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商侯 > 第257章 覆滅(四千字章節,求訂閱)

第257章 覆滅(四千字章節,求訂閱)


第257章  覆滅(四千字章節,求訂閱)

        就在陳青象感知到國運之網的動靜之時。

        春官事寮之內。

        供奉著春官禮器的巨大宮殿之內。

        一位中年、一位老年,兩位身穿春官華服,周身散發元境氣息的男子,面色凝重的相對而坐。

        在兩人的面前,是一方古木棋盤。

        在棋盤之上,黑白兩色的棋子縱橫,犬牙交錯。

        卻是一盤圍棋,進入關鍵時刻。

        ……

        而就在兩人一心集中棋盤之時。

        卻都被春官禮器的巨大動靜給驚動。

        立即轉頭看向春官禮器,就看著禮器的動靜。

        看到那遍布了無數道文,如天地顯化于世的天地符詔一般,浩瀚的春官禮器之上。

        其中代表方國一個上士大夫封地,上士大夫氏族的那一圈道文。

        在這個時候,從原本散發純金光輝之色,化作了暗淡的黑灰之色。

        頓時,了解學習禮器一切情況的兩位春官,立即知道,這是代表著玄象方國,在時隔三萬多年之后,再次有上士大夫氏族,封地的核心氣運之柱被毀。

        兩人立即知道方國要出大事了。

        一方士大夫封地氣運之柱被毀,那就代表著,不管是何種原因,執掌那一方封地的士大夫氏族,都將面臨守土有失之責。

        都要面臨,被罷黜封地,整個氏族,罷黜士大夫尊位的情況。

        于是兩位春官,再也顧不得棋盤,立即站起身來。

        年長的那一位春官,面色極度嚴肅的向著中年春官說道:

        “丑到,吾繼續駐守。”

        “汝立即去稟告大宗伯。”

        “諾!”

        ……

        不過不等中年春官前去稟告。

        作為在明面上,有春官禮器最高掌控權限的春官長大宗伯,身形出現在這宮殿之內。

        卻是在禮器上出現動靜之時,依靠對禮器的掌控,就立即感應到了。

        直接溝通禮器,傳送挪移而至。

        面色難看的看著春官禮器上的情況。

        沉默數息時間。

        春官長大宗伯,駕馭手中的大宗伯象杖,通知手下諸位春官。

        隨后就依靠自身掌控權限,溝通春官禮器,查看具體情況。

        ……

        不過一刻鐘時間。

        春官事寮,大宗伯以下,諸位主事者全部匯聚來到宮殿。

        小宗伯,三禮官。

        六神官,十二元辰官。

        在這二十二位上春官,主事屬官之中。

        除了六位不在玄象谷,在方國各處忙碌之外,其余還在玄象血脈的十六位上春官,全部陸續到來。

        ……

        而這時接到了大宗伯命令,前來的十六位主事春官。

        不用大宗伯開口,在看到了春官禮器上面的模樣后。

        也立即知道,大宗伯讓自己等人前來的原因了。

        向著大宗伯行禮之后,就按照各自官職,左右而立。

        ……

        在看著自己手下主事的屬官,全都來齊全之后。

        大宗伯開始發號施令。

        “上禮官,上六元辰官,汝等七位,率領二十位日春官,率領三支法兵,駕馭禮器,降臨這上士大夫封地。”

        探查氣運之柱的原因,并臨時接管整個封地一切,控制封地伏氏族,保證封地平穩。”

        “諾!”

        七聲幾乎重疊合一的接令之聲,立即響起。

        隨后這七位上春官,就干凈利索的離去,去執行大宗伯命令。

        “左禮官、右禮官、六神官,汝等八位,兩人為一組,輪流坐鎮禮殿,時刻溝通禮器,注意禮器情況。”

        “諾!”

        除了小宗伯之外,剩下的八位上春官,立即行禮應聲接令。

        隨后八位上春官,來到氣息有一絲衰落的春官禮器面前,近距離溝通這件春官禮器。

        ……

        最后,春官長大宗伯,才向著春官小宗伯開口說道:

        “小宗伯,汝實時與上禮官,上六元辰官溝通,盡快了解其中因由,在第一時間書寫奏章,稟報陛下。”

        “諾!”

