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打聽情況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打聽情況
從何而來問的是蕭權的家在哪里,蕭權道:“京都人士。”
京都來的?
名字叫蕭權?
村民想了想,腦袋忽然靈光一閃,兩眼放光:“您就是帝師蕭大人?”
蕭權神色淡淡地點了點頭,他從沒想到自己這么出名。
在這個沒有網絡的古代,如此偏僻之地竟然也知道蕭權是帝師。
說實話,蕭權還真的覺得有點意外。
村民終于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趕緊往回走,仿佛變了個人似的,突然變得十分熱情:“蕭大人遠道而來,走,去我家里坐坐。”
蕭權可是大魏名人啊,可不能怠慢了。
即便村民家里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之物招呼蕭權,可讓蕭權到家里坐坐總是要的。
粗茶淡飯也是心意。
蕭權道:“那就麻煩大哥了。”
哎喲,要堂堂帝師叫他區區一介草民一聲大哥,使不得使不得。
村民趕緊道:“蕭大人,草民叫徐亞,您還是叫我名字吧。”
這一聲大哥,徐亞著實是不敢當。
縱然他沒有讀過書,可他也知道,師者,如父也。
而蕭權乃帝師,身份無比尊貴,皇帝都得尊重之人,這一聲大哥,叫得徐亞誠惶誠恐啊!蕭權淡淡道:“大哥言重了。”
照徐亞這邏輯,那蕭權還喊昆侖奴南和和滿中鶴為叔呢,他們還應了,那南和和滿中鶴豈不是占了皇帝便宜,豈不是要一頭撞死在墻上?
當然,蕭權也沒少利用“師者,如父也。”這句話,但他一般都是用來懟那些愛為蕭權挑刺的老古董。
一般人,蕭權從不拿身份去壓人。
這樣的話,蕭權就當真是沒大沒小了。
從小,蕭權被父母和老師教導,要有禮貌,對長輩要有禮貌。
村民年齡明顯比蕭權大,蕭權理應喊他一聲大哥,這是對人的尊重。
蕭權是這樣想,可村民不是這樣想,他堅持道:“蕭大人這真是折煞草民了。”
言外之意是,您還是叫我名字吧。不然的話,徐亞要坐立不安啊。
蕭權心里就不由納悶了,這窮鄉僻野的,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按道理說,這里的村民應該沒那么講究才是。
可徐亞卻非堅持要蕭權喊他名字。
真是講究。
見他如此堅持,蕭權便遂了他的意思,喊他徐亞。
徐亞在前面走著,蕭權道:“徐亞,你剛才是想干什么去?”
說他去干活,他手里沒拿工具。
說他去串門,他走的是蕭權來的方向,蕭權知道往那個方向一直走,以尋常百姓的行程,起碼得走上一天一夜,才有村子。
這樣的話,徐亞起碼得帶干糧和水吧。
可他是兩手空空出來的。徐亞習慣性地撓了撓后腦勺,道:“想著去收網來著。”
前面不是有個分叉路口嗎?
往那個路口走,大概上千米,那里有一條河。
那條河,蕭權來時確實看見了。
徐亞說,以往他都這樣,傍晚去河里撒網,然后第二天一早去收網。
那他帶蕭權回家,豈不是耽誤他收網了?
徐亞靦腆一笑道:“無妨,遲些時候收也可以的。”
大名鼎鼎的蕭大人來了,徐亞怎能還顧著去收網而冷落人?
能招呼蕭權,是徐亞天大之榮幸。
換句話說,網可以天天收,卻不能天天招呼蕭權。所以,無論蕭權說什么,徐亞還是覺得招呼蕭權比收網重要。
說著說著,三人便抵達了目的地。
徐亞的家在山腳,僅此一戶。
蕭權抬眼看向別處,果然如徐亞說的那般,房子很是零散,都是這邊一座,那邊一座,中間又一座。
總之就是沒有連在一起的,還隔得很遠。
是扯很大嗓子喊,人家還不一定能聽得到的那種。
乍一眼看去,蕭權粗略地算了一下,房子是不少。
最保守了說,起碼有十戶。
就在這時,徐亞已經把門打開:“蕭大人,玄魚公子請進。”
兩人邊走邊往里看,屋里簡陋是簡陋,但勝在整潔。
看樣子,徐亞是一個人住。
徐亞趕緊搬來凳子,招呼蕭權和玄魚坐下。
盛情難卻,蕭權和玄魚只能坐下來。
徐亞道:“二位稍等。”
說罷,徐亞轉身便出了屋子。
蕭權和玄魚自然也是坐不住呀,兩人站起來,也跟著出了門。
他們是來找人的,首先得了解清楚這里的情況。
正在燒水的徐亞,見兩人出來了,趕緊往灶里添了柴,然后走過來:“這地方偏僻,屋子也簡陋,讓二位見笑,委屈二位了。”
蕭權道:“說的哪里話,蕭某本也是寒門出身,當初住的還是草屋。”
徐亞這好歹還是磚砌的。言外之意是,這些場面話就不必說了。
經蕭權這么一說,徐亞倒是想起來了。
半年前,他離開過這里到鎮上去采購一些生活用品,因為路途遙遠,走得累,他在鎮上一些好心人家里借宿了一晚才回來。
他當時借宿的那戶人家,主人跟他聊天,談天說地,說著說著扯到蕭權身上去。
就是在那里,徐亞聽說的蕭權之名,以及蕭權的光榮事跡。
徐亞印象最深的是,蕭權年紀輕輕便當了帝師,青園之主。
但當時的傳言,對蕭權的評價不好。
說的是,蕭權是有本事也很有才,可他就仗著自己有本事,目中無人,無比地孤傲,就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可徐亞如今一見蕭權,他覺得蕭權的為人,與傳言截然相反。蕭權的為人分明就很好好嗎!
真的是,也不知是誰故意這般抹黑蕭權!
停頓了一下,蕭權道:“徐亞,這里的村民你都認識嗎?”
徐亞道:“認識,不過交集不深。”
大家都相隔得遠,又忙于生計,蕭權理解,蕭權又問道:“那這里還有多少戶人家?”
徐亞事無巨細地給蕭權說了情況。
原來,還住在這里的,除了徐亞,也就只有五戶。
每一戶有多少個人,徐亞都一一跟蕭權說了。
“那最近有沒有外出采購的?”蕭權道。
徐亞不假思索:“沒有,都在村子里。”
這個村里的人本來就不多,且距離集市又遠。若是有人外出的話,相互之間都會通個氣,問問別人有沒有什么東西,需要幫忙帶回來的。
就如徐亞半年前出去,他就幫大家帶了很多東西,其中鹽就夠他們用一年。
(https://www.dzxsw.cc/book/26485444/258029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