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精確的故鄉(xiāng)面積
夜風(fēng)微涼,黃玉龍在宿舍門口站了大概十分鐘左右,心情平復(fù)了些,便入屋上床繼續(xù)睡覺。
早上六點時分,黃玉龍再次從夢中醒來,心情愉悅,顯然是做了個好夢。沒錯,的確是好夢,他夢到在場部那瓦頂平房舊屋居住時候的那段快樂童年時光了。黃玉龍沒有急著起床,而是細(xì)細(xì)回憶剛才的夢境,回味剛才讓他心情愉悅的點點滴滴。
童年那間舊屋是坐北朝南的,是場部建場之時起的兩行共四排職工宿舍中,第二行第一排八間宿舍從左數(shù)起第二間,第一間住的是生產(chǎn)科科長張偉清一家。張科長家屋子左墻外是一條約二百米長的直路,他家位于這條直路中間位置的路旁,這條路前方盡頭是鎮(zhèn)上商業(yè)街,后方盡頭是干校。張科長家屋后也是一條直路,與他屋左那條直路垂直交叉,它的長度大約三百米,它的前方盡頭是工業(yè)區(qū)(汽修廠,木工廠,糧食加工廠),后方盡頭是附近一個村莊的一所小學(xué)。
站在這十字路口中央,面朝工業(yè)區(qū),向前走五米,站住,這時左手邊路旁位置,有兩蓬綠竹,每一蓬都是栽有兩種竹子,一種是細(xì)葉的,最多能長到七八米高,這種竹子是場部男孩們制作釣竿的原材料,它的嫩葉芯可用來炒制竹葉芯茶;另一種是大葉的,最多能長到十五六米高,它的葉子可用來裹粽子。
綠竹左邊兩米,是一個長約六十米,寬約四十米的長方形魚塘,稱為“大池”。再往前走十米,站住,這時右手邊的路旁有一個邊長約為三十米的正方形魚塘,稱為“細(xì)池”。其實這兩個魚塘是相連通的,在路底下它們之間有一條函道。到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四時,這兩個魚塘要抽干水,把魚全部捉起來,分配給場部每個家庭,大概每家能分個十幾二十斤的樣子,讓大家“年年有魚”。每次公家捉完魚后,各家八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們就一擁而上,趟著最多齊膝深的泥水找尋“漏網(wǎng)之魚”,運氣好的人能夠收獲七八斤大小不一的各種魚獲,草魚,鰱魚,鯽魚,塘虱魚,泥鰍,黃鱔,狗母魚,塘蝦,塘蟹,塘蚌,個別運氣爆棚的還能捉到白鱔魚或甲魚。魚塘是有專門的飼養(yǎng)員的,他那木板條釘成的小屋就在塘邊。在黃玉龍的記憶里,到1992年這兩個魚塘荒廢掉,這里總共有過三任飼養(yǎng)員,都是孤身的人。一年四季場部經(jīng)常有市里農(nóng)墾局下來開會或檢查工作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這時需要用魚塘里的鯽魚招待他們,飼養(yǎng)員就會雇傭場部的少年釣手們來施釣,每釣上來四條四指寬以上的鯽魚,其中三條歸場部,要拿去場部食堂烹煮了招待農(nóng)墾局領(lǐng)導(dǎo)干部的,另外一條就是給釣手的雇傭費了。
在你現(xiàn)在站立位置左手邊的大池,它靠近你的這一條邊岸,都鋪砌著整齊的麻石條臺階,逐級而下,共有七級石階,池水水位通常保持在淹沒第三或第四級的位置。這個大池是多功能池,除了養(yǎng)魚,它還是孩子們的游泳池,婦女們的洗衣池,各家各戶挑水澆菜的取水池。
場部的孩子們都是在大池學(xué)會游泳的。初學(xué)時膽子小,都是在麻石臺階那里,雙手扶搭著石階練習(xí)用雙腳打水;膽子大了以后試著放開手,試著用蛙式來游,開始時最多游出幾米遠(yuǎn)就沉水了;慢慢地蛙式熟練了以后再學(xué)習(xí)自由泳,仰泳,蝶泳,這時候就很輕松了,兩三天就能掌握各種泳姿的技術(shù)要領(lǐng),可以隨意切換泳姿,在兩畝多大的池塘里任意遨游。
