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退守洛陽
易軒一路火花帶閃電,只要是沖上了虎牢關的聯合軍士兵,基本就一個下場,被易軒強行踹下去,就在曹操等人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時,武將們徹底坐不住了,這他媽丟臉了,樂進得到命令后,直接朝著城樓沖了過去,曹操也很想看看樂進的本事,示意放手去干吧。
大約半柱香后,在眾人目送下,樂進直接飛出了城樓,等到樂進灰頭土臉的跑回大陣后,眾人急忙問道:“虎牢關上是什么情況?”
“是不是呂布來了?”
樂進急忙搖搖頭,說道:“是一個黑甲將軍,強的不可思議,他戰斗經驗十分豐富,根本不與我纏斗,反正就是直接靠著技巧把我推出來。”
曹操大喊頭疼,劉備自然知道是易軒了,他也是眉頭緊皺,如果易軒要鐵著心的阻攔眾人,那基本就是另外一個版本的呂布,與呂布唯一不同的是,易軒可不是什么莽夫,這就真麻煩了。
攻城持續了兩個時辰,不得已只能先退兵,董卓軍慶幸能夠支撐那么久,而聯合軍則有些喪氣,這樣一來可以這么說,今天又要被耽擱。
大營中,無論是曹操,孫堅還是劉備,全部鐵青著臉,這是最糟糕的局面,他們所面對的是沒有呂布坐鎮的虎牢關,但是卻難進分毫,今天包括李典和樂進在內,被易軒從城樓踹下來的還有韓當和孫策。
年輕氣盛的小霸王,直接被易軒教做人,現在正在閉關反思。
曹操才是最郁悶的那個,袁術擺明了要出手,可是卻又轉轉悠悠的將云梯這些攻城器具運到了汜水關門口,然后不停的示威游說華雄快些投降,結果華雄出門連續斬了幾員大將后,全部老實了,硬是繼續耗著,華雄也表示隨便了,反正敵不動我不動。
關羽卻是說道:“我雖沒有直面易軒,但是敵方武將張遼,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大將,我想他的武藝不在關某之下,虎牢關上可不止一個易軒那么簡單,吾觀張遼此人,忠義武勇,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仁義之人!
這里稍微科普一下張遼: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曹魏時有名的“五子良將”之一,原本在呂布麾下效勞,后來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斬后,愛惜張遼的武將之才,便把他招入麾下,曹操曾經評價張遼為“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可謂是一個允文允武的大將。
按照張遼原本的人生軌跡,他會在董卓死后追隨呂布,然后再追隨曹操,往后數十年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今,由于易軒等人的降臨,使得虎牢關注定了很難被主動攻破,因此張遼的命運將會生偏轉,他在董卓軍中的聲望將會直追呂布。
聽到關羽對張遼如此看重,眾人也是暗道麻煩,一個易軒就夠了,怎么還有一個張遼?看樣子董卓能夠霸占京師不是沒道理啊,手下能征善戰的武將挺多。
而虎牢關今日一役,張遼可謂聲望大漲,別忘了他本身就是駐守虎牢關的犧牲品,而且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虎牢關失守,這個鍋他注定是要背了,所以眼下雖然一戰得勝,他卻并沒有功成名就的自豪與歡喜,因為董卓已經明擺著放棄了這里,也就是說他做的每一絲努力,其實在董卓眼里都可有可無,現在的董卓肯定已經在去往長安的路上。
一方面,張遼非常感激董卓能夠危急時刻,將鎮守虎牢關這等要事交付與他。出于為將的本分,張遼都會盡力為董卓效力,無論如何“背主之徒”都是要遭人唾棄鄙視的,而他張文遠最注重的就是忠義,這一點和關羽不謀而合,不然張遠和關羽也成不了好朋友。
可在另一方面,董卓在他的心目中絕非明主,張遼心里一直很是不悅,尤其是董卓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視生命與無物的屠夫劊子手。
特別是在最近這幾天,不知為何在虎牢關內外,張遼聽說董卓甚至放棄了要另立天子的打算,而是決定去往長安,籌備登基稱帝之事。
“張將軍,何事苦惱?”
