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宋潑皮 > 第145章 0142【何時起事?】

第145章 0142【何時起事?】


第145章  0142【何時起事?】

        聶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而后問道:“縣長,我等何時起事?”

        先前,韓楨的野心并未表露,一切都只是他自己的猜測。

        此刻,他親口說出后,聶東心中最后一絲疑慮也隨之消散。

        他與劉锜不同,本就是逃兵了,爛泥一樣的人物,還有什么能失去的?

        逃兵比之山中的逃戶還要慘,兩者雖都是黑戶,但逃兵臉上有刺字,不管逃到哪里,旁人一眼便知曉。

        進不了城,做不得工,只能在山里開荒種田,或者當匪寇。

        不如博一次。

        博贏了,封妻蔭子,拜將入相。

        哪怕博輸了,也不枉來人間走一遭。

        念及此處,他繼續說道:“如今廂、禁二軍糜爛,不堪一戰,我青州軍戰力強橫,如今又有神器在手。如若起兵,末將敢以人頭作保,不需三個月,便能席卷京東八州三十七縣。屆時,稱王山東,再徐徐圖之。”

        聶東越說越激動,黝黑的臉龐都有些泛紅了。

        韓楨搖頭失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勸道:“成大事者,當戒驕戒躁。”

        “縣長恕罪,是末將孟浪了。”

        感受著肩頭沉重的力道,聶東心中一凜,趕忙抱拳道。

        收回手,韓楨正色道:“你說的沒錯,憑我青州軍如今的戰力,憑借火器之利,想取山東并不難。趙霆、劉宓已被麻痹,配合郡城中的探子,頃刻間便能攻下益都。隨后整合鎮海、武衛二軍,挑選精壯充入軍中,再取臨朐,得四地馬監戰馬。”

        “屆時,我青州軍步卒數萬余,騎兵五千眾,濰、密、萊、登四州,皆是我等囊中之物。”

        聶東聽得心潮澎湃,隨即卻又面色疑惑道:“那……為何還要等?”

        韓楨不答反問:“你且告訴我,打下這五州三十一縣后,誰來幫我管?是你,還是軍中那些字都認不全的糙漢?各地州縣之中的門閥大戶該如何處置?”

        “這……”

        聶東頓時啞口無言。

        直到這時,他才恍然明白,原來造反竟還有這般多門道和思量。

        以此為視角,再去看張萬仙、高托山之流,聶東只覺得這是一群蠢貨。

        韓楨繼續說道:“拋開這些不談,河北可是有十余萬西軍。如今張迪已被剿滅,殘部逃竄至京東西路,高托山獨木難支,想來也撐不了多久。一旦騰出手來,西軍必定南下山東,一旦被兩面夾擊,我等的處境將會急轉直下,隨時有覆滅之危。”

        “縣長有何高見?”

        聶東神色恭敬的問道。

        “等!”

        韓楨目光堅毅道:“等火器囤積,等軍械備齊,等士兵操練,等糧草滿倉。我要做那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西軍南下之日,便是我等起事之時,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只要正面擊潰西軍,京東八州三十七縣必將膽顫。屆時攜大勝之威,兵鋒所指,誰人敢當?”

        西軍是大宋朝臣最后的底牌與依仗,只有堂堂正正擊潰西軍,才能讓宋徽宗與一眾朝臣認清現實,低下頭顱。

        方臘可惜就可惜在,輸在了最后一步。

        不說能擊潰西軍,但凡他能稍微擋住西軍的步伐,不至于潰敗的那么快,只需拖上個兩三年,只怕那時急的就是宋徽宗了。

        韓楨吸取了方臘的教訓,制定了由難至易的戰略方針。

        貿然起兵,那些州縣絕對會嚴防死守,憑借城高池厚,需耗費極大的力氣,才能一一拿下。

        關鍵拿下之后,轉過頭還是要跟西軍正面碰上一碰。

        與其這樣,倒不如繼續蟄伏,以全盛姿態先擊潰西軍,啃下最硬的一塊骨頭。

        到時,攜大破西軍之威,再取山東諸州,便會輕松無數倍。

        聞言,聶東不由雙眼一亮,敬佩道:“縣長高見!”

        韓楨叮囑道:“這段時日好好操練士兵,能不能成,就看這一戰了!”

        “縣長放心,末將必當全力以赴!”

        聶東單手握拳,重重砸在心口之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說罷,他問道:“縣長,如今劉锜已去,騎兵營營長一職該如何?”