在剛才站立位置再前行十五米,左手邊的路旁,有兩棵約二十米高的厚皮樹,樹干很粗,兩個人才能合抱。這兩棵樹樹冠很大,葉子十分繁茂,有好多種鳥兒在上面筑巢或歇息。黃玉龍和幾個要好的小伙伴童年時經(jīng)常來這里玩,或者爬樹,或者用自制的彈弓打麻雀,或者中午天熱的時候乘涼,或者撿拾枯枝和落葉回家燒飯用。
這兩棵樹的左邊一大片地是附近一個村子的稻田,約有二十畝那么大。黃玉龍記得這塊地以前全部都是種植麥子的,那會兒大概是1978年吧。那些年麥子快收割的時候,場部的孩子們會偷摘一些麥穗,在厚皮樹下點火把麥穗燒著,一會兒火滅不那么熱了,用手把麥粒一搓,麥殼全部脫掉了,這剩下的麥?删褪敲逼鋵嵉摹盁湣绷,吃起來焦香可口,又膠韌有嚼頭,簡直是一流好吃。
1980年秋收以后,黃玉龍父親黃光明給了靠近厚皮樹這幾分稻田地的承包農(nóng)戶一筆錢,買這塊地里的滑膩粘土,摻上干稻草用來制作泥坯磚,曬干后叫做“塗角”,用它們來砌了一間房子,潮汕人管它叫“塗角厝”。在經(jīng)歷了三四十年風(fēng)吹雨淋日曬之后,到黃玉龍穿越之時,這間塗角厝仍然沒有崩塌頹壞,質(zhì)量真是杠杠的,這叫后來那些鋼筋水泥建造的、號稱有七十年居住權(quán),結(jié)果只過了十幾二十年就不能再住人的商品房情何以堪呀!
這一片稻田靠近大池的部分,約有三四畝吧,后來改作菜地了,先后種過花生,黃豆,包菜,蘿卜,番薯等。記得有一年這里種了一種黃瓤番薯,品名“雞蛋仁”,煮熟了以后番薯皮會自動脫離,番薯肉淀粉含量非常高,吃起來噴香,比雞蛋黃還好吃。這種番薯非常受附近孩子們的喜愛,因此被偷扒了不少。不過這個品種產(chǎn)量不高,后來就被淘汰了。
這一大片稻田的中心位置,有一大一小兩個水坑,大的那個有五十平方左右,約兩米深,水清見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結(jié)伴巡游的鯽魚,還有在坑底爬行的塘蝦和螃蟹。離它約四十米遠(yuǎn)處那個水坑約三十平方,有四米多深,水很混濁。在這段直路盡頭,工業(yè)區(qū)大門右前方七八米處,即這片稻田的邊沿處,有一座水閘,從田間水溝匯流到這里的水又急又渾又深,但這里的魚個兒也大。這三個水坑是黃玉龍小學(xué)時每個周末釣魚的地方。釣魚竿是自制的,竿子是在大池或細(xì)池旁砍下來的細(xì)長竹子,釣線和魚鉤是新華書店里買的(有時也用縫衣針彎曲了做成魚鉤,不過因為沒有倒鉤,魚很容易跑掉),加上牙膏殼鉛皮做成的釣墜,以及竹棍兒做的浮漂,這魚竿的制作成本不超過三毛錢。釣魚這項業(yè)余愛好曾給黃玉龍的童年帶來過許多純粹的歡樂。
這段直路的的另一邊(細(xì)池到工業(yè)區(qū)之間)也是一片稻田,不過后來有一大半被填平蓋起了新的公社大院,跟場部電影院只一墻之隔。
這段直路平時甚少車輛和行人,并且除了大池旁那兩棵厚皮樹外,一棵樹也沒有,因此它成了場部孩子們放風(fēng)箏的最佳場地,同時它也是人們學(xué)騎單車的好地方,黃玉龍的媽媽和姐姐就是在這里學(xué)會騎車的。
每年夏收以后,脫谷后剩下的稻草都是捆扎成小捆兒,次第立放地上,近看像一頂頂高筒笠兒,遠(yuǎn)望似是列陣準(zhǔn)備戰(zhàn)斗的士兵。這會兒正是小青蛙褪去尾巴長成正經(jīng)青蛙的時候,它們最喜歡藏身于這些稻草捆底下,場部的孩子們只要拎起一個稻草捆兒,就能輕易捉住一只或兩三只小青蛙,半個鐘頭就能抓到一兩斤,愉快地帶回家去喂雞,這時的人們大都沒有保護益蟲的意識。
