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德軍來了,我們被殖民了!(新書意見,是大順好?還是南明鄭家?
“皇家海軍兵敗太平洋!”
“澳大利亞軍團慘敗,布里斯班淪陷,悉尼正遭受圍攻!”
“內(nèi)閣總辭,聯(lián)合王國將不再設(shè)立首席大臣!”
“威廉皇帝陛下打破慣例,將直接領(lǐng)導(dǎo)政府!聯(lián)合王國進入君主D裁時代!”
“威廉皇帝從德國調(diào)兵,五萬德軍登陸多佛爾,正在向倫敦進發(fā)!”
以上這些,都是1833年1月末的幾天內(nèi)被登在《泰晤士報》、《每日快報》、《每日鏡報》等英國主流大報頭版頭條上的消息,真是一條比一條勁爆,一條比一條讓英格蘭的人民感到震驚。
和某些人想象的不一樣,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的英國,實際上是沒有合法的新聞自由的。實際上,英國的主流大報都必須繳納高昂的印花稅.......每一張報紙都必須要交稅!所以英國合法報紙價格也很高,勞動人民根本看不起,合法報紙的發(fā)行量當然遠遠比不上英吉利海峽對岸的那些歐洲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合法“大”報,都存在著發(fā)行量少、讀者少、造血能力差,依賴背后的金主爸爸養(yǎng)活等特點。而能夠豢養(yǎng)一家合法“大”報的金主爸爸都是什么人,隨便一想就明白了。
所以英國的內(nèi)閣和議會對合法新聞的掌控能力還是很強大的......在大英帝國實際上已經(jīng)和大明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以后,英國的合法“大”報上可從來不會刊登政府和議會不讓刊登的內(nèi)容,一個個都規(guī)矩得很。
當然了,英國還有很多非法發(fā)行的報紙......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地發(fā)展,英國勞動人民的識字率已經(jīng)不低了,所以窮人對報紙也是存在需求的。在另一條時間線上經(jīng)常刊登“圣人文章”的《水星報》就是這樣的“非法小報”,只是它的讀者比任何一家合法“大”報都要多!
不過在1833年1月末的這幾天,英國的合法“大”報好像一夜之間都換了編輯似的,全都開始報導(dǎo)戰(zhàn)場上和國內(nèi)的壞消息了。
壞消息是那么多可怕,都把英格蘭富有、正直、文明的紳士給嚇壞了。
歲月靜好的英國,怎么一夜之間變得和歐洲大陸,和北美洲一樣可怕了?
哦,可怕的不是戰(zhàn)場上的失敗......太平洋和澳大利亞的失敗對于英倫三島的有錢人來說并不算太糟糕。真正可怕的是英國本土發(fā)生的劇變!
那位威廉皇帝好像發(fā)瘋了!居然免除了威靈頓公爵在內(nèi)所有大臣的職務(wù),而且還打破了喬治一世以來的慣例,不再任命首席大臣,開始執(zhí)政了!
橡皮圖章......要執(zhí)政了!讓英國有錢人感到驕傲和安心的虛君立憲制在一夜之間就被威廉皇帝給廢除了!
而更糟糕的是,英倫三島的有錢人們趕緊找來法律仔細翻看,想從上面尋找“虛君立憲”的條文。但是很遺憾,那根本就不存在。
那只不過是“慣例”,根本不是成文的法律。
實際上,英國根本就沒有一部成文的“憲法”,還立個什么“憲”?
而更可怕的事情,則在1月31日被登在了《泰晤士報》、《每日快報》、《每日鏡報》等英國主流大報頭版頭條上——五萬全副武裝的德軍在多佛爾登陸了!
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英國的紳士們都有一種末日來臨的感覺......德軍登陸多佛爾!
在英國紳士們的心目中,英吉利海峽就跟天塹一樣,保護著他們生活的島嶼在歐洲的亂世當中保持著風平浪靜......哪怕歐洲出現(xiàn)了查理五世和拿破侖這樣的帝王,都會被這條狹窄的,經(jīng)常被大霧籠罩的海峽所阻擋。
但是現(xiàn)在......德軍在多佛爾登陸了!
......
2月15日清晨,用德語高唱的《上帝保佑吾皇威廉》的歌聲,在倫敦最繁華的街道上響了起來。頭戴著德式尖頂鋼盔(又名釘盔),扛著耶格爾步槍德軍官兵,一邊唱德文版的英國國歌;一邊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倫敦!
這場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德意志帝國攻占倫敦了呢!
而在倫敦街頭圍觀的紳士和勞動人民,也都產(chǎn)生了一些錯覺......他們的祖國到底是帝國主義呢?還是個殖民地呢?
要說是帝國主義,那怎么前腳來了好多印度阿三兵,后腳又來了大批的德軍?
這個威廉皇帝調(diào)那么多外國軍隊了倫敦到底防誰啊?
防大明?
明軍還在太平洋呢!連印度都還沒遭到進攻,怎么可能那么快來英國?
防法國的拿破侖二世?
也不像啊,現(xiàn)在英法關(guān)系挺好,倒是大明、羅剎在鼓動反法聯(lián)盟,要扶植波旁王朝再復(fù)辟。不過德意志雙雄正在為誰當未來的德國皇上頭疼......根本沒心思對抗法國。但法國的拿破侖二世比他爹差太多,他爹是在一系列疾風驟雨般的社會變革后靠著槍桿子建立的威望上臺的。而拿破侖二世不過是利用法國國內(nèi)的保王黨、共和派、波拿巴派的矛盾投機成功上臺的,本身沒有經(jīng)過血與火的考驗,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集團在他身邊。
所以拿破侖二世上臺后,不僅不敢得罪英國,反而還一個勁兒的向大英帝國示好......當然了,向大明宣戰(zhàn)是不可能的,大英自己打成了這副熊樣,誰還上她的賊船?不過拿破侖二世也絕對不可能登陸英國,就算他有這個心思,也用不著調(diào)德軍來防啊!
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現(xiàn)在還是可以擋住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海軍的,英國本土暫時也是非常安全的。
所以這五萬德軍(其實沒有那么多,只有兩萬)不是防大明,也不是防法國,那是防誰?好像只有防反對威廉皇帝D裁的英國人民了!
看著街道上雄赳赳氣昂昂走來的德軍,再看看守護在圣詹姆斯宮周圍的廓爾喀軍隊,站在圣詹姆斯宮陽臺上的威廉皇帝稍稍松了口氣,但是隨即又覺得不大對了!
雖然他調(diào)集德軍、廓爾喀軍保護自己免遭英國暴民傷害的做法,完全合情合理,也符合英國的慣例——英王德意志步兵團并不是他首創(chuàng)的,早在拿破侖戰(zhàn)爭時就有了。在最后擊潰拿破侖的那場戰(zhàn)役中,參戰(zhàn)的正經(jīng)英軍只有2萬多人,而英王德意志步兵團出的了7000多人,漢諾威王國出動了13000多人,兩者相加比英軍少不了幾個,另外還雜七雜八一大堆德意志小邦國的人馬,加一塊兒也有兩三萬......可是英國人民能理解他這個國王的苦衷嗎?他們不會誤以為自己是被印度和德意志人殖民統(tǒng)治了吧?
另外,威靈頓公爵、巴麥尊子爵、墨爾本子爵、格雷勛爵、羅伯特.皮爾爵士這些人都去了哪里?他們怎么不來圣詹姆斯宮一起迎接效忠英王的德軍呢?
(https://www.dzxsw.cc/book/26215230/359288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