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前塵往事
他既沒印象,太傅便不想多言,只搖頭暗嘆口氣。想著霍錦成年輕輕成了鰥夫,至今不肯再娶,若是段家大小姐沒被仇人擄走,如今便該是他霍家的長媳。
霍錦成膝下也不會只阿蠻一個女娃子。
當(dāng)年,太傅和他夫人,對還是鎮(zhèn)南將軍的嫡女段心寧都是十分滿意。段心寧雖出身武將之家,但其父段韌南卻是位文武雙全的儒將,也是大宴國唯一一位異姓王。
否則,以太傅這樣的清流之家,又豈會愿和武將聯(lián)姻。
那段心寧三歲不到便能流利背誦千字文,太傅聽他夫人說過,段家小姐性情也溫和,沒有一絲驕縱之氣,小小年紀(jì)便跟著她父親習(xí)練拳腳功夫,四歲就能跟她母親對弈,據(jù)說將軍府闔府上下沒有不喜歡她的。
只可惜,他兒無福啊,簡大夫就算是段心寧,是平南王府被擄走的嫡女,如今也是為人妻為人母了。
太傅心情就像深秋的寒風(fēng)一樣,蕭瑟飄零。
到了云記書肆,霍錦成親自給他爹打來洗腳水,他在給他爹洗腳時隔壁傳來三娘的哭罵聲。
明兒惠民醫(yī)館正式開業(yè),三娘見盧淮安一直不提這事,忍不住開口問他,并讓他明兒準(zhǔn)備一面旗幟,請人寫幾個大字再拿幾掛鞭炮送去。
盧淮安不語,跟沒聽到似的。
三娘是個火爆脾氣,她已經(jīng)跟他解釋過,剖腹時她人是清醒的,穿著褲子呢。可他還是耿耿于懷。三娘忍了他一下午,進(jìn)進(jìn)出出總是陰著張臉,也不是完全不理你,問一句答一句,說出來的話沒有一絲溫度,這就令人很難受了。
如鈍刀割肉一般的難受。
忍到這會三娘忍無可忍了,終于爆發(fā)了。
她一哭罵,七斤跟著啼哭起來,哭聲跟個小貓兒似的,聽得人心里刺撓刺撓的。在自個房里學(xué)習(xí)的盧俊逸聽不下去了,撂下筆走了過來。
“爹,你到底想干啥?”八歲男童很冷靜很嚴(yán)肅地盯著他爹道。
盧淮安抱頭蹲在房門口,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干啥,就是覺著心里別扭,總想折騰點啥。可折騰出動靜他又后悔了,好好的家搞得一團(tuán)亂他更鬧心了。
“沒啥,早點睡吧。”盧淮安起身,把盧俊逸送回他自己房里,又轉(zhuǎn)來站在門口,悶頭巴腦地告訴三娘,“歇了吧,明兒我去便是。”
隔壁書肆,太傅洗完腳,順手從書柜上拿下一卷竹簡,打開見是三國演義,看了幾行,便讓來喜生個火盆來。
霍錦成也順手拿下一卷,打開是劉瞎子寫的霧山怪誕,來喜把火盆生好端來后,又挑亮油燈,霍錦成掃眼油燈,吩咐他道:“明兒記得問簡娘子要盞馬燈,還是馬燈亮堂。”
“好的公子,小的記下了。”
他父子二人對坐在火盆邊,就著油燈看書,一會俱都看入了神。
主子不睡,來喜自然不會睡,他去灶屋沏了壺香片,沏香片時看到灶屋有一筐番薯,便拿了幾個過來煨在火盆里,又搬把小凳子坐在邊上打著盹。
此時,丁家村,劉瞎子正在給丁有田講解奇門遁甲五行八卦之術(shù),講著講著,他忽一拍額頭:“壞了!”
