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大宋潑皮 > 第302章 0299【水泥成了】

第302章 0299【水泥成了】


第302章  0299【水泥成了】

        兩人剛剛才夸贊過宿遷知縣,誰料轉(zhuǎn)頭就遇見了這一幕。

        不過徐存與劉勉之并非常人,在沒有弄清事情原委之前,不會輕易妄下結(jié)論。

        那補官正準(zhǔn)備轉(zhuǎn)身進去,見又有兩個身著儒袍的人走來,立刻冷聲道:“你等還不速速離去,否則三木加身之時,后悔都來不及。”

        徐存拱手道:“吾乃徐存,受謝鼎之邀,來此任職。”

        “逸平先生?”

        補官顯然已經(jīng)收到了泗陽傳來的消息,立馬轉(zhuǎn)變態(tài)度,笑道:“兩位先生快請進,知縣等候多時了。”

        通報了身份后,兩人跟隨補官,一路來到縣衙大廳。

        “總算盼來了兩位先生。”

        一進大廳,知縣便黎壘笑吟吟的迎上來。

        他本是縣中押司,因殺官開城有功,暫代知縣一職。

        所以,他并非讀書人,之所以如此熱情,不是因為徐存兩人的名頭,而是徐存極有可能會成為自己的上官。

        “見過知縣。”

        徐存與劉勉之拱手見禮。

        黎壘招呼道:“兩位先生快請坐。”

        雙方寒暄幾句后,徐存忍不住問道:“方才吾見縣衙門前,圍了不少士紳大戶,似乎群情激憤,可是有甚么冤屈?”

        “冤屈?”

        黎壘冷笑一聲:“縣長推行攤丁入畝之國策,這些個士紳大戶利益受損,自然不愿意。”

        “何為攤丁入畝?”

        劉勉之好奇道。

        黎壘解釋道:“所謂攤丁入畝,乃是賦稅改制,取消了原先的丁錢,統(tǒng)一劃分到田賦中,田多者多交,田少者少交,無田無地者不交。”

        聞言,徐存與劉勉之頓時面露恍然。

        若按照以前的賦稅制度,田賦按人頭收取,家里有幾個成年男丁,就交多少丁錢。

        士紳大戶田產(chǎn)眾多,動輒上萬畝,可家中成年男丁最多也就三五個,按照一個人三百二十文丁錢算,他們每年的田賦只需交一兩貫而已,與普通百姓無異。

        此外,徭役也是如此。

        但現(xiàn)在改制后,不按人頭算了,按照名下田產(chǎn)多寡計算。

        這些士紳大戶名下恁多田地,每年所交的田賦,是先前的幾十上百倍,他們自然不愿意了。

        徐存雙眼一亮:“攤丁入畝,好一個攤丁入畝,真乃強國之策啊!”

        以往,百姓不敢多生,一方面是因為家中貧苦,養(yǎng)不起那么多孩子。

        另一方面,則是丁錢。

        一旦男丁成年后,家中每年就需多交一筆丁錢,三百二十文看上去不多,可對貧苦百姓來說,極有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攤丁入畝實行后,百姓負擔(dān)驟減,可以預(yù)見,用不了幾年,山東之地的人口將迎來爆炸式增長。

        黎壘說道:“攤丁入畝乃利國利民之策,可恨那些士紳大戶,平日里侵吞百姓田產(chǎn),放印子錢,賺的盆滿缽滿,如今卻不愿多交賦稅,整日圍在縣衙鬧事。本官忍無可忍,才吩咐皂班將其打?qū)⒆摺!?

        “打得好!”

        想通這一層后,劉勉之拍案叫好。

        先前他還有些同情那些被打的士紳大戶,現(xiàn)在得知內(nèi)情后,只覺得無比解氣。

        黎壘又說:“本官已經(jīng)夠仁慈了,徐州與沂州那邊正在大開殺戒,膽敢阻撓,抄家滅族!”

