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劫營
兀室信不過漢人,便以高慶裔為監軍至榆社,協助耿守忠斷楊長后路。
然而楊長不但能征慣戰,搞刺殺也是頂尖的存在,這讓高慶裔對遼州戰局悲觀,直接投降會害死家人,向兀室告密又怕遭到清算。
糾結了半日,高慶裔把選擇權丟給了耶律余睹,并于次日離開榆社赴平城。
楊長曾提出讓耶律余睹起事,無論耶律余睹是否同意反金,高慶裔認為自己把話帶到即可。
這心態就像照本宣科的老師,學生是否掌握知識點并不重要,只要自己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若耶律余睹同意,他駐扎的平城扼住回太原通道,相當于斷了遼州金軍的后路,幫助楊長方向布局殲滅,遼州金軍九成要玩完,自己算是給楊長交了差。
若耶律余睹不同意,而金軍最后取得了勝利,高慶裔也有及時報信之功,敗了則有已經勸說的借口。
當然,兀室的部署已為楊長所知,遼州地形不適合騎兵轉移戰斗,金軍能勝的希望比較渺茫。
至于望月灘的耿守忠,高慶裔由于泄露了金軍部署,走前不敢向他提及楊長已至,只說自己有要事要去趟平城,讓他留在榆社依計而行。
楊長夫婦帶著情報,連夜趕回西狼嶺營地,并在次日天沒亮就開拔,急行軍一天趕到榆社,暢通無阻來到城外。
由于路上的眼線全被拔除,直到威勝援軍完全占領榆社,耿守忠都不知楊長到了。
榆社之前不戰而降,城中官員都到太原參見兀室,而代替他們的知縣、縣尉等,都是耿守忠從義勝軍找的替身。
假知縣率領幾名假官,在榆社城南主動迎下楊長,寒暄中借口天色遲暮恐擾民,請威勝援軍駐扎城外。
既是將計就計,自然要裝裝樣子。
楊長不動聲色欣然應下,夜里假太守派人去望月灘報信,他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卻沒有掉以輕心。
他一面命令眾將加強戒備,一面在后半夜與趙福金前往偵察,直到確認耿守忠沒異動,再于次日清晨返回營地。
歸營不久,天色放亮。
假知縣便帶著十幾酒肉,來到楊長營地犒勞接風,并側面醒遼山岌岌可危,請求威勝援軍早日趕過去。
楊長聽完看向朱武,對方給了他肯定眼神。
言外之意,高慶裔似乎沒走漏風聲,耿守忠昨夜今晨的所為,應該還在依計行事。
至于要不要利用,最終得楊長拿主意。
“陳知縣急,本太尉也著急。”
楊長接過話腔,表情凝重回應曰:“不過我們來得倉促,將士們只有幾日口糧,而遼州道路又崎嶇難行,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要等一等后續的糧草,另外也要榆社支持一些,縣里官倉有多少余糧?”
“呃不太多.”
這陳知縣畢竟是假的,再加上耿守忠又搬走不少糧食,所以對具體數據掌握不明,只能模棱兩可進行回應。
后面看見楊長表情嚴肅,這廝又急忙補充說道:“雖然榆社存糧不多,但下官愿意全力支持,哪怕搬空官倉都行,只求太尉速速馳援遼山,州上官場應有充足的存糧.”
“知道了。”
楊長微微頷首,轉身對楊林、馬麟說道:“你們率兩營兵馬留下,與陳知縣交接搬拿糧食。”
“是!”
楊林、馬麟異口同聲。
假知縣哪敢有半分拒絕?這種情形在作戰預案范圍內,心說回頭等二將攜糧草上路,耿將軍就可以在半路的伏擊。
勞軍結束之后,楊林、馬麟即帶兵入城。
楊長則命各部收拾行囊,準備當天上午就開拔趕路,隨后又把朱武等人叫回大帳,把自己的作戰想法拿來合計。
“榆社守軍不足一千,楊林、馬麟攜兩千人入城,定能成功控制住榆社,咱們也就沒了后顧之憂,接下來就是打掉耿守忠部,我的想法是趁其不備劫營”
“劫營?太尉三思!”
