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神風之后 > 第173章決戰耽羅

第173章決戰耽羅


也許是感受到了大人們的關注,也許是本身的生命力頑強,在臉上、腋下留下淡淡的幾處疤痕之后,年幼的昌哥僥幸的逃脫了死神的魔掌,而張煌提出的牛痘法也在倭奴中驗證了安全性,隨即在整個東海全面推廣起來。

        然而就是這歲末的紛紛擾擾中,一年時光又不經意的從人們的指間中溜走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東海五年的最后兩個月的日子里,就在嚴應芬高歌猛進的在南京拓土開疆的同時,元軍在安南也得到了應有的收獲。

        十一月,元軍兵分三路侵入安南境內。

        其中,程鵬飛、孛羅合答兒兩人由西道攻永平,前后大十七戰,連破老鼠、陷沙、茨竹三關,直抵萬劫;主帥脫歡率奧魯赤等人從東道攻女兒關;烏馬兒、樊楫兩部從海道攻安邦口。

        各路元軍會合后,矛頭直指升龍。

        十二月,脫歡率諸軍渡過富良江,擊敗守軍,進占升龍,陳日烜等逃往敢喃堡,南侵的元軍又一次的獲得了初戰的勝利。

        不過就一如元軍在遼陽的勝利一樣,初戰的勝利并不代表戰爭的結束。

        東海六年正月,脫歡揮師追擊安南殘軍至天長海口,卻依然尋不見陳日烜蹤跡,不得已只得回師返回升龍。

        隨后陷入進退不得的元軍四出侵擾,掠奪糧草,終因道路漫長、輸運不力、軍糧匱乏,天氣逐漸炎熱,不得不于二月初下令班師回朝。

        元軍撤退途中,安南集結了三十余萬大軍在女兒關、丘急嶺一帶布防百余里,準備截擊歸師。

        脫歡聞訊下令諸軍避開敵軍,分道撤回國內,其中元軍水師在白藤江遭安南軍阻擊,主將樊楫受傷被俘,從而再度上演了一出先勝后敗的鬧劇。

        不過蒙胡畢竟是當世第一大國,此時的國力又正出于上升期,為了避免元帝國反復的南侵摧毀安南的國力,三月初,陳日烜遣使進貢金人以代謝罪。

        對此局面,忽必烈雖十分惱怒,但面臨北方連綿不斷的戰事和國內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仍不得不恢復暫時的和好關系。

        既然元廷南下暫時受挫,忽必烈的目光便再一次投向了東方,此時東海的情況已經不是一個秘密,各種明里、暗里傳遞到大都的情報都指明了一,那就是在日本人的庇護下,曾經在二次征東中遺留在日本的新附軍建立一個反對元帝國的流亡政府。

        在威加海內的蒙古大帝國面前居然還有流亡的漢族政權,這如何不觸怒了自以為早就征服了宋人的忽必烈,于是他下令再次組建征東行省,征發大軍三十萬一定要徹底消滅這個可能動搖元帝國統治的隱患,同時還可以順便攻入日本,一洗其兩次戰敗的宿怨······

        “當下高麗方面也已經接到了元廷的命令,要求其提供兵員、水手和船只。”

        面對元主的暴怒,張煌異常的坦然,在他看來已經得到了近五年生息機會的東海已經擁有了初步的防御能力,而即便失敗了,南京也是退路之一。

        “崔族和李族對此頻頻送來消息示警,幸好由于哈丹禿魯乾竄入高麗境內,牽制了高麗王軍的大部力量,因此高麗最多在水軍上支應元軍主力一二,而尚慶道的水軍又掌握李族手中,李族也已經答應想盡一切辦法進行掣肘。”

        從五品勾當職方房公事湯英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著。

        “同樣是因為哈丹禿魯乾和東、西兩道戰爭的原因,此番蒙胡東犯的大軍主要將由新附軍和新簽發的漢軍組成,其中蒙廷主力探馬赤軍、侍衛親軍、怯薛軍的數量極少,最多是起到監督的作用,而充當主力的新附軍也因為連年的征戰,百戰余生的將士也差不多消耗殆盡了,因此別看數量眾多,其戰力其實并不能跟當年相提并論。”

        “李族、崔族當然不想看到東海覆滅,不過真的寄希望與他們身上不過是與虎謀皮。”

        崔族和李族雖然在東海各有族人充當高官,兩族之女也在張煌內庭,但是歸根結底他們跟東海不過是利益關系,一旦蒙胡的壓力太大,他們自然而然也會選擇趨利避害的。

        “至于蒙胡東犯大軍的戰力,還是高看的為好,”張煌指示著。“到底還是要看咱們自己的力量。”

        “臣等明白。”

        一眾在場的大臣應諾后,水軍司郎中程唐接著講述道:“目前,東海水軍方面有虎翼軍、飛虎軍、蒼龍軍、飛龍軍、神策軍、羽林軍、寶應軍、捧日軍、神衛軍、宣武軍、驍勝軍、鷹揚軍、捷勝軍、熊羆軍、飛熊軍、勇毅軍等十六個軍。”

