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非不能,實不愿也(上)
從兄弟會營地所在的地方調轉方向后,一行人外加一輛全地形運輸車所組成的隊伍,并沒有立刻行走在荒郊野外之中。
琴島市的行政區劃面積,達到了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
這個面積乍一看好像沒什么,可實際上卻頗為夸張,用國內著名的魔都申城去類比的話,這個面積將近能裝下兩個申城。
即便放眼全球,在大災變爆發之前,世界局勢看起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仿佛世界人民大和諧的那個時段,這個面積也能比足足三十九個國家的面積更大。
比如著名的短跑王國牙買加,領土面積就只有不到一萬一千平方公里。
順帶一提,香江的陸地面積只有琴島的十分之一……
盡管巨大的行政區劃面積里,存在著大片大片的耕地和農村鄉鎮土地,但城區的面積依舊不小。
起碼琴島市的環灣沿海一線,都是高度發達的城區面貌。
正是為了避免遭遇預期之外的風險,整個隊伍向西而行的路線,才會選擇了完全避開環灣線的方式,直至到了兄弟會的營地后,這才掉頭向西,順著高速路行進。
“我一直覺得奇怪,既然海洋里的變異生物開始朝著陸地入侵,那為什么琴島這邊,只有核心區的沿海一線出現了入侵的情況?整個環灣線區域,雖說屬于海灣地貌,可畢竟跟外海之間是相連的。
難道環灣線內的區域,沒有遭遇海洋變異生物的入侵嗎?若是把面積再放大一些,咱們國家漫長的海岸線,總不至于只有琴島的核心區沿海一線出了這種情況吧?還有世界上其他的沿海區域呢?”
踩在破敗的公路上,陳言保持著戒備的姿態,一邊前行,一邊開口問道。
秦有容和李豐年走在他的左右兩邊,三人緊挨著運輸車,除了負責警戒以外,還要負責處理一些連運輸車都沒辦法直接通過的障礙。
許清和依舊帶著顧宇澤和叢靜夫妻倆走在隊伍最前方幾百米開外的位置。
時不時會有戰斗的聲響從智能手環的外設里傳出,證明許清和三人在前面開路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姚山和姚云兄妹倆則警戒著環灣線的方向。
因為理論上來說,這片區域里最危險的喪尸和變異生物,應該都生活在環灣線沿海的城市廢墟之中。
聽到了陳言的詢問,坐在車里的費長源開口道:“環灣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只有一個狹窄的口子能夠進來,而那個窄口在早期的時候,為了交通方便而建造了海底隧道。
后來隨著科技的飛躍式發展,原本的海底隧道迅速成了落后的代名詞,于是隧道進行了改建,變得更適應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多了不少對于安全防護方面的全新要求。
這種情況下,政府采取的方式相當大膽,他們聯系了軍方,由軍方在窄口的海底建造了防御性的軍事設施。在不影響船只通行的情況下,海洋生物卻別想隨意進出。
大災變爆發時,核彈洗地的主要目標,是全球所有的大中型城市。無數的核彈頭基本上將那些叫得上名號的城市清理了個遍,可對于城市之外的目標,打擊的很敷衍。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只是無人區以及那些荒郊野外沒有受到核彈的打擊,許多相對來說沒那么重要的設施,同樣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不過環灣線外的其他海岸線是個什么情況,我就不清楚了。我只能對琴島核心區的沿海一線進行實施的監控。其他地方我也無能為力。”
聽完了費長源的解釋,陳言驚訝到:“您的意思是,那個防御性的軍事設施,阻攔了海洋變異生物對整個海灣的大肆入侵?這……能做到嗎?而且大災變爆發到現在已經五十年了吧?那軍事設施還在起作用?”
費長源笑呵呵的點頭道:“不要小看大災變爆發前的軍事能力,如果那時候的軍事能力不夠強,又怎么毀滅整個世界?若人類的科技水平可以全面恢復到大災變爆發之前,那不管是覺醒者還是支配者,都得老老實實的當人畜無害的十佳公民。
額……當然,我這么說或許有些偏頗。畢竟我沒見過真正的支配者到底有多么強大。我唯一能確定的是,覺醒者在面對大災變爆發前的國家力量時,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勝機。至于說軍事設施還能不能用……這個問題本質上就不應該問出來。
軍事設施和民用設施的概念完全不同。別說五十年了,以大災變爆發前的科技水平來看,就算是沒有任何維護的持續低能耗運行一百年,應該都不會有什么問題。因為本身維持其運轉的能源,是電能。還記得你拿到的電池嗎?”
陳言的腦海中頓時浮現起了那塊被他放在隨身倉庫里的核電池。
盡管能夠看得出來,核電池這種東西,即便在大災變爆發之前,應該也依舊是實驗室級的產品,距離全面民用商業化仍然非常的遙遠。
可如果是嘗試性的在一些軍用設施上去使用,倒也符合常理。
畢竟,戰爭才是人類科技進步的最主要動力。
想到這里,陳言皺眉道:“聽您話里話外的意思,即便大災變已經爆發了五十年,可實際上,除了一些強大勢力所繼承的戰前科技以外,其實在全球各地,類似于環灣保護設施這樣的仍然能自行運轉的東西,還有很多?
既然如此,大家為什么不能集結起來,通過對目前繼承的戰前科技的統合整理,互相彌補各自嚴重偏科的領域,然后依托那些仍在運轉的戰前設施,嘗試著去重建家園,終結掉這片廢土上仿佛末世一般的苦難?”
“好問題。”
李豐年忽然接過了話頭,臉上則浮現起了感慨的神色,嘆息道:“人類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個體大于集體的物種,盡管人類是群居性的生物,個體很難脫離集體獨自生存,但在集體之中,人類永遠會更加關注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不是自己可以貢獻什么。”
(https://www.dzxsw.cc/book/23703325/363658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