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6章 錢謙益:我們討伐紅夷人,正是符合圣人之言讓他們沐浴王化
一行人在西苑里走著,朱由校在前,張好古和魏公公在兩側(cè)稍后,而后方跟著大批的侍衛(wèi)舍人,西苑內(nèi)因為建起了大明皇家科學(xué)院和朱由校的私人工坊,為了保持西苑的環(huán)境,特意移植了不少花卉植物。
走著走著,朱由校在一處小亭停下:「錢閣老的文章,師父你看了沒?」
朱由校說著轉(zhuǎn)身看向張好古,眼神中帶著一些莫名的意思。
張好古點點頭:「錢相的文章,臣讀過了。」
伸手示意張好古坐下,朱由校徑直落座,后面的舍人將茶水糕點快速端上來,動作非常迅速。
「對錢閣老的文章,有什么想法,徑直說吧。「朱由校說道。
張好古笑道:「臣能有什么想法,錢相有此覺悟,于國于民,都是好事。」
朱由校從袖子里拿出一疊紙張來:「于國于民,是好事不差,但其緣由,還是為了一己私利。」
「想想大明開國之初的賢臣良將,想想隨著太宗皇帝征戰(zhàn)漠北的那些國之柱石,再想想陪著宣宗開創(chuàng)盛世的三楊,想想土木堡盡赴國難
的文臣武將..「
「那么多忠臣良將,那么多國家柱石,祖宗先輩們把這座江山傳下來,可到了后面..「
「文臣結(jié)黨營私,武將荒廢兵事,邊關(guān)缺少糧餉以至于將士缺衣少食忍饑挨餓,就連軍械甲胄都是良莠不齊,他們只顧著自己賺錢,根本不顧朝廷的死活,他們想著把皇帝放在宮里當(dāng)作一個泥塑,他們說什么,皇帝做什么,如此就能迎來盛世。
「呵,官宦士紳的盛世朕就知道,他們沒一個考慮到如此舉動會不會給朝廷引來什么災(zāi)禍,妄動兵戈會不會給天下百姓帶來負(fù)擔(dān)苦難,他們凈想著朝廷出兵好以此謀取私利,畢竟是朝廷出兵出糧,他們不需要上戰(zhàn)場,也不需要花錢,等著后面接收利益就好。
「想的是真好啊,如今朝廷,也真的按照他們的意思要動兵了..「
「真是...六朝何事,凈是門戶私利!
張好古說道:「不管是為了一家私利,還是處于何種目的,他們的意圖,終歸和朝廷不謀而合。」
「陛下,論跡不論心,所謂家國天下,家尚在國前;能在考慮自家利益時,顧忌朝廷利益的,已經(jīng)是難得的忠臣了。」
「如今能把這些士紳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對朝廷來說,也是好事。」
朱由校抿了口茶:「雖然眼下的情況和朝廷的推動分不開,但次次想到這些人在背后賺足了金銀,朕就感覺心情不爽利。」
「這件事,不可能只讓朝廷出錢。」
「南邊那些商賈士紳既然想著更多的利益,想著去泰西之地賺那千百倍的利潤,他們就得拿出真金白銀來,這一戰(zhàn)朝廷是為了未來打的,不是為了他們的私利打的。
張好古明白了,自家這位陛下還是脾氣上來了,畢竟是統(tǒng)御天下十二載的帝王了,向來都是我想干什么干什么;如今卻成了士紳商賈推動著朝廷干什么,身為掌握天下大權(quán)的至尊,朱由校自然不高興。
哪怕這是他有意推動的,但這些士紳商賈真這么做了,他依舊不高興。
「臣明白了,臣一定給陛下從那些士紳商賈里榨出錢來。」張好古說道。。
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一旁的魏公公趁機說道:「張師傅,你可不知道這些士紳多有錢,他們存錢,那是一車車的金銀去存啊!
「憑著朝廷的天威從海外賺足了金銀,卻不給朝廷孝敬,這些士紳的心都壞了!」
顯然,魏公公手下的東廠番子探查到了不少消息啊。
從西苑出來,張好古忽然瞥見一個有些鬼鬼祟祟的身影,那個人
怎么看著,那么眼熟呢?
「少爺,看什么呢?「張安有些不知所然。
「沒事,去吏部吧,走了走了。「張好古笑著說道。
不明所以的張安撓了撓頭,跟在張好古后面慢悠悠的走著,他怎么總感覺自家少爺有點事呢?
