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苦難與態度
圣歷4月6日,舊歷三月初七。
盅雕街道今天發生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街上的方老太去世了。
方老太膝下有個兒子叫鄭武,鄭武在震東區的白兔街道上經營著一家布料店,經濟實惠,生意還算不錯。
這天早晨,鄭武一如既往的一大早就出門了,他的媳婦由于要照顧自家婆婆和孩子,一般要晚點出門。
大概早上10點的時候,鄭武媳婦王桂芬回來給婆婆做午飯,進老人房間內發現她一動不動的低垂著頭,她顫顫巍巍的上前伸出手,發現自家婆婆已經咽下了最后一口氣,駕鶴西去。
王桂芬頓時慌了神,知道將要面臨什么的她,一時之間亂了分寸,只能夠想到讓自己孩子去喊他爹回來,自己則站在門外,不知手措。
鄭武家周邊的鄰居們,在知道了老太太駕鶴西去后,他們雖然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辦,但是也沒轍。
騰龍帝國舊俗,一家要是辦喜事的話,沒有請帖是不會上門的;但要是發生白事,街里街外的鄰居,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會主動上門前來幫忙。也就是所謂的,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
但是,在這800多年后的今日,在這圣城聯盟統治下的城內,有些事,他們鄰居畢竟是外人,不可以越俎代庖。
圣城聯盟規定,凡是聯盟五城內病重或者自然衰老死亡者,不可進行土葬,必須進行火葬。同時,火葬之時,必須有教會成員的在場,且在進行火葬前,為避免出現意外,必須進行頭足異所處理,杜絕殤氣受到遺體的牽引,出現大面積匯聚現象,導致遺體發生異變,引發危害,影響城內安全。違者,驅逐!
起初有人反對這種規定,甚至拒絕執行,不過,槍打出頭鳥,教會將一些刺頭驅逐出城之后,這種反對的聲音漸漸消失了,形成了現在這般習以為常的模樣。
鄭武一聽到消息,便急匆匆地跑回家,到家之后,顧不上自身喘的上氣不接下氣,跌跌撞撞的徑直沖入自家老娘房間內,看到了自家老娘才不自覺流下眼淚。
老人正安詳地坐在一把靠墻椅子上,身體靠在椅背上,眼睛閉著,左手向下自然垂擺著,右手放在雙腿上,拇指與食指中間還夾雜著一張紙。
鄭武顫抖著上前抽出那張紙,紙上只有八字,但就是這八個字,卻使得鄭武再也繃不住了,大聲哭泣。
“鄭武吾兒,莫要為難。”
鄭武滿面淚痕走出房間,叮囑自家媳婦去找教會成員,前來進行火葬儀式,同時拜托鄰居帶著自家兒子到遠一點的地方玩耍。
隔壁身材消瘦的王大姐主動走上前去,牽著鄭武兒子鄭安的手,向著遠處走去。
說完,鄭武腳上仿佛有著千斤重,每跨出一步,仿佛跨過了一個世紀那么久。
這幾步路,他從小時候一直想到了現在。
忽然之間,他想起了一件事,早些年前,自己老爹去世時,自己只會無助地哭泣,最后還是他的娘親,顫抖的進屋做處理的。
這幾步路終歸是會走到頭,鄭武再次進了房間,幾分鐘后,鄭武扔掉菜刀,麻木地走出房門,癱靠在墻角,就這么不斷地猛扇自己耳光。
王桂芬帶著教會的人回來,她看著婆婆房門外,臉早已血腫,卻還在不停自己扇著自己耳光的丈夫。
她急忙跑過去抱住自家丈夫,攔下丈夫仍要繼續扇的手,哭泣地安慰著他。
這位教會成員也是東城本地的人,且一般進行火葬儀式的教會成員,都是火系的圣法師。
杜英先進門確認,確認完后,從包內取出寬長的白帆布蓋在老人身上,出來讓幾位壯碩的男子幫忙,將老人抬到院子里,準備火系法術進行火葬。
朱芝荷他們過來的時候,院內剛好在舉行火葬儀式,她看著鄭武家院子外聚集著如此多的人,好奇心驅使著她走上前去。
知道發生何事的郭明想要攔住她,未果,還是讓朱芝荷走到了院子外,從旁人口中知道了這件事。回去路上,朱芝荷悶悶不樂的,心情從天堂墜入地獄,臉上的笑容早已消失。
突然間,一直低著頭的朱芝荷,喪氣頹然地說道:“郭明,你說,這一切,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郭明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不忍地看著這往日陽光明媚的女子。
……
晚飯過后,郭明立刻就跑了出去,沒有像往常一樣進行修煉。來到朱芝荷家門外,郭明輕輕敲了門,出來開門的是依舊悶悶不樂的朱芝荷。
“跟我來!”說完,郭明就直接拉著朱芝荷跑。
兩人一路跑到了艮東北區的一家小劇院,期間,郭明特意避開了巽東南區的盅雕街道。
朱芝荷一臉迷惑的看著郭明,想要知道他拉著自己從坤西南區一路跑到艮東北區的目的。
郭明沒有向她解釋,拉著她走了進去。舞臺上,現在正在唱著的是越劇中的《玉簪記》。
郭明讓朱芝荷先坐下來觀看,他則進入后臺,找到方朔,提出答應他之前的請求,但是下一場要唱京劇中的《長坂坡》。
方朔是這家小劇院的少當家的,自然是有權力更換表演節目。他驚訝于郭明的突然到訪,更驚訝于他態度的突然轉變。
不過,結果是往他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他自然樂意接受,隨后安排下一場唱《長坂坡》。
達到目的后,郭明離開后臺,回到觀眾臺和朱芝荷一起觀看完《玉簪記》結尾部分和《長坂坡》。
……
欣賞完戲劇率先走出小劇院的朱芝荷,在門口遇到一位抽著旱煙的老人。
“小姑娘,要不要學習我的功法,很厲害的功法。”老人主動出聲,熱情地向著朱芝荷推薦自己的《人間煙雨路》。
朱芝荷看著一身破舊灰袍的老人,下意識地以為他是江湖騙子,直接拒絕,后退幾步,回到門檻內。
“你怎么站在門檻這邊?”郭明疑惑地問道。
“剛才有一個老……”朱芝荷指著原先老人位置朝著郭明說時,轉身卻發現早已不見他的蹤影。
“誒?剛才這邊明明有一個灰袍老人的。”朱芝荷十分篤定,但是又深感疑惑地說道。
郭明臉色有微變,沒有在此事深究,就這么一筆帶過。
兩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朱芝荷好奇的詢問著郭明今天帶她過來的目的。“你怎么會想到帶我來看戲劇的?”
郭明支支吾吾的,說話斷斷續續不似往日般流暢。“苦難是一直存在著的,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它的態度。我不懂戲劇,不過我覺得就像《長坂坡》中的趙子龍一樣,哪怕被重重黑暗所包圍,我們最終也一定可以突出重圍,得見光明。”
朱芝荷現在明白,郭明是想要讓自己開心一點,她展顏露出笑容,但好似和郭明聊的不是同一話題。“可是,我覺得《玉簪記》也挺好看的呀。”
(https://www.dzxsw.cc/book/26235569/3636598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