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余情未了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余情未了
他奶奶的!
明澤不由地在心里咒罵了一聲。
這些侍衛辦事真是越來不得力了。
一想到計劃失敗,明澤首先把責任歸結在侍衛身上,他認為是侍衛沒辦好差事,一定是他們沒有將信送到皇帝手中。
明澤之所以會這么想,他的邏輯是這樣的。
他身為西域太子,擁有很大的權力,喜歡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感覺。
其中,他要身邊人對要絕對地忠誠,不能有所隱瞞。
但凡有人對明澤隱瞞了一星半點,明澤會覺得這些人對他有二心,會對這些人做出相應的懲罰。
他身為太子尚且如此,更別說身為泱泱大國之君的大魏皇帝。
更何況蕭權還是個能力極其強之人,還得皇帝如此信任。
一旦被大魏皇帝發現蕭權對他有所隱瞞,皇帝對蕭權的信任度一定會陡然下降,甚至開始懷疑蕭權懷有二心。
哪怕蕭權沒有,皇帝也難免會這么想。
畢竟自古帝王多疑,皇帝也怕身邊之人惦記他的江山,更別說是蕭權這般智謀雙全之人。
皇帝一旦對蕭權有了猜忌之心,兩人的關系便會破裂。
這可不是小事。
而明澤的人遲遲沒有消息傳回來,說明皇帝和蕭權之間的關系沒有任何的異樣。結果如此,不是侍衛辦事不力,是什么?
一群飯桶!
辦啥事,啥事不行!
氣得明澤滿臉通紅。
真的是,讓他們去抓公主,沒抓回來,還害得圣人的柳樹全被毀了,害得圣人給明澤甩了臉色。
如今讓他們去是送封信,如此簡單之事,也辦不成。
要不是他落魄成如今這副模樣沒人可用,他一定要把這些沒用的人統統殺了!
就在明澤怒不可揭之時,一只信鴿停在他肩膀上,“咯咯”叫了兩聲。
明澤憑著感覺摸索著從信鴿腿上拿下一封信,然后將信鴿趕走。
他耳聽四方,確認周邊沒有人后,他著急著打開信,然后用指腹慢慢地摩挲著信上面的字。
這是一封有點特別的信,不是用筆寫的,而是用棍子在紙上重重可刻畫出來的。
如此一來,可以在紙上落下一個個深深的印,明澤可以通過這些印來辨認信上的內容。
他眼睛看不見,但是他又不想旁人知道他的計劃,他想要讓自己看得懂信上內容,于是便想了這么一個辦法。
大約過了一盞茶時間,明澤才把信上的字辨認齊全。
其實,信不長,說的是,信已經送到皇帝手里,但是不知道為何,就是沒有下文,末了,向明澤請示下一步計劃。
原以為有好消息傳來的明澤,在認完字之后,大失所望。
甚至比沒有消息更氣憤。
這么說,皇帝是明知蕭權對他有所隱瞞,仍舊選擇相信蕭權?
皇帝就真的這么信任蕭權?
還是蕭權給皇帝灌了什么迷魂湯,讓皇帝如此信任他?
離間計都用不成,明澤感覺有點力不從心。
他真的有些迷茫了,他不知道要用什么辦法才能讓蕭權倒霉。
這時候,他真的想放棄了。
但是,一想起他如今這副樣子,都是拜蕭權所賜,如此深仇大恨,他一口惡氣上來,面目猙獰地說服自己:“千萬不能放棄,是蕭權害慘了他,他不能就這么放過蕭權!”
想罷,明澤轉身進了帳篷,摸索著拿起筆,給侍衛寫了回信,實施下一步計劃。
眼下,明澤能用來對付蕭權的辦法,唯有對付大同公主。既然蕭權有意要隱瞞大同公主還活著之事,明澤就跟蕭權對著干,他要讓所有大魏人都知道,大同公主還活著。
他要讓大同公主暴露在眾人的視線之中,讓蕭權有了這后顧之憂。
他要讓那些和他一樣,想要對付蕭權之人,知道有空子可鉆。
他的人抓不到大同公主,他就不信,那么多人,沒有一個人能抓得到她。
這一次,明澤讓侍衛去大魏京都,散播大同公主還活著之事。
這一次,明澤也不管效果如何,他純粹只是想跟蕭權對著干。
更何況,大同公主之事,蕭權隱瞞的可不是皇帝這么簡單,他隱瞞的是大魏所有百姓。
據明澤所知,當初蕭府被屠,蕭權趁勢制造了大同公主已死的假象,欺瞞了所有人。堂堂帝師、青園之主,竟然當眾撒了這么一個彌天大謊,蕭權在大魏百姓心中的形象恐怕也會塌。
到時候,自然會有人趁勢推波助瀾一番,讓蕭權成為輿論的焦點。
哈哈哈!
明澤想了第一步,就想到了蕭權因公主之事和輿論,焦頭爛額的模樣。
蕭權倒霉,明澤就快哉!
然而,明澤萬萬沒有想到,他這回的計劃又得泡湯了。
確切地說,是沒這么容易引起大魏百姓的注意。
明澤的侍衛剛開始散播消息沒多久,這陣風都還沒有吹起來,就被令一陣風蓋了過去。
這陣風,也是跟蕭權有關,說有人親眼看見蕭權自由出入妹喜娘娘的宮殿。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又炸了京都一片沸沸揚揚。
知情人知道,妹喜娘娘乃出自蕭府,是白起的親妹,與蕭權也情同兄妹,當兄長的,進宮去探望一下妹妹,并無不妥。
但是也有不少人說,蕭權畢竟與妹喜無血緣關系,不是親兄妹,以前又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處,情愫暗生,也很正常。
加上大同公主死了已有一年多,蕭權一個血氣方剛的七尺男兒,寡居已久,想女人再是正常不過。
所以,不少人懷著齷蹉之心思,覺得蕭權與妹喜一定是余情未了,舊情復燃,蕭權于是靜悄悄地進宮與妹喜私會。
這事傳得越來越像這么回事。
即便是剛開始相信蕭權是個坦蕩之人的百姓,也不由有點動搖了。畢竟蕭權也是真的寡居一年多,而妹喜之美貌,大家都是知道的,英雄愛美女,百姓能理解。
但是,這畢竟事關皇家體面,百姓也只敢私下議論,并不敢抬到明面上來。
生怕被人滅口,招來殺身之禍。
盡管這樣,這些風聲還是傳到了蕭權的耳朵里。
(https://www.dzxsw.cc/book/26485444/258032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