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 44 章
“他們早就商量好了,每家出了三十文錢,湊了四十兩銀子你三爺帶著你三叔還有兩個后生已經去鎮上的衙門了。本來說讓你男人去的,可是仲山那孩子,說已經和人約好了等下進山打獵就是不去!壁w三奶奶忍不住抱怨。
周麥聽了倒是心升歡喜,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還是這種偷人的爛事兒,趙仲山少參合是好的,再說又不是長房長子,按道理也不應該他去。
“是啊,仲山前幾天就和人約好了,不然今兒一定會跟著去的!敝茺湻虺獘D隨的給三奶奶解釋,她對于趙仲山處理這件事情的方式還是很滿意的。
“知道的,哪能讓他失信于人,大家也是看他出去了幾年,應該我們窩在山窩里的有些見識,所以才讓他去的,不過既然他有事兒,也不強求了!壁w三奶奶嗔怪道。
周麥聽了打哈哈,聽她的意思應該這件事情一早就結束了,那么如今這個時刻,趙仲山應該在自己家里,她也就不和趙三奶奶嘮閑嗑了,又寒暄了幾句說家里有事兒就離開了。趙三奶奶忍不住又取笑她:“一會兒不見就如隔三秋了啊。”
于是,周麥紅著臉從趙三奶奶家逃出來了,然后腳下不停的直奔自己家里。到了家看到趙仲山在那兒查弓箭呢,她是虛驚一場。
看到周麥回來,趙仲山抬頭說道:“小麥,中午早些做飯吧。早吃早進山!
周麥點頭答應,默默的進了廚房,挽起袖子開始做飯,心里就開始各種責怪自己。
虧得你還是現代穿過來的,不過一個男人就這樣讓你患得患失,不知所以,前世什么樣的男人你沒見過啊。
他要去找初戀情人就找初戀情人唄,大不了合離或者被休,以你的手段,離開了這個男人難不成還能餓死你。出去一片大好天下,兩條腿的男人還不是大把大把的。
正在周麥自言自語說的投入之際,趙仲山抱著柴火進廚房了,皺著眉毛問道:“什么一大把一大把的?你在嘟囔什么呢?”
“啊,沒什么,那個……,我在說家里的大蔥大把大把的,待會給你做個大蔥炒雞蛋!敝茺溂泵[手搖頭解釋。
“雞蛋留著給你和冬兒吃吧,我啃個白面饅頭就可以了,別太麻煩了,直接把早上的饅頭熱一下就行了,你們娘倆等下再做菜。”趙仲山叮囑她道,問周麥窩里已經添好水了,就坐在灶前開始燒火了。
周麥正好想離開一會兒趙仲山,自己冷靜一下呢,聽他的話好像沒她什么事兒了,扭頭就準備出廚房了,剛轉身就被趙仲山叫住了。
“小麥,忘了給你說了,今天早上湊了三十文錢贖趙齊,每家都是一樣的。”趙仲山如實說,那面部表情也一本正經,仿佛不屑于撒謊和解釋。
周麥點頭說聲自己知道了,就扭身出去了,她沒有進正屋,而是站在院里想讓冷風把自己那一團漿糊的腦袋吹的清晰些。
自己過來這個世界已經十個月了,這十個月中發生的事情如電影搬在她腦海里不停的播放,從忍辱受屈的在孫氏和李氏的壓迫下拼命干活,到如今自立門戶過著表面上舒服的小日子,現在看起來自己的生活還是過的很不錯的,有勤勞能干的丈夫,聰明可愛的女兒,不用下地干活,只是做做飯,洗洗衣服,做一下衣服就行了。對于眼前的物質生活,她心底是滿意的,可是她想要更多,想要趙仲山的心,想從他看自己的眼睛中看到憐惜,想在纏綿時聽到他動情的聲音。
人總是這樣不容易滿足,想起剛穿來的時候,自己唯一的奢求就是分家就好,每個月見到一下葷腥就行,分了家,她想有個男人來干農活就行,有了男人后,她又想要這個男人的心。
于是,趙仲山燒好火出來就看到在風中凌亂的周麥,臉上表情也是很精彩,一下喜上眉梢,一下愁眉苦臉。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內心的喜怒哀樂要這么神速的變化。
叫了周麥三聲才把她叫醒,就見她面帶赧色的回頭看了一眼趙仲山,如夢方醒的說去收拾碗筷。
趙仲山沒有進屋子吃飯,就拿了個饅頭,背起了弓箭和其他工具就邊吃邊離開了。
周麥和冬兒吃完午飯后,看太陽才剛剛轉到頭頂,因為天變短了,冬兒也不睡午覺了,吃完飯就出去玩兒了。
周麥覺得無聊,看天還很早,就出門給冬兒說一聲自己去老院了,等下玩兒累了就去老院找她。
帶上前些天在家給孫氏縫的一件棉背心,又搜羅了一塊前些天自己做的臘肉,孝敬下婆婆,看望下懷孕的弟妹。
