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 第697章 朕聽說

第697章 朕聽說


龍橋南岸。

    皇帝狩獵的隊伍雖沒過份排場,但也不少人。

    擔當隨從護衛任務的是北衙諸營,這幾年北門諸營在不斷擴張,百騎千騎飛騎神機各分左右,今年又新建了個左右萬騎營。

    這些北衙禁軍盔甲鮮明,遠遠的就有一股子精銳氣象,不愧是皇帝親選、親訓出來的。

    諸營出身其實挺復雜的,既有太上皇父子軍的,也有原來秦王府將校子弟,但后來選用的卻更多是蕃戶子弟,也就是放免過一次的官奴,仍是賤籍,這些蕃戶子弟,特點是年輕,驍健,當然也多是犯罪將門子弟,

    除了蕃戶子弟,便是藩胡子弟了,這些既是各地蠻夷首領送來京城留學的,也是來做質子的,

    皇帝從中擇了不少年輕驍健者入自己的北衙禁軍諸營,親自教導,這才有了如今的北衙十營。

    看著這些飛揚激昂的北衙軍,武懷玉也是露出笑容,想當初他還統領過百騎、神機等營,

    說來那都是北衙軍建軍元老了。

    只是如今北衙軍中,熟悉的人倒沒幾個了。

    云麾將軍許洛仁過來,“圣人召二郎過去。”

    懷玉知曉這位可是皇帝心腹,跟侯君集一樣,都是與皇帝從小玩到大的,雖然眼下官職看著不高,掛了個左衛勛一府中郎將,但人家還有個北門長上、領百騎營的差事。

    甚至暗里還有個檢校百騎司的差事。

    百騎司可是跟六扇門、皇城司并列的皇帝三大秘密情報機構,這是皇帝絕對心腹,

    他跟侯君集以前也是好哥們。

    不過此時見面,他對武懷玉依然客氣,懷玉送過他古琴,他送過懷玉寶馬,武許兩家甚至還合伙在塞外販羊馬,韶州開礦山,隴右煮青鹽。

    跟著邊走邊聊,經過層層禁軍護衛,來到皇帝面前。

    皇帝臉色很好,看的出難得出來打獵,皇帝心情極好。李世民是極喜歡打獵的,就算當了皇帝,日理萬機,也經常得抽出點時間出去打獵。

    多數時候就在長安周邊,甚至在北門外的皇家禁苑里打打養的獵物,偶爾也會到藍田、三原,甚至是岐州、隴州去打獵,順便檢校下當地府兵駐軍等。

    皇帝打獵的癮頭還挺大,

    大唐的貴族們,尤其是關隴軍事貴族們,都喜歡打獵,這就跟后世成功人物都喜歡打高爾夫一樣,彰顯身份地位。

    而且關隴貴族們打獵還有提高武藝、增強軍事素養的目的,特別是大型圍獵的時候,帶上自己的子弟、部曲、家丁上陣,追逐、攔截,旗令、號角,那就跟一場小演習一樣。

    這種射獵不是一般百姓,或是小豪強地主們能效仿的了的,這可比打馬球耗費更大,

    “朕這一路走來,感覺三原變化真是挺大,”李世民看到他過來,笑著招手。

    “這清河畔,那么多大風車,聽說都是你家的?”

    “回圣人,這些是借助風力帶動碾磨的風車作坊,既可以用來碾磨米麥,也可以用來引水灌溉,還可以在造紙、鍛打、榨油等方面起到不少助力,相比起攔河筑堰的水力碾硙,要好用不少,而且不必與民爭水。”

    李世民笑笑,他其實也早知道武家這幾年建的這種風車磨坊,事實上武家也把技術獻給了皇家,如今在關中平原上,皇家也建了不少這種風車坊。

    在知道這些風車作坊比水力作坊的許多優勢,特別是不與民爭水這點后,李世民已經有意要在關中八百里平原上,漸漸的拆掉大部份違規修建的水碾,以加大關中平原河渠的水力灌溉作用。

    “朕聽說你家今年棉花大豐收?畝產百余斤棉花,很不得了啊。”

    皇帝旁邊的黃門侍郎王珪忍不住道,“雖這幾年關中風調雨順,但民間依然還沒有多少儲糧,甚至就算豐年,實際關中依然每年還有很大的糧食缺口需要關外運輸,

    千里糴糧,運費極耗。

    關中糧田,還是應當保障種糧自給,武相公想賺錢要多種棉花,應當在人少地廣的寬鄉、邊州去種,不應當占用本就不多的關中耕地。”