張好古在吏部待了還沒幾刻鐘,小吏就來通報,說是錢謙益來了。
「來的還真快,快請錢相進來。」
張好古說著起身去迎接,走到正堂時就看到一副好相貌的錢謙益迎面走來:「元輔,老夫過來叨擾了。」
「錢相客氣了,你我之間這就生分了,快請。「張好古也是很熱情的邀請錢謙益。
兩盞清茶端茶上,裊裊水霧升騰,茶香開始飄溢。
「這茶,不一般啊!「錢謙益眼前一亮,這等好茶,他之前可享受不到。
「說是什么四川的茶,我也不太懂,下面人知道我喜歡喝點茶,就給我送來幾兩。」張好古說的很淡然。
錢謙益看著張好古,眼中是說不完的羨慕,二十八歲的當(dāng)朝首輔,擔(dān)任首輔七載,治得大明國強民富,這般尊崇的人物,想要什么真的就是一個念頭,他也想體會這樣的風(fēng)光。
畢竟起碼沒有人專門為了他這個內(nèi)閣閣老,去四川收購這等好茶,這茶一錢,價值多少他都不敢去想。
「錢相來找我,所為何事啊?」張好古笑瞇瞇的看著錢謙益。
錢謙益回過神來,笑呵呵的捋了下胡子:「老夫來找元輔,為的是一件大事。」
「近日民間輿論,元輔也都知道,而朝堂上的百官上奏,元輔有何看法啊?」
張好古沉吟著:「征討紅夷人這事啊,南洋的紅夷人固然可惡,但眼下他們已經(jīng)乞和了,朝廷也已經(jīng)在討論從禮部挑選合適人選去和紅夷人討論此事。南洋之地,形勢錯綜復(fù)雜,諸國關(guān)系混亂,又有泰西之地的尼德蘭人,也就是紅夷人,還有弗朗機..「
「這南洋的環(huán)境這么復(fù)雜,其氣候又酷熱難耐,多雨水,朝廷眼下以火器為主,火藥可不能遇濕,更何況其氣候非北方軍士所能適應(yīng),兵戈不能輕動啊。」
「依我之見,既然紅夷人已經(jīng)投降了,還給了賠償?shù)目钭樱欠潘麄円获R也未嘗不可,畢竟人家遠在泰西之地,萬里迢迢來大明做生意,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啊。
錢謙益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張好古,這話是你張好古能說出來的?
當(dāng)初打遼東,打蒙古,打安南,在國內(nèi)殺人的時候,你張好古多硬氣?殺得那叫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眼下面對泰西蠻夷,你告訴我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
錢謙益搞不懂張好古在想什么了。
民間的輿情推動顯然不只是東南沿海那些士紳官宦在推動,這一點他錢謙益無比確認(rèn),背后若沒有朝廷的人在推動,他敢把面前這張
桌子給吃下去!
可,為什么張好古表現(xiàn)的這么不想打呢?
錢謙益思索了片刻,笑著說道:「元輔啊,這紅夷人乃不臣之蠻夷,劫驚南洋財富,欺凌我大明藩屬,若不施以嚴(yán)懲,朝廷威儀何在
啊?」
「更何況,紅夷人在南洋占有諸多肥沃土地,這些土地產(chǎn)糧那可是一年三熟,足以給朝廷提供額外的糧食,如今這氣候越來越冷,北方的糧食未來必定會面臨干旱和冰凍所造成減產(chǎn)的情況。」
「這南洋的種植園對朝廷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啊。」
張好古笑道:「交祉那邊,黃總督已經(jīng)在發(fā)動交祉百姓開辟更多的田畝了,那里也有不少良田,足以為朝廷提供充足的糧食,加上如今朝廷推動番薯和土豆,這些東西可都是產(chǎn)量大
的好糧食啊。」
番薯土豆,錢謙益嘴角抽了抽。
這些東西產(chǎn)量的確大,但好吃,還真不怎么好吃。
第一次吃是感覺不錯,但吃多了還是不怎么樣。
畢竟這些東西只是運來的初級版本,壓根不是后世那些精挑細(xì)選培育的新種,其最大的,是保證產(chǎn)量,能吃,填飽肚子,口味這東西,就不用提了。
但不得不說,能吃,產(chǎn)量大,這兩點就足以穩(wěn)定大明億萬百姓了,而且工科院的農(nóng)學(xué)學(xué)士們也在研究怎么改良土豆和番薯的味道,所以說這些打動不了張好古。