盧俊義對這兩個字‘過敏’,聽到就忍不住站出來打斷,跟著又解釋道:“義勝軍戰斗力不強,與我方兵力差距并不大,我還是建議正面進攻為宜,夜里劫營有太多不確定,高慶裔叛金的可能性不太大,他萬一和耿守忠設下陷阱,到時不堪設想”
“呵呵。”楊長微笑回應曰:“哥哥放心,我有把握。”
“呃”
盧俊義還想勸說,卻被朱武的問話打斷:“太尉,你打算何時劫營?”
“今夜。”
“今夜?”
此話一出,朱武都怔在原地。
楊長自信點頭肯定,隨后指著輿圖正色說道:“諸君請看過來,我們要在黃昏前趕到這個位置,此處距望月灘應該有十五六里,急行軍一個時辰就可以接近。”
“嘶”
朱武看懂了楊長用意,便出言對曰:“太尉選的宿營地,乃是我們去遼山必經之路,耿守忠必然派人監視動向,太尉佯裝中計讓其麻痹大意,然后在夜里殺個回馬槍?”
“就是這個思路,耿守忠所在地方名望月灘,我還可以給個更文雅的說法,犀牛望月怎么樣?”
“太尉想法很好,但就如盧院外擔憂那樣,高慶裔聯合耿守忠使詐,故意把我們引入彀中.”
“我與公主在戰前,還會趕去敵營偵察確認,若不能做到萬無一失,是不會輕易進兵的。”
楊長表情篤定的樣子,盧俊義仿佛看到昔日自己,但軍師朱武都勸不下來,于是扭頭去尋魯智深。
在同行一眾將領中,就屬魯智深資歷最老、威望最高,在帳中也應有足夠發言權。
然而,當盧俊義轉身看過去時,那和尚竟像入定般盤腿坐地上。
側耳仔細一聽,竟有輕微鼾聲。
眾人正在討論作戰,這廝居然堂而皇之睡了?你是怎么睡得著的?
魯智深一聽晚上要劫營,便提前打盹開始養精蓄銳。
讓他提意見?
魯大師沒意見,也不會瞎擔心。
他跟著楊長每戰必勝,何必費腦子去思考戰略,直接跟著痛快廝殺不香嗎?
等到盧俊義再回頭,朱武已在幫著收拾輿圖,看來作戰計劃已確定。
好吧,也許是我多心了。
夜里我要親自看看,楊太尉是如何劫營的,盧某想知道差距在哪里?
任何戰術戰略,不同人用有不同結果,這就像玩游戲選英雄,同樣的英雄和技能,受制于操作者水平。
有人黑鐵,有人王者。
楊長敢去劫營,不是對高慶裔盲目信任,而是綜合這兩日情報分析,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由于輜重糧草走水路,楊長的隨軍物資并不多,不到一個時辰就收拾完,緊跟著就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遼山(左權)的方位在榆社正東,但兩城間是茫茫起伏的山脈,而那個時代沒有穿山越嶺的高速路,只能繞行五鄉水(現濁漳河)與其支流(現泉水河)的官道大路,再在支流上游走一段山路,最后進入遼陽水(現清漳西源)河谷官道。
而平城位于遼陽水上游,遼山則在遼陽水下游,楊長即便能解決眼前的耿守忠,后續進軍依舊有被斷后的風險,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當日黃昏前夕,大軍行至預定宿營地,即五鄉水支流‘Y’字右分叉五里處,耿守忠所在的望月灘,則在‘Y’字做分叉十里。
大軍到后,不立營帳。
燃起篝火,就地休息,埋鍋造飯,準備劫營。
楊長爬到高處觀望,果然遠遠看見有幾騎尾隨,不多時便消失在視野。
他隨后回營叫上趙福金,尾隨這幾個斥候到了望月灘,再次為劫營做最后確認。
丑末寅初,人最疲倦之時。
涼涼夜風吹過望月灘,已經熟睡的義勝軍將士,完全沒感受到風中的殺氣,鼾聲壓制了春夜的蟲鳴。
轟!
轟!
轟!
營寨東西北三面,依次響起霹靂之聲。
那是楊長、魯智深、仇瓊英,分別丟出開始進攻的信號彈。
原本漆黑的望月灘,突然之間恍如白晝。
呼喊聲,慘叫聲,廝殺聲.
