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兩年
事情果然如李夢尋和陸望舒所預料的那樣。
憑借優秀的故事結構和陸望舒精湛的文筆,《射雕英雄傳》一經刊載立刻吸引了大批的民眾追讀。
尤其在青年和學生中形成巨大反響。
許多高校的學生更是每期必買,有時候上課都忍不住拿出來閱讀。
學校老師每次沒收之后學生們又會重復購買。
也有不少的教師,一邊批評學生上課看閑書,一邊回家后拿出從學生那里沒收來的報刊追讀。
更有不少老師因為收不到學生的報紙,又對后續劇情如饑似渴,
只能自己花錢購買最新一期的報刊。
學生們本就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瞬間被這篇小說推向高潮,
眾多愛國青年都在課余時間圍在一起
討論國家和民族,
討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理想
討論這篇小說的作者“金方陸”到底是何許人也
能夠在這個動蕩時代,
寫出這樣一片既符合時代背景,又立意深刻的佳作。
雖然也有一些老學究批評這篇小說的藝術水準和文化功底,
但是這根本不影響學生和青年們對小說的狂熱追捧。
亞輝通訊社的報紙銷量也直線上升。
蔣旭之更是把陸望舒當做了搖錢樹,極盡討好之能,就差把社長的位置讓給她來坐了。
同時他也不斷旁敲側擊地向陸望舒探究“金方陸”的真實身份,
想讓陸望舒為他引薦引薦。
陸望舒每次都推諉拒絕,完全無視蔣旭之那像探求寶藏一樣的眼神。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篇小說。
也有不少人對其恨之入骨。
可要說最看不慣這篇小說的,
倒還不是日本人,
而是汪偽政府的那些漢奸。
畢竟他們的所作所為,正好和小說里郭靖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一下子將他們漢奸賣國賊的形象映照的面目可憎、人人唾棄。
甚至民間有不少好事者,把汪精衛戲稱為“楊康”。
別說,這兩人還挺像的,
都有一副好皮囊,
都是數典忘宗的大漢奸。
于是有人就說,作者“金方陸”是不是照著汪精衛來塑造楊康的。
這個說法在小說圈子里流傳甚廣,也頗有擁躉。
可汪偽政府就算再討厭這篇小說,也不敢隨意封殺。
畢竟他們之前種種卑劣行為,已經讓民眾十分反感,
學生運動更是從未停止。
如果這次再封殺了這篇再學生和民眾中影響巨大的小說,
恐怕會造成社會動蕩。
還有就是蔣旭之暗中活動的結果。
這篇小說可是他的搖錢樹,讓他賺了個盆滿缽滿,可不能被封掉。
所以他花了不少錢,買通了上上下下不少的汪偽政府官員,
總算是打通了關節。
畢竟漢奸嘛,圖的就是個錢財,
只要民眾不鬧事、不推翻他們,
能讓他們安心撈錢,
想罵就罵吧,
反正之前也不是沒人罵。
所以說,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是根深蒂固的。
只要給他足夠的利益,他甚至會把絞死他們自己的繩索賣給你。
總之,經過多方博弈,《射雕英雄傳》最終順利連載了兩年之久。
兩年之后,也就是1942年,
抗日戰爭雖然越發焦灼,但是局勢已經漸漸明朗,日軍已經露出疲態,
那些具有戰略眼光的人已經可以預見日軍的失敗了。
因此這兩年,不管是日軍還是汪偽政府在宣傳上都是不遺余力,想要塑造日本依舊戰無不勝的虛假形象。
但是可惜,民眾并不買賬,更因此對《射雕英雄傳》更加追捧。
這兩年來,陸望舒經常來和李夢尋探討劇情,潤色文字。
李夢尋也會適時給與指導。
雖然在文字上他不如陸望舒,但動作設計可是強項。
畢竟他可是個正經武術家,百年來最年輕的化勁宗師!
是的,
早在半年前,也就是李夢尋二十五歲之前,他就已經踏入化勁!
已經完全吸收了李書文留給他的那本小冊子上的各種精要,
無論是對拳術理論的認知、對勁力變化的運用,或者是對五臟六腑的蘊養,
他已經完全不輸于師傅李書文的巔峰時期,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李書文自幼家貧,并沒有很好的物質條件調養身體。
這也導致李書文雖然是一位化勁宗師,武藝高強,
但是他的身材并不高大,甚至還不足一米六。
就是因為幼年過得太苦,導致身體沒有長好,即使成了化勁宗師也無法彌補這份缺憾。
除非能達到傳說中的“功夫入髓、氣血再生”的境界,或許可以生殘補缺。
可惜,這只是老前輩們對于前路的推論,無人練成。
從這里也能看出李書文拳術天賦之恐怖,
能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在二十七歲成為化勁宗師,
確實天賦卓絕!
可即便如此,他也像古往今來,那些燦若星辰,照耀一個時代的拳術江湖的前輩那樣止步化勁。
連化勁之后的一小步都不能踏出,
更遑論傳說中,能夠返老還童,可比陸地神仙的“人體大丹”境界。
那終歸是美好想象罷了。
對于這一點,李夢尋看得很開。
古往今來那么多拳術宗師,
一代代前輩先賢都未能找到前路,
他雖然也算是百年來最年輕輕的化勁宗師
但并不覺得自己就真的勝過前人。
無非就是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完備的理論基礎
以及李書文這位大宗師從小到大的悉心栽培。
所以李夢尋也只能盡力嘗試,
得之幸,失之命。
作為名副其實的國術大宗師,李夢尋對于各種武術理論的描寫以及戰斗場景的設計都是手到擒來。
完全可以指導陸望舒寫出令人血脈僨張,仿若身臨其境的戰斗畫面。
陸望舒只聽李夢尋的描述都覺得緊張刺激,驚心動魄,
更不要說經過小說藝術加工后的描寫。
所以這兩年陸望舒時不時得就來尋求李夢尋的指導。
兩人的關系也愈發熟稔,全然不似當初首次碰面時的劍拔弩張、唇槍舌劍。
陸望舒也越來越覺得這個小混混方圓身上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濃厚的“唯物主義”和“辯證主義”思想,
就像是曾經那些在邊區給她講課理論課的老師那樣。
莫非他也是......
一個大膽的想法逐漸在陸望舒腦海中形成。
李夢尋同樣如此。
和陸望舒越來越熟悉之后,他發現陸望舒其實并不像她表現得那樣,是一個刁蠻任性,像花孔雀一樣的民國大小姐。
反而像是一位對事物變化有著深刻哲思,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有著獨到認知,對歷史和時代的看法表現出強烈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革命戰士。
難道她也是......
(https://www.dzxsw.cc/book/23985077/7268951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