    王珪這種論調老生常談了,武懷玉都不想再辯論,

    “陛下,棉花畝產百斤,其實這只是籽棉,十斤籽棉也就出三斤皮棉,去了籽才能紡織或是填充衣被。”

    王珪又來接話,“百畝百斤籽棉,那就是能得三十斤皮棉,聽說三斤花出一匹棉布,長安一匹上等細棉布要賣一千八百錢,抵的九匹絹價,如此厚利,怪不得武相公會在關中大量種植棉花了,

    聽說在三原就種了一萬畝,甚至連萬年縣的樊川這樣的稻田川,都挖溝曬田種上棉花了,

    一畝地種的棉花,能織十匹棉布,值九十匹絹價呢,這賬武相公倒是算的精細。”

    李世民沒打斷王珪,只是笑望著懷玉。

    “王公,賬哪有你這樣算的,上好的棉花一斤,也才七文錢,塬上的旱地種棉,多數也只能得皮棉十八九斤而已,”

    值錢的是附加價值,好比同樣的蠶絲,也可以加工成不同的綢緞綾絹錦繡等,價格相差幾倍幾十倍。

    王珪馬上道,“七文錢一斤啊,那一畝花也能值一百多錢了,現在新粟一斗才五錢呢,你一斤花比一斗粟還貴許多,”

    懷玉對這老頭沒啥好態度,太原王氏又如何,曾拜宰相又咋了,你故意這般針對敵視,懷玉也不客氣。

    “陛下,今年臣在三原縣的三個塬上,種了一萬畝地棉花,這些地都是缺水干旱的塬上,以往也只能種粟和蕎麥,畝產也就一石左右,收獲后還能種季雜糧,完全看天吃飯,就算關中豐年,塬上都經常因干旱歉收,

    這一萬畝地,基本上是租給當地村民佃種,收成對半分,如果收成好,武家最多也就能拿到五千石粟租子,但實際上塬上向來較窮困,租武家地的村民們,最后總是要欠些租子的,能夠實收到七成租就是好年頭了。

    村民佃戶也難,佃地辛苦一年下來,還要扣掉種子,上交租子,甚至是其它一些花費成本,這到手的糧食,甚至都不夠口糧。

    幸好這幾年有祥瑞種子,土豆紅薯這些粗糧能搭著解決些口糧,勉強果腹,但要說想過好,太難。

    畢竟土地貧瘠,地里就只能產出來這么多,現在糧還這么不值錢,”

    “臣引進棉花在塬上種植,跟佃戶們也是互利,就比如說今年這地,武家讓佃戶們種棉花,武家不僅提供種子,還派莊頭把式負責指導怎么種植管理,而且承諾不管棉花收成如何,我們到收獲后,是每畝給他們六斗粟谷的,且免了租,

    他們今年是等于幫我們種,旱澇保收,甚至比往年好收成時,都還能多收一斗粟。

    這棉花采摘、去籽、彈棉花,以及后續的紡絲、織布、印染等加工,我們也是優先雇傭了那些佃戶村民們,他們還能又拿到一份工錢,”

    “王侍郎說我種棉花織棉布賺錢,這臣承認,但從種棉花到采摘再到去籽、紡紗織布、提花印染等等,中間還有許許多多的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還有諸多人工、物料等成本開支,

    就說這最好的上等棉花七文錢一斤,但采摘、去籽可也很費人工,費時費力,何況一畝地產出一二十斤皮棉,其中能達到細上等的并不多,其它等級的就沒那么值錢。”

    武懷玉跟皇帝并不是在算賬,而是告訴皇帝,武家的這個棉花種植,在種植和加工的諸個環節,是帶動了鄉里百姓們賺錢的,甚至產出的棉布,也是向朝廷上繳了稅收,

    朝廷得稅,鄉民得活,武家得利,這樣的好事,有什么可指摘的,難道一畝地能產出幾百幾千錢不干,卻非要種出幾斗糧食來,

    難道讓鄉民們能夠增加收入不好,非要讓大家飯都吃不飽?

    因地制宜,

    多個方向發展,最后大家日子過好了才是真的,

    至于說糧食缺口,關中糧食自給不夠,不是還有江淮山南甚至河南河北河東等等諸地,糧食本身也是一種商品,長安又不是沒辦法把這些糧食運過來,只是增加點成本而已,

    所以長安其實并不缺糧食。

    關中也不缺,根本沒必要那么擔憂,假如說關外的糧食不能運進關中來,那個時候就考慮的不是糧食自不自給的問題,而是這個帝國已經到崩潰階段了,要考慮的就是其它更重要的生死問題。

    “你把自家佃給佃戶的地,又跟佃戶包過來,讓他們幫你種棉花,你卻付給每畝六斗粟?”

