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因為膝蓋和手掌的傷,陳予特意放了我幾天假,本來這點小傷對我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可陳予卻堅持要我休息,看著酒吧里每個忙碌的身影,我真是無聊透頂。已經有一個多月沒見阿嬌了,上次餐廳關門時,阿嬌過來找我,說是家里的鋪子沒人照看,她要回家幫父母了,臨走時,還把她家里的地址寫給了我,要我有空就去看她。
阿嬌的家在大嶼山西面的大奧村,大奧是島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由于該處被三涌分為兩地,縱橫的水道和水上棚屋湊成了這里的獨有水鄉情懷,故有香港威尼斯之稱。由屯門到大奧需要乘坐一小時渡輪,當渡輪慢慢靠近碼頭時,那一排排的木壁鐵皮小房像大鳥籠般浮在海面,碼頭一家飯館,赫然以“威尼斯”作名。大奧村的村民多靠打漁或做點小生意維生。打回來的魚蝦曬成魚干,做成魚醬,留作出售。這樣的店鋪在大奧很多,大奧的就業機會很少,年輕人都到外面闖世界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他們坐在大榕樹下,或自家的客廳,伴著午后的陽光,閑閑的聊著家常,狗和貓,在街上自由的跑來跑去,為漁村平添一份野趣。
按照阿嬌寫給我的地址,在一片茂密的榕樹林里,我找到了阿嬌家里的店鋪。來大奧之前,我沒給阿嬌打電話,所以,當我出現在她面前時,她訝異的說不出話來。阿嬌家是一棟三層樓的小洋房,一樓是店鋪的營業廳,沿著屋角的木制樓梯直上二樓,寬敞的客廳里,氣派的中國傳統紅木家具,大廳正對門,幾條銀白色風水魚,在碧綠的玻璃水缸里優雅的游動。阿嬌說那魚叫鴻運當頭,因為她的爸爸五行屬水,所以家里的風水魚也要是淺色。三樓是阿嬌的房間,房間不大卻樣樣俱全,時尚漂亮的電腦,精致美觀的衣櫥和梳妝臺,粉色的紗簾下充滿異域風情的木床,很像小時候漫畫里白雪公主的房間。其實,阿嬌的家境應該很不錯,不明白當初她為什么要去屯門做小工。三樓一大半都是露天陽臺,陽臺上密密麻麻的晾著一串串魚干,魚干和衣服晾在一起,看上去特別有趣。
阿嬌家里除了爸爸媽媽,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奶奶。阿嬌說,小時候因為爸爸媽媽要出海打漁,她幾乎都是靠奶奶帶大的,在阿嬌心里,世上最親近的人應該就屬她奶奶了。記得我還在餐廳時,有天晚上,阿嬌無意中得知她奶奶生病了,吵著嚷著要回去看她奶奶,可當時已經晚上十二點過了,哪還有船?要不是我和子盼硬拉著她,估計當晚她便游泳回大奧了。阿嬌的爸爸媽媽是正宗的客家人,媽媽主內,每天勤勤懇懇操持家務,太陽剛出來,她便開始在樓上晾曬魚干,制作魚醬。爸爸主外,早晨往碼頭送完貨,便倚在一樓的晾椅上,泡上一壺上好的鐵觀音,一邊清點店鋪的賬單,一邊喝著早茶。客家人特別好客,我去的第一天晚上,他們做了好大一桌菜,還邀請了阿嬌小叔一家人,來歡迎我的到來。我當時特別感慨,大奧離繁華的香港不過咫尺,可這里的人卻如桃花源里描述的般真誠純樸。
今天是我來大奧的第三天,昨天阿嬌便用她的腳踏車帶我把整個大奧逛了個遍,今天一大早,阿嬌拎著個大包袱神神秘秘的便把我拉出了門,我問她去哪兒?她調皮的對我眨眨眼,說到時候就知道了。
“阿嬌還要走多久?”我一臉苦相的看向右邊的阿嬌,已經走了快一個鐘了,可是看樣子離她的目的地似乎還很遠。由于阿嬌腳踏車的后座上載著一個大包,我沒地方坐,所以只好和她一路甩火腿。
“就快到了,子雅你再忍忍!”
“可是,我們到底要去哪兒?”
阿嬌擦了擦額頭的汗,“我現在告訴你,你也不知道,不過我保證,你一定會喜歡那兒的。”
(https://www.dzxsw.cc/book/26601/15092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