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
皇帝聽到了,后面怎么這么大動靜?
停下腳步,轉過身:“老二,你們在說什么呢?”
太子邊哧哧笑,邊回道:“老四說我是二哥,小娃娃就說自己二哥太大了,不能陪自己玩,三哥陪著玩,可現在三哥走了。老四就問:你三哥呢。小娃娃說去京郊大營了,還說……”太子停了停了,學玉兒老氣橫秋說話的腔調,“……小鷹長大了,就要讓他自己飛!”
周圍人一聽,都止不住樂:這小小的一個小不點兒,卻說自己哥哥是小鷹?
皇帝聽了也樂:“阿山,你家老三多大了?”
阿山無奈:“奴才家那個三兒子,今年十六了!”
皇帝驚訝了:“不大呀,怎么就丟軍營了?”
這事兒,阿瑪其實全憑瑪法做主,他自己沒插上手。
“瑪法說了,是小貓咪還是大老虎讓三哥自己去打拼!”玉兒覺得真悲催,這太子笑點太低,結果又招了皇帝了。這跟皇帝說話還得小心,還不能帶出“龍”來,本來日常的俗話都說“是龍是蟲”的,臨到嘴邊,又趕緊改了口,累!
“哦,那你瑪法放心嗎?”皇帝蹲下身看這個小小的小人兒表情肅穆,一本正經的宣稱:“瑪法說了,男子漢,大豆腐,該學的都學會了,不能再窩在家里!”完了,還肯定地點點頭。
“哧,大豆腐!”這個太子,今天沒完了!
玉兒無奈,堅定的重復:“瑪法說了,三哥已經是大豆腐了!”
“哈!”皇帝也樂:“是大丈夫吧!”
玉兒想想,“差不多!”
“差得太多了吧!哧--,哈哈!”你今天哧沒完了!干脆,不理他,回去牽老四的手繼續聊天:“小哥哥,你以后要多穿點衣服,就不會生病了!你奶娘不提醒你,你也要記得穿!玉兒就從沒生過病。幸好玉兒不生病,太太說,生病了就要喝苦苦的,難喝的藥,那藥看著還黑黑的……”一幅嫌棄的表情:“……玉兒看二嫂喝藥的樣子!肯定很難喝!”
奶娘不提醒?老四的嬤嬤這么不精心?回去查查!一旁正準備繼續游蕩的皇帝不淡定了。
“小玉兒從沒生過病?”皇帝問阿山。
“回主子,奴才這個小女兒打落地起確實沒生過病!”
“哦?”皇帝激動地來回踱了幾步:這皇家的孩子要是也有這好身體,那多好!“你們家的孩子是怎么養的?”
“這……”阿山有些為難,難道把自己家的經都說出來?可看皇帝那專注的神情,不說不行呀!
“奴才前幾個孩子奴才都沒太在意,就長大了。就這個孩子,奴才最經心!一來,是奴才年近不惑才得的;二來,是唯一的嫡女,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就偏疼一些。
這孩子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打落草起就挑剔,挑奶娘,找了多少都不行。最后沒辦法,她額娘親自帶著。
平日還愛潔,但凡有一點不干凈,就哭,給洗干凈了,就好了。周圍要是有什么異味兒,也不樂意;卻又不喜歡屋子里有熏香;她住的屋子要天天通一會兒風,寒冬臘月的也天天如此;又愛清靜,不喜歡太多人吵她;又喜歡柔軟的衣物,不太喜歡綢緞;喜歡聽人彈琴,還要彈得好的才行;喜歡曬太陽,但是太陽不能太烈,也不能曬得她不舒服,不能曬太久;自己蓋的小被子、小枕頭、墊的小褥子也得常曬常換;小衣服也得在太陽下曬過的才愛穿……六個月開始坐,八個月開始走,十個月開始說話。從走路的時候開始就吃輔食了。到一歲的時候就斷奶了,再喂她也不吃了。斷奶后天天早上喝一碗牛奶,不喝人奶,后來為這把莊子上一頭奶牛專養在了府里。
再后來就好帶多了,那時奴才阿瑪帶著奴才的三兒子從盛京學藝回來,她就總跟著三哥一起玩,三子學騎射,她就在三子場邊鋪塊小氈子,把自己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式,說是跟哥哥一樣練身體,同甘共苦。不過哥哥是練壯,她因為是女孩子就不學哥哥了。后來三子學兵法,她就學寫字。幾個月前三子去兵營后,她就開始做繡活,學廚藝。
今天新做了點心給她太太,因為太太牙口不太好了,所以專做的軟的,奴才說獎她,就帶她出來玩兒一天!”
“呵!”皇帝也驚訝了!這孩子,不好養呀,這得多精細才能養出來?不過,也確實養得不錯。這小模樣長得,一看就是個好胚子,這小身子骨也壯實。這么小,學的也不少!
“是個孝順的,這么小就知道給太太做軟和的吃食了。不錯!”皇帝轉身,又帶著一群人開始挪。
“這十個月就吃輔食,一歲就斷奶?”
“是!”唉,一點不敢瞞著,誰讓皇帝問了呢。
小小的就跟著哥哥煉身體!所以,不生病?
“你回去寫個折子遞上來,寫細點,別漏了。朕要詳細看看這個不生病的孩子是怎么養出來的!”
“嗻!”
都什么人呀,也不看看人家是個姑娘?把人家什么情況都要問清楚?是不是連人家一天便幾次也要知道呀!
