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關隴貴族
拿下江都,僅僅只能說是一個開始罷了。
若是打個比方來講,楚天秀這就好似在進行一場生死豪賭,結果賭博的第一場,就獲得了一個地胡開局,直接便有先聲奪人之勢。
可是在賭場之上,先贏的不一定是算贏, 贏到最后的,方才是最終的贏家。更不要說,楚天秀的確拿下了一個天大的先手,暫時在這場諸侯爭霸賽里面,排在了第一的位置。
但其實若是不考慮大隋正統的加持效果,那么其實不論是瓦崗的李密, 還是關隴的李閥,還是河北的竇建德, 全都不是省油的燈,全都緊緊咬在楚天秀身后,隨時可能將他反超掉。
如今的楚天秀,算是拿下江都,獲得了這座當世三都之一,江東之地里最為核心,最為富裕,最為精華的城市,讓他先天占據了優勢。
按照軍事地利,金角、銀邊、草肚皮,以關中、河北、江淮和岷蜀是其四角,山西、山東、荊襄和漢中為四邊,中原為其中央腹地的說法, 楚天秀現在已經拿下一角之地,有了極為穩固的根基。
不過,楚天秀這里的確算是地胡開局,占了先手優勢, 可是拿下河北的竇建德, 同樣也是地胡開局, 而關隴的李閥,更可以算是天胡開局!
關中土地肥沃,盛產糧食,而且地理優越,東方只有函谷關、潼關與之相連,易守難攻,甚至不客氣點說,自古以來,只要是正略得當,否則都是得關中者得天下。
今日的李閥,先是奪得山西太原,占有一邊,復有奪得關中,再得一角之地,使其直接站在了先天不敗之地。
這還不算,此時的李閥雖大勢已成,但還未能形成泰山壓頂之勢。
如果楚天秀故步自封,不再進取, 那么再等三年,等到李閥擊敗竇建德, 拿下河北之地后,乃是待他擊敗王世充,拿下中原腹地,那么縱然楚天秀有后世的記憶加成,卻也得考慮退守中原,流浪海外了。
沒錯,在楚天秀的手上,的確有火藥這樣大殺器。
但是火藥雖好,但若沒有十年的時間培養人才,完善和建立起最初級的工業體系,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的鍛造出火槍火炮的地步。
否則若是光憑火藥這一樣底牌,卻也僅僅算是攻城利器,而非那種可以一招鮮,吃遍天的決勝武器。
李閥奪得天下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僅僅只是三年,便鎖定了天下勝局,以至于遍數歷朝歷代者,從未有過李閥這般得天下之速者。
正是因為李閥的壓力,才是得楚天秀縱然已獲得先手,也不敢有絲毫怠慢,須得比李閥更快地速度,拿下他所需要的戰略縱深,獲得更多的底蘊和積累,才能讓自己不至于在這場諸侯爭霸賽里掉隊。
這,也可以算是諸侯之間的內卷了。
……
所幸,楚天秀現在的手中,不僅僅只有江都這么一枚砝碼。
相比較而言,他手上最珍貴的東西,并不是地盤,而是暫時被他掌握在手中的大隋皇室,以及大隋皇室所代表的天下大義。
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
自漢代獨尊儒術以來,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人心,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被放大到了極處,所以哪怕大隋朝氣運衰竭,以至于人人均知隋朝將亡,但只要各方諸侯能夠從朝廷的手里,得到一份正式的任命,那么無論他們做起什么事來,都會變得名正言順,受到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在以前的時候,楊廣礙于他當朝天子的面子,也不愿意過多損耗朝廷的威望和信譽,使得他沒能將這一最大優勢,給完全發揮出來。
但是楚天秀可不會管那么多,一封封合乎他心意的圣旨,迅速朝著四面八方傳遞而去,送到各方的野心家的手里。
在冊封了自己和杜伏威,以及責令來護兒出征瓦崗寨之后,楚天秀接下來頒布的詔書,就變得有些胡來了。
第四道詔書,冊封涼州的李軌為太原王,領兵征討長安李閥所立的偽帝。
第五道詔書,冊封羅藝為幽州總管,領兵剿滅河間竇建德匪亂。
第六道詔書,冊封李世民為秦王,長安太守。
第七道詔書,冊封巴陵幫蕭銑為竟陵郡太守,即刻上任。
第八道詔書,升遷吳郡太守為太子少保,即可上任。
第十道詔書,則是任命越王楊侗為洛陽留守,允其開府建制,然后命其打開黎陽倉賑濟災民,與來護兒北上的大軍夾攻李密。
“行之,世南公,你們來!接下來的圣旨,你們幫我好好想一想,大凡是有利于朝廷,或是能給李閥添亂的圣旨,你們都可以幫我寫上。”
在最初的十道圣旨,楚天秀還花了一心思,好生想了想,但是隨著圣旨越寫越多,倒是讓他變得有些心懶,便將此事交給虛行之,虞世南二人,讓他們自行商議,擬定便好。
“主公,我和世南公商議一番之后,打算寫下圣旨,提拔關隴一帶的世家,豪門,義軍,流賊為將軍,郡守,縣令等職,然后再將李閥麾下的一些不得志的官員,提拔為高位,想必能給李閥再添些亂子。”
虛行之跟虞世南聯手,洋洋灑灑寫了將近二三十封圣旨之后,將其遞交給楚天秀之后,讓其審閱之后,沉聲說道。
“不過這些手段,雖然能給李閥添些麻煩,至少要李閥還能獲得關隴貴族的支持,那么縱然我等頒布一萬道圣旨,也撼動不了李閥的根基。
這些手段,終究是旁門手段,非是正途。主公想要成就大業,還應以天下百姓為重,招納賢才,勤修政務,整頓兵甲為要務,卻不可本末倒置,沉迷于陰謀詭計之中,”
在楚天秀看過那些內容千奇百怪,但大都暗藏機心,陰狠而又歹毒的圣旨之后,不由得嘴角勾動,心中暗喜之后,一旁的虞世南猶豫了片刻之后,卻不由得開口勸諫道。
楚天秀聞言之后,連忙直起身來,正色的說道:
“世南公所言極是!這般道理,我豈會不懂?只是李閥的優勢太大,既有河東,關隴兩地,又有關隴貴族為根基,草原突厥為外援,豈會不讓我憂心忡忡?若不能削弱這一大敵,挖其根基,我實是夜不能寐。”
如果說以前的時候,楚天秀僅僅是因為前世的記憶,才使得他對李閥的存在忌憚無比,將其當成自家的第一大敵,難么在楚天秀掌握了大隋皇室,掌握了大隋皇朝的所有資源之后,了解了李唐的真正底蘊之后,他對于的忌憚,卻是不減反增,真到了必先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不,確切點說,最讓楚天秀忌憚的,已經不是李閥和李世民,而是藏在李閥背后的那一張網,那一章由李閥,關隴貴族,佛門,突厥人聯手組成的北地胡人的大聯盟。
(https://www.dzxsw.cc/book/26304765/7070198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