        ……

        數個時辰之后。

        在接待小宗伯奏書之后,知曉其中內情詳情的陳青象,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視與慎重。

        陳青象當時又派出人手,前往伏氏族,了解伏氏族封地的具體情況。

        并且當發出命令,召見六卿五官,在玄象宮內,進行一次小會。

        而在小會結束之后。

        陳青象就單獨的留下大宗伯,微微向其暗示了一些士大夫盜取國運氣數的情況。

        頓時,這個消息,使得一心為公,一心為玄象一脈的大宗伯,怒不可遏。

        隨后陳青象就和大宗伯,仔細的討論了一下自己的謀算。

        ……

        因為在時隔了三萬多年歲月后,玄象方國,再一次出現有士大夫封地氣運之柱,無征兆毀滅的情況。

        又因為陳青象沒有下達封鎖這個消息。

        于是短短一天時間,這個士大夫封地氣運之柱被毀的事情,就傳遍了整個玄象谷,并且極速擴散開來,傳遍玄象方國的數千封地。

        ……

        七日之后。

        卯時。

        大朝會在玄象御殿召開。

        一連處理各種事情政務一個時辰之后。

        在諸官諸臣們,幾乎沒有上奏言語之后,大宗伯從其座位上,站起身來。

        面色嚴肅的向著陳青象一禮之后,凝重的開口說道:

        “稟陛下,七日之前,方國伏氏族封地,氣運之柱被毀。”

        “望陛下處理!”

        聽到大宗伯的話語,陳青象則直接開口詢問道:

        “大宗伯,這種事情,依方國禮法,該如何處置?”

        聽到陳青象詢問的話語,大宗伯平靜的回應說道:

        “稟陛下,氣運之柱被毀,伏氏族守土有失,當罷黜封地,罷黜士大夫之位。”

        “整個伏氏族,當以流放邊荒它國。”

        “空置的上士大夫封地,需要陛下另選賢能,以鎮這上士大夫封地氣數。”

        聞言,陳青象裝模作樣的沉思數息時間,隨后就平靜的點點頭,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方國禮法來處理。”

        “諾!”

        ……

        而看著方國社稷主媯青象,和方國大宗伯兩人這么一唱一和,諸官諸臣們,陷入寂靜。

        經過這七天時間的發酵醞釀,消息靈通的諸官諸臣們,也都知道了上士大夫伏氏族,氣運之柱的毀滅的信息,了解其中一些明面上的情況。

        “比如是被神境五首蛇,破碎三座氣運之鼎,短短時間毀滅氣運之柱。”

        這個時候,御殿內的諸官諸臣們,看著社稷主與大宗伯之間默契配合,在結合自身了解的情況,這些人精們,都開始陷入沉默狀態。

        其中幾位與付氏族沾親帶故,在這幾天里,接受了伏氏族好處,準備開口求情的諸官諸臣,這時也都沒有開口。

        明擺著,能讓一輩子一心為公的大宗伯,如同非常草率的做出決定。

        那這其中,只怕有著某些內幕與忌諱存在,觸碰不得。

        ……

        看著陷入沉寂的諸官諸臣們。

        陳青象神色自若,平靜的對著諸官諸臣們說道:

        “諸卿,此次伏氏族被罷黜封地,當選賢能以彌補之。”

        “諸卿如有合適選擇,皆可在下朝之后,上書舉薦。”

        “下次大朝會之時,吾再從舉薦之人中,進行選擇!”

        說完這一句話,陳青象就看到本來一片沉寂的諸官諸臣,這時候各自顯現出各種各樣的神色。

        滿意微微點點頭,陳青象知道,有這么大利益在,大部分人都不會在關注其中內情了。

        而等到選擇出新的上士大夫,新的上士大夫氏族,那這件事情,就會徹底落下帷幕。

        就算有人不死心,還想繼續探尋其中根由。

        那不用陳青象出手,新的上士大夫,新的上士大夫氏族,就會主動的出擊,將這可能危機自身地位的可能,消滅在萌芽之中。

        那失去封地,失去上士大夫之位,很可能滿懷怨恨的伏氏族,也不需要陳青象使力。

        其就會被新的上士大夫氏族,進行打壓,乃至斬盡殺絕。

        ……

        看著諸官諸臣的神色,知道選出新的士大夫氏族這一個陽謀已經成功。

        于是陳青象站起身來,雙手一展。

        “如無它事,那就退朝吧!”