“怎么了?”丁有田問。
“晚飯吃多了,上個茅廁。”
“拿盞燈去,別掉茅坑里了,一會還得徒兒去撈你。”
“老瞎子閉著眼也不會掉進(jìn)去,你當(dāng)老瞎子是你,蹲個糞桶都能掉下去差點把自個淹死。”
“我那是讓老五害的。”
丁有田還只六歲多時,有回學(xué)著老大他們蹲在糞桶上拉屎,一邊拉一邊還和老五炫耀,宣稱自己絕不會掉下去。老五跑出去撿了些石塊來往糞桶里扔,他因擔(dān)心糞水濺到自己身上,一慌張不慎掉進(jìn)了糞桶里。
好在是夏天,不過孟氏因怕直接將他扯出來,糞水滴得滿屋都是浪費了,便直接連糞桶帶人給他拎到河邊,才把他扯出來扔進(jìn)河里。
孟氏一路罵罵咧咧,他一路在糞桶里大喊大叫,所以全村人都知道他掉糞桶里了。
丁有田隱約記得,那天他都快讓孟氏給他搓禿嚕皮了,搓干凈還被孟氏扯上來暴打了一頓,多年過去他都差不多忘了這事,虧得他師父還記得。
劉瞎子記性一直都好,偏偏今兒忘了大事,他并非真的上茅廁,只是突然想起下午回來前,忘了把他寫的霧山怪誕收起來。太傅是愛看書的,又認(rèn)得他的字,這下壞了,人老了真是不中用,這么點子事都沒記住。
太傅是大宴朝結(jié)束五國紛亂后,恢復(fù)科舉的第一屆狀元郎,他的策論還是當(dāng)時身為相國的劉瞎子挑選出來,舉薦給永平帝,殿選時又經(jīng)永平帝欽點的頭名狀元。
劉瞎子僅比太傅年長五歲,當(dāng)太傅得知,是相國從一堆策論里惠眼識珠將他的文章挑了出來后,曾想拜在劉瞎子門下。但劉瞎子拒絕了。
若是他當(dāng)年沒拒絕太傅,太傅一家早受他牽連或被流放或被砍頭了。
太傅私下稱他為恩相,實際兩人一直亦師亦友亦知己。
此刻,劉瞎子只能寄希望于太傅沒拿到他的書,而是拿了丁有田抄錄的三國演義。
如他所愿,太傅拿的正是三國演義,聽簡寧口述和自己拿書閱讀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觸。看到劉備身為中山靖王之后卻淪落到賣草席為生,他不覺暗自唏噓。
太傅祖上也是前朝官宦人家,其曾祖父曾官至大司農(nóng),九卿之一,掌管一國之租稅錢谷鹽鐵和朝延財政收支,職權(quán)等同現(xiàn)今的戶部尚書。后遭奸人誣陷獲罪,幾經(jīng)斡旋最終被判流放,后人永世不得參與科舉。
因當(dāng)時五國已顯亂象,祖上留下話來,霍家子孫哪怕世代為農(nóng)也不可荒廢學(xué)業(yè),故而直到太傅這一代始終都謹(jǐn)記著祖上遺訓(xùn),一直半耕半讀,從未摘掉讀書人的帽子。
后大宴朝統(tǒng)一五國,天下初定,不久又迎來科考,凡大宴國子民,只要是讀書人,不論身世,即便是五國皇室后人,皆能應(yīng)試。此消息一出,舉國沸騰,天下士子莫不奔走相告,都言是相國力排眾議,唯才是舉,才有此條例面世。
天下士子無不感恩相國,感恩皇上。
但民眾的記憶是有限的,僅僅事隔兩年多,當(dāng)相國被扣上謀逆大罪,手腳套著重達(dá)幾十斤的鐐銬游街時,京城百姓罵聲一片。寒冬臘月,不少百姓往身著單衣單褲的相國身上扔著爛菜葉,潑著涼水。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事隔多年,在這樣凄清的靜夜里,太傅和劉瞎子同時憶起這段過往,一個坐在油燈下黯然神傷,一個負(fù)手面向黑黝黝的群山迎風(fēng)灑淚。
(https://www.dzxsw.cc/book/26451703/3546067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jī)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