見錢謙益有些糾結(jié),張好古主動問道:「錢相,你把你的想法,詳細(xì)說說看嘛。」
聽到張好古這話,錢謙益也不在糾結(jié)糧食的問題,他從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遞給張好古:「元輔請看,這是老夫梳理的征夷策。」
張好古看了看錢謙益寫的征夷策,這份策略沒有什么華麗的辭藻,也沒寫什么假大空的東西,通篇干貨,很符合目前天啟朝的主流,簡潔實用。
這份征夷策讓張好古確認(rèn),東林黨和東南那些士紳官宦的確是對此事上心了,他們?nèi)ν苿樱o助錢謙益,不僅僅是為了南洋的利益,更是想把東林黨在朝中那搖搖欲墜的根基給穩(wěn)固下來。
這份征夷策就是最好的佐證,上面詳細(xì)列數(shù)了南洋的紅夷人所擁有的實力以及南亞地區(qū)紅夷人的部分情況,并提出了自己的構(gòu)思,朝廷要組建多少大軍,軍械如何配備,后勤如何維護。
以先平定南洋的紅夷人為前期目標(biāo),將這里變成大明遠征軍的橋頭堡,隨后經(jīng)略南亞的紅夷人,將這兩地的紅夷人盡數(shù)平定后,在南亞駐軍威懾地方同時大力發(fā)展水師,組建更龐大的艦隊以南亞為根基向泰西之地進攻,直至打到紅夷人的本土去。
看著這份征夷策上羅列出來的種種數(shù)據(jù),張好古微微頜首,這東林黨中,還是有人才啊,這些東西可不是那些滿口道德仁義的偽君子能弄出來的。
沒有真才實學(xué),羅列不出這些詳細(xì)的數(shù)據(jù)。
這份征夷策,可以當(dāng)作廟算的一份重要文件來使用了。
看完征夷策,張好古沉吟片刻:「錢相看來是做足了準(zhǔn)備啊。」
錢謙益笑道:「為了朝廷計嘛,這泰西之國四處劫掠金銀,何其富裕,若朝廷能直通泰西之地,那賺回來的就是金山銀海,足以讓朝廷的稅收再上幾個檔次,倒是朝廷有充足的金銀來修建馳道興修水利,還可以發(fā)展艦隊去各片大洋做生意,這不是好事嗎。
「是好事不假,但錢相考慮過朝廷要花多少錢來完成這個計劃嗎?「張好古笑問道。
不等錢謙益說話,張好古便列了一份數(shù)據(jù):「征討南洋的紅夷人,很簡單。他們在南洋的地盤就那些,朝廷發(fā)動王師,按三萬大軍為例,所需兵船就是一百艘,而供給這三萬大軍的后勤糧秣軍械,起碼需要一百艘船分兩波日夜運輸,而保護兵船和糧船,又需要起碼兩支艦隊,一百艘以上的戰(zhàn)船沿途護送,同時還要有戰(zhàn)船負(fù)責(zé)戰(zhàn)爭初期的火炮壓制。」
「這么多戰(zhàn)船,這么多兵馬,朝廷每月的支出有多少,錢相算過沒有?而拿下南洋之后,還要再度西進,這費用,可就更高了。」
「朝廷眼下所有水師戰(zhàn)船加起來才多少,合適運兵的海船又有多少,這一戰(zhàn)要打起來,朝廷自己不算,還需征調(diào)民間海船,不容易啊。」
錢謙益說道:「可是元輔啊,這一戰(zhàn)若是打贏了,僅僅南洋的利益,就足夠朝廷回本還能收獲更多了。」
「泰西之地的國家無比推崇我大明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這些東西只要運到泰西之地,那就是千百倍的利潤,可為朝廷提供無數(shù)稅收,更何況如今朝廷工業(yè)發(fā)展,各種商品
都需要一個渠道一個市場,還有什么比崇尚我大明又有足夠金銀的泰西之地更合適的嗎?」
「若朝廷船只不夠,征發(fā)民間船只絕對可行,東南沿海必定支持朝廷的舉措,甚至可以為王先驅(qū)。」
「只要先把南洋控制下來,朝廷和民間有了足夠的獲利,后續(xù)征西洋,征泰西,都可發(fā)行股票籌備資金,民間絕對愿意為朝廷效力,甚至戰(zhàn)費都不用朝廷出錢。」
錢謙益都說到這了,張好古也是笑道:「錢相啊,你一個東林君子,張口閉口就是征討西夷,謀取利益,這不是儒家之言吧?圣人學(xué)說里可沒教這些啊。」
錢謙益則是很驕傲的說道:「圣人之言,乃是教導(dǎo)百姓之言,而泰西蠻夷又如何算得上我大明臣民?