        說完,看著因為要選新士大夫氏族的事情,已經陷入沉思的諸官諸臣們,陳青象淡淡一笑。

        正步而行,離開玄象御殿。

        ……

        氣運之柱被毀的上士大夫封地。

        伏氏族也等來了方國流放的判決。

        而在接到方國判決之后。

        伏氏族封地之內,一處密室之中。

        明面上的五位圖騰元境,以及暗中隱藏的三位圖騰元境,和隱藏的一位神境老者,九位心中一點僥幸心理,徹底熄滅,面如死灰。

        但是伏氏族的這九位支柱,也知道伏氏族,進入到了生死邊緣,時間不多了。

        沉默半響之后,為首的神境老者,以沙啞的聲音直接開口說道:

        “如今吾這一支,真正到了生死邊緣。”

        “處于玄象方國的那原本幾支火種,從現在起,當徹底沉寂。”

        “玄象方國之外,那兩位游歷的圖騰元境,也以血脈禁忌傳訊之法,讓其遠離。”

        隨后伏氏族這九位,顧不得怨恨,根據方國流放的處置結果,開始組織族人,進行遷移。

        并且在遷移的途中,又陸續分出數支火種,以求盡量的保存一線生機。

        ……

        次月。

        又一次大朝會之上。

        陳青象從數十上百個選擇之中,選擇了其中相對現在最興盛,足足有三位神境的一個卿大夫之家。

        就算底蘊相對來說不夠深厚,但是有著三位神境存在,足以將整個伏氏族徹底斬盡殺絕了。

        ……

        不出陳青象所料。

        不到兩個月時間,那因為氣運之柱被毀,從而被罷黜封地,罷黜士大夫之位,不在受玄象方國庇護的伏氏族,就在遷移流放的途中,遭遇了伏擊,整族盡滅。

        包括其族內,作為根本底蘊,隱藏起來的一位圖騰神境,也直接當場被圍攻戰死。

        甚至幾支隱藏的火種,也被一些手段,被搜尋到,斬草除根。

        其中還有兩支隱藏極深,沒有被新的上士大夫氏族,尋找到的兩支火種,也被陳青象暗中覆滅。

        至此,在玄象方國之內,伏氏族就大致真正被滅絕。

        ……

        而在伏氏族被滅之后,新上士大夫氏族,坐鎮執掌那片封地,重新立下氣運之柱后。

        陳青象能感知到,那一面最為根本的國運之網,不止是徹底恢復過來。

        并且匯聚流轉的國運氣數,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陳青象以三十五重人王策,能從國運之網內,清楚的感知到,除了新封地新氣象之外。

        那原本數百位,盜取國運的士大夫之中,有著數十位士大夫,停止了繼續盜取國運氣數。

        陳青象猜測,可能是這數十位士大夫,從伏氏族氣運之柱被滅的事情中,隱約猜測到了一些事情,這才暫時停止了盜取國運氣數。

        這一下多出這么多的國運氣數,才使得國運之網,短短數月時間,就有了明顯的提升變化。

        ……

        在伏氏族被滅,陳青象從這之中嘗到甜頭之后。

        隨后數年時間里,每隔一兩年,或者兩三年時間,玄象方國,就會有一處上士大夫氏族的氣運之柱被破滅。

        短短數年時間里,在伏氏族之后,就又有三個上士大夫氏族,被罷黜,被流放。

        甚至在流放的途中,被整族覆滅。

        這三次,陳青象還是和第一次般,和大宗伯唱雙簧,簡單處理。

        并且選取新的士大夫氏族。

        不過雖然這三次,還是的成功處理了。

        但是陳青象能從這十八位卿大夫氏族,數千士大夫氏族,為核心根本的國運之網內,感知到整面國運之網,都有些不穩起來。

        陳青象知道,這是數千位士大夫氏族,乃至十八位卿大夫氏族,因為短短數年時間里,接連四個上士大夫氏族,氣運之柱被毀滅,從而被罷黜封地、罷黜地位,使得整族被滅絕。

        從而引發的不安。

        陳青象知道,下一次開始,就不能在如此粗暴了。

        不然就要真正的引得數千位士大夫氏族,乃至十八位卿大夫氏族,人人自危了。

        ……

        在處理覆滅,第四個盜取國運氣數的上士大夫氏族之后。

        這時已經是陳青象成為玄象方國社稷主,第十個年頭了。

        準確來說,是九年整。

        這個時候,陳青象成功渡過圣境大劫,成為不朽圣境,也超過九年時間了。


  (https://www.dzxsw.cc/book/26236153/1387088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吴堡县| 平陆县| 泰来县| 囊谦县| 瑞昌市| 甘谷县| 盘山县| 中方县| 会东县| 师宗县| 昔阳县| 成武县| 修文县| 阿合奇县| 浦城县| 丹棱县| 伊宁市| 滦南县| 无为县| 应用必备| 呼和浩特市| 德格县| 宜君县| 酒泉市| 洛浦县| 惠安县| 新沂市| 苏尼特右旗| 军事| 竹北市| 天峻县| 廉江市| 武穴市| 杭锦后旗| 汉沽区| 湘潭市| 岢岚县| 民乐县| 昆山市|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