“易將軍,虎牢關一兩日或可堅守,但是之后肯定也是撐不住的。”
易軒看著落日夕陽,笑道:“撐不住的話,投降如何?”
“那可不行,倘若此刻開城投降,那便是背主了,此等不義之事,我不屑為之。”
張遼倒是說的義正言辭,易軒不想與他說些什么有的沒的,只是淡淡的說了句:“如果是效忠于董太師,那自然是該死守倒地!
張遼一皺,看向易軒離開的背影,心里有些蒙,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效忠的不是董卓,而是漢室,那就別裝逼了。
就這樣堅守兩天之后,內心糾結的張遼卻收到了一條非常糟糕的消息,華雄退出了汜水關,全面放棄了這條戰線,聽說這是董卓給他的命令,而遺憾的是張遼卻沒有接到這種撤退命令。
有趣的是,華雄和接到的命令是去和牛鋪會合,共同堅守長安城的咽喉函谷關,之后還不止李傕郭汜鎮守潼關,不過虎牢關這里形勢危急,卻沒有收到一點點信息。
易軒暗嘆董卓絕對是再給自己出難題,反正董卓后路全算好了,劫奪民眾財產這件事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徹底將董卓的野心點燃,加上李儒不停的在一旁添油加醋,那么天子回到洛陽只是時間問題,而董卓將會提前進入戰國時代的準備。
而在此時,矛盾中的張遼終于做出一個決定:先替董卓阻攔諸侯聯軍,以報答知遇之恩。
但是如果董卓篡漢自立,或者敢自立為帝,張遼便解甲歸田,另投明主!
賈詡在和易軒進行簡單交流后,認為袁術肯定是直奔洛陽,至于虎牢關?別傻了,他們巴不得虎牢關耗的越久越好,而且曹操等人此時會異常尷尬,今日過后,后面絕對是1oo%往死里打。
虎牢關守軍已經知道糧草無以為繼,都萌生了撤退的想法,張遼在不得已之下決定立刻撤退,但是易軒卻是說道:“將軍,現在撤退回去了也會被問責,弄不好董太師還會問責你為何不退守保住洛陽。”
張遼一時間有些左右為難,他和高順難道被放棄了?
“守也不是,撤也不是,眼下該如何是好?”
張遼遇到這一生最大的難題,看樣子和董卓分道揚鑣近在眼前了。
易軒卻是大聲說道:“張遼將軍,在下有個建議,直接退守洛陽,你看怎么樣?”
“這樣真的好嗎?”
“當然可以,我在之前就已經跟洛陽守將說過了,太師決定讓虎牢關或者汜水關其中一個守將直接轉進洛陽,將洛陽作為一個大據點,而且也通過李文憂與太師仔細說過一二,所謂步步為營,現在洛陽不算是鐵桶一塊,但確實一個大本陣。”
張遼一聽,頓時大喜,如果是這樣的話,洛陽和后面的函谷關以及潼關就可以連接在一起,就不必擔心其他的了。
就在張遼等人趕在袁術等人之前,拼盡全力先趕到洛陽后,引入眼簾的卻是殘壁斷垣,一地雞毛,沒有離開的百姓們一臉悲涼的在收拾著殘局,但是人口明顯減少了很多,如果不是李儒的建議,董卓恐怕真要一把火燒了洛陽。
而袁紹和袁術攻到洛陽后,緊接著曹操等人也趕到了洛陽城外,聯合軍終于會合了,雖然有點尷尬,不過還是挺好,至少還是成功的把汜水關和虎牢關給破開了,起碼聯合軍的面子保住了。
而與此同時,長安城,巍峨的未央宮大殿之中,董卓以及他的心腹文臣武將正在為了眼前的危機而絞盡腦汁。
那些原本忠于漢室的官員比如王允等人,都沒有在現場,開玩笑,在場就尷尬了。
雖然董卓已經野心大開,但名義來說他還是漢臣,董卓自然沒有坐上那大殿之中的龍椅上,長安雖然之前經歷了毀壞,但畢竟是前漢都,后來朝廷花費了不少人力物力進行修繕,同時也不準閑雜人等進入,因此整個宮殿雖然慌亂了些,但還不至于不能同。
不過眼下董卓已經公然將未央宮大殿當作他西涼軍之議事所在,其行事之囂張,已經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
李儒心里很清楚現在易軒等人絕對棄了虎牢關,只不過消息還沒到而已,但眼下長安內部想要安穩一下,他對董卓道:“董公,那些仍舊忠于漢室的老臣,實乃主公取漢代之的最大阻礙,主公當早做決議,別留下這群蝕骨之蛆!
