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荊州1
當曾麒與曹操約定后回到大營時,武進腳步匆匆的迎面而來。
“嗯?有仁何故到此?”武進乃刺影統領應當追隨劉備或坐鎮江東統籌天下情報,怎么會急匆匆的跑來豫州?
“軍師出大事了,別人前來我不放心。”
聽完武進的匯報曾麒大罵自己糊涂,怎么能將這么大的事拋之腦后,“傳令大軍立刻啟程,不回吳郡直撲豫章。”
曾麒匆匆忙忙的拔營而走,呂布卻死皮賴臉的不動彈。曹操派人來交涉,得到的答案卻是走可以,把沛國讓出來也可以,不過得拿東西來換。
雙方扯皮了數日終于達成協議,曹操咬牙拿出五萬石糧草換取沛國及汝陰幾縣,呂布這才心滿意足的撤兵回青州。
不提曹操接下來是如何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曾麒快馬加鞭不到五日就到達了豫章,在了解具體情況后終于長舒了一口氣,總算還不晚!
事情還要從劉備討伐袁術前開始說起。在孫策擊破劉表的兩路大軍后終于站穩了腳跟,而不修兵甲的劉表卻無力再戰。
戰后孫策收降了數萬敗軍實力大增,本身對世家就好感全無的他更是變本加厲,動則抄家滅族,從而得到了大量的糧草、資重。
有兵有糧后野心自然就膨脹了。在軍師徐庶的建議下繞道千里自武陵北上攻宜都側擊襄陽,避開劉表重兵防御襄南、江夏等地。
這下可是一擊打在了劉表的軟肋上,誰能想到孫策能不遠千里的繞道武陵。武陵地區多山,道路險塞難行而且蠻人眾多,就這樣孫策還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不得不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面對孫策的大軍,毫無防備的宜都太守直接投降了。宜都已得襄陽的西大門洞開,當劉表接到消息時孫策已經率領大軍直撲襄陽而來。
而重新在襄南建立防線的文聘大軍位置就顯得很尷尬了,又不得不退回襄陽參與守城,加上江陵、江夏等被劉表召回人馬,一時間襄陽云集了十來萬大軍。
豫章郡的治所南昌,曾麒仔細的聽著武進回報荊州的戰況。
“時不我待啊!”曾麒感嘆一聲接著說道:“武進你馬上回吳郡,將這封信交給大哥。另外命張飛、黃忠領馬步軍五萬前來豫章與我匯合。還有令蔣欽、周泰率水軍于夏口百里處水域下寨。”
“領命”說完武進就要轉身離開。
“等等!附耳過來。”曾麒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在武進耳邊一陣嘀咕。
半月后,孫策已率數萬大軍攻打襄陽數日,可始終沒有撼動那高大堅固的城墻。
“伯符兄!久攻不下,恐我后方不穩哪!”周瑜露出了一絲擔心。
“公瑾不必憂慮,吾相信以軍師的才能荊南四郡的世家翻不起什么大浪,你就放心吧!”孫策對于他那個任職不到半年的軍師非常推崇,徐庶也是有真才實學,不僅幫他打破了劉表的圍剿,而且還在區區半年多的時間里讓他有了一統荊襄的希望。
周瑜皺著眉頭,內心的陰霾總是揮之不去,還想再說什么,孫策已經轉身指揮攻城去了。
一天的大戰下來,破城的希望還是渺茫。傍晚時分正當孫策想用飯時,荊南運輸資重的隊伍到了。
如今由于文聘的撤退,襄南門戶也已洞開孫策與荊南四郡的聯系已然暢通無阻。
“主公!軍師讓我等送來了破城的利器!”
手下兵士帶著孫策參觀完那十幾臺龐然大物后,又解釋道:“軍師說這是投石機,能將幾十斤的石塊拋射到三百步之外,要是安放在高處還能射的更遠。若再加上火油更是威力無比啊!”
聽到此言孫策眼前猛然一亮,興奮的立馬吩咐演示一番,當看到石彈消失在遠處的天空中時,一聲肆無忌憚的大笑響徹整個軍營。
這兩天劉表同樣享受了一把袁術的待遇,不過幸運的孫策所使用的投石機無論從射程還是威力上都要比回回炮差的多,況且規模也不可相提并論,所以劉表現在還能勉強支撐的住。
襄陽城州牧府議事之處,劉表正急的團團轉,“劉玄德還沒回信嗎?許昌方面怎么說?”
“主公!襄陽到吳郡路途遙遠,乘快船一來一回也得七八天,還請主公稍安勿躁。至于許昌方面曹操還在穩定豫州,天子沒有作出明確的表示。”
蒯越的話沒有讓劉表感到一絲寬慰,“諸位,我等不如將荊州治所遷往南郡?”
劉表此話一出堂上就亂了,反對的有贊成的更多一時間議事之處成了菜市場,亂亂哄哄爭吵不休,直到劉表發怒了才停下來。
反對最激烈的就是蒯氏兄弟與伊籍等一幫有識之士,他們深知要是遷往南郡,那荊州將不復劉表所有。
“主公只要在襄陽拖住孫策,久后必將有變。若遷往南郡,則大勢去矣!”
作為別駕的蒯良勸說后又有數人站出來阻止,劉表也不能犯眾怒,只好作罷。
孫、劉雙方就這樣暫時在襄陽城僵持著,不過明眼人早已清楚,若沒有外來勢力插手劉表則必敗。
襄陽城戰火紛飛,而在其城東幾十里處卻又一世外桃源,安靜祥和絲毫不被外界所擾,水鏡山莊就座落在這里。
此時水鏡先生司馬徽正于幾個少年學子縱論天下大勢,而其中有兩人言辭犀利、條理清晰,說起話來有理有據很是不凡,水鏡先生聽后不住的微笑點頭。
兩人的相貌正好對立,一個英俊瀟灑,一個奇丑無比,坐在一起煞是有趣。此二人正是曾麒叨念許久的諸葛亮、龐統。
“對如今荊州的戰局爾等如何看待?士元你先說。”演義中說水鏡先生最愛龐統,看來此話不假。
“是!劉表貪圖享樂,好文厭武。荊州久不修兵甲,兵不臨戰陣,更無一二大將之才。反觀孫策武藝非凡,治軍嚴謹。其下兵卒久經沙場,又有周朗與元直兄輔佐。”說到這里龐統頓住了。
“哦?士元以為孫策必勝?”水鏡先生笑了笑的問道。
“不然!此戰的勝負關鍵在劉表能否頂住壓力,等待變局。”
水鏡先生贊許的點了點頭又看向諸葛亮,“孔明可試言之?”
諸葛亮露出了凝重的神情說道:“二人皆敗,已注定爾!”
“哦?”司馬徽面露驚異,“何以見得?”
“亮曾在元直兄處見過一本書,書名是《三十六計》”。
“什么?”司馬徽大驚,稍后喃喃自語道:“數年前已布好今日之局,神耶?鬼噫?”
(https://www.dzxsw.cc/book/28484703/700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