這悲催的娃,他爹還真寫了!這一調查就知道的,他哪敢瞞呀。皇帝說要詳細,他只能往細了寫呀!
于是,我們玉兒小娃娃三歲前所有的一切都曝光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沒留下一點兒隱私。
至于按著這個經能不能養育出不生病的娃,阿山表示不知道;玉兒表示希望很渺茫。
一般的孩子能和她比嗎?不可能,這先天就決定了不一樣呀!
皇帝也沒公布的情況。不過,后來倒是賜下許多的細布來!想來,其中一些經驗還是值得借鑒的,情況還是滿不錯的!
這會一群人慢慢在路上走著,阿山叫回家取錢的下人在玉軒樓門口遠遠看到自家老爺,不看見也不可能呀,這一群人,那氣勢,招人看呀!急忙把錢送過來。
皇帝見了,笑道:“既有錢了,就請客吧!”
得,收了一只小兔子,賠出多少只小兔子去。摳門兒的皇帝。
她可不想知道有多少人想請皇帝,她只知道,阿瑪掙的錢不多,家里花的錢都是莊子啦,鋪子什么的掙的錢,都是額娘掙的。
不過,為了給阿瑪留面子,她就不指出這一點了。
一群人坐了一桌。另有帶的隨侍的另開了一桌。
玉兒坐在窗戶邊,攀著窗戶往外看,老四不放心,緊緊盯著,就怕她沒扶好摔著了。玉兒得意了,自己找的這個小保鏢滿負責的。
一時送上點的菜,看大人都動筷了,玉兒小爪子也拿著筷子笨笨地用,還挾了塊肉放在老四碗里:小哥哥,你要長胖點,要吃肉。
又夾幾根菜:小哥哥,要長壯實,還要吃菜。
皇帝笑了:那到底是要吃肉還是要吃菜呀?
玉兒心里鄙視他沒文化:都要吃,吃得要均衡,不能挑食。挑食的孩子長不高,更長不壯。
扒啦扒啦又是一通飲食概要,當然,這都是家里老人常掛在嘴邊的,她背出來就行了。
皇帝驚訝:這小小的孩子,這也太精怪了!
皇帝這一路就發現了:這孩子吧,記性不賴。大人講的話都記得清楚,雖然有些話她可能不懂什么意思,說出來非常逗人,但一聽就知道是家里大人說過的話,她給記住了。
問她:跟誰學的!
聽太太、瑪法、額娘、阿瑪說的,三哥的書里也有。
你三哥的書里怎么寫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啊,這里面有吃飯的道理?
當然啦,那意思明顯就是說:都吃肉還不夠,菜里面也有“長”的呀!
皇帝糊涂了,這話是有道理,還是沒道理呢?
所以……
所以,啥都要吃點,瑪法說,連粗糧也要吃,吃了有力氣,像玉米面呀,大馬吃的豆豆啦,還有野菜啦……扒啦扒啦扒啦……
皇帝問阿山:是不是傣祿不夠,我聽你家孩兒把這粗糧念得這樣流暢,平日常吃?連野菜都不放過?
阿山一頭大汗:“這個,還行,奴才俸祿還夠花,家里,奴才的阿瑪以前憑軍功賞的有莊子,后來奴才媳婦持家還行,又買了幾個鋪子。”
皇帝聽來聽去,合著,阿山掙的最少?
這個,聽說阿山還是很清廉的,戶部在他的打理下,還是很好的!也是有功的。既是這樣,那就賞吧,吩咐旁邊跟著的太監:賞阿山金五十,銀一百,再賞祿米百斛,別讓他家孩兒都只能跟著吃粗糧。
玉兒一聽,還行,吃一頓飯,撈了不少外快,這相當于阿瑪一年的所得了,怪不得都愛請皇帝吃飯呢。
就說:伯伯,你有空來我們家吧,我做好吃的請你吃。你下次就不用再賞玉兒錢了,我額娘說了,莊子里的出產都用來養玉兒,玉兒比阿瑪有錢。玉兒用自己的出產請你吃,能吃好多,吃好久。
好嘛,比四歲的小女兒還窮!阿山的面子,全沒了!
皇帝聽這話里的意思,阿山家也不缺錢呀。回宮讓人一查,好嘛,阿山是窮,他的錢只夠他買筆墨紙硯,各種珍本書籍的。可他家是不缺錢的,老子有平三藩軍功賞的一個大莊子又得了一個三等子的爵位;媳婦的嫁妝也豐厚,還會算計,這么多年又購進不少不錯的鋪面,不過倒都是堂堂正正購進、正正經經的營生。怪不得說不指著阿山的辛苦錢呢。她一個人就能把幾個孩子養大養好,還帶著把親結了。以前阿山買那么多妾,她都不在乎那花銷,她花得起啊,當給丈夫買玩意兒了。對后院的女人也不苛責,對兩個庶女也從不短了一應用度。對這個最小的女兒更舍得,那用的,吃的,全是好的,這孩子一年的開銷,比阿山還大!看看這表里列出來的為小女兒慢慢開始購進的嫁妝,全是好東西呀!怪不得阿山說散妾就散妾,有個這樣賢惠的媳婦,誰會去在意那花錢買來的妾!
一家人,最窮的倒還就是這個官做得最大的阿山。沒聽嗎,連小玉兒都比他有錢!
(https://www.dzxsw.cc/book/28199/153930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