        聽到抄家滅族,徐存不由皺起眉頭:“何必這般急躁,可行春風(fēng)化雨的手段,徐徐推進。只需數(shù)載,煌煌大勢之下,那些士紳大戶最終也只得接受。”

        黎壘搖頭失笑道:“逸平先生將那些士紳大戶想的太良善了,就在前幾日,下邳郡中的士紳大戶們暗中勾結(jié),煽動百姓,率領(lǐng)家丁護院沖擊縣衙。好在青州軍及時鎮(zhèn)壓,才沒有釀成大禍。”

        “……”

        徐存一陣默然。

        就在這時,一名補官匆匆走進大堂,稟報道:“知縣,漁溝鎮(zhèn)數(shù)位地主聯(lián)合鬧事,抵制補官丈量田地。”

        聞言,黎壘起身道:“本官還有公務(wù)處理,兩位先生暫住在館驛之中,明日本官會安排人手,護送兩位先生前往益都。”

        “吾等告辭。”

        見對方有公務(wù)在身,徐存兩人起身告辭。

        第二日,在一隊青州軍士兵的護送下,徐存與劉勉之北上青州,朝益都而去。

        ……

        ……

        宋時講究厚養(yǎng)薄葬。

        死后只一口薄棺,陪葬物品也極其簡陋,哪怕是朝堂上的高官,也不過是多幾個石人罷了。

        與前朝的奢靡相比,宋墓要簡陋太多了。

        這一點倒是不錯,韓楨覺得可以大力推崇。

        韓家沒有祖墳,或者說祖墳在哪,他也不曉得。

        根據(jù)腦海中的記憶,父親隱約說過,他們韓家是從別處遷徙而來。

        到底是河北還是山西,記不太清了,他也沒那個閑心思追根溯源。

        族譜都沒有,拿頭找?

        他若是公開尋祖,山東之地估摸著立馬會跳出一大群‘族人’。

        得知他要回來祭祖,劉勇準(zhǔn)備大肆操辦,卻被韓楨一口否決了。

        只帶上趙富金與幾名親衛(wèi),簡單祭拜了一番。

        <div  class="contentadv">        祭祖么,心意到了就行。

        父母與大哥的墳頭,在小東村西側(cè)的半山腰上,三個墳包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青草。

        紙人與紙錢被韓楨丟進火堆,熊熊大火,熏得他眼睛一陣酸澀。

        “爹,娘,大哥,我回來看你們了。”

        看著火堆,韓楨緩緩開口道。

        穿越之時,這個時空的父母早已去世,并無交集,若非腦海深處有關(guān)于兩位老人的記憶,他甚至連父母長什么樣都不知道,自然也就沒有多少感情。

        此時的他,更多的是在與后世的父母對話。

        “我如今成了親,過得還算不錯。”

        韓楨轉(zhuǎn)頭道:“富金,來見過爹娘。”

        趙富金上前一步,對著墳包行了個萬福,柔聲道:“兒媳見過翁翁、婆婆。”

        韓楨喃喃自語道:“孩兒不孝,沒能給你們養(yǎng)老。祝伱們在另一個世界,好好生活。”

        趙富金沒有聽出他話中的言外之意,只當(dāng)另一個世界,是代指九泉之下。

        紙人與紙錢燒的很快,方才還是熊熊烈火,轉(zhuǎn)眼間便至余下一堆余燼。

        用泥土蓋住余燼,防止引發(fā)山火,韓楨吩咐道:“走罷。”

        大半年時間,小東村的變化讓韓楨覺得有些陌生,村中人口與田地激增。

        自打他鼓勵百姓開墾荒田后,治下百姓就卯足了勁兒,但凡能種地的地方,全部被開墾成了田地。

        趙富金好奇的看著下方村中的一草一木:“夫君小時便生長在這里?”

        “是啊!”

