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西園靜仁
雖然打贏了這一波的敵人,但日本人是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補充的問題不用擔心,而元軍后路斷絕,海上的再三搜索也不過是屬于深挖潛力而已,因此張煌作出了不強攻大宰府進而轉戰九州,重新選擇落腳點的決定。
決定很容易,張煌已經初步奠定了在軍中的權威,但轉移到什么地方去呢,正在猶豫,有人就送上門來了。
“將軍可是宋人?”一個眉清目秀的沙門站在張煌面前稽首著。
“大宋已經滅亡了,只能說我們是漢人、南人。”當著帳中的眾將,張煌覺得還不到最后攤牌的時候,因此說話中就留了余地。“和尚好流利的漢語,怕是曾經到過南朝的學問僧吧,請問和尚此來何意啊?”
“小僧乃是無學祖元法師的弟子西園靜仁。”雖然張煌明知故問,但眼前的比丘卻依然恭恭敬敬的回答著。“小僧且請將軍稍息雷霆之怒,務將怒火宣泄與普通百姓之身上,所謂救人一命可造七級浮屠,還望將軍慈悲。”
“因糧于敵乃是我國兵法不二之法門。”張煌還未回答,一旁的沈鴻就跳了出來。“且小小日本幕府抗拒天朝,殺我國使者,其罪不可恕,就是屠城屠國也是應當,若要求什么慈悲,還不如先請和尚讓大宰府里的投降了再說。”
“將軍,要知兵者國之大事。”這個和尚倒是有趣,剛才沈鴻說了句孫子兵法里的話,他也立刻回了一句。“城內諸公斷不會輕言放棄,況且困獸猶斗,此事非和尚可以勸說的。”靜仁只是看著張煌。“大元出兵,毀城滅邦,殘暴之名久已,想將軍原本是宋人,應該了了此中百姓疾苦,將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
“無學祖元法師是宋僧?”張煌這個問題得到了靜仁的確認,張煌點點頭。“所以和尚的漢語很不錯,就可惜作為說客的功力還不行呢。”張煌眼眉一挑,沈鴻隨即知趣的退了回去。“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張煌也拽了一句。“也不瞞和尚,我軍十余萬登陸九州,可是天發殺機,龍蛇起陸,遂使我大軍艦船傾覆,兵糧后援為之殆盡。”
張煌也不怕泄密,因為實際的情況也瞞不過作為地頭蛇的日本人,當然他也虛張了聲勢,以少報多混淆視線。
“所以,我們要活下去,日本人就得死,你死我活就這么簡單。”張煌的話音不高,但濃濃的殺意讓靜仁的身子一晃,他已經知道自己這趟差事怕是搞砸了。“和尚可知九州地形?”靜仁正欲張口,張煌補充了一句。“出家人莫要打誑語。”
西園靜仁的臉色一變,低下頭想了想,這才回答道。“九州的地形盡在小僧的腦中。”
“好,好極了,我軍欲揮師南下,和尚可以為我軍帶路嘛?”張煌單刀直入。“若是和尚可以領路,本官倒是可以約束軍伍少生殺戮。”靜仁低頭不語,張煌笑了笑又拋出一個誘餌。“若是和尚可以帶路,那托庇在貴宗法堂里的日人,本軍絕不加戮。”
“大人倒是知道東瀛佛門流派之爭。”
西園靜仁臉色為之一變,他知道張煌這個提議的份量,若是這位元軍將領到時候不食言的話,禪宗屆時就可以在九州一支獨大了,但是這樣的話也意味著禪宗被捆上了張煌的戰車,本州、四國的禪宗就可能遭到迫害了。
“機會只有一次。”張煌看著臉色忽紅忽白的靜仁,用平靜的聲調闡述著。“事實上,我軍的探馬已經南下了,若是和尚猶豫不定的話,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小僧大膽請大人賜小僧立廟之地。”
西園靜仁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思咬牙切齒的說著,作為一名瘋狂的傳教士,他已經顧不得這么做是在出賣自己的國家了,不過也是,在未來民族國家真正誕生之前,主動投靠異族選擇民族融合的內奸還少了嗎?
“林千戶。”親軍千戶林津從帳外走了進來。“先陪靜仁大師回桃川,”張煌的話讓所有人一愣,隨后他親自揭開了謎底。“我等還有幾千兄弟的亡魂需要大師超度,否則他們客死異鄉,魂回不得故鄉,我等又情何以堪!”此言一出,即便是博爾哲別也有些唏噓,張煌擺擺手,林津帶著西園靜仁退了下去。“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既然靜仁愿意加入,那么張煌轉戰九州的主張也就沒有人敢質疑了。“謝綱,我軍的糧秣現在情況如何?”
“到昨天為止,管糧千戶一共受到各部移交的稻谷十三萬七千四百二十石四升一斗有奇。”得益于日軍連囤積在唐津等地的兵糧也棄之不顧足的抱頭鼠竄和當下的收獲季節,所以才謝綱有足夠底氣報出這個讓當下的元、麗軍一氣吃上大半年而不用擔心斷炊的數字。
“太少,”張煌還是不滿意。“告誡各部不可私藏糧草,鄧濤,”張煌一點某人。“你這個理刑千戶要加強檢視。”鄧濤沖著張煌一抱拳,算是領受了命令。“諸位大人,”張煌又掃了掃在場的十一名副萬戶。“桃川雖然打贏了,但是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也不怪大家,畢竟包括本官在內都是新手,不過,咱們要在日本堅持下去,要是還這么樣打恐怕遲早有一天等把全軍都耗光的,因此接下來我要整軍。”
整軍?其余九位副萬戶的臉色頓時為之一變。
怎么整?是整軍還是整人?