        隨著這段時日駱沙不斷輸送戰馬,如今騎兵營人數已達五百人。

        這五百人俱都是從三千余步卒中挑選的精銳。

        并不是說,有多少戰馬就有多少騎兵。

        重甲騎兵負重很高,一個騎兵單是體重便有一百五十斤,重甲五十余斤,外加兵器、弓弩等負重,便已經有二百余斤了。

        除此之外,戰馬身上還披有鐵甲,如此一來,一匹戰馬的負重高達三百斤。

        哪怕是以耐力著稱的京東馬,也無法維持如此高的負重長時間作戰。

        因此,韓楨采用了一騎四馬的策略。

        既,兩匹戰馬,一匹馱馬,外加一匹走馬。

        馱馬和走馬用于行軍時的負重以及乘騎,兩匹戰馬輪流用于作戰,如此一來,便能保證騎兵在戰場中的持久性。

        一人四馬并不算夸張,靜塞鐵騎巔峰之時,可是一人五馬,且這五匹馬俱都是品相上乘的戰馬。

        騎兵,就是用錢硬生生堆出來的。

        沒錢?

        那就只能老老實實搞步兵。

        畢竟一名步卒所需的軍械才要幾個錢?

        哪怕是步人甲,制造成本也不過在五十貫左右,外加其他兵器,最多七十貫封頂了。

        可騎兵就不同了,拋開其他不談,僅僅是四匹馬都高達三百余貫了。

        并且,飼養這些戰馬,也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韓楨吩咐道:“營長之職伱先暫代,這廝用不了多久就會回來。”

        “得令!”

        聶東抱拳道。

        韓楨想了想,下令道:“益都郡來信,說今日又會有三百匹戰馬運到,外加一百副步人甲,明日再擴軍一千!”

        先前組建騎兵營,已經從步兵營抽調了五百精銳,還沒來得及補充。

        眼下又有三百匹戰馬送到,是時候再擴軍一波了。

        聽到步人甲,聶東面色一喜:“這駱沙當真是有些手段,若是再搞一批神臂弩就更好了。”

        “慢慢來,會有的!”

        韓楨微微一笑,帶上那副試驗用的重甲,朝著軍營走去。

        現在重甲緊缺,可不能浪費。

        這重甲只是被鐵蒺藜扎穿了幾處,送到官營作坊里,稍微修繕一番,更換些甲葉還能繼續用。

        拎著重甲,韓楨騎上戰馬一路回到縣城中。

        臨淄縣如今很是繁鬧,商隊進進出出,街道上摩肩擦踵。

        頗有些回光返照之意,重現春秋戰國時期,齊國都城的盛況。

        這便是支柱產業,帶來的紅利之一。

        流動人口多了,商業自然繁盛。

        一支商隊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這些商隊將貨物運到臨淄縣,不可能立即離去,總得休整個一兩天。

        這一兩天,總得住店吃飯罷?

        牛馬牲畜需得草料喂養罷?

        總得在瓦市子耍些樂子罷?

        這些都能帶動當地經濟。

        ……

        韓楨沒有先去官營作坊,而是徑直回到縣衙簿廳。

        薄廳的書吏與稅吏,如今已高達兩百余人,辦公場所不夠用,以至于又擴建了幾間房子。

        老實說,臨淄縣作為一個中縣,人口不過三五萬,根本就用不到這么多胥吏。

        哪怕是京畿周邊的望縣,也就只有幾十個書吏與稅吏。

        兩百多名胥吏,光是每個月的俸祿支出都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對此,胥吏們不懂,但常知縣心里卻跟明鏡似得。

        之所以有這么多讀書人應召胥吏,就是因為他們保證過,胥吏往后可以做官。

        但臨淄縣算上主簿和縣丞,滿打滿算也就兩個官位空缺,根本不夠分。

        這些胥吏,都是往后京東路各州縣官員的預備役。

        韓楨說要等,不光是在等軍隊,也在等這些胥吏。

        起事之后,每打下一個州縣,便可派遣一名表現突出的胥吏升為官員,前往管理。

        此舉既能整頓胥吏,又能吸引不得志的讀書人投靠,還解決了往后打下州縣的管理問題。

        一石三鳥!