蓋過了流水與蟲鳴,那喧囂仿佛要掀翻天空。
盧俊義與魯智深從寨南殺入,一路如砍瓜切菜一般輕松自如,直到后面到中軍與楊長匯合,他戰前的擔憂都沒有出現。
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一邊倒的狀態,攻方兵少卻掌握主動。
義勝軍官兵倉惶應對,不少人睡得太熟褲子都沒穿上,就狼狽倒在了血泊之中,而慌亂導致兵與將聯系不上,沒人約束的士兵便批量投降。
燈火輝映之下,盧俊義看到楊長泰然處置,終于明白自己輸在哪里?
從昨天行軍開始,耿守忠軍的一舉一動,都一直在楊長的掌控之中,所以才像打兒子般輕松。
這場一邊倒戰斗,從寅時持續到天明。
兩萬義勝軍死傷數千,約有萬人失去斗志投降,其余則趁亂如獸四竄。
夜晚受制于視野,不是每人都有楊長的夜視能力,所以戰斗場面相對混亂不可控,無法保證留住所有人。
慌亂逃出的義勝軍,當時也不知東西南北,有往五鄉河上游去的,也有往支流方向去的,更有逃往榆社方向。
此時的榆社大地,相當于一個天然的袋子,而口子就在支流官道處,但楊長已提前把袋口系上。
朱武昨夜沒有參與劫營,而是率領千人在當道扎營,就等著義勝軍潰兵撞上去。
天亮之后,楊長留在義勝軍大營,發揮【首領】特效安撫降卒,命令盧俊義、史進、歐鵬等人,率部肅清昨夜潰逃之敵。
楊長目前地盤擴大,現有兵力防守都很吃緊,而募兵訓練需要時間,便打算把降卒化為己用。
雖是這些義勝軍口碑不好,但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作戰基礎總比從零開始強,這就像解放戰爭招募國軍俘虜,也如淮北之枳到淮南化而為橘。
逃竄與追擊雙方,都是以步卒為主,跑多遠受體力限制,所以步卒最容易追上,剩余少量的騎兵難追,其中包括主將耿守忠。
楊長原計劃用兩天時間,清理榆社的義勝軍殘部,如果余降卒能為己所用,才考慮要不要繼續進攻。
根據高慶裔的交待,除了榆社兩萬義勝軍,平城耶律余睹有一萬遼兵,和順賀權有一萬漢兵,遼山突合速有兩萬金兵,以及李澤的一萬遼州廂軍。
而威勝只來了萬余將士,其中半數是去年新募的民兵,想靠他們防止義勝軍降卒,并同時殲滅遼州之敵,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事。
令人意外的是,楊長對金作戰多次勝利,特別是他斬殺婁室之后,其威名從此響徹金軍,義勝軍雖然叛國,卻依舊對大宋強者敬畏。
他們作為漢人降軍,在金軍中作為下等軍,地位和待遇遠不及遼人,普通士兵降后除了保命,根本沒得到實際好處。
現在楊長親自招降,又受到其【首領】屬性影響,他們對金人本就不高的忠誠度,頃刻之間就降為負數。
當天下午,楊林帶著耿守忠首級,趕到望月灘向楊長報捷,使得義勝軍降卒徹底歸心。
楊長戰后休整一日,褒獎并留下楊林守榆社,之后便帶主力繼續前進。
二月二十二,大軍翻山來到遼陽水官道。
關于北上先取平城,做成關門打狗之勢,還是南下先敗突合速,楊長最終選擇了后者,但沒對耶律余睹放下戒心。
朱武、史進領了五千人,奉命在丁字路口當道扎營,防止耶律余睹斷其歸路,并讓趙福金、仇瓊英兩人,北上平城全程監視。
沒了后顧之憂,楊長才率部南下。
二月二十三,威勝大軍行至石匣,距離遼山還剩二十里。
楊長發現左側有狹長山谷,谷內草木茂盛適合隱藏伏擊,遂讓魯智深、歐鵬引重兵入谷,自己僅帶著五千兵前行。
由于他的視野壓制,將途中的斥候盡數消滅,導致突合速來不及準備。
次日中午,援兵臨遼山,并無金軍攻城。
楊長看后嘴角上揚,他提前卸了身上金甲,喬裝改扮藏在隊伍中,并讓生面孔馬麟叫門,心說看你們怎么編。
馬麟手拿雙刀至城下,望著城樓厲聲大喝:“威勝援軍已至,還不打開城門?”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6565983/3636581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