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自禁投入他懷中
“李密此人剛愎自用,并非成大事者。”徐茂公毫不客氣地說道,“他先前殺害翟讓之時,可有顧及一點兄弟情誼?咬金原是瓦崗首領,后讓位于李密,但李密又是如何對待你們這些所謂的兄弟的?”
眾人仍是默然。
我心中一震,李密殺翟讓確是不智之舉,早種下將士互存戒心、離心離德的禍根。翟讓的死令大部分瓦崗人對兄弟情誼產生了懷疑。此刻,我算是真的明白了,在這個時空,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確實是個處處皆戰場的世界。
“伯當大哥,自古忠義兩難全,有得必有失。”其實我知道,這些道理在場的眾人都懂,只是他們身在局中,難以選擇,有些話他們并不好說出口,必須有個局外人來推波助瀾。我想了很久,終于還是開口說道,“徐大哥說得對,‘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鳥兒飛累了,尚知得找棵安全的樹歇息才能睡得安穩,如此才能不被獵手捕殺;而善戰善謀的能人勇將得尋個知人善用的好主,如此方能大顯身手。”
“一葉扁舟于驚濤駭浪中只能隨波逐流,只有依附大船方能乘風破浪。”我轉眼一看,見眾人皆凝神在聽,這才繼續往下說,“劉邦可謂一代明君,而韓信更是一將難得。面對劉邦的知遇之恩,韓信自然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然而韓信的忠心耿耿換來的卻是劉邦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最終也只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魏公是當世之雄不假,但是,‘河無大魚,小蝦稱王’,在一個沒有突出人才的時境,只要有些小本領便可做成大事。我只聽說過英雄無用武之地,沒聽說過亂世不出英雄的。”我見眾人并無反駁之意,便又說道,“亂世是由不得時勢造英雄的,而是英雄造時勢。李世民便是個能造時勢的英雄。《呂氏春秋》中《貴因》篇便說道,‘順應時勢,因時因勢,才能無敵于天下。’若英雄只是稱謂,對時局毫無影響,那便不是英雄了。是英雄,就該把握大局,決策千里,運籌帷幄之中。”其實我很清楚,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就霸業,可以說是時勢為他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讓他成了最終的帝王。但是最主要的是他能造就歷史,造就時勢,這便是大局勢了。
“有志之士最怕的就是遇人不淑。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我長吁一口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怕有一日,擇木之鳥,繞樹數匝之后竟發現無枝可棲,不是此鳥不愿棲止,而是普天之下沒有良木。小弟一時多嘴,言盡于此,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各位大哥見諒。”
“聽明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魏徵起身贊道,“想不到明年紀輕輕,見解卻如此高深,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單雄信在旁許久都沒說話,此時忽然開口問道:“言下之意,你們都要投效李唐了?”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徐茂公反問道。
“是的話,你們去投效,從此我們便分道揚鑣。不是的話,我們再從長計議。”單雄信冷冷道。
我一愣,隨即想起,李淵殺了單雄信的兄長,殺兄之仇,不共戴天,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投效李淵的。
我正想著,冷不防王伯當也起身說道:“你們去且去,但我王伯當不愿做這不忠之人。”說罷,他轉身便走。
“伯當應該不會做出蠢事來吧?”徐茂公似在自言自語,又似在問眾人。他的話外音大伙都明白,他是怕王伯當一怒之下,會將方才眾人的談話告訴李密。
“世績不要多心。”秦瓊立即答話,“伯當不會的,我了解他的為人,他不會如此做的。”
“如此最好。”魏徵頷首,“今日便商議到此吧,時間長了,恐魏公生疑。”
“也好,那我們便先告辭了。”秦瓊應了一聲,拉了我便離開了。
心中有太多事放不下,夜半時分,我仍無法入睡,于是便到院中走走。
滿園梅花在飛雪中悄悄開放,一陣清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梅花花期既至,嚴冬又來了。
我靜靜地站在梅花樹下,伸手攀著枝條,想學古人驛寄梅花,可惜卻沒有青鳥為我殷勤傳送。
忽然回想起了那個冬夜,那似乎還殘留在心頭的浪漫情懷。
一樣的明月,那銀色的清輝落在我身上,也落在他的身上;這漫天的雪花,不僅灑向了我,也灑向了他。
慢慢融進詩化的意境里,我突然覺得一個人在月光下看雪賞梅,越看想得越多,越想越覺得夜深人靜,心酸無奈。
我不知道那個人此時是否也和我一樣,在看著這孤寂縹緲的夜空。雖然我望不到他,他也看不見我,但我們都能瞧見這彎新月。而這彎新月,從最初就在看著我們。
一縷悠揚的笛音悠悠響起,細語纏綿,似乎在訴說著那遙遠的傳說。
空靈的笛聲仿佛在訴說著我這幾年的尋尋覓覓、顛沛流離。我癡癡地聽著,眼中就要流出淚來。
抬眼望去,在那梅林深處,梅花嬌嫩,有個白衣男子橫笛吹奏,寬大的衣袍隨著飛雪微微飄揚,仿佛是一場隔世的夢。
“是世民么?”
