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自那一次會面之后, 濱中操沒有再和荷見敬人見面。
郵件交流依舊,但每次想到要不要提出見一面的時候,他的內心深處就會有一種莫名的不安。
——還是把這篇小說寫得更完美一些再考慮見面的事吧。
濱中想到。
由于這個故事的寫作方式非常特殊, 當他把寫到一半的小說發給荷見敬人的時候, 詭計并不一定是確定的。每一次荷見都會把自己的猜測和推理過程發回來,根據這些內容,濱中會考慮保留詭計或是進行修改。
當這個過程重復了n次之后, 濱中也逐漸完善了小說中那個‘偵探’的形象。基礎當然是荷見的推理, 但漸漸地濱中也能很自然地從這個角度進行思考,然后干脆寫完一整部分的雙方交鋒才發給荷見。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收到的回復中也包含對詭計和推理的雙重看法。
荷見是個要求很高的評論家, 他自己雖然說推理時不喜歡從案件的手法入手, 但顯然在這方面也是個大師,有很多次濱中設計的詭計一開始就被拆穿, 或者指出了不合理之處。但當濱中寫出神來一筆的時候,荷見也會給出非常激動的回復。
這篇小說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復修改地寫完了三分之二。濱中從來沒有花過如此之多的時間在同一個犯罪計劃中, 到這一步的時候他暫停了和荷見的郵件——倒不是他突然醒悟了, 而是他決定完成整一篇小說之后再發給荷見。
因為在不停的交流中已經很熟偵探該有的思考模式,他在創作的時候切換視角也日益熟練,不過他并沒有把這種思路當做是自己的, 而是理解為對‘荷見敬人’的模擬。在完成最后三分之一的過程中, 濱中覺得自己的頭腦都在戰栗——
他甚至覺得設計小說中那個‘完美犯罪’的時候,自己比現實中更接近莫里亞蒂。
這是一種奇怪的成就感。
兇手和偵探以最復雜的謎題為背景相互追逐,進行智力的較量。
如果說有什么是小說中的偵探和現實中的荷見敬人不同的, 那就是上一次濱中問的那個問題。
濱中筆下的偵探并不是一個會在表面上‘不予理會’的冷淡的人。他的偵探很積極地追逐兇手。
在又完成了一個絕妙的大篇章之后, 濱中的推理小說終于快要完成了。
還差個結局。真兇和偵探的最后交鋒。
事實上, 在結局的前面一部分, 濱中是靈感爆發,下筆如有神,把詭計的內容已經寫到了極致,最后少的僅僅是一場勝負。
——該讓誰贏呢?
這個問題第一次出現在濱中的大腦里。
一開始他當然是下意識想讓兇手贏。但一想起荷見敬人的臉,濱中又開始猶豫。
(濱中操能贏過荷見敬人嗎?)
濱中的‘偵探’是個聰明絕頂的人,而且推理小說偵探贏才正常吧。
糾結著這個問題,濱中的小說就一直停在還剩一個結局的位置,自然,那封預定要發的郵件也遲遲未發。
最后,他甚至把那份稿件帶到事務所里,只要是不在工作的時候,都在思考結局。
“從自稱是犯罪顧問的人手上購買了犯罪計劃書”
毛利小五郎有些無語地看著手上的紙質資料。
“嗯,而且對方似乎非常警惕,我們也才剛剛掌握他的地址。”佐藤美和子說道。
在佐藤和高木對毛利小五郎介紹具體情況的時候,柯南也湊上去看了看所謂的犯罪計劃書。
作為一個究極福爾摩斯粉絲的他,其實同時也很喜歡莫里亞蒂,甚至在‘繭’游戲中提醒虛擬的莫里亞蒂教授要注意萊辛巴赫瀑布。
而聽到現實中出現了一個犯罪顧問后,柯南下意識地調高了‘期望值’,然后鉆上了去目的地的車——畢竟佐藤和高木想要借助的對應的‘顧問’,其實是他才對。
不過兩個警察帶著一個有名的偵探加一個小孩怎么看都不像是去咨詢犯罪的就是了。
果不其然,到達目標的事務所,濱中企劃后,僅一個照面,他們的身份就暴露了。好在調查什么的對方似乎很‘配合’,不僅出示了料金表,還得意洋洋地介紹自己的豐功偉績。
實話說,在看到清單上甚至有‘在室內鞋上釘圖釘’時,柯南就意識到這位自稱當代的莫里亞蒂教授的濱中操和他想象中很不一樣,但聽到對方居然還會‘善意’地給預算不足的客戶所謂的‘只有前半部分版’犯罪計劃書,他還是深深地無語了。
等到濱中一臉理所當然的把所有買了他的計劃書卻被抓的客戶的問題從自己身上推掉后,柯南干脆直接開口吐槽。
“他們明明按照叔叔你寫的計劃書去做了,結果還是被抓,這算什么完美犯罪嘛!”
