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一箭雙雕
方紫卿回過頭,說道:“那是自然,禮貌問題,我不會忽視的。”
荊濤感到方紫卿的確是一個情商不高的人。
好在姜錦麟不在意方紫卿的真性情,他說道:“方科長……”
“叫我老方吧,都退休一年多了。”
姜錦麟又回頭看了一眼荊濤,不由地笑了,說道:“好,老方,你剛才一直說你是最能顯靈的財神,那么我問你,每次遇上有人燒香你們這些土財神都能顯靈嗎?”
方紫卿感覺姜錦麟有點不尊重自己的職業,農信人自己可以自稱土財神,但外人不應該這樣稱呼他們,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脫掉又笨又土的老棉襖,脫變成儀表堂堂、西裝革履的樣子。
他本想講個幽默的笑話,諷刺一下眼前這位東立市委的三把手,但想了想,自己已經退休,且“年事已高”,早已過了血氣方剛的年齡,況且,一旦讓姜錦麟下不了臺,那也有悖于荊濤的初衷,畢竟荊濤跟姜錦麟美化過自己。
想到這里,他順著姜錦麟的情緒說道:“哎呦姜書記啊,您這話可是問到節骨眼上了,我們這些人雖然土,但接地氣,早期的信貸員都是村里的人,他們太懂老百姓了!別說有人來燒香,就是聽聞哪家有困難,他們都會主動跑到家里,幫助解決資金的問題。”
“哦,還有這事?”姜錦麟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說道:“你說的這些,一定不是現在,現在你們這些銀行的人,都高高在上,不給點好處別指望貸出款,你說的這些,一定是上個世紀中期的事,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都比較純凈。”
“您別管是哪個年代的事,您剛才指的是土財神,也沒說是哪個年代的土財神啊。”
“哈哈。”不等姜錦麟反駁,荊濤插話了,他說:“你們這是無謂的辯論,我說姜書記啊,你知道我平時要是想見方兄,都是要經過中間人去預約的,我說你要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時間,別被一些無聊的話題占用了。”
姜錦麟的確沒有把方紫卿看高,他不明白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居然讓荊濤這么著迷,也有試探他的成分。
此時聽荊濤這樣說,才不得不轉移了話題,說道:“書記批評得是,我跟方兄投緣,加之他說話幽默,就不由地想練練嘴皮子。其實我剛才說的也不全是廢話,我也想從方兄那里得到心靈和思想的啟迪。”
方紫卿感覺荊濤一定是在姜錦麟面前過高地估計過自己,才引起姜錦麟對自己一步步的試探,看來,不給他來點真的,別說方紫卿本人,就是荊濤都有些沒有面子。
他太知道這屆市委領導的心思了,尤其是荊濤來了之后,的的確確想為東立辦點好事,所以,他看著田野里零零星星的勞作人員,就說道:“東立的百姓有福了,遇上了荊書記、姜書記你們這些心里裝著百姓的領導,出臺了一系列的振興鄉村經濟的政策,有的政策還是獨家首創,首創,就意味著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有句話說摸著石頭過河,如果這條河里你根本就看不見石頭,談何去摸?甚至都不知道有沒有暗礁險灘?所以我剛才的話真的不是奉承你們,搞不好就會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但你們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而是為了廣大的東立農民……”
“停停停!”荊濤打斷了他的話,看著方紫卿說:“老方,用力過猛了,有必要這樣互相吹捧嗎?我真不知道你還有這個本事,而且還挺高級!”
“哈哈。”姜錦麟不由地大笑。
就連方紫卿本人也笑了,他看著荊濤,說道:“這不是吹捧,這是實事求是。要不咱們下車,隨便找個老百姓問問,他們保證豎大拇指。”
“行了行了,姜書記難得見到你,你就不要謙虛了,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想怎么聊就怎么聊,別在心里設置那么多的防線。”
姜錦麟說:“這是我的錯,我不該跟方兄開玩笑。可是你說不開玩笑,上來就向方兄請教一些嚴肅的問題,我又怕方兄怪我不拿自己當外人。”
方紫卿被他們說得不好意思了,他想了想說道:“領導就是領導,打一下給個甜棗核,我沒有別的本事,要論對農村的了解,可能別你們多些,姜書記想了解什么,您盡管問,在下保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姜錦麟反而不好意思了,他說:“方科長,您知道,在出臺政策之前,市委一班人一直在論證、調研,各級干部寫的調研報告都得用麻袋裝了。尤其是荊書記,他的工作早在我們之前就開始了。我就曾經聽他幾次提到你,你給他介紹的情況和現狀,對他、對我們都有很深的影響,我這幾天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從上到下各級政府對農村都有大量的投入,除去我們所見到的表面變化外,我真看不出有什么內在的實質性的變化。當然我這話說得有點……有點那個,反正你老兄也不是外人。”
方紫卿說:“我沒想到自己的信口開河,居然讓荊書記和姜書記由此看重,老方很惶恐啊——”
荊濤斜眼看了方紫卿,笑諷道:“老方啊,若論酸,我敢擔保,你酸不過錦麟。”
“哈哈哈。”前面的姜錦麟大笑。
方紫卿也大笑,說道:“您這是一箭雙雕啊。”
荊濤說:“所以,都別端著了,有什么說什么吧。”
姜錦麟擦擦樂出的眼淚,說道:“方兄啊,我以后也跟著荊書記叫你方兄,你不介意吧。”
“那是抬舉我,哪有介意這一說?”方紫卿說道。
姜錦麟說:“您知道我為什么跟您逗了幾句嗎?我這是緩解壓力,這壓力來自于咱們荊書記,他給了我一個命題,就是要在報紙和電視搞一個系列專題節目,中心議題就是如何振興鄉村經濟,廣開言路,當然,咱們要正面引導,不能讓輿論走偏,說實在的,若論對農村現狀的了解,您是我們的導師,雖然我生在農村,但自從上了大學后,從事的工作就跟農村沒有多大關系了,到了東立后,自己也沒能深入下去,如果說了解,還是這次的大調研。所以,荊書記指示我,要多向您請教,假如沒有這次偶遇,我也要單獨去拜訪您的。”
由于老家改造,作者每天往返近百里路奔忙,致使更新不及時甚至還斷更,有時錯別字都來不及修改,真是非常抱歉!感謝書友們的不棄,你們是我精疲力盡后還堅持碼字的動力,謝謝大家!
(https://www.dzxsw.cc/book/26476200/799688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