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約戰畢玄
“行之,幫我擬一道戰書,我要在大草原之上,約戰武尊畢玄!”
楚天秀慵懶地躺在一張形似沙發的大椅上,白清兒在他背后輕手輕腳的捏著他的肩膀,又有四個美貌艷麗的宮女在下面小心翼翼的給他捶腿和捏腳,著實愜意極了。
帝王之樂的妙處,的確是常人想象不到,但楚天秀卻在登基不過一個月的時候,便這般給虛行之下令道。
“陛下,萬萬不可!你乃天下之主,萬金之體,何苦跟一介蠻夷生死相搏?若是您擔憂突厥人干涉戰事,那么完全可以派遣秦瓊,程咬金,羅士信三位將軍,各令三萬大軍,分三路去河北援助衛國公,以為后備之軍,還可以請幽州羅藝率本部人馬,吞兵山海關,給突厥人一個警告。”虛行之聞言大震,連忙勸諫道。
虛行之是一個忠臣,也是一個能臣。但是他的性情之中,的確還有謹小慎微的一面,心性在某些方面卻可類于三國時期的“毒士”賈詡,所以他素來唯楚天秀之命而是從,極少開口直諫,而今日幾乎算是一個例外了。
這倒不是虛行之升官發財,以至于改了性情,而是因為楚天秀的這個命令太過于驚世駭俗。
“武尊”畢玄不是小角色,而是跟“弈劍大師”傅采林,“散人”寧道奇齊名的武道大宗師,大漠草原上最負盛名,百戰而不敗的無敵強者。
自畢玄出道以來,便在大草原上面縱橫無故、盛名數十年長垂不衰,手上的矛重九十九斤,矛名「阿古施華亞」,是古突厥語、意即月夜之痕,在他年輊時仗之沖鋒陷陣,縱橫草原從無敵手,以至于在突厥人之中有著“沒有人能把畢玄從馬背擊下”的傳說,乃是突厥人心中的信仰。
哪怕楚天秀曾在江都設局,擊殺了跟他齊名的“弈劍大師”傅采林,但是在那一戰中,乃是楚天秀聯手了“天竺狂僧”伏難陀,宇文閥閥主宇文傷,閥內高手宇文士及,“東溟夫人”單美仙等多位宗師級高手,方才在“弈劍大師”傅采林無心逃走,必要在江都跟楚天秀拼個你死我活的情況下,圍殺了傅采林。
這種程度的勝利,并不能抹去傅采林的強大,反而證明了他的可怕。哪怕虛行之的武功頂多不過二流水平,并不明白宗師級強者的實力高低,但卻也能從側面上了解畢玄的可怕。
最為關鍵的是,今日的楚天秀已經稱帝,乃是大周國主,上天之子,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卻要貌似跟一個武夫搏殺,完全是一件不合時宜的事情。
相比于虛行之,白清兒聞言之后,卻是眼睛一亮,從臉上露出一抹崇拜和自豪的神色,眼睛里透出一抹興奮的神采。
哪怕白清兒最厲害的地方,乃是她心計和美貌,以及那一份不顧一切的狠毒,但她終究也出身于陰癸派,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武人,自然也將畢玄當成一座武道上的大山來看待,所以在她曉得自己的男人即將征服這座大山,自然激動無比。
“行之,我想殺人!”
虛行之的顧慮,楚天秀自然清楚,但是他只用這短短的五個字作為理由,便足以將其懟回去。
“我現在還能控制住自己,想殺的,僅僅是一個‘武尊’畢玄而已。若是在皇宮里面呆久了,我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殺的,究竟是誰了。”
楚天秀的聲音很是低沉,以一個很慢的語速在開口傾訴道,可是明明他的語調很是柔和,但是那道聲音落在虛行之和白清兒的耳朵里面之后,卻讓他們都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噤,在心中生出了一點恐懼感。
“陛下,您——”
在這一刻,虛行之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一些自己曾經在史書上看過的帝王本紀——
夏朝的桀,商朝的紂,北朝齊時的高洋,高歡,南朝宋時劉彧和劉子業,以及那位剛剛死掉的楊二世,楊廣。
這使得虛行之的心中生出一種近乎于毛骨悚然的感覺,唯恐自己心中最糟糕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不用擔心,我不會變成楊廣那樣的暴君。但也因此,我必須要去大草原上去一趟,稍稍散散心,很快便會回來。”
畢玄的修為如何,楚天秀并不知曉,但是以傅采林的水準層次為依據來看,他現在應當也是達到了一只腳踩進至陰無極或至陽無極的層次,但卻礙于本身的底蘊不足,無法真正踏入那個層次的地步。若是楚天秀能跟他極盡升華的一戰,應當能夠大有所得,緩解自身的癥狀。
這個辦法,很好,甚至已經是楚天秀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退一步來講,就算最終的結果未能如楚天秀所料,但卻也可以讓他在大草原上好生放肆一下,宣泄一下自己的欲望。
“陛下,那未來的政務,又當如何處置?陛下是否已有成算?”
虛行之心下了然,自然不會再給楚天秀添堵,便將自己的思維轉向在楚天秀離開之后,如何幫他收尾處理了。
“無妨,按照我設定的三省六部制度,無論大事小事,都可由你,虞世南,李百藥這三位宰相商議之后,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負責此事。若是你們三人意見各異,那么在我離開之后,以你的主張為準,若我歸來之后,則由我這個當皇帝的判決。這,本就我定好的國策。在我離開之后,便如此行事便可,誤不了大事。”
虛行之的想法其實并不錯,若非自己在精神方面出了點意外,他也不想這么快就離開皇宮。
但是事已至此,楚天秀倒也不會忌憚太多,更不認為自己的暫時離開,真的會引發大亂子。
在政治制度方面,楚天秀并沒有標新立異,非得按照前世的制度,設置法院,檢察院,議會等看似功能強大,但在這個時代里卻有些不接地氣的部門,而是大致沿用了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指得乃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在這一套制度下面,皇帝若是有心朝政,那么他自可以把持天下,但若是他無心于此,那么在三位宰相的共同努力下,也不會讓朝廷的體系出現大亂子。
“主公,在政務上面。我跟世南公,藥師公的確可以解決。但您若是離開之后,必然會引動一些心懷不軌,渾水摸魚之輩。若是到了那個時候,我等又應該如何處置?”虛行之眉頭微皺,盡職盡責的詢問道。
楚天秀此次離開,其實也不是沒有隱憂,至少他應當心一下那個被自己逼得退位的小皇帝,是不是會心中生了野心,謀求復辟之事。但是在七天之前,楚天秀為了保留完全,直接將他封為“趙王”,將他跟自家的生母蕭嬪一起乘船出海,送到爪哇國那邊,讓他在那邊封疆建國,而此時的他,應當還在茫茫大海上面飄著呢。
不過除了這個最大的麻煩之后,其他的麻煩也不會少。
不論是前隋的舊臣,關隴的李閥,以及三戰三敗,被李靖打得潰不成軍的竇建德等人,怕是都會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好生的攪一攪局。甚至于就連貌似已經徹底投靠于他的宇文閥和獨孤閥,都未必會太過安分。
但那些問題,縱然的確是一些麻煩,但卻算不得致命,至少暫時不會存在因此而改朝換代的風險。
“一切,可以等我回來再說。只要他們的行為不會危及到我大周朝的生死存亡,那就讓他們跳,隨意的跳。正好可以讓我看看,我建立的新朝之中,隱藏著多少污垢。”
(https://www.dzxsw.cc/book/26304765/7003191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