        莫要覺得胥吏就不如官員,事實上在基層治理上,胥吏反而比官員更具優勢,因為胥吏們就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衙內如何運轉,治下之所如何收稅,賑災救災如何進行,都一清二楚。

        反倒是那些官員,一個個埋頭苦讀十幾年,一朝考上進士,然后被派往一州一縣管理幾萬甚至幾十萬人,一丁點經驗都沒有,治理州縣還是得靠手下的胥吏。

        照例尋洪押司詢問了一番縣中情況后,韓楨提筆開始規劃起了火藥工坊。

        火藥的秘方,比之精鹽更加重要。

        所以,保密性要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生產效率。

        不同于制鹽廠,他打算將整個火藥工坊,一拆為三。

        在小東村建造制硝工廠,在楊莊建造制硫磺工廠。

        這兩處工坊,只負責提純硝石與硫磺,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提純之后,統一運送到設立在軍營深處的火藥作坊中。

        軍營的火藥作坊,再度一拆為三,分為調配、制粒以及填裝三個獨立的車間。

        調配車間,只負責將三種材料按比例,稱重調配。

        調配好的火藥,運送到制粒車間,將粉末火藥制作成顆粒火藥,最后再送到填裝車間,制作成完整的火器。

        如此一來,既能提高保密性,又保證了流水線作業的效率。

        這是韓楨能想到,在不影響生產效率的前提下,最好的保密方法了。

        有心人想要得到完整的火藥配方,必須把制硝、制硫磺、以及軍營中的三個車間這五處工坊全部經歷一遍。

        但凡少了其中一道手續,仿制出的炸藥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寫好規劃書,韓楨命人喚來袁工匠。

        不多時,袁工匠滿頭大汗的匆匆趕來:“不知縣長喚俺有何吩咐?”

        “你且看看罷。”

        韓楨將手中的規劃書遞過去。

        接過之后,袁工匠低下頭仔細看了起來。

        待到看完之后,他不解道:“縣長,為何不把三個作坊整合在一起,如此一來,建造時能節省不少錢財。”

        韓楨擺手道:“此事你不需管,只需回答我幾日能建成。”

        袁工匠在腦中盤算一番,沉吟道:“十日左右便能建好。”

        十日?

        韓楨搖搖頭,語氣不滿道:“太慢了,能否再快一些。”

        袁工匠答道:“可以是可以,若是如先前修建軍營那般,多招些工人的話,三五日便可。”

        “好,此事便交予你了,辦好了少不了你的賞賜。”

        “縣長寬心。”

        袁工匠保證道。

        如今,他們這群官營作坊的匠人,對韓楨最為忠心。

        先前的徐主簿倒是朝廷欽點的官兒,結果他們這些匠人,連飯都吃不上。

        官營作坊的匠人,一大半都活不下去,跑去山里當了逃戶。

        自韓楨接手臨淄縣后,他們這些匠人的身份水漲船高,月俸也漲了,時不時還有賞賜,小日子過得無比紅火。

        現在,袁工匠最是聽不得反賊這兩個字。

        誰若是敢在他面前,提及韓楨是反賊,上去就是兩個大耳刮子。

        “縣長若無事,俺便去辦差了。”

        袁工匠正要走,卻被韓楨叫住。

        “等等。”

        聞言,袁工匠頓住腳步,等待韓楨的下文。

        “官營作坊是否有不少人逃往了山中?”

        “確有此事。”

        袁工匠點了點頭,答道:“官營作坊舊籍共二百三十余人,如今只剩下一百四十六人。”

        韓楨手指輕輕敲擊桌面,沉吟道:“你這幾日辛苦些,建造工坊之余,幫我挑出十個匠人,手藝是其次,為人一定要老實憨厚,最好家中有兒有女。”

        “俺曉得了。”

        這番奇怪的要求,讓袁工匠心頭疑惑,不過他識趣的沒問。

        “去罷。”

        韓楨擺擺手。

        待到袁工匠離去后,韓楨又坐了一會兒,隨后起身走向縣衙大堂。

        剛出門,迎面便碰上從外面回來的常知縣。

        只見他頭戴斗笠,挽著褲腿,一雙腳上滿是泥濘,像極了老農。

        韓楨好奇道:“常知縣這是下田了?”

        摘下斗笠,撩起袖口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常知縣答道:“去水渠那邊巡視了一番。”

        入夏之后,便一直大旱。

        為了保住秋末的粟米收成,常知縣一早便召集民夫開挖河渠,打算從澠水引一條支流。

        韓楨關心道:“水渠修的如何了?”

        “已挖了大半,再有幾日便結束了。待修成之后,楊莊與棗村這幾個村落,取水就方便了。”

        常知縣面色欣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https://www.dzxsw.cc/book/26479130/1379673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泰安市| 遵化市| 上林县| 桦南县| 吕梁市| 凤冈县| 乌兰县| 洞口县| 油尖旺区| 龙门县| 台北市| 宾阳县| 施秉县| 武山县| 锡林浩特市|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州市| 宜兰市| 策勒县| 离岛区| 天峻县| 郑州市| 浏阳市| 安达市| 阿合奇县| 肇东市| 平罗县| 县级市| 武鸣县| 巨野县| 兴国县| 台东市| 登封市| 平利县| 遂溪县| 来安县| 潼关县| 晋城|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