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探訪下崗工人【中午12點…
周海洋的講話剛落音,全場頓時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
大家私下紛紛議論:
這位新書記,不簡單,有水平。
講話實在,沒有太多的套話。
永梁的天,看來要變了。
周海洋到永梁的第一件事,是探望棉紡織廠的下崗工人。
雖然這些年周海洋一直在懷寧,但對永梁棉紡織廠的情況,還是略有耳聞。
當年,它是全省著名的大企業,有2萬多職工,設備也是國內最先進的。
有許多進口設備,能紡出國內一流的襯衫面料,日子紅火了好一陣子。
但后來,自從換了幾任廠長,廠子就每況愈下了。
想到這兒,周海洋下定決心,棉紡織廠再也不能這么下去了!必須要改革!
如今,華國的改革已經進入了全面的攻堅階段。
國有企業怎么改?
說白了,還是得解決企業的產權問題,才能調動干部和工人的積極性。
國有企業如果不進行徹底的產權改革,其它再怎么改,都是小打小鬧。
為此,周海洋決定,通過探訪下崗職工,進行深入的調研,拿出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想到這兒,周海洋隨即給高秘書長打了個電話:“明天上午,我要到棉紡織廠調研,你通知常務副市長葛天亮同志,讓他也一起去!
第二天上午,周海洋的車子下了高速公路。
出了路口,左邊就是棉紡織廠的職工生活區。
周海洋坐在車子里,遠遠就看到,生活區的大門口,葛天亮和高秘書長已經在那里等候。
旁邊還有扛攝像機的。
周海洋見狀,心里不由得一愣!
看來,永梁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也都到了。
周海洋皺了皺眉頭,瞬間想起一個時髦的詞:作秀。
看來,自己的這次視察棉紡廠,被某些人看作是作秀了。
把記者們攆走吧,不合適,人家辛辛苦苦也是為了工作。
再說了,自己作為市委書記兼代市長,看望困難群眾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讓廣大群眾知道自己的工作作風,也并不是一件壞事。
想到這里,周海洋心境立刻就平和了下來。
下了車后,他問高秘書長:“怎么走?”
高秘書長說:“因為時間緊,沒來得及安排,只能是走到哪家算哪家了。”
周海洋聞言,終于笑了:“沒準備更好,省得老百姓說我們做假,這樣才能看到真實的情況!
但就在這時候,又接連來到了幾輛小車。
從為首的一輛凌志轎車上下來一個人,沖著周海洋跑過來,雙手握著他的手使勁地搖晃。
高秘書長告訴周海洋:“這位是棉紡廠的楊廠長。
之前是市經貿委的主任,剛任廠長不到一年。”
周海洋和楊廠長一行一一握手,然后向著一座居民樓走去。
眼前是一幢70年代的建筑,樓道很窄,很暗,墻壁上到處都是亂貼的小廣告。
敲開二樓的一戶人家,里面走出一對知識分子模樣的人。
一問才知道,是50年代支援建廠時,從寧城一家大企業調來的技術員夫婦。
老兩口如今已經快70歲了,兒女嫌永梁窮,大學畢業都去寧城工作了。
周海洋問他們:“退休之后,每個月還能夠領多少錢。
老頭說:“也就是700多吧,有時候還不能按時發!
他們住的是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兩居室,家具都是舊的,電視機還是老式的滬海金星牌。
周海洋聞言,不由得伸出手,向上衣口袋摸了摸。
高秘書長見狀,連忙拉開隨身攜帶的皮包,從里面拿出一個信封,遞給周海洋。
周海洋瞄了一眼信封,上面寫著1000元的字樣。隨即就遞給了老頭。
接著,又握著倆口子的手說:“老人家,委屈你們了!
你們年輕時為了支援永梁的建設,放棄在大城市生活的機會,來到這里。
現在老了,該安享晚年了,廠子卻不行了。
黨和政府對不起你們啊,讓你們受罪了。
我們一定會盡快想出辦法來,救活這個廠子,讓你們能安度晚年。
今后有什么困難,盡管到市委來找我,只要我能夠做的,一定為你們做。”
周海洋的一番話,說的老倆口熱淚盈眶。
老頭緊緊握著周海洋的手,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太感謝了!
從老技術員家里走出來,周海洋的兩眼已經濕潤了。
大家看他情緒不好,都不敢說話。
接著,又敲開三樓的一戶人家。
家里只有一個老太太,還有一個五歲的小男孩。
一問才知道,這是祖孫兩代人。
老太太對周海洋說:
兒子和媳婦,原來都是棉紡織廠的工人,前幾年下崗了。
因為沒有什么技術,只好在外面打短工。
兒子現在給一家私營企業當保安,每月有500多塊錢的收入。
媳婦在一家餐廳的廚房刷盤子,每月也有500多塊錢的收入。
因為收入低,扣除一家三口日常的生活費,還不夠小孩上幼兒園一年700多塊的學費,只好把老娘從農村接來帶孩子。
老太太家里還有3畝多地,老頭子一個人在家里守著。
農忙時,老太太就回村里,幫老頭子做飯干活。
周海洋看看他們家,整個一個典型的家徒四壁。
比那剛才兩個知識分子的家庭更差。
于是,他又從高秘書長手里接過一個信封,告訴老太太:“里面有1000塊錢,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吧,別耽誤了他。
你也抽空回鄉下多陪陪老頭子!
老太太用顫抖的雙手,接過錢。
激動的說不出一句話,只是一個勁的給周海洋鞠躬。
接著,又看了幾戶人家,情況大同小異。
永梁棉紡織廠的職工,這幾年生活出了名的艱苦。
在懷寧時,周海洋就略有耳聞。
這幾年,江寧省經濟飛速發展,許多城市都建起了無數的高樓大廈。
其中包括許多高級的賓館、酒店和娛樂場所。
這里面,哪一個地方都少不了年輕女孩子的身影。
在這些地方,幾乎都能夠找到當年永梁棉紡織廠下崗的紡織女工,甚至是她們的女兒。
永梁棉紡織廠原來有2萬多員工,其中絕大多數是紡織女工。
她們當中有些是前些年紡織學校或者技工學校的畢業生。
有些是八十年代初返城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
還有一些是從農村招工來的。
當初,為了能夠進入棉紡織廠當個工人,他們的父母托了不少關系,送了不少人情禮,才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https://www.dzxsw.cc/book/26451365/803014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