不楚軍怎么會接二連三的冒出這么多神奇的東西?當然,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白了這些東西都是人為制造出來的。
“報!主公,對方楚軍刀槍不入,我軍損失慘重,眼看就要崩潰了。”
麾下軍士的回報,讓袁紹猛然回過神來。立即放眼望去,出戰(zhàn)的數(shù)萬將士已經(jīng)是混亂不堪,眼看就要潰敗在即了。
“唉!傳令鳴更收兵吧!”袁紹長嘆一聲說道。
“主公不可!此時當趁兩軍膠著,楚軍又大勝放松警惕之時,全軍壓上與之決戰(zhàn)。我軍人數(shù)多于彼軍,精銳卻不及彼軍,萬萬不可被其逐步蠶食。若失此機會,再想決戰(zhàn)恐怕難上加難。”沮授分析道。
“此言差矣!”
正當袁紹猶豫不決時,旁邊的許攸說話了,“此時若是決戰(zhàn)必定兩敗俱傷。難道你想讓我軍三十萬將士全都埋葬于此嗎?”
“你?”沮授有些無言以對。其實他心里就是打算與楚軍拼個兩敗俱傷,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己,這是唯一能取勝的方法。只要拼掉了眼前這二十萬楚軍,還是有很大可能奪下兗州的,誰讓主公不聽勸阻,執(zhí)意的要南下中原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于豫州和司隸他想都沒敢想。
“別吵了!我意已決,鳴更撤兵。”袁紹打斷了二人的爭吵。
“主公!!”沮授立即跪倒在地,極力的想讓袁紹收回成命。
“住口!子遠傳令,騎兵殿后,立即撤兵。”袁紹說完不顧聲淚俱下、跪在一旁的沮授,甩手而走。
許攸嘲諷的看了一眼沮授,匆匆的離去傳令了。只是就這一會功夫,四五萬袁軍已經(jīng)折損半數(shù),聽到鳴更所有人如蒙大赦,紛紛拼命后退,對于那些刀槍不入的怪物,他們再也提不起絲毫對陣的勇氣。而這時袁軍騎兵迅速上前,企圖隔開楚軍追擊。
只是還沒等袁軍騎兵近前,游弋在兩翼的楚軍鐵騎就迅速迎面攔截。那千余鐵浮屠直接砸進了袁軍騎兵中,如鋼鐵怪獸般橫沖直撞。外圍的輕騎游走包圍,箭雨紛紛當頭罩下。一時間人仰馬翻,慘叫連連。等袁軍擺脫追擊,回到軍營時,騎、步兩軍加在一起也已經(jīng)不足萬人了。
“哈哈!典韋、高順、曹性,你們果然沒讓本侯失望,今日一戰(zhàn)護衛(wèi)軍之名將響徹天下。”收兵回營后,曾麒高興的說道。
“我等多謝侯爺夸獎。”
三人也十分高興,尤其是高順,訓練陷陣營多年,耗資無數(shù),終于得到了肯定。
“哈哈!這是你等應(yīng)得的,等回到建業(yè)后再論功行賞。”
提到論功行賞,關(guān)羽眼前一亮,“四弟!這個,你看是不是……”
“呵呵!二哥有話不妨直言。”
“這個!”關(guān)羽有些不好開口,不過想想護衛(wèi)軍剛剛那馳騁疆場、所向無敵的雄姿,終于還是一咬牙提出了要求,“四弟!為兄率軍奪取青州以及兗州四郡國,沒有功勞也算有苦勞吧!”
“當然!二哥勞苦功高。”曾麒肯定道。
“四弟不要誤會,為兄不是邀功請賞。只是剛剛四弟說論功行賞,為兄想將此次功勞換取一些藤甲,不知是否可以?”
關(guān)羽說完不好意思的呵呵一笑,本就通紅的臉上顏色更加深重了。
這要是別人這么說,曾麒會想都不想的拒絕。只是這話從驕傲到骨子里的二哥口中說出,本就是破天荒的,不知要做多大的思想斗爭呢!要是再拒絕就真的不近人情了。
“呵呵!二哥不必如此,功是功,藤甲是藤甲,不可混為一談。這樣吧,藤甲雖然制作不易,但南蠻之地必定還會存有。麒回到建業(yè)后傳令諸葛亮以重金換取,數(shù)千套想必不難辦到。”曾麒嘴上說重金換取,可實際上難免會動刀兵。以前他是不想竭澤而漁,故而命令用物品換取。不過這樣也好,對于南蠻,偶爾的刀兵震懾要比一味的懷柔更加有效。否則他也不會為了幾千件藤甲妄動刀兵。
“哈哈!為兄就在此先行謝過了。”關(guān)羽達成了目的,自然十分高興。
“呵呵!”曾麒笑著擺了擺手,示意關(guān)羽不必多禮,然后又接著說道:“諸位!接下來就是好好休息,準備今夜大戰(zhàn)。”
“我等遵命!”
“好!散帳!”
曾麒揮了揮手,眾人各自散去,等待夜幕的降臨。
數(shù)個時辰一晃就過,各營將士用過晚飯后稍作休息。待夜深人靜后,關(guān)羽領(lǐng)鐵騎稍稍出營,黃忠率兵馬緊隨其后。大營中典韋接過了指揮權(quán),命令全軍將士做好迎接袁軍夜襲的準備。只有曾麒無所事事,在中軍大帳中借著明亮的燭光讀書消磨時間。
歷史仿佛又回到了原點。守衛(wèi)烏巢袁軍糧草大營的依然是那位著名的酒鬼,那個成全了曹操,一手斷送了袁氏大好基業(yè)的淳于瓊。后世之人做了一個假設(shè),要是當時守衛(wèi)烏巢的不是淳于瓊,而是張頜、高覽,哪怕是蔣奇、張南一般不入流的武將,那么官渡之戰(zhàn)的結(jié)局會如何?后面的曹魏江山是否還能建立?
暫且不管答案如何,反正是沒有如果。就像眼前的形勢一樣,面對萬余如狼似虎的楚軍鐵騎,烏巢的袁軍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被沖開了大門。那位淳于將軍更是依舊呼呼大睡,雷打不動。假如他能清醒著率軍抵抗,或許還能拖延一會。
沖天的大火自烏巢燃起,照亮了整個天際,曾麒在官渡大營都能清晰可見,他知道大事成矣!
當然!對面的袁軍也看的清清楚楚。
“主公!烏巢方向燃起大火。”
“什么?”袁紹急忙披起衣衫,光著腳跑出大帳。這時文武眾人也都跑了過來,皆抬頭遙望著烏巢方向,看著那映紅的半邊天愣愣的出神。
“痛煞我也!”袁紹捂著胸口向后倒去,幸好高覽等武將手疾眼快,急忙將其扶住。而后匆匆把他抬進大帳。
好一會袁紹才緩過勁來,立即問道:“諸位先生,此時該當如何?”
“主公!當派出兵馬急援烏巢。”
“不然!烏巢大火已起,救之無意。楚軍出兵偷襲,大營必定空虛,當盡起大軍攻其營寨。”
“主公!連夜撤軍吧!趁我等還有幾天口糧,此時撤軍為時不晚哪!況且楚軍定然不會料到我等此時撤軍,等其反應(yīng)過來時已然追之不及了。”沮授言道。
“大膽沮授,動搖軍心,蠱惑主公。”
“不錯!當斬!”
一時間,袁軍中軍大帳中,又是一番吵鬧不休。
(https://www.dzxsw.cc/book/28484703/723494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