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家奶茶店,養活攝政王 > 第170章兩次口供

第170章兩次口供


  而被保釋的盧升平本人,比李顯更懵逼。
  他神色復雜的坐在花家的書房里。
  面前就是他在唐晗璋身邊做牛做馬十幾年,都求而不得的當年案卷。
  按照標記的頁碼,整整齊齊的排滿了整張書桌。
  而書房外,還有源源不斷的案卷井然有序的被搬運進來。
  “你當真肯讓我查看這些案卷?”他聲音干澀,肩膀上仿佛壓著千斤重量。
  他頭一次懷疑,花家如此坦蕩,是不是篤定當年祖父真的不是被冤枉的?
  他自己就擅長作假,很容易就能看出這些案卷確確實實是十幾年前的真實案卷,絕無作假可能。
  花錦鳶看著小山一般的案卷,臉色不太好看。
  尤其是那“山”的高度還在不斷增加!
  同樣是舞弊案,怎么盧中冠一案的案卷這么多?!
  她沒好氣的懟了盧升平一句,“不然呢?你讓我一個人看這么多案卷?!要翻案的人難道不是你嗎?怎么就活該我累死?”
  盧升平艱難的轉過頭,看向一旁端茶倒水,忙得不亦樂乎的唐明堔。
  “賢王殿下,陛下命您主審此案,您……也同意我看案卷?”
  唐明堔對這個陷害過老師的臭小子就更沒好感了。
  “怎么?你不想看?難道是等著鳶兒勞心勞力調查出結果后,又不想承認,再反咬花家一口?”
  開玩笑!
  這小子到底哪兒來的自信,覺得花家會在他身上栽兩次跟頭?
  盧升平心情復雜的低下頭,雖然賢王殿下的話不好聽,但是卻不算污蔑。
  他想為祖父翻案,也相信花錦鳶能夠查清真相。
  可他卻也不是不懷疑,花錦鳶是否會為了包庇花文曄,故意歪曲真相。
  在他看來,陛下為了讓結果令人信服,勢必會選擇花家的政敵,比如說承恩侯府,作為主審,而花錦鳶能力雖強,卻最多只會作為副手。
  誰料陛下卻指了賢王殿下。
  誰不知道這位殿下和花家壓根兒就是一家人,甚至有傳言說他每天最發愁的事就是為什么還不能嫁進花家去!
  是的,嫁進花家。
  在京城人眼中,賢王殿下就是這樣一個哪怕是入贅,也非花錦鳶不娶的癡人……
  他在獄中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都涼了。
  他沒有想到自己背叛了唐晗璋才換來的機會,竟然就這樣白費了。
  然而,花錦鳶和賢王殿下的操作卻驚掉了所有人的眼球。
  盧升平握了握拳,終于拿起第一份案卷。
  不管花家到底打了什么主意,這案卷他都非看不可!
  花錦鳶見他終于開始“干活”,想了想又道:“對了,案卷中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讓紅豆安排,不管是將提供口供的證人招來問話,還是調取證物,都可以找她。
  不過,去案發地點重新勘察,應該是做不到了。原因,你懂的。”
  最主要的案發地就兩處。
  貢院,已經被他自己的一把火給燒毀。
  盧中冠的舊宅院,現在已經是花府,就在他腳下……
  端來茶點的紅豆,將奶茶和小點心放在盧升平的手邊,對他行了一禮,“盧少爺,奴婢便是紅豆,有事請吩咐。”
  盧升平抬頭看了看她,愣愣的點了一下頭。
  紅豆退到一旁,也不離開,仿佛隨時等候召喚一般。
  很快,書房里就只剩下“嘩嘩”的紙張翻閱之聲。
  當年盧中冠的案子其實并不復雜。
  最直接的證據便是那幾名舞弊考生,在開考前拿到的春闈試題。
  試題并不是全部,只是幾張不過兩指寬的字條,上面簡單寫著三道策論題目。
  與當年春闈的策論題一模一樣。
  經過驗證,字條上的筆跡與盧中冠左手筆跡相同。
  也就是花文曄“無意”中看到的那副畫像上的題字。
  盧中冠擅書,能夠左右開弓,雙手同書不同字體,這在相熟的好友之中并不算秘密。
  因此,在花文曄將他舉報后,好幾位認得盧中冠左手筆跡的大儒都對那幾張字條進行了辨認,才確認這些字條確實出自盧中冠之手。
  而作為“罪魁禍首”的那副畫像,只是盧中冠左手作品中最不起眼的一幅,因此才會被遺落在老宅里。
  盧中冠本人也承認,那些字條確實是他所寫。
  但是,在第一次的口供中,盧中冠表示,這些字條是他為春闈出題所作的筆記。
  他是將這些策略題目寫在一整張宣紙上,作為備選而已。
  因為右手翻著書,他才無意識的用了左手記錄。
  后來春闈試題確定之后,這三條策論題目被選中,他也沒有注意先前作為筆記使用的那張紙去了哪里。
  更加不知道那張紙上所記錄的題目,是怎么被人裁剪出來,流落到考生手中的。
  盧升平眉頭緊鎖,放下這份記載了祖父第一次口供的案卷,又拿起下一份。
  這一份則是盧中冠的第二次問訊筆錄。
  而在這份案卷中,盧中冠便改口了。
  說是自己收到了那幾名考生投遞到門房處的拜帖,品讀之后覺得這幾位考生雖有才學,對政務也有相當的見解,只可惜文筆不佳,恐難高中。
  他有些惜才,認為這幾位考生通曉實務,不應因文筆不夠華麗而落榜,因此才將那幾道策論題目暗中托人交予他們。
  好讓他們有時間仔細斟酌,在遣詞造句上進行優化,以期上榜。
  而這一說法,在當時就遭到了不少舉子的反駁。
  那幾名考生又不是沒有同窗,到底才學幾何,誰還不了解誰呢?
  雖不是一無是處的草包,但也真的十分平庸,遠遠不至于驚艷到讓盧太傅惜才的地步。
  因此,大多數舉子都認為,盧中冠是收取了這幾名考生的金銀,又與他們身后的家族達成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才會將考題泄露出去。
  又為了不打眼,才故意將這幾人的名次定在末位。
  這一說法,讓許多原本懷疑盧中冠不可能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就鋌而走險的人,都慢慢變得將信將疑起來。
  而之后,又有更多的證據被查了出來。
  比如具體的家族利益交換之類。
  最終徹底釘死了盧中冠的罪名。


  (https://www.dzxsw.cc/book/23712047/740936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