「眼下他們不識詩書禮義,不知道德仁義,肆意劫掠他國,欺凌弱小,宛如禽獸行徑!朝廷發(fā)王師,討伐蠻夷,正合圣人之言,此乃教導(dǎo)西夷,讓其沐浴王化之舉。」
「日后,必定要將圣人學(xué)說廣播西洋之地,讓其知曉詩書禮義,明白道德仁義,讓他們沐浴王化,成為我大明之順民。」
看著眼下完全變了個模樣的錢謙益,張好古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天知道接下來東林黨會朝著什么方向狂飆猛進?
不過照現(xiàn)在來看,錢謙益的言行舉止倒是非常契合當(dāng)下,稱得上是好變化了。
錢謙益見張好古問了這么多,心里感覺有戲了,立刻問道:「元輔啊,這征討紅夷人一事?」
張好古笑道:「征夷策是個好東西,就是準(zhǔn)備的還不夠充分。」
錢謙益明白了:「那老夫再籌備籌備,弄得完善一些。」
張好古給錢謙益提了個醒:「錢相所說的弄一個公司,推行股票,這件事我覺得可行。」
「這方面,錢相可以想想,下下功夫。」
送走了錢謙益后,張好古笑著搖了搖頭:「利益面前,謙遜仁義可是真不值一提,這東林黨人的轉(zhuǎn)變,還算及時。」
「再慢一點,估計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抿了口茶,張好古開始書寫一些東西,朝廷早就決定要對紅夷人下手,南洋的利益朝廷是不可能放棄的。
既然錢謙益想明白了,那張好古就可以做一些準(zhǔn)備了。
一封封調(diào)令被張好古寫出來,他需要大明在江南的十余萬新軍開始進行籌備,這一戰(zhàn)征伐南洋紅夷,考慮氣候環(huán)境因素,北方的新軍必然不適應(yīng),哪怕到了南洋也需要數(shù)個月來適應(yīng)當(dāng)?shù)丨h(huán)境氣候和蚊蟲。
因此這一戰(zhàn)以南方新軍為主。
江南的三大營里,朝廷共有新軍十三萬,這十三萬新軍,張好古預(yù)計調(diào)動的人數(shù)不會超過三萬。
三萬左右的新軍,配合水師,足以碾壓南洋了。
作戰(zhàn)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前期籌備的多么詳細(xì)都不為過。
大明如今重火器,以火銃和多種重型火器配合為主,南洋作戰(zhàn)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后勤,火藥,彈丸這些東西如何補充,畢竟大明制式的火藥和槍彈可不是南洋那些粗制濫造的火藥能比的。
若要統(tǒng)轄數(shù)萬大軍,完善后勤,張好古一人肯定是不夠的,他所做的也不過是讓江南的新軍做好準(zhǔn)備,讓方云出他們提前訓(xùn)練新軍,儲備彈藥火器,靜候朝廷命令。
同時關(guān)于糧秣和其他物資,張好古也已經(jīng)開始下令,江浙福廣這東南沿海的衛(wèi)所都要調(diào)動起來,為大軍在沿海行進籌備物資,提供糧秣。
同時交祉之地也會動員起來,給大軍提供港口和行軍資源。
這一戰(zhàn),是以大明南國之力來對南洋的紅夷人進行碾壓式的打擊,一戰(zhàn)之下必須要保證紅夷人被直接打死,不給他們?nèi)魏螔暝挠嗟亍?br />
大明王師百戰(zhàn)百勝的名號可不能斷在南洋這塊地方。
將一份份寫好的命令蓋上印章后,張好古輕輕呼出口濁氣;
「南洋之戰(zhàn),是時候了。」
免費閱讀..com
(https://www.dzxsw.cc/book/24066231/7531591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