    “嗯,不用他們出種子,不用他們出肥料,甚至采摘的時候,還是另外按畝算工錢的,棉花采摘后,工坊加工,也還雇傭他們做事賺錢,”懷玉道。

    李世民聽了目光炯炯有神,佃戶們不僅旱澇保收,而且比最好的時候,都能一畝多得一斗粟,采摘棉花,棉花去籽等又多了賺錢機會,甚至紡紗織布彈棉花等也有機會參與、賺錢,里外里,今年三個塬上幫武家種棉花的百姓,實際收入比去年要高出了不少,

    “百姓不僅到手的糧食多了,而且多了賺錢的活計,最后手里還能多些活錢,這都是事實。”

    至于說武家種棉花,棉紡加工,這里面賺了多少,武懷玉沒說,但肯定很多,畢竟剛才王珪說了個大概的,一畝地產的棉花,能加工出差不多十匹棉布,而這能值一萬多錢。

    一畝地本來只能產一石粟,再怎么加工成小米粥、粟米餅啥的,也值不了多少錢。

    百姓增收,武家得利,朝廷還得了稅收,確實沒啥好說的。

    “你家種這么多棉花,到時不得織出許多棉布來,棉布這么貴,銷的出嗎?”皇帝笑問。

    以往白疊布都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高昌進口來的,貴重無比,一匹上好的細白棉布能值九匹絹,

    現在武家產量這么大,僅是三原縣這一萬畝棉花,就能織出十萬匹棉布來,哪怕打個對折,也是五萬匹啊,還沒算上武家其它地方種的棉花,這比起高昌運來的那點,真是翻了不知道多少翻。

    “陛下,如今四海統一,天下安定,棉布這樣的好東西喜歡的人還是很多的,而且臣計劃今年織出來的棉布,主要是要用于貿易,就跟白糖、瓷器、絲綢、茶葉這些一樣。”

    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了武家的白糖冰糖,以前那可是天竺商人壟斷的好東西,要多貴就賣多貴,都沒的價講,量還有限。

    可自從武懷玉搞出了更白的霜糖、冰糖后,大唐立馬不再要天竺人黃黃的霜糖,反而開始向海陸絲路上的商人們,出售大唐的好糖,天竺商人都搶著買,甚至他們從天竺運來原糖,然后加價換取霜糖冰糖再販回天竺去賣。

    白疊布以前都是高昌那邊產的、販來的,現在武懷玉說要對外貿易,肯定還是搞白糖那套。

    “你們武家的白疊布能織的更好嗎?”

    “陛下,我大唐的紡織技術比高昌可先進多了,以前只是沒有種棉花而已,”

    不論是技術上,還是產量、價格上,現在武家為首的大唐棉紡,都對高昌落后的傳統棉紡織業能造成降維打擊,

    說到底,武家現在掌握更多的量、更高的技術,所以也就有了真正的定價權,甚至是能夠把更好的更便宜的棉布,再反過來賣到高昌國,賣到西域諸國,甚至賣到波斯、羅馬、法蘭克、哥特王國、天竺諸國去。

    當然,武懷玉沒跟皇帝說的是,現在大唐種棉花的三大戶,是武家、范陽盧氏和李績家,河北河南和關隴山南三大種植區,面積都不大,但是真正掌握了先進紡織技術的現在只有武家。

    所以武家現在搶占了高地,李家和盧家即將淪為武家的棉花原料供應商,他們跟高昌一樣的落后軋籽彈花、紡織技術,根本無法與現在的武家競爭。

    “朕倒是很期待武家的棉布能夠經過絲路,販賣四海八方,”

    皇帝沒再去提什么占用了糧田這些,如果武家棉布真能跟他家的白糖一樣了得,那到時能夠為朝廷貢獻的稅收可是很驚人的,現在大唐外貿商品中,白糖可是跟絲綢瓷器一樣的搶手貨,貿易稅收的大頭。

    “明年還是這樣包地種棉花嗎?”

    “明年打算在邊地開商囤多種點,至于如三原塬上,明年隨大家自己選擇種還是不種,種的武家會立契訂購,棉花收購款里,會有一部份用糧食抵,剩下的給錢,這樣也能保證大家口糧······”

    “想的確實挺周到,”皇帝點頭,“今天天氣明好,正適合射獵,走吧,陪朕好好狩獵,看今天能不能再遇到白鹿!”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2342694/3636536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