各種問題涌上了眾將的心頭,當然有表現從容的,有患得患失的,還有喜笑顏開的,不能足一而論。
“另外通過此戰,本官發現我軍過于龐大有些調度不靈,”張煌把他們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但是卻不做解釋,反而王顧左右而言他。“所以本官想自薦為征東行省參知政事,將我軍現有力量劃為軍民兩途。”
參知政事?
元廷在中書省和行中書省設參知政事各二員,位在從二品,以副宰相以參國家(地方)大政,而其職位在右、左丞之下。
事實上以張煌現在統兵的規模,一個正四品副都元帥職位的確是有些低了,但是一下子就從二品,而且是自己給自己加授還是讓在場的人一片嘩然。
“下官認為大人此舉乃是名實相符,下官愿奉大人為征東行省參知政事。”
趙彬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支持,而后沈鴻也跟著表態,隨即醒悟過來的眾人也跟著表示了贊同,其實這也就是一個過場,張煌已經親口把事情說了出來,想想也是不能改了,誰要出面頂撞,那還不是自討沒趣嘛?
更何況張煌前面已經發話要重新整軍,這個時候不給張煌留個好印象,接下來恐怕真的要被整了。
“既然眾意如此,本官也不謙遜了。”看看這話,真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啊,轉眼這個張煌自己的主意就變成了軍心所向。“來,本官再為諸位大人介紹兩位新同袍。”張煌拍拍手,趙百川領進兩位陌生人。“這位是周千戶,”張煌手指一面容消瘦的中年人介紹著。“這是這位是齊衛軍(注:衛軍是侍衛親軍的官名,正五品等同于上千戶所副千戶),這兩位都是楊副萬戶在外島上救起的。”
看到不久前還跟自己一樣官階的同儕,眾人的臉色又一變,他們馬上聯想到張煌整軍的目的是不是跟這兩人的到來有關。
“還有一個好消息,楊副萬戶在福島、青島、黑島、德山大島、度島等地還發現了八千多名同袍,正在抓緊輸運上岸,如此我軍的實力將還有提高。”
“沈鴻、趙彬、唐崢、高天一、裘千仞、孫昂,”粗粗的交代了一番后,張煌點著六位最初新附軍副萬戶的名字。“桃川一戰諸將或有功勛,本官無暇一一清查,先各加爾等為安遠、定遠、懷遠大將軍銜,等諸事抵定之后再明定其責。”
六個人大喜,張煌自己給自己加了從二品,其他人也跟著沾光升為了從三品,不能不說這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郭天,”郭天也站了出來。
“齊霆,”新來的齊衛軍也跟著站了出來。“本官加了加,漢軍和色目軍補充楊副萬戶自海島救得的兵丁之后還有六千三百余人,若是按照中萬戶而已不類體制,而以上萬戶而言又實有不足,編定兩個下萬戶吧,對郭副萬戶甚是不公,”這也是的,原來作為五千八百四十二人的中萬戶預備,哪有打了勝仗后反而降職的。“因為我欲暫依侍衛親軍體制編為一衛,郭天加蕩寇衛副指揮使,齊霆為蕩寇衛衛軍僉事,共掌漢軍和色目軍。”
“是!”
“是!”
一聲比較堅定的是齊霆,他無功受祿當然要向張煌靠攏,但郭天就比較猶豫了,衛軍又豈是張煌這個僭稱參知政事的小小副萬戶可以定制的,就是真正的行省參知政事也不能擅自干預樞密院、行樞密院的掌軍大權,張煌他到底想干什么?
然而其他人就算知道也不會表態,現在又來了一個牽制自己的齊霆,郭天即便有心不答應,但大勢如此又如何讓他能拒絕呢,因此就顯得猶猶豫豫了。
“李雄。”張煌對郭天的想法自然是有些了解,不過現在還沒有到最終解決的時候,因此他選擇性的忽視了。“我命你為權兼麗軍宣慰副使總領麗軍”
李雄大喜過望,現在高麗的本家家主才不過一個從六品的小官,自己卻已經成了正四品的參議,頓時覺得自己得遇明主了。
“崔平,本官命你為行省參議勾當麗軍事物。”看到邊上臉色不豫的另一位麗將,張煌接著任命著,他還是利用兩人的矛盾互相牽制這。“凡是李副使所部的補備、軍輸、器械、屯種,但有所缺,你且總之。”
“多謝參政大人。”崔平也面露喜色的躬身給張煌行禮。
“只要你們實心任事,本官是不會虧待任何人的。”張煌發現就是在一邊看熱鬧的新附軍的幾名萬戶也沒有發現自己剛才那句話里的深意,不由得眼角一跳。“好了,來人,聚合全軍,本官還有訓示!”
(https://www.dzxsw.cc/book/23703515/3231664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