        韓楨笑著點點頭。

        山腳處,傅清漪三女正提著竹籃在采摘野菜。

        作為妾室,她們是沒資格祭拜先祖的。

        而韓張氏大著肚子,舟車勞頓對胎兒不利,于是留在了益都,安娘則在家中陪著她。

        見他們從山上下來,三個小丫頭立刻湊上前,嘰嘰喳喳的顯擺著成果。

        江素衣?lián)P起俏臉,喜笑顏開道:“夫君夫君,奴采了好多蘑菇,這些蘑菇顏色艷麗,想來味道定然十分鮮美。”

        瞥了眼竹籃里五顏六色的蘑菇,韓楨眼角抽了抽。

        老九轉(zhuǎn)過頭,肩膀一陣聳動。

        一旁的傅清漪面色無奈道:“奴說過有毒,可素衣不信。”

        江素衣反駁道:“你一個南方人,怎會認得北地的蘑菇?”

        “……”

        傅清漪不由語塞,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韓楨神色怪異道:“素衣,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蘑菇就在村外山腳,為什么卻沒有村民采摘?”

        “好罷。”

        江素衣念念不舍的將竹籃里的蘑菇倒掉。

        相比之下,傅清漪采摘的野菜就靠譜多了。

        一行人來到村中,早已等候多時的劉勇,領(lǐng)著一群補官湊上來。

        劉勇提議道:“縣長,是否需要將這座山頭圍起來,以防村中百姓驚擾先靈。”

        韓楨擺擺手:“不用,這座山乃是小東村砍柴、挖野菜之所,若是圍起來,村中百姓想要砍柴,需得繞道數(shù)里之外,頗為不便。在墳?zāi)怪車鷦澮粋十丈的區(qū)域就行了。”

        劉勇拍了一句馬屁:“縣長愛民如子,微臣敬佩。”

        “滾犢子。”

        韓楨一腳踹在他屁股上。

        “嘿嘿。”

        挨了一腳,劉勇卻笑的極為開心,這說明韓楨還拿他當(dāng)兄弟,沒有變得生分。

        回縣城的路上,劉勇似是想到了甚么,說道:“對了,前幾日小王鎮(zhèn)那邊來人了,叫甚盧九,說石灰窯有了些進展,俺想著你寒食節(jié)定然會回來祭祖,便沒有上奏。”

        “石灰窯?”

        韓楨雙眼一亮,吩咐道:“派人去小王鎮(zhèn),將盧九帶來見我!”

        “好。”

        劉勇見狀,也不敢耽誤,立刻吩咐手下補官,快馬加鞭前往小王村。

        回到臨淄縣,韓楨一行人徑直來到原先的府邸。

        他雖搬到了益都,可江四娘與方三三卻依舊住在這里。

        且為了保證火藥秘方不外泄,府邸周圍日夜都有三班補官巡視,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人物,不需緣由便能拿下。

        不多時,盧九被人帶來了。

        “見過縣長。”

        走進書房,盧九躬身一禮。

        見他懷里揣著一個包裹,韓楨語氣期待道:“可是水泥有了進展?”

        聞言,盧九點頭道:“稟縣長,確實有了進展。去歲縣長與俺說,要在生料中添加鐵粉后,俺便一直在實驗鐵粉的配比,前陣子終于找到了合適的配比,燒出的水泥凝固后堅若磐石,尤其是摻雜了碎石后,可硬抗鐵錘敲擊數(shù)十下。”


  (https://www.dzxsw.cc/book/26479130/1368190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凤山县| 三门县| 商丘市| 右玉县| 连城县| 嘉黎县| 吉水县| 天水市| 武汉市| 清丰县| 崇信县| 锡林郭勒盟| 略阳县| 长汀县| 福清市| 洛宁县| 新丰县| 兰考县| 东台市| 武鸣县| 津市市| 莲花县| 黄浦区| 桓仁| 平谷区| 盐山县| 宜宾市| 长寿区| 朔州市| 封开县| 苏尼特左旗| 武安市| 峨眉山市| 儋州市| 新沂市| 峨山| 射洪县| 朔州市| 江永县| 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