回到十字路口,面朝干校向前走,這時左手邊是老幼兒園,右手邊是大池。這段直路兩旁植有高大的梧桐樹,每當(dāng)它們結(jié)了累累果實之時,那一顆顆鴨蛋大小,形如獼猴桃的果子是孩子們很愛把玩的玩具。繼續(xù)前行,老幼兒園后面是前后兩排1984年才蓋的瓦頂平房,每排四間套房,是場部正科級及副處級干部們的住房。第二排平房屋后是一條四米高的水渠,是干旱缺水季節(jié)從遠(yuǎn)處水庫開閘放水送到場部來的渠道。這條水渠的末端(在直路旁)是一間機房,黃玉龍一年級時候曾進去過一次,已經(jīng)忘了里面都有些什么了。這機房頂上有一個水泥質(zhì)地的,約六個平方大小,一米五深的長方形蓄水池,池旁還有六七個平米的水泥空地兒,黃玉龍小時經(jīng)常在這玩,用從大池底挖來的滑膩黃泥巴,捏塑黃泥小火爐和坦克、大炮、飛機,軍艦等等。
水渠后面原是場部小學(xué)的甘蔗園,地里頗多沙礫,1983年以前都是種植甘蔗的,之后就分給職工家庭作自留地種菜了。黃玉龍家也分到了兩小塊,相隔三十米遠(yuǎn),面積分別是兩分多和三分多,路彎埂細(xì),澆水非常麻煩。
過了大池,它五六米遠(yuǎn)的前頭,有一口水井,據(jù)說打井的時候填埋了好多茶葉和紅糖,所以井水非常甘甜,場部通自來水以前很多人家都是來這里挑水飲用。水井旁邊這片菜地原來都是場部菜組的,種植土豆,黃瓜,西瓜和芋頭,這地的絕大部分后來也分給各個職工家庭了。黃玉龍家也分到一小塊,約三分左右。
路的盡頭是干校,占地約十畝,四周全用四米多高的石墻圍起來,只有正對著直路的一個大門可以出入。這個大門安裝了旁邊工業(yè)區(qū)修配廠所造的鏤空鐵藝鐵柵門,平時它都是閂起掛著鐵鎖的。在一旁有傳達室,傳達室大爺渾身皮膚黢黑,綽號“烏鬼”,因他恪盡職守閑人勿進,使得場部及周圍村子的孩子們都不喜歡他。不過這樣也難不倒想進去偷摘芒果或桑椹,或者荔枝的孩子們,他們翻起墻來個個手腳利索得很。是的,干校里種植了不少芒果樹,桑椹樹和荔枝樹。干校里頭有一座禮堂,曾用作電影院,會議室,食堂,倉庫等。另外干校里還有六排還是八排瓦頂平房,黃玉龍記不大清楚了,他1988年以后就再沒來過這里。這所干校從1990年9月1日起成了新的場部小學(xué),場部小學(xué)原址逐漸荒廢了。
回到十字路口,面朝鄉(xiāng)村小學(xué)往前走,這時左手邊是黃玉龍家舊屋,右手邊是老幼兒園。繼續(xù)前行約四十米,右手邊路旁有一口水井,水井旁邊也是一排八間瓦頂平房。又前行三十多米,這時左手邊是場部大院的后背,右手邊也是一排八間瓦頂平房。平房最末一間,緊挨著一片荔枝園及一條護林帶,護林帶種的全是細(xì)葉相思樹和厚皮樹,這里也是黃玉龍和小伙伴們童年玩耍、“打戰(zhàn)”的地方。接著走,左手邊是場部醫(yī)院的后背,再過去就是黃玉龍小時候跟二姐一塊兒“離家出走”躲藏起來的那片橡膠園了。
又重新來到十字路口,面朝商業(yè)街往前走,左手邊依次經(jīng)過場部幼兒園,場部食堂,場部小學(xué)(原址),場部電影院。右手邊則先后經(jīng)過五排瓦頂平房,一個橡膠園,這個橡膠園是黃玉龍童年時的樂園。
圍繞這個十字路口,大約六萬平方,即大約90畝大的一個長方形地塊,就是黃玉龍小時候度過快樂童年的地方,就算加上干校這十畝面積,也才一百畝,也就是說,他最精確的故鄉(xiāng)面積,只有一百畝這么大。
(https://www.dzxsw.cc/book/28350124/3193928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