        為了調和東海水軍與馬步軍之間的關系,張煌在東海四年曾經調整交換過水軍和馬步軍之間的番號,這才出現了原來屬于馬步軍中的羽林、寶應等軍的番號出現在水軍軍冊上。

        “其中虎翼軍如今駐防隱岐,熊羆軍駐防佐渡,羽林軍、勇毅軍、驍勝軍三軍歸屬琉球水師負責南京一線,鷹揚軍、捷勝軍、宣武軍三軍駐防門司、苅田、國東、別府、佐伯、細港防范日本方面以外,尚有八個軍一百六十艘大戰船可以投入對蒙胡水軍作戰。”

        這是將對馬、福江等地的水上警備力量抽調一空的結果。

        “其中四十艘為雷霆戰船、四十艘裝有兩具以上的石砲,水軍方面有信心驅散蒙胡的型戰船和擊破運兵大海舟。”

        程唐說完后,撫軍司郎中郭天郭萬里繼續匯報道:“馬步軍現在有蹺騎軍、驃騎軍等兩個騎軍,另外有翊衛軍、龍武軍、拱衛軍、備身軍、天武軍、神武軍、安武軍、射聲軍、靖海軍、武騎軍、定漠軍、鋒銳軍等十二個步軍以及藍旗軍、黑旗軍各三千人。”

        “除開一部駐防南京、琉球、佐渡、隱岐、福江、對馬以外,尚可以集中三萬五千軍力。”

        從數量上來看馬步軍遠遠不及水軍強大,這也是東海的特殊國情所致。

        “另擁有四十八門火炮,若是能判定蒙胡登陸之地,并非沒有一戰之力。”

        “主上,以蒙胡一向的習慣來看,動員如此數量的兵力、還要準備供應如此數量的糧秣以及備用的海舟,斷不是短時間內可以達成的。”楊伯玉進言著。“與其等元軍集結完畢來攻,不如讓水軍各部主動出擊,焚毀沿海船場掠奪船匠、攻擊漕路切斷蒙元糧道,或可以延緩蒙胡來犯的時間,以利我軍進一步的整備。”

        “主上,兵船處已經安下龍骨,只要一年時間,裝有二十門炮的新型雷霆戰船就將下水。”何春華緊跟著匯報著。“而且兵船處全部六處船塢一起動手,日夜趕工,只要拖上一年,必將為水軍新增兩個軍的各型戰船。”

        “主上,剛剛郭大人所言只要判定蒙胡登陸之所,馬步軍即刻與之一戰,對此臣也有一策保管能聚殲蒙胡來敵。”

        唐崢踏上一步向張煌拱手保證道:“耽羅乃是蒙胡牧馬之地,中有良馬萬匹,這還不算,以前次征東來看,耽羅乃是其大軍集結的必經之地,若是我軍能奪取之,不但有戰馬保障,更可以依托該島將來犯之敵一一殲滅。”

        “主上,唐大人所言極是,耽羅有如尖刺卡在我水軍喉中,東北向可以攻我對馬,東南向可趨我福江,徑自向東即是我盛州沿海,如此要地斷不可繼續保留在蒙胡的手中。”楊伯玉補充著。“而且若是我軍控制耽羅,不但高麗全羅道亦我掌握之中,西南可窺松江、集慶、杭州,西北可圖山東東路。”

        “湯卿,職方房可知耽羅有蒙胡多少駐軍?”

        雖然占領耽羅可能進一步的激怒忽必烈,但是對方已經舉起了屠刀,張煌當然不會迂腐的等著別人先動手,君不見民諺云,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嘛?

        至于舉著語錄等著別人開第一槍的自以為由此可以獲得大義名分的舉動,不過是堅持釁不由我開這種丟失了漢唐大國風度的國策執行者們自欺欺人的不自信表演,也是為了公國的生存而努力至今的張煌斷不可能選擇的。

        “蒙胡設耽羅招討司后城屯鎮邊軍一千七百人。”

        這是憲宗蒙哥時代的數字,其后還有幾次變動。

        “現在除了屯鎮邊軍以外還有牧馬的牧人、騎軍以及中原輸送的各類監管匪徒,若是全部加以武裝的話,至少有三千人的軍隊,另外軍民安撫司下還有水軍近大船只百艘,還有船場、船塢等建筑,若是船工也武裝起來,耽羅一地當不下五千人馬。”

        “五千人馬?”

        張煌摸著下巴考慮著,對手的人數倒是不多,但戰事一開,對馬和福江的生意肯定要受到一定的影響,那要不要現在就下手呢?

        也許是看出了張煌的猶豫,湯英加上了一塊重重的砝碼:“主上,大內氏那邊怕是壓制不住了。”

        大內氏跟東海之邊的談判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盡管大內家已經再三表示愿意繼續講石見的銀山交予東海開挖,隱岐的租借地也不會取回,更掏出大筆金錢收購東海的武器,但是由于張煌的堅持,所以一直沒有談攏雙方的條件。

        現而今大內氏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已經屬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這個時候他們終于要拋開了對東海的顧忌。

        “跳梁丑。”張煌冷冷的評論了一句,隨即決定道。“中書,擬制,著大都督府調用一萬水軍并馬步軍一萬,進占耽羅,一旦清楚島上蒙胡殘余,馬步軍各部即刻調回。”

        占島并不守島,這是張煌的高明之處。

        “水軍各部以耽羅為據,出擊騷擾蒙胡海漕,另外,馬步軍稍后在門司一線作出北進的姿勢,先讓對面糊涂一陣子再說······”


  (https://www.dzxsw.cc/book/23703515/312579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