“世民……”鬼使神差地,我神思恍惚地奔了過去,。
“明,明,你這是怎么了?”沉穩的男聲傳來,有力的雙手扶住了我的肩。
“啊?”我茫然抬頭,發現這人不是李世民,而是王伯當,趕忙閃身避開,“對不起,伯當大哥,我,我以為……”
“以為我是誰呢?”王伯當倒也沒有責備我的意思,“是你的意中人么?”
“我知道我認錯人了,”我頓時大窘,“伯當大哥就不要再笑我了……”
“好,好,不笑你就是了。來,坐下說話。”王伯當輕笑一聲,便回身坐在院中的石椅上,拍了拍身邊的空位,“夜已深了,你為何還不去休息?”
“我睡不著,便出來走走。”我在他身邊坐了下來,“伯當大哥又為何在此?”
“我也是毫無睡意,無奈只能吹笛排遣苦悶。”王伯當長嘆一聲。
我蹙眉問道:“伯當大哥可是為了今日之事煩惱?”今日眾人密謀投奔李世民之事,大都數人都贊同,只有王伯當的觀點與眾人背道而馳,受到兄弟們的排擠,想來他心里一定十分苦悶。
“呵……我只是想起年少的自己。”王伯當沒有回答我的話,抬頭悠悠說道,“十數載寒窗苦讀、勤練武藝,我躊躇滿志,一心要為天下蒼生貢獻自己的力量,給天下百姓安寧幸福的生活,開墾一片沒有戰爭,沒有痛苦,只有和平、公正的樂土。如今,我再想起這些少時的夢想,卻感到十分可笑,笑自己的癡,笑自己的傻,為何要為實現這個縹緲的理想而辛苦地執著著……”
“伯當大哥,不要這么消沉。你知道么,你一直是我心中敬重之人。”我清楚地感受到王伯當此時內心的痛苦,不由伸手搭在他的肩上,“最初我以為你只是一個箭法高超、文才出眾的風流俠者,后來我才慢慢知道,原來你最引以為傲的不是那百發百中的神箭,而是你的濟世之志、王佐之才。”
“還記得你我初見時,我望著你作的那幅畫所說的話么?”我側頭回想,“那曲折的葡萄藤讓我想到一條蛟龍,一條年輕的蛟龍。它看似紋絲不動,卻是醒著的,它矯捷、翩然,是一條伏臥在深潭的大蛟……”
“當然記得!只可惜,如今蛟龍被困淺灘,恐怕這一生再難有所作為了。”王伯當凄涼一笑,“我遇魏公,以為畢生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能夠制訂政策、治國安邦,不再是一個只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武夫了。我以國為重,卻漸漸與眾兄弟以義為重不相容,如今更是為了禮法,忠義兩難全……”
“伯當大哥,魏公這個人雖然剛愎自用、心胸狹窄,但平心而論,他對你卻知之甚深,認同你的胸中抱負、治世之才,所以才換來你的一生相隨。”我聽后心中一震,更深一步體會到了王伯當的無奈,文武雙全的他最終竟會報國無門,落得忠義兩空的結局,又怎會不叫人痛心,“應該說,李密是最了解你的人,他最知你心最懂你才。男人們不是總愛說‘士為知己者死’么?伯當大哥你埋沒半生,終逢知音,愿意全心回報他的知遇之恩,這是無可厚非的。”
“倘若他們都能像你這樣想便好了。”王伯當的眼眸忽地一亮,隨即又黯了下去,“這么多年的兄弟,竟無一人愿意站在我這邊!可悲,可嘆。”
(https://www.dzxsw.cc/book/27492/171653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