順帶一提,柯南是真心這么認為的——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的水平大概要比對方高。
或許是因為被小學生嘲諷打擊太大,濱中立刻強調這些年里也是有很多案件犯人沒有被抓,成為了懸案,而這都得益于他的犯罪計劃書。
接下來發生的事幾乎是搞笑的。
應該說來到事務所的四人都沒有想到,一個在業界經營多年的犯罪顧問居然連本國的教唆罪的具體定義和范疇都不知道——或許此人一開始就奔著‘完美犯罪’去,反而沒有想過被抓的下場吧。
總之,在佐藤非常核善的目光和口頭‘勸誡’之下,濱中,迅速地屈服了。
“……以上五起案件的資料都已經發送了。”佐藤對著在廳內的目暮十三匯報道。
而高木則在濱中操的電腦上重新檢查有關的文件。
突然,他瞥見了濱中辦公桌右手側某個開了一條縫的抽屜里似乎有一疊寫著很多字的紙。
而當高木伸手去拉抽屜的時候,剛才開始就蔫了的濱中操居然下意識地去阻止。
這個反應讓高木一下子警惕起來了。
“你確定你已經說了所有的案件了嗎?”
言下之意就是這份放在抽屜里的文件,是不是又一份犯罪計劃書。
“我確定。那沓紙是我的私人物品,和我作為犯罪顧問的工作無關。”濱中的語氣非常認真,顯然是非常不希望那份文件被拿走。
“你事務所里的所有東西最后都要接受檢查,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改變。”佐藤‘無情’地開口,并示意高木把文件取出。
眼看阻止不了,濱中的表情透出一股明顯的焦慮,甚至比被迫交代教唆內容的時候還不情愿。
對這反應略感好奇,柯南從會客的沙發上跳下來,湊到高木涉旁邊去看那沓紙上寫了些什么。
沒想到一看之下,他立刻愣住了。
這個,該不會是……
“佐藤警官,這個叔叔剛才說的是真的,這些紙確實和案件無關。”他抬起頭,對著女警說道。
“誒?無關嗎?”也在看的高木訝異地問出聲,“可這最上面幾頁寫的都是一起殺人案的細節啊。”
“這些紙應該是一篇推理小說的草稿吧。”柯南篤定地說道,“不然的話,上面修改的備注就不會有‘偵探’的部分了。對了,請問是還有另外一個人和你合寫嗎?”
聽到柯南最后的問句,濱中操猛的抬起頭朝他看去。
“為什么會這么問?”
柯南差點被濱中操的動作和表情嚇到。
他下意識地腹誹道,推理小說會反復修改詭計的設計本來就是很奇怪的事,更何況最后的版本和濱中那些犯罪計劃書的風格天差地別,既簡潔又嚴密,水平就算在他這個工藤優作的兒子看來都很不一般,怎么想都是濱中有一個‘批改者’吧。
“因為上面詭計的涂改次數比偵探推理的部分要多得多啊。”柯南最后給出了一個只要觀察紙面就能發現的問題。
即使是在草稿上,一個版本的詭計也應該對應一個版本的推理,但兩者的數量差異太大了,對應也很奇怪。
“詭計的涂改次數比偵探推理的部分要多得多……”濱中操重復了一遍柯南的解釋,表情逐漸變得扭曲起來。
這個中年男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沖上去擠開高木,在自己的電腦上點開一個被層層隱藏的文檔,然后直接翻到最后一頁,停住了。
“偵探和兇手的勝負……”濱中的語氣接近咬牙切齒。
——看來這篇推理小說里,詭計的構建者并不是我啊。
簡直是羞辱一樣的敗北。他想到。
(https://www.dzxsw.cc/book/26300182/308541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