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很難令人不搓小手
陸翩躚并沒有讓尚帝等太久,畢竟尚帝這個不斷伸出自己的手撓著后腦勺的樣子,著實顯得他本人現在的狀態,就剩下一個尷尬了。
的確,雖然這個家伙導致很多人失業,導致自己的精神狀態一直不太正常,但是你要追究到底,這并不是他本人的錯。
天生有才能有什么錯呢?
不想發揮這種才能,又有什么錯呢?
這種才能是不是這個國家緊要、稀缺的呢?
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所以,你說到底,尚帝現在,什么錯都沒有。
但一切的根源又是尚帝引發的,他會感到尷尬,也是應該的。
“我來此,只問你兩句話。”
“師姐請。”尚帝如釋重負。
這么個身份、這么個狀態的師姐站在自己的面前,那著實是令人覺得理她也不是,不理她就更喪良心。
“你還會回考古和翻譯,也就是純語言系一脈么?”
“應該是不會了!鄙械巯乱庾R的看向了屋內。自己按照圣索菲亞的打算,那是要朝著神靈的路子進發的,你說要再回去搞純語言,你是嫌棄圣索菲亞從美利堅毛的票子不夠多,還是覺得自己活得實在是太愜意,已經用不著永生了?
“好。”陸翩躚點點頭!澳敲吹诙,尚帝,你是真的生而知之者么?”
當年為了留下尚帝,她和自家師父也不是沒有徹底調查一下尚帝的背景,自然也是知道,尚帝四歲的時候遭到的大難。
一個四歲的時候心智宛若一張白紙的嬰孩,到了將近二十歲突然表現出了專業人士、甚至是天賦人士都無法企及的才能。
這已經不是什么神童能說明的問題了。
哪怕是古代華夏,那么多記載再歷史書上的神童,最多也就是走馬覆碑之能,通俗點說就是過目不忘。
全世界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
超憶癥嘛,不僅是文字,連畫面、聲響,甚至是氣味都會牢牢刻在腦子里,甚至大腦都無法主動屏蔽那些令人不快的回憶。
但向尚帝這樣超出認知的人,卻是一概沒有。
如果尚帝說是自己學習的來的這些文字認識,那絕無可能。
“不算吧。”尚帝思索了片刻還是肯定地回答道。
的確,他現在這種明面上擺著好像是會七八國的語言,實際上只要是以人類意識而誕生的聲音和文字工具他全部都掌握,這很像是一個生而知之者的表現。
但其實還不算。
他這個能力,勉強要算的話,只能說是上天賜予的,某種“異能”罷了。
“但要說純在語言這一塊的話,我只能說,無論什么語言,對我來說都如同母語一般通暢,如此而已。”
“所以師姐,你這釋懷了嘛?”
“果然如此!标戶孳]點了點頭,一張俏臉仍然盯著尚帝沒放,“如果我說我需要你參加三個月后的古墓官方出土儀式,你會來么?”
“古墓?還有啥玩意能早得過裴李崗文化遺址?而且三星堆老頭子好像也還沒弄明白吧?”
對于考古這行當來講,水是很深的。
對于一般人來講,你知道文物只要超過5000年的歷史,它就沒有文字意義上的研究價值了。
因為出土的多是骨笛、陶片一類的實用器具,你能從地底下挖出來只能說明這個時間段這個地方有人類聚集而已。
你稍微對地理學有點除了教科書教你之外的東西的了解就曉得,一萬一千年前發生的新仙女木事件導致原本適合居住的地方被冰雪覆蓋,那個時候的人類就已經知曉如何取食,打獵技術爐火春青,已經可以將自己的石頭斧子朝美觀方向發展,甚至已經學會如何粗淺的種地了。
你能掏出點粗加工的東西,不很正常。
所以,你說憑什么不用出土的物件聚集程度,而是用文字來斷定文明的誕生時間啊?
問題就在這里。
無論是三星堆,還是裴李崗,出土的東西里面,都沒有文字。
甚至連夏朝,從部落制到國家制的重要轉折時間,目前華夏自己的斷代修補工程,挖出來的東西,也同樣沒有文字。
就,你甚至可以認為,這些地方存在的人類都是阿巴阿巴的用叫聲以及手勢在交流。
沒有文字記錄的古墓,出土再多,尚帝也懶得多看一眼。
零星的、非成片的符號刻畫,那都不算是文字。
你阿根廷的手洞,留下的人類手印歷史還有一萬兩千多年呢,有用?毛的研究價值都沒有,放那給游客多長一點見識罷了。
就跟現代的人類不會沒事干,把五十萬年以下的貝殼化石當寶一樣。
沒什么價值,挖到就算挖到了。
對返古、對研究,對人類歷史來說,用處不大。
而此刻的陸翩躚則是搖了搖頭,對著尚帝說道,“這次開的墓,大約是一萬五千年前,遠于之前華夏考古的一切墓穴。并且,在目前出土的石片上,有著疑似文字的大片符號刻畫。這些符號,不同于以往任何疑似文字的記載,數量極多,粗略數下去,大概有三千多個!
尚帝倒吸了一口冷氣。
三千個符號?
我朝,那是一門語言的可能性就要上天了。
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蘇美爾人通用文字,原本大概有4000多個,然后傳到十世紀之后經過改良用的就只有400個了。
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神官祭祀用文字,原本創造時大約是一千多個,隨后擴充至5000多個,經過各方勢力的占領,現代埃及已經沒人能看得懂這玩意了。
甲骨文,距今約3800年,華夏目前可認為是文字的象形符號,同樣創造時個數大概在4000個左右。
換句話說,4000個常用字,那是形成一門語言的先天性條件。
文字、單詞個數少于2000,日常交流都困難。
你覺得憑什么偶爾出土的年代久遠、還帶符號的陶具不被認可成文字。
那是因為挖了好幾百個同樣的玩意,就那么一兩個帶符號的,很難不認為是當事人留下來作為自己所有物的記號。
沒有記載100個以上不同符號的器具,就不能確認符號為一種語言。
現在,自家師姐站在咱的面前,告知咱,可能挖出來了一門真正的語言?
出于對未知和可能存在的寶藏的向往,很難令人不搓小手。
(https://www.dzxsw.cc/book/23915940/3751449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