提著東西,周麥就起身去了老院,不過,在去老院的路上周麥又想起了冬兒的教育問題,以自己的文化水平教冬兒識字是沒有問題的,現代社會中她也認可西方人的家庭教育模式。而且即使她想把冬兒送到宗族的學堂,學堂也不收啊?蹿w仲山整天只會抱著本李太白全集看,自己給他買回來的話本游記都翻了幾天了,才看了一兩頁,估計認得字也不多,直后悔自己為何之前告訴他說自己也識的字也沒幾個呢。這樣要找什么借口去教冬兒呢。
不過還好,現在冬兒才五歲多,等滿六歲了再教也不遲,有大半年時間來磨合這些事情。
到了老院,見孫氏正在和三嬸嘮嗑呢,就先把手上提著的用麻葉包著的臘肉給了孫氏,讓她收起來。然后又把自己做的棉背心遞給了孫氏。
“娘,這不眼瞅著天氣越來越冷了,前幾天就去鎮上買了些棉花,給你做件棉背心,穿起來暖和還不影響你干活。”周麥殷勤的和孫氏說,其實她主要是聽上次孫氏讓自己主動勾引趙仲山的一片苦心上才想起給她做件衣服,當然打死她也不會說是用給自己一家三口都做完棉衣后剩下布頭和棉花做的,只能做棉背心了,因為棉花和布頭不夠做一件棉衣啊。
許是因為有外人在,孫氏表現的特別和藹可親,當然她自己也覺得臉上有光,不停的夸老二家的就是孝順。特別是看她還特意在上面繡了一朵蘭花,更是笑的合不攏嘴了,夸的時候還忍不住把那炫耀搬的小眼神不停的向三嬸飄去。
因為知道三嬸家的兩個兒媳婦從來沒有孝敬過她什么吃食,更別提衣服了,雖然分了家,就按照當初分家的時候的協議每年給些銀兩和糧食,其余的什么都沒有。三嬸本來就因為自己兒子的破事兒愁眉苦臉了,看到孫氏這樣就要起身不在她家待了,周麥急忙拉著她催促孫氏把衣服收起來,然后就怪自己來的不是時候,打擾了她倆嘮嗑,讓她倆老婆子接著嘮下去,自己就去了許氏屋里看看。心里卻想婆婆真不是個省心的,人家都那樣了就不要臭顯擺了唄。
許氏懷孕還不到三個月,因為體質比較弱的原因,就仍然在床上躺著修養。她見周麥進來,急忙放下手中的繡活,滿臉堆笑的探起身讓她坐在炕上。
“大夫說不是要靜養嗎,怎么又拿起了繡活了?”周麥不忍心的道。對于這個弟妹,她心里是佩服的,可以下嫁給趙叔河后默默無聞的吃糠咽菜,聽說她娘家之前也輝煌過,只不過是最后被她那個一身臭毛病的秀才爹給敗壞了。
“這不是閑著也是閑著,就做些活計,還能去集上賣些錢去。剛就聽到你聲音了,還那什么臘肉來讓我補身子,嫂子你真是太……”許氏說著感動的說不下去了,如果之前她對這個嫂子很好,如今她這么對自己那倒是合情合理,可是之前她一直都是冷眼相待的,沒想到周麥還能不計前嫌的來送東西,內心很感動,可是太感性的話她又說不出口,只有拉著周麥的手不停的說謝謝。
“弟妹,咱倆是親妯娌倆啊,你肚子里的可是我的親侄兒,我不對你好對誰好啊。”周麥笑呵呵的說,忍住內心的一陣陣起雞皮疙瘩的念頭,她對自己又多了一個認識,就是虛偽加肉麻。
其實對孫氏和許氏好在周麥的思想中是覺得應該的,首先對孫氏好了,那孫氏在趙仲山那里免不了會說幾句自己的好話,到時候萬一來個二女爭夫之事,孫氏這邊肯定是幫著自己的,而趙仲山又是個孝順的,所以如果有那樣的狀況,自己倒是已經占了不少先機。對許氏好,是因為她看得出許氏還是一個不錯的人,愛憎分明,不小心眼,而且還識字,可以共富貴也可以同受苦。以后指不定有什么事兒自己就求著她了。而且就像剛才她說的,畢竟是親妯娌,和大嫂李氏處好關系她是沒有指望了。
“嫂子,你對我的好我記心里的,多謝的話不說了,就像你說的,以后咱倆不禁是妯娌,還是姐妹,你就看以后妹妹怎么對你吧!痹S氏隱去眼中的淚水,向周麥信誓旦旦的保證。
周麥笑了,覺得許氏認真的可愛,就急忙轉移話題,問三弟怎么沒在家,是不是又出去摸牌去了?
周麥的話像打開了一個總開關,許氏的話就倒豆子般的止不住了.
“叔河陪著三叔去鎮上的衙門了,不是說要去贖趙齊嘛,那個趙齊,真不是個省心的,連鎮上的妓院沒開苞的姑娘都敢拐走,也不想想他家里的媳婦兒孩子。早上叔河從我這兒拿了三十文錢就去了!痹S氏說完這段話詢問的看著周麥。
(https://www.dzxsw.cc/book/28328/15630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