這件事是董卓最惱火又最無奈的事情,他非常后悔,當初就該聽易軒的話,直接帶著自己的老底占據長安就行了,何必把這群老家伙也帶來,自己要稱帝,重新設立三公九卿不就行了么,非得王允這些人?
而且這群人簡直就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董卓早看著群酸腐大臣不爽很久了,想殺掉一了白了,可是偏偏這群大臣又有著極大的名望,身后更牽扯了盤根錯雜的士族高門大閥。
如果殺了他們,勢必激怒那些士族門閥,激得他們同仇敵愾,聯盟來對付他董卓,要知道這個時代還沒到后面宋朝時那個大家世族被取締的時代。
漢朝時,豪強家族的能量,遠遠乎后來人的想象,為何孫策進入江東后必須開殺戒,就是因為江東士族肯定不買他的賬,最終導致了殺身之禍,同時也埋下了孫策遇刺這事的隱患。
為何赤壁之戰時,明顯有一大堆江東本地士族們要求孫權直接投降曹操,要按唐宋元明清各自開朝前的那種格局,主動要求一地之主投降,其心可誅,其言可殺。
可是孫權依舊是不停說“容我三思”,他不得不思,江東世族們要是不站他這邊,孫權是很容易被收拾的,這也導致了后來孫權干脆直接用江東本地人,而不用外來人的原因,因為沒法不討好士族。
孫權到了晚年疑心疑鬼也是這個原因,他覺得周圍的人都是抱團在算計他,這個東吳根本不是他孫權的,而是江東士族們的,好像孫權隨時都可能被取締一般。
換做董卓也一樣,過往董卓一階莽夫,在西涼整天和羌族人打交道,做起事自然是雷厲風行,一朝權勢在手,所以根本不顧及任何方面,敗壞綱,惑亂天下也是一種理所應當的樣子。
可是呢?聯合軍直接討伐他,而且無論董卓用任何方式分裂聯合軍都沒用,這下子生性暴戾的董卓總算明白,他本討伐的根本原因不是什么敗壞朝綱,更不是什么費立天子,歸根到底就是他動了天下士族的利益。
還有一件事,傳國玉璽不見了。
他腦袋一熱準備當皇帝的時候,一沒玉璽,二沒大姓士族門閥的支持,他就算當了皇帝也是一個無權天子,名不正言不順還好說,可憐展勢力的余地都沒有,一想到此,他才恍然大悟,易軒之所以讓他退回去,主動讓出利益,就是想讓他今后能夠用實際行動跟士族大家們利益一致,這樣才有可能展自己。
當今有學識的人十之**都是出自大姓門閥,董卓想要大肆培養讀書人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可以參考一下日本的戰國時代,當時早就在中國盛行了將近一千八百年的《孫子兵法》等兵書,經由遣唐使帶回日本后,就作為各大名的傳家之寶,不能外泄,換句話說,書乃是國之重器,尋常人是讀不到的。
要不為什么中國開科舉乃是封建社會質變的一頁,因為天下人皆可讀書,那些在春秋戰國時被奉為經典絕不外傳的書籍,就算不能人手一份,但是也絕不可能成為什么傳家之寶之類的秘密。
董卓這里就想到了一件事:“哼,等咱家能夠取代漢室后,定要讓你們這樣士族付出代價,對了,咱家一定要大肆傳書教書,讓天下人都能讀書,讓你們這群子子孫孫都能把持朝堂的蛆蟲的后代,永遠都做不了官!
這一番話預倒是把李儒驚到了,董卓依舊是火氣上頭,“最好是以后能夠通過全國考核試驗的方式,廣泛選拔可用之才,我就不信了,我董卓還找不到自己張良蕭何!”
要是易軒在場,他一定會感嘆:瘋子未必不是天才,而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恰